在我印象裏,立春是最冷天氣的結束。此後天氣將一天比一天暖和。雖然立春不是春天的開始,但寒冷的冬季漸漸會成為過去。中國的春節其實也是這個意思。春節一般應該是最冷的天氣,過後天氣逐步轉暖。立春這個節氣實際上和春節挨著。多數時間裏,春節過了後很快就立春。但也有立春早於春節的時候,這是因為中國陰曆閏月的關係(陰曆中幾年中就要閏月一次――一年十三個月)。唐代詩人王灣作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其中“江春入舊年”指的就是立春在春節前。
出於好奇我在網上搜索有關資料,把二十四節氣的解釋和“數九”和“三伏”的解釋找出來,貼在下麵。我們這些久居國外的人們溫習一下吧。
二十四節氣介紹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曆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曆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曆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麵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解釋‘數九天氣’
每年從冬至起,就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我們平時也常說“三九嚴寒”、“數九寒天”這些成語。這“數九”是什麽意思,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
“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數九”這種說法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數九,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這其實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摸索出的冬天寒暖變化的規律。當然,也有盼著冬天早些過去,春天早點到來的意思。
對“數九”最好的概括,當是我國各地流行的“九九歌”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也不盡相同,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不盡相同。北方流行的九九歌是這樣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古代南方有一個數九歌是這麽描述人們過冬的情形的: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蒼蠅垛屋 ;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攤;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涼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跳蚤出。
俗諺有雲:“頭九暖,九九寒。人們發現如果起頭九天暖和,則跟著來的整個冬天都會特別冷。
《燕京歲時記》中說:“冬至三九則冰堅。”意思是,從三九起就進入數九寒天中最冷的階段了。後來,一般人們都認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實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時間。隻不過剛進三九的頭幾天,寒暖變化大,一下暴冷,身體不太適應,顯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雖然溫度比三九低,但溫差變化小,便感覺不如二九進入三九時這麽冷了。
“三伏”的解釋
“三伏”是從夏至日(陽曆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幹支紀日法”用天幹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其實“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係。如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