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2009-01-26 01:39:08) 下一個

        (隨筆)

  “品格往往是遺傳的”用了“往往”二字就證明自己有點含糊,畢竟不是專家。這裏我們可以分開談。先不說品格是否遺傳,先侃為什麽一個家庭裏的孩子的相貌會不一樣。這個問題實際上有點不言而喻,孩子不是比較像父親,就是比較像母親,程度不同而已,有什麽好奇怪的。說這是遺傳大概沒什麽人異議,孩子從父母雙方遺傳多點兒少點兒造成的各不相同。但如果我們較真兒,非問為什麽孩子像父母的成份不是各占50%?如果真是這樣,全世界的人該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怎麽可能!其實這是個複雜的遺傳學問題,我們就不繼續說下去吧。反正這點大家都接受:孩子的相貌遺傳父母,到底像誰多點不會影響遺傳的結論。

  但也可能孩子像家族中某個人,或者是祖父母,或者是舅姨叔姑等,為什麽?這又是遺傳學問題。一個人的相貌遺傳父母,父母遺傳於祖父母,等等,一代接著一代。但遺傳分顯性和隱性。也就是說,一個人遺傳父母的基因有的表現出來了,有的沒直接表現出來(醫學上有很多遺傳疾病,常常有隱性遺傳,或隔代遺傳)。父母親遺傳祖父母的某些基因沒表現出來,後來卻在自己的下一代上有所體現。因而造成上述現象。我這麽說不知道講清楚沒有?不管怎麽說,一個家庭孩子的相貌有差異仍然是遺傳的結果。換句話說,一個人相貌的遺傳不僅僅來自父母,也來自祖先,是代代相傳的綜合體現。

  相貌遺傳大概不會有人反對,性格遺傳呢?估計絕大多數人也同意。但品格呢?這就有異議了,有網友說品格往往是後天教育的結果。這裏我想把品格做個定義,否則我說的品格和您說的完全不是一碼事,你說我們瞎爭什麽呀。

  “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得太簡單。品格:品性;品行。品性的解釋是:品質性格。品行的解釋是:有關道德的行為。那品質呢?解釋是:行為、作風上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性等的本質。注意到了沒有,品性應該定義在性格上--品質性格,而品質是某種本質的東西。這種“本質”的東西往往(我的“含糊”就在這裏,因為自己也是個科盲)遺傳。

  慢著,品格中還有品行--有關道德的行為。道德的行為能遺傳嗎?是否能舉些例子表述,什麽是“道德上的行為”?其實可以這麽講,無論什麽樣的“道德上的行為”,最終都可以歸納為某種性格。

  以上是我對品格的理解。當然,有網友不這麽認為,我尊重您的看法。那咱們就別爭了。

  在“品格往往是遺傳的”的調侃中,我說過“後天獲得的往往是社會道德規範”。就是說,為了維持一個社會的穩定性和發展,特定的社會道德規範需要人們來遵守、維護。根據社會的需要弘揚人類品格中某些品質,比如忠誠、寬容、堅毅、謙讓等;抑製某些品質,比如狡詐、狹隘、懦弱、自私等;這就需要用後天的教育了。這種對品格的褒貶形成道德規範組成部份。

  一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品格,但由於受著後天獲得的道德規範的約束,在他的社會行為中不可能毫無顧忌,不然我們會說“沒教養”。但你發現了沒有。人老了的時候會變成“老小孩兒”,也就是說,跟小孩子一樣的“不懂規矩”了,“沒大人樣兒”了。我想,這大概是腦袋瓜兒裏的道德規範的約束漸漸沒了。得,本性--原本的個人遺傳而來品格暴露了。

  還有一點我觀察後覺得有意思。按理,城裏人要比鄉下人受教育多,可不見得城裏人就比鄉下人普遍地有教養。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來自農村,但他們都挺有氣質的,在他們思想上體現著很多現行社會肯定的品質;但一些所謂城裏人卻顯得猥鎖,行為舉止按社會道德規範來衡量隻能用下流來形容。這讓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遺傳的因素。嘿嘿,“朽木不可雕也”。

  我的“血統論”不談人的“高低貴賤”,隻講品格的遺傳性。話是這麽說,但每個人的品格也並非那麽典型、絕對。大家都是普通人,從人性的角度講,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好的和不好的(相對而言)品格都具備,隻是不盡相同而已。當然,有的人可能某種品格表現得比較突出,那我們就會說這個人很“特別”。如果您在網上,見到有人一貫地好鬥,總是罵罵唧唧,如“水滸”中的無賴牛二,說這是典型的非洲鬣狗品格或許有侮辱人之嫌。您可以猜測,這主兒沒準有精神障礙,屬於“穢語綜合症”。要是什麽毛病也查不出來,祖上也查不出哪個人有這根筋,這可能是“基因突變”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