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選後的感覺

(2008-11-06 04:43:55) 下一個

  (雜文)

  

  美國第五十六屆總統大選落下帷幕,有一半黑人血統的奧巴馬參議員擊敗老參議員麥凱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白人總統。這是美國新的裏程碑。對此,我內心有著激動。

  美國媒體往往用“壓倒性”這個詞來描繪年輕有為的奧巴馬先生的勝利。但我不這麽認為,奧巴馬先生的成功確實是美國曆史上的輝煌,但他隻是以微弱多數取勝,畢竟,老麥凱恩有著46%的支持率。美國白人中的多數投票選民把票投給了這位72歲的純白人血統的老先生。餘下少數投奧巴馬參議員的白人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婦女和知識水平相對高的人。但少數白人投奧巴馬的票就夠了。因為絕大多數美國黑人和三分之二的南美裔投票支持奧巴馬。在美國黑人和南美裔占人口的四分之一。有人說亞裔(包括印度人)會決定這次大選的勝敗。其實亞裔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很小,在這次並非勢均力敵的競選中作用不大,而況亞裔多數人都把票投給了老麥凱恩。

  投票前媒體“布雷德利效應”的說法甚囂塵上。但投票結果表明,“布雷德利相應”已時過境遷。美國各大媒體民調與大選結果如此接近就可以證明。另外,我認為1982年洛杉磯黑人市長布雷德利競選加州州長失利恐怕還有別的原因。加州的南美裔向來人數眾多,他們與黑人之間相互的種族歧視甚至比白人還深,很有可能是南美裔在民意調查中不願意表白內心。大選前我也被“布雷德利效應”的鼓噪所迷惑。不但我,很多美國人都在為此擔憂,甚至我女兒所在大學裏的那些大學生們都有些憂心忡忡。結果事實證明“布雷德利效應”在這次大選中是無稽之談。我在想,美國人根本沒必要口是心非。鼓噪“布雷德利效應”的媒體其實就是在聳人聽聞,這是他們的一貫手法。

  就此說來,“共和黨陰謀論”也可以休矣。這種說法是,共和黨人故意讓奧巴馬在提名戰中勝出,然後他們在總統選舉戰中輕易擊敗奧巴馬。我從眼下的事實得出結論:美國人想選誰就選誰。

  現在想提一下希拉裏的失敗。她本來在黨內提名戰中是有優勢的,但她太輕視奧巴馬。具體地說,她當初就應該堅決反對佛州和密州違背黨規提前選舉。如果“超級星期二”中包括這兩個州的選票,她的優勢將被牢固地確立。結果“超級星期二”後奧巴馬實際上和希拉裏戰平。此後奧巴馬連勝十餘州,希拉裏已無還手之力。如果希拉裏獲得黨內提名,我相信,她一定會取得勝利,而且這個勝利和奧巴馬一樣輝煌。

  再一點,希拉裏拉上丈夫比爾.克林頓競選是極大的敗筆。許多美國人天生討厭“家族統治”,對老布什、小布什當總統頗有微詞。我在想,假如克林頓總統離任後希拉裏同這個不忠於家庭的家夥離婚,她在這次黨內提名戰中的形象該得到多數美國人的青睞!希拉裏呀,你太患得患失。咳,人嘛,都是有弱點的。咱就別在這方麵“馬後炮”了。

  老麥凱恩這次的失敗有點必然。布什總統這八年幹得不怎麽樣,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小馬拉大車。對外顯露外強中幹,對內坐吃山空。在選民對共和黨越來越失望的當口,老麥焉得不敗?

  看到老麥的失敗,共和黨的支持者在聲討他為什麽選佩林做副手。照我看,佩林雖然沒給老麥增票,但也沒丟票。畢竟有很多保守觀念的人們欣賞佩林。你看,這個前美女在講台上一喊“你們同我一樣”。下麵的支持者都如醉如癡。不過,我對出這個主意的人深惡痛絕!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羅夫。他曾兩次組織競選班子確保布什總統上台,這次他又做老麥競選班子的頭兒。為什麽我會對羅夫深惡痛絕?因為他的主意都是建立在蔑視美國人的基礎之上的。在幫布什競選時,他利用美國人的宗教情結,大肆攻擊凱利參議員支持墮胎,容忍同性戀,並縱容幹細胞研究。眾所周知,政治絕對不能同宗教混肴,否則我們就會退回到黑暗的中世紀!可這個羅夫明目張膽地利用人們的宗教情結,可惡!這次佩林出馬老麥副手應該也是他的主意。他又在試圖利用宗教情結來擊敗對手。他還在網上公開發布詛咒奧巴馬的文章,用詞極其惡毒!哼,“瓜子裏磕出個臭蟲――什麽仁(人)”。令人欣慰的是,這次羅夫沒有得逞。告訴你,美國人沒那麽傻。

  最後要說的是,美國總統大選製度應該改變,變成直選。選舉人製度在曆史上有其必然性,現在沒什麽必要了吧?這次奧巴馬得到三百多選舉人票,而老麥才一百多,但全國投票選民對老麥的支持在46%。這選舉人製度反映現實嗎?某個競選人得勝就得到全州的選舉人票,這符合民意嗎?

  這次大選中,老麥和小奧都沒有相互人身攻擊,但下麵的流言蜚語滿天飛。這些對兩個競選人的個人負麵攻擊可能有點作用,但也就是一點點作用。我們大家都應該一笑付之。

  其實我是傾向小奧的。但我並沒指望他會在執政的四年裏會立竿見影地取得極其良好的政績。美國經濟病已積重難返,美國的對外政策為保證其延續性不能輕易大幅度更改。但小奧可以為美國的今後開拓一個方向,變革的方向,這就足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