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會放棄

(2008-12-13 01:30:21) 下一個

                 (隨筆)

  周末上午到中國食品超市買菜,看見一種比較便宜的魚,標價1.59美元一磅。我從來沒見過這種魚,更不用說吃。仔細偵察一番,一個小牌子插在魚身上,上麵寫著“血魚”還有英文名字“BABY TUNA”。TUNA罐頭我常吃,印象不錯。這魚就是那種做成罐頭的TUNA嗎?魚青灰色,無鱗,帶黑色條紋,滾胖,每條約六、七磅。可為什麽叫“血魚”呢?想到妻子酷愛吃魚,便買了一條想著回家討好一下。賣魚的師傅清理完內髒,切成塊遞給我,這才發現為什麽叫“血魚”。那魚肉紫紅色,真好像鮮血淋淋。忽然記起同事告訴我的“魚災”。他買了條魚,顏色很可怕。做好後味道不佳,盡管後來想盡辦法反複加工,家人還是拒絕吃。他一人吃了數日,如同落難,最後不得不倒掉了事。“會不會就是這種魚呀?”我自言自語著有些疑惑,但是還是付錢買了,相信自己的烹調手段,就是爛木頭我也能做成上等佳肴。

  回家做中午飯先把魚頭、魚尾燉了湯。那可是精心製作的,仔細油煎了一番,然後往裏放些水,料酒、蔥薑蒜放入,再灑些鹽。但水開後湯裏散發出來的隻是魚腥氣。說實話,做魚湯之前我就聞到這魚很腥。誰都能猜到,這魚湯隻能我孤軍奮戰了。太太在邊上皺著眉,“這是什麽魚呀?顏色這麽可怕,太腥氣了。”

  傻了吧?那些魚肉怎麽辦?那也不能扔了呀。那就做熏魚吧,對付這麽腥的魚隻能如此。用醬油、料酒、薑和花椒泡了這些魚塊一整天,再晾了一整天,然後用微火慢慢煎。不幸,那魚裏散發出來的還是濃重的腥氣,魚肉的顏色還是那麽可怕--灰不灰,紫不紫。或許看起來難看,吃起來還可以。我心存僥幸地把一小塊煎好的魚放到嘴裏。天哪,再沒有比這更難吃的魚啦!極腥,肉質像泥巴,口感很差。

  更傻了。怎麽處理這魚?或許我可以再紅燒一下,放很多糖、醋、料酒和蔥薑蒜。經驗告訴我,這樣做出的魚肯定還是極其難吃。要不就扔掉吧,可是買了這魚,又那麽仔細地烹調,花了精力,就這麽扔掉了?猶豫了一下,還是悄悄地倒掉了。當然沒讓太座看到,否則她又大呼小叫,聽不出子醜寅卯。

  倒了,十多塊錢買的魚,花了很多時間烹調,還是倒了。因為我花錢、花精力的目的是全家人吃到可口的魚肉,而不是這腥氣極重,口感很糟,顏色可怕的什麽東西。可還是應該再想法子好好燒一下,不然倒掉多可惜呀。然而以往的經驗已經證明,再繼續烹調下去很可能還是那麽難吃,這等於你又白白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仍然吃不到預想的東西。所以放棄進一步的努力,承認失敗不失為明智的選擇。我可不願像我的同事那樣自討苦吃。

  某些情況下選擇放棄是明智之舉,但在實際生活中談何容易。扔掉一條做好的魚算什麽,人生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境,怎麽能輕言放棄?沒錯,但我還是說應該學會放棄。

  有時放棄某件事情相對容易。因為你做的某件事的結局並非預期的結果,或者終於弄明白,原來所認為的事物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兒,比如我買的這條腥魚。我是後來通過烹調才知道這種魚是多麽的不堪食用,盡管花了錢、精力,但根本無法使這條魚好吃起來,再下工夫也是白搭。

  再比如你認識了個漂亮姑娘,並使之成為你的女友;但後來越來越發現你倆之間是多麽的不合拍,無論情趣、性格、生活態度和思想認識都有著很大的差距。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認識到了這一點,隻能自認倒黴沒結桃花運,於是放棄對這位漂亮姑娘的依戀。盡管痛苦,也還是應該理智,別到時候陷得太深,難以自拔,付出的代價更大。

