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
生活在海外,子女教育真頭疼。女兒九歲從中國大陸到美國來,當爹媽的就緊著灌輸中國傳統。其中一條是,要她幹什麽都得懂規矩。什麽是“懂規矩”?這還不明白!就是隨大流,大家(當然指中國人)幹什麽你幹什麽,別出圈。偏偏趕上我們倒黴,女兒天生的任性,隻管憑興趣幹事情。照我們看這是典型的美國人的習性,最看不上,最要不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紈絝子弟勁頭,總是一腦子的雄心大誌,卻朝秦暮楚,最後當然是一事無成。“你一定得明白,生活中就是有著許多、許多事情你不感興趣,但你必須去做,而且得幹好。”做父母的聲色俱厲了,特別是看到她的功課不如人意的時候。
女兒對數理化沒興趣,常“忘”了做家庭作業,考試成績一般。剛來美國時一句英文不懂,數學成績都是A,幾年下來漸漸變成了B。這下急壞了我們,天天逼著她惡補數學。相信這有一定效果,不然她的數學成績會更糟。不但數學,物理、化學等均如此。女兒內心不以為然,故意自暴自棄,“我很笨。”聽到這話能不火冒三丈嗎?我們立刻大加訓斥,基本意思是:中國人在美國就得學習好,數理化最重要,這可以說是規矩。“別人能學好,你也行。主要是看你是否主觀努力。”
多麽懇切呀!經驗之談嘛,是在美華人證明過了的生存方式--要幹美國人相對不愛幹的事。過去中國人開餐館、洗衣店,如今在美國的公司、大學裏搞科研,這些活兒性急的“老美”一幹就煩。我們“老中”正好可以“乘虛而入”,得到穩定的職業,平平靜靜地過小日子。當然,搞科研得有數理化腦袋瓜兒,孩子就得從小玩兒命學習,要門門功課拔尖。做到這一點,家長便眉開眼笑,於是一好百好,前途有望。傳統的中國人不都在子女身上寄托莫大希望嘛?可是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理化的。咳,前邊不是說了嘛,該著我們做父母的倒黴。當然,孩子更倒黴!
女兒對美術興趣非常之濃,家庭作業常要弄得很“FANCY(這詞不太好解釋,有奇特、藝術的意思)”。她在計算機上把作業的字體設計成斜體字,弄上花邊等等,然後用打印機印出來。我早就看穿了她的小把戲,希望利用自己的特長給老師個好印象,得個好分,讓她高興,更讓我們滿意。惜乎,悲乎,她除了上美術課外,一次也沒成功過,可她還是不由自主地這樣做。“老師說一定要用彩色打印了嗎?”我板著臉問,當然想起我曾愚蠢地幫她用彩色鉛筆畫樹皮,結果科學常識課老師沒有被作業上漂亮的畫麵感動,仍給女兒煞費苦心的努力判了個帶驚歎號“C(中等)”。“就是!老師規定的!”她對父親的譏諷態度很敏感,有些惱羞成怒。我無可奈何地歎口氣。事後證明我百分之百對,她又得到一個“C”。妻子和我簡直要“悲憤”了。“你的美術課(得的分數)都是A+啦,別總在那上麵下功夫。你以為把別的作業都印成彩色美術字,老師就會給你A?這不能當飯吃。在美國大多數藝術家總是貧困潦倒。”可不是嘛,“老美”都稱自己本來該當藝術家,一個城市裏登記的“現代派”畫家能有好幾萬。誰都認為自己有藝術細胞,埋怨被現在的工作所埋沒,退休後準能寫出精彩的回憶錄來證明自己的天賦。咳,自我感覺良好也不是壞事。不過這自鳴得意的勁頭表現在女兒身上真讓人渾身不自在。她怎麽就不能規規矩矩地好好學習呀?
好成績不是逼出來的,我知道逼女兒學數理化事倍功半。“看看中國朋友們的孩子,個個都是學校裏的學習尖子,數理化名列前茅。看看你!”我和妻子總不由自主地數落女兒。她很煩,常反唇相譏,“別看他(她)成績好,其實對學習根本沒興趣!就是為了分數有什麽意思?”謔!挺清高的嘛。“可他們將來能找到好工作!過上等人的日子。”我們理直氣壯。“他們也不會對工作有興趣的!這種上等人我不要當。”女兒嚷嚷起來。
謔!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幸運地按照個人興趣掙錢吃飯?中國人數理化成績好,等於手裏有了“金剛鑽”,什麽樣的“瓷器活”都能攬。這麽說中國人特別適於成為某種工匠了?這…這有什麽不好?世界上得有能工巧匠。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不曾是個規矩的好學生。他突發奇想,從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退學搞計算機公司。當時有多少人側目而視,覺得他精神上不正常呀!但是他如果不憑興趣幹事,便不會有今天的奇跡般的成功。可…可比爾·蓋茨是個天才呀。這樣的人有幾個?再說,比爾·蓋茨運氣好,脫穎而出,更多和他一樣有天賦的人都失敗了。我們閨女很一般,沒那天份就更不能由著性子胡來。如此說來,還是規規矩矩的好。然而,若真的人人“懂規矩”,都不肯憑著興趣去冒險,我們是否還生活在石器時代?由此推理“老中”趨於保守,“老美”銳意進取。看到美國佬理所當然地當“世界警察”之時,中國人才開始檢討自己的國民性。扯得遠了。
其實美國家長也強調“懂規矩”,特別是待人接物方麵一定要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我有一位美國朋友,他在家中管孩子是很嚴的。到他家作客吃飯,他的小兒子拿著飯要到別的地方吃,父親嚴厲製止。他解釋這是要兒子懂得尊重客人。大家出去散步,孩子摔倒了,他立刻讓他自己爬起來。這也是規矩中的一條。在學習上他鼓勵孩子憑興趣。當孩子熱衷於足球時,他這個當律師的沒覺得有什麽不妥,因為他認為踢足球也是某種形式的學習。在兒子興趣十足地踢足球的那些年裏,他總是不斷地鼓勵、支持,在眾人麵前經常讚許,並稱自己的孩子將成為足球明星。可是他的兒子並不是當運動員的材料,最後上個極普通的大學讀商科。這在我們“老中”看來該是件尷尬的事,但他處之泰然。父親對兒子是有些過於肯定了,簡直像是溺愛,可孩子的自尊、自信得以保護。這對日後兒子獨立走向社會意義重大。請我們大家深思這位律師的用心,甭管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的。
我們“老中”看到子女功課拔尖,琴棋書畫無所不能便讚許,“真是個規規矩矩的好孩子。”這不能算壞事。可在公共場合中國人總爭先恐後沒個次序,無所顧忌的大聲喧嘩;在家中,彼此間從不為該道謝的事道謝,該道歉的事道歉,還美其名曰:“互相都了解,說那些廢話幹嘛?”更有甚者,開口閉口說美國人是“他們外國人”,從來都不自覺地忽視人家的規矩。說說看,孩子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的性格如何?
最後強調一下,“懂規矩”和“憑興趣”是相對而言的。“老中”往往比較實際,“老美”常有點想入非非。但無論何種族群,約定俗成的規矩大家都認同,而且人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看來,我們做人應該是既“懂規矩”又“憑興趣”。或許把這兩個詞換一換,讓人更容易接受,改成“明事理”和“有誌向”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