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今年春節大紐約地區的華人紛紛組織聯歡。包個中國餐館,社區各界華人團體聚在一起,吃喝、說唱,其樂融融。我去的那個聯歡聚會有200號人,眾多社團。幾個主持人個個瀟灑大方,妙語聯珠,聯歡場麵很是熱烈。等一下,有個家夥說話總不那麽自然,不那麽得體,有點傻了叭嘰,動不動就“嗬嗬”憨笑,透著誠實。他是負責抽獎的,中獎者得到的大都是書。他滿頭是汗地把一本本書遞給領獎者,“謝謝啊,謝謝啊”個不停。誰呀?人家不道謝,他謝個沒完沒了。這是我哥們兒國慶。
聽這名兒就能知道他是1959年出生。那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當然大慶了一番。當年出生的男孩子叫“國慶”的特多。後來人們知道,當時有個為民請命的彭德懷元帥被毛澤東罷了官,於是都認為“毛皇帝”這麽幹不對,怎麽能把明王朝海瑞一樣的大清官、大忠臣給貶了呢?!以後還搞動亂的“文革”,不然那是多麽好的“開國皇帝”。嗨,今兒個咱們不提這事兒。
1959年出生的孩子在中國大陸1977年恢複高考是十八歲。高中畢業的孩子正好趕上。國慶也在其中之列。中國大陸十一年都沒有大學考試了,你想想那年得有多少年輕人參加高考。從1966年高中畢業生到1977年高中畢業生,還有很多這一年代的初中生、高中生,都一股腦兒地湧進了考場,競爭可太劇烈了,那可是百裏挑一呀。那197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該相對有優勢吧?哎,那些年中學也沒怎麽上課呀,還真沒幾個應屆高中畢業生考上大學的。可國慶考上了,上的是國內名牌大學曆史係。國慶跟我說,那些年在學校裏沒學著什麽東西,可他那時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所以文科考得不錯。
可以想像得出國慶得多用功,四年大學畢業後就考了研究生,以後在大學教書。看來這輩子要走學究的路了,可一下子“洋插隊”到了美國。不是自己考出來的,是太太先考出來,到美國讀博士,然後他來“陪讀”。這事情太普通了。但以後的事……以後的事情也不少見。離婚了。最一般的原因:感情不合不來。那在國內時,結婚好幾年了,那時怎麽就合得來?別問這種問題好不好?人家提這樣的理由也是給國慶麵子。國慶說到此事隻是苦笑一下,“我‘不務正業’。到美國來不想著讀書什麽的,卻開了個書店。這個小買賣把我們倆口子平日打工的血汗錢都折騰進去,最後書店被迫關門,現在我的屋子裏還一萬本書不知道該怎麽辦呢。你說我老婆能不氣嘛。還有,我確實不夠體貼她。再說我們也一直沒要孩子,說到離婚也簡單。”順便說一句,春節聯歡會中獎者得到的書都是他的“存貨”。
國慶在我這兒沒說過前妻的壞話。“我們到現在還是朋友。她(國慶的前妻)是個正經人,有追求的人,隻是和我想得不一樣。你看,我們離婚都六、七年了,她現在都還沒有男朋友呢。我每次給她打電話都勸她,‘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別條件那麽高,能在一起互相包涵著過日子,就先找一個吧。”那國慶是不是暗示複婚呀?別瞎猜了。國慶離婚後沒兩年就有了個固定的女朋友。我見著過,漂亮著哪。那國慶為什麽不和女朋友結婚?嘿,老刨根問底幹嗎?人家也該有點隱私權。