  有關子女教育也是個很好的例子。很多做父母的往往認為自己的孩子什麽都能學得呱呱叫,並寄托莫大希望。這叫“一畦蘿卜一畦菜,誰的兒子誰不愛”。然而很不幸,人的天份是不一樣的,先天聰穎的孩子就是比別的孩子功課好。這下我們的家長們急壞了。“這孩子就是貪玩兒,學習三心二意。”這話我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心裏真替那些“貪玩兒的孩子”悲哀。十個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邊齊呢,你這是要求所有的孩子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都一樣。難道那些天資高的孩子就是沒黑夜沒白日地做功課嗎?孩子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平平,並不等於其他方麵的天賦不行,放棄放棄催督逼命吧,您的孩子不是天才的料。這種放棄並非說您的孩子是“腥魚”,隻是說您的孩子不是“燕窩魚翅”,可沒準是很好的“裏脊肉”。

  為什麽說前麵舉例的事情相對容易放棄呢?因為你不是事物變化的主體。您不是那條後來才意識到的腥魚,也不是越來越不能誌同道合的女友,更不是已經很努力但仍功課平平的孩子。如果不是這樣,談到放棄很可能非常難抉擇。

  前些年美國相對缺少醫生,開始每年空缺大約不到一萬。這一下中國大陸醫學院畢業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很多都去嚐試等同美國醫學院畢業的考試,通過考試後再去找住院醫師的工作,三、四年後做完住院醫師,便可在美國行醫。醫生在美國的薪金是相當高的,這一下引起相當激烈的競爭。除了中國人外,還有印度人、俄國人等都來競爭醫生的工作。很快美國的醫生由每年空缺轉為過剩。我知道相當多的中國人千辛萬苦地通過了考試,但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就是找不到住院醫師的工作。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英語不好,年齡偏大,在美國沒有學曆等等。不管怎麽說,一年年過去,總也競爭不上住院醫師的工作,這說明自己在競爭不占優勢。那就得考慮放棄了。這可太痛苦了。因為考試,每年競爭住院醫師的工作不知花費了自己多少金錢、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還有感情的付出。但不管怎麽樣,最好還是放棄。否則,不理智地競爭下去,隻能更居劣勢,付出更大的人生代價。

  IT行業在美國也有個大起大落。在IT行業興盛時期,因為這個行業的工資水平相當高,很多人“半路出家”轉入了這個行業謀生。沒想到幾年前IT行業大蕭條,這個行業的技術人員一下子大大過剩了,各個大公司解雇的職工越來越多。據我所知,很多IT行業失業的技術人員都沒轉向找其他行業謀生,仍苦苦地在IT行業裏找尋工作。是否應該理智一些,看看自己是否在越來越殘酷的競爭中占優勢?如果多半要當分母,被淘汰,還是放棄吧。當然了,再到其他行業找工作,也許比IT行業的工資水平低。嗨,你先騎上驢再找馬嘛。當然,這種放棄意味著承認自己的失敗。承認失敗是痛苦的。這簡直有點像“王佐斷臂”。在IT行業幹了很長時間,已經是個相當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這一放棄不等於自己把“胳膊”砍掉不要了嗎?唉,想開點兒,畢竟還沒把“胳膊”都砍掉。活在世上最怕的就是不能冷靜、理智地麵對現實。

  據我體會,最難放棄的是對已被實踐證明錯誤的理想的追求。我父母和他們那個時代眾多的知識分子都是所謂“舊中國”過來的人,相信共產主義,真心實意地為建設社會主義奮鬥是他們的理想,並勤奮工作終生。正是看到“舊中國”的無望,才對“新中國”寄托全部希望。但“舊中國”的腐朽並不能證明“新中國”就會強盛、美好。終於看到終生為之而奮鬥的理想與現實風馬牛不相及,這些曾是熱血青年的老人們何等失落。照我說他們該放棄理想,可終生奮鬥的理想寄托了多少情感啊!他們的晚年生活往往陷入痛苦之中。我可以很理性地放棄對共產主義追求,或者說我根本就沒有相信過這種空中樓閣式的理論,因為從未見過“舊中國”。我在設想如果我是父輩中的一員,是否會宣布終生的追求是個失敗,放棄共產主義理想?

  很多人對某些放棄行為都表示理解。頭腦清醒的病人或疾病纏身的老人,知道自己無論怎麽接受治療也無法解除極度的病痛,於是他們選擇了放棄治療,甚至安樂死。人們之所以表示理解,是因為他們再也沒有可能在生活中得到樂趣,活著隻是痛苦。但如果事業巔峰狀態的人,或生活極其優裕的人忽然放棄了一切,周圍的人往往詫異,覺得不可理喻。或許他們如此放棄,也是為了擺脫個人的痛苦吧?隻是人們並不理解他們所追求的人生之路。

  哎,本來隻想調侃一下,沒想到竟扯得有點跑了題。還沒真正搞懂就別在這兒瞎說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