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阿以衝突與恐怖主義

(2008-10-04 00:49:14) 下一個

            (評論)

  明確地說,世界恐怖主義大多與阿以衝突有關。但自從2001年“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之後,西方世界輿論--起碼是美國--比較忌諱談這種聯係。現在先看看除了阿拉伯恐怖主義之外,世界上還有哪些恐怖主義活動。歐洲的英國曾有過鬧分離的“北愛爾蘭共和軍”,這個組織的激進派進行過恐怖主義行動。西班牙有“巴斯克分離主義運動”,他們也曾經進行過恐怖活動。不過這些組織進行的恐怖主義行動,比起阿拉伯恐怖主義分子幹的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斯裏蘭卡北部有泰米爾人的“猛虎解放組織”,他們割據賈夫納半島謀求獨立,並製造駭人聽聞的恐怖主義事件。南美的哥倫比亞也有恐怖主義組織不斷製造恐怖事件。與阿拉伯世界恐怖主義組織不同的是,這兩個國家的恐怖主義隻是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並沒有國際化。

  除了泛阿拉伯地區,世界上還有些國家和地區有穆斯林,甚至穆斯林占絕對多數。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土耳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俄國的高加索地區(車臣就在那裏)等都是穆斯林占多數和絕對多數的國家和地區。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也有大量穆斯林存在,中國的新疆有七百多萬維吾爾族和其他民族的穆斯林。另外非洲一些國家裏也有大量的穆斯林。歐洲小國阿爾巴尼亞是個穆斯林國家,巴爾幹半島在瓦解的南斯拉夫中建立的波斯尼亞是個穆斯林占相對多數的國家。之所以列舉這些國家和地區,是為了讓大家注意,那裏的很多國家恐怖主義事件時有發生,並明顯存在著國際背景。

  俄國謀求獨立的車臣和俄國發生戰爭後,車臣叛軍中就有很多其他國家的穆斯林極端分子。車臣叛亂分子在俄國製造的恐怖主義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尼旅遊聖地巴喱島發生的恐怖主義爆炸事件便是國際恐怖主義組織所為;印度孟買發生的恐怖主義爆炸事件也是如此。甚至中國的新疆都發生過穆斯林極端主義者製造的恐怖主義事件,同樣有著國際背景。

  這裏我們注意到,伊斯蘭教中的極端分子製造的恐怖襲擊事件往往帶有很強的宗教色彩,同時國際化--往往有國際恐怖組織參與。於是在對抗國際恐怖主義中,有著這樣一種流行觀點:伊斯蘭教文化不符合現代社會潮流,長期以來,在無可救藥的落後和逐步的沒落中,那些企圖捍衛穆斯林文化的人們逐漸失去理智,做為一種負隅頑抗,進行卑鄙的恐怖主義行動就成為必然。可以說,這種觀點引起有強烈宗教情結的穆斯林極大的反感。就我個人而言,並不認同伊斯蘭教文化,但尊重之。價值觀念、生活態度都是自身的事情,特別是宗教,別人無權幹涉。那是很多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精神寄托。怎能不尊重呢?

  這種“伊斯蘭教文化落後”的觀點引起極大的爭議,但不管結論如何,當今穆斯林恐怖主義者也確實體現出他們“殉道”的意誌。於是更有人認為,當今“反恐”就是先進文化對抗落後文化之爭。本人承認當前世界範圍內的恐怖主義有著這方麵的因素,不過當今恐怖主義猖獗還不僅僅是這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阿以衝突。