好吧,問別的。為什麽開書店?是不是被人慫恿著幹的?這美國書有多貴呀!比現在中國大陸的書貴十倍左右。再說美國就一、二百萬華人,其中願意讀中文書的能有多少?第二代絕大多數認識不了幾個中國字,逼他們學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讓他們去讀中文文學作品根本沒有可能,很多到美國上學的年輕人恐怕也沒興趣。還認的中國字的人看影碟還看不過來呢。每天晚上怎麽也得看電視吧,男的看體育比賽,女的看肥皂劇、脫口秀等等。到上床睡覺時已是半夜,眼皮直打架,倒頭便睡。真要是想看點文學作品解解悶,網上有的是文學網站,隨便看,隨便發表觀點,幹嘛要捧本書正襟危坐呀?周末或許會有點時間看點中國字,那也就是在中國食品超市買菜時拿幾份中文免費周刊,回家瀏覽一番,看飯館廣告最認真,如果有10%的減價,星期日中午立刻衝去大吃一頓,吃得一個肚兒圓,然後回家睡上幾個鍾頭的午覺。晚上接著看電視。你讓他們去買二十美元左右一本的長篇小說或散文集?哪有閑功夫看呀。
可國慶說他可是自己願意開書店的,沒旁的人鼓動他。“讀書是多大的享受!我看在美國的華人沒你們說得那麽慘。情趣高的人還有的,而且高尚的情操也是培養出來的。好的書是提高思想境界最有效的工具。”“火星人”說的話吧?他到底是否食人間煙火?大概根本不知道中文書在美國的行情。知道,人家國慶還做過仔細的調查呢。他得出的結論是:隻要把中文書的價格降下來,中國人就會來買書。“到時候我還得靠賣書養家糊口呢。”國慶說到這兒簡直有些忘乎所以。他興致勃勃地回到中國大陸去買書,挑選了幾萬本書。世界名著、名人傳記、各類傳奇、各類武打、新華字典、言情小說、家常菜譜、衛生保健等等、等等,應有盡有,然後聯係集裝箱船把書海運過來,在一個商場裏租個鋪麵,書店就開張了。當然,很快他便知道事情不妙。書價雖然降低許多,但還是少有人問津,門可羅雀。這會兒他才明白,書價不是讓華人買書的關鍵。
白天打工結束,國慶就匆匆趕到他的書攤,整個一個“守株待兔”。“怎麽就不算這個帳呢?”他懊惱地拍打著自己腦殼。華人的年收入在美國的家庭平均水平之上,少則三、四萬美元,多則十幾萬,一年下館子的錢都幾百、上千,如果真想買書看,一年買個幾本根本不在話下。問題是他們不想買,再便宜也不想買!要是白拿呢?嗯,那恐怕也有人不拿呢。怪沉的,拎著費勁。二十美元一本書真不能算貴嘛。
這中文書已經買來了,怎麽也得想辦法推銷呀。國慶鼓足勇氣,在華人舉行各種社會活動時必定扛著書去現場,支起攤子,吆喝著賣書。哎,效果不大,效果不大,賠本傳吆喝。
得,沒戲了。看來得找個正經混飯吃的活兒了。那幾年IT行業正在發瘋,國慶上了兩個學習班便去給人家編軟件去了。“細心、集中精力就行。可真煩人呀!”國慶說到他編軟件的經曆就連連搖頭,像受了多大罪似的。哎喲,你國慶腦子不笨,幹這活兒雖不是行家裏手,混混還是可以的,這麽也是年薪五、六萬呀。誰說不是呢。可IT行業說栽就栽了,國慶也被解雇了。
“沒關係,我養著你。看你編軟件那個受罪勁兒,我看著都難受。”豪爽的女友嚷嚷道。“你不愛寫點兒什麽嘛,現在有時間了。”
“這可不成。”國慶喃喃自語。“怎麽也得自己養活自己才成。”那幹什麽呢?自己也沒個專業呀。IT行業目前這個水湯尿褲的勁頭,再甭指望又會像那幾年那樣鬧精神病。再說自己幹著也受罪。那就隨便幹點什麽力氣活?倉庫呀,商場呀都能找到。不過國慶不想幹,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掙錢少。一年不到兩萬美元的收入,在大紐約地區過日子著實緊張。不是還有女友嘛,兩個人住公寓,一人掏一半房租什麽的,將就著過日子也夠了。
“這是苟且偷生!這麽活著太沒勁啦!”國慶東奔西走,終於給自己找個愛幹的活兒,給地方免費中文周刊當記者。周刊的老板給多少錢?挺多的,一個月一千美元。這能成嘛?!一年下來才一萬二,怎麽活呀?嘿嘿嘿,你還嚷嚷上了。告訴你說,這活有的是人願意幹,從大陸來的文化人多了去了,盡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秀才。說,你幹不幹?人家老板出價每個月八百、六百的,到時候也有的是人幹。你打聽、打聽去,看有哪家地方免費周刊的老板出月薪一千雇記者?