  在泛阿拉伯世界,特別是中東地區這一最具伊斯蘭教色彩的地方,恐怖主義勢力最猖獗,並有廣泛的民眾基礎。這裏恐怖主義活動的規模最大,其首要目標就是針對以色列。

  自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把阿拉伯聯軍打敗以來,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衝突持續不斷。隨著阿拉伯人屢屢被打敗和以色列的不斷擴張,阿拉伯人對以色列的仇恨情結不斷加深(阿拉伯極端主義者很早就進行了恐怖主義行動,1970年代,西德奧運會上阿拉伯恐怖主義分子扣押以色列運動員,最終殺死人質,這是國際恐怖主義興起的起點)。在冷戰時期,蘇美全球爭霸,前蘇聯以支持阿拉伯人來擴張、鞏固其勢力範圍。那時投靠前蘇聯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在軍事力量上居劣勢,但覺得有超級大國做為靠山,對通過軍事較量打敗以色列還有著一定的信心。但前蘇聯崩潰後,阿拉伯人希望過關軍事手段打敗以色列完全絕望。得到美國絕對支持的以色列對阿拉伯世界在軍事上占絕對優勢。這種態勢便助長了恐怖主義的高漲。阿拉伯恐怖主義者們宣稱,這是他們贏得權利的最後手段,並得到阿拉伯穆斯林很多民眾的熱烈讚同。他們越來越不能忍受一次次戰敗的屈辱。做為是被漠視的弱者,還有什麽手段可以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並贏得他們所認定的利益呢?恐怖主義是“成本”最低,而且最可行的辦法。由此,阿拉伯國際恐怖主義組織應運而生,並日益成為西方世界的心腹大患。

  其實在以色列建國之前,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對猶太人是相對寬容的,曆史上沒發生過駭人聽聞的排猶浪潮,但在歐洲各國,曆史上排猶事件此起彼伏,並且都非常殘酷。以色列建國後,曾在各個阿拉伯國家把當地的猶太人移民以色列。那時以色列的經濟剛剛起步,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一些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又返回原來居住的各個阿拉伯國家。我希望通過這一事實說明,阿拉伯人對以色列的仇恨情結並非原來就有。本人在美國曾遇到過伊朗移民美國的猶太人。他們講,在以色列建國之前,伊朗有不少猶太人。這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

  美國是超級大國,有著全球範圍的利益,從全球戰略看,處於中東的以色列是美國的一枚重之又重的棋子,絕對不可能放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美國控製中東不能僅僅依靠以色列。而緩解阿以衝突,從而加強對阿拉伯中東產油國的控製是明智之舉。這就是為什麽前總統克林頓用很大的精力調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克林頓政府在中東不懈的外交努力和斡旋是有成果的,在“以土地換取和平”的綱領下,中東和平已有了希望。當時雖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有極端主義派別極力阻撓“以土地換取和平”,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多數民眾是肯定並支持這一和解方案。特別是巴勒斯坦民眾,比較信任作為斡旋人的美國,因為當時的美國政府確實盡可能地照顧到雙方的利益,並表現出極大耐心。作為對照,我們看看布什政府都是怎麽幹的?一句話,偏袒以色列。布什總統執政以來,前總統克林頓“以土地換取和平”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損失殆盡。

  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個現象很有意思。克林頓總統執政年間,在台上以色列工黨推行“以土地換取和平”,執政者拉賓贏得以色列民眾廣泛的支持。當時的巴勒斯坦法塔赫領袖阿拉法特也接受“以土地換取和平”,同樣得到巴勒斯坦多數民眾的支持。但現在,以色列工黨已經被邊緣化,根本得不到民眾的擁護。而巴勒斯坦的法塔赫也在競選中敗給了極端主義派別哈馬斯。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的民眾心態怎麽就變了呢?我看這與美國政府中東政策的改變有關。簡言之,由於美國現行中東政策,阿以之間的敵意加深了。

  再有,就為什麽美國回避把阿以衝突和恐怖主義聯係起來說點個人看法:因為如果把兩者緊密聯係起來,客觀地講,強者以色列就得做出讓步,重新回到“以土地換取和平”的道路上來。這是布什政府最不想幹的事。 

***********************

  這是2006年寫的。現在該算“馬後炮”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