這活兒幹得可不輕鬆呀。要到處采訪,開個車大紐約地區亂轉,三教九流無所不交,什麽事情成為熱點,什麽新聞大家關注,各個社區的舉行社會活動,國慶立馬趕去湊熱鬧。采訪完畢,趕回家裏趕稿子。國慶是個認真的人,過去又是學曆史的,寫文章總是反複推敲,查閱資料。“哎喲,您就別旁證博引了,我的‘考古學家’,考證個什麽勁呀?。”我有時見他那麽和自己過不去,拚命地在網上查找資料,就挖苦。“您以為自己寫出的文章多少人認真看哪?別老覺得自己是根蔥,沒人拿你熗鍋。”國慶聽了還是“一根筋”的樣子,“別人看不看我管不著,可我得認真。得對得起良心。”這年頭兒,一口一個“對得起良心”的人不多見。
就掙這一個月一千塊了?當然不是,國慶還到處投稿。他神神秘秘地告訴我,有的刊物稿費特別高,一個字5.5美分。美國一般的中文刊物給稿費,多是一個字一美分。也就是說,你要寫一萬字的稿子能得到稿費一百塊。《世界日報》稿費很高,也隻是一個字兩美分。是什麽刊物的稿費這麽高?國慶說是“民運”刊物。我知道那個刊物,不會有多少人買他們的雜誌的。可為什麽那麽高的稿費?這種刊物養得起嗎?嗨,反正人家有錢。或許是什麽基金會的錢吧?什麽政府給的錢吧?聽說這個刊物的就那麽幾個“民運”人士投稿,這不等於他們變相合夥分錢嘛?別瞎揣測,有什麽證據?國慶說,他不想知道為什麽這個刊物稿費出奇地高,隻想多掙些錢。再說了,他寫的文章不涉及政治。我沉默了半晌,“為五鬥米折腰”的話咽到肚子裏。
“我要盡量使我寫的稿子有很高的利用率。”國慶寫的文章在他服務的地方中文周刊上刊出後,他會把這些稿子投到別的北美報刊雜誌去,他還往中國大陸投稿,另外他還搞些翻譯。總之,盡可能地多掙些錢。在談到中文刊物在美國的前景時,他並不樂觀。“來美國的中國移民的下一代,有幾個有興趣讀中文?以後中國發展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移民美國嗎?美國會希望大量的中國人移民美國嗎?”所以國慶說:“做個隻練中文的文化人,還是要把眼睛盯著國內。那裏有十三億同胞。多少潛在的讀者!”
“一年下來能掙多少?”我問得非常直率。
“能有兩萬出頭就很不錯了。”他歎口氣。“我每天都是後半夜才睡,真的很累呀。”
天,這沒比在中國超市打工的掙得多呀!“心裏很氣嗎?”我問得小心翼翼。
“氣又管什麽用?我早知道美國當個中文的撰稿人就得如此。”他一笑。“沒辦法,我喜歡!來,咱們一聚真高興。我這兒還有一瓶國內帶來的二鍋頭(白酒),高度的(58度),一直舍不得喝。這兒有花生米,咱們喝幾盅高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