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過年包餃子

(2008-09-11 00:46:03) 下一個

                (隨筆)

  如今想吃餃子容易得很,到中國食品超級市場裏挑兩袋冷凍餃子回家一煮就是了。自己包也可以,買些肉餡,經心調製成自己喜歡的味道,剁進些菜,和上些麵,家人圍坐在廚房,一會兒就包完,下鍋一煮就吃,並非什麽大事、麻煩事。可幾十年前在大陸就不同了,對那時孩提時代的我來說,過年包餃子簡直可以用“轟轟烈烈”來形容。

  六十年代初的北京和現在大不一樣。到處都是四合院和棗樹。冬天冷得多,印象中屋頂上總覆蓋著白雪,房簷下掛著冰溜子。西北風三天兩頭地刮,棗樹光禿禿的樹枝指向藍天,在寒風中“嗚嗚”作響。這時候新年、春節一天天地近了。

  “過年包餃子!”聽了這話我這個貪吃鬼兩眼都放光。那時節,毛澤東驅使著中國人民迅速建立“共產主義烏托邦”的蠢舉已災難性的失敗,全國上下經濟建設毀得一塌糊塗,老百姓的日子一貧如洗。在我的印象裏,飯桌上不要說肉,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幸虧北京是“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市民們還能饑一頓飽一頓,其他地方的百姓們的日子可想而知。可年還是要過,傳統的包餃子還是得有。一家家熱熱鬧鬧,讓生活中的愁苦先走開,讓歡樂營造希望的氛圍。

  “當當當、當當當”,北京過年休假的上午,家家戶戶都發出相同的聲音,此起彼伏。這是在剁肉餡和菜餡。那年頭商店裏還沒有絞肉餡機,人們買回來的是整條的肉。長年不見油水,肉應該是肥的多才好。這時肉被形容成“丹頂鶴”可是個褒義詞。看著大人在案板上剁肉餡真是心花怒放。孩子們興奮地跑進跑出,扯著嗓子喊,凍得通紅的小臉蛋上都是皴嘎巴兒,鼻涕流下來順手往新衣服的袖子上一抹,衝到街坊、鄰居家一看,哈!也都在剁肉餡。

  肉餡剁好切些蔥花、薑末,拌進肉餡後再放醬油和鹽,還要來點料酒和香油,最好還能有些韭黃,完了就用筷子使勁攪勻。天!那飄出來到香味真醉人。該剁菜餡了,我也來幫忙。白菜放到案板上用刀猛剁,菜幫子、菜葉四處亂飛。孩子“哈哈哈”笑個不停,大人忙說“要小心、要小心”。菜餡剁好後要把水擠掉,放進菜鍋和調好的肉餡和在一起,真香呀!

  麵早已和好,那就開始包吧。大人拿起一塊麵揉成長條,用刀切或用手揪劑子;我站在邊上趕緊把劑子都用手按扁,撒上“簿麵”(在劑子在上撒些麵粉,免得相互沾上);餃子皮擀出來我立刻送到包餃子的人手中,忙得不亦樂乎,身上沾滿麵粉,劑子和餃子皮總是掉在地上,倒忙沒少幫。

  家人們圍坐在餡鍋旁,邊聊天邊包餃子。一蓋簾、一蓋簾的餃子碼得整整齊齊,簡直像藝術品。或許有人悄悄地把一分、兩分錢鋼蹦兒包進餃子。誰要是吃上了,圖個吉利,圖個喜興。我在邊上央告著媽媽給包些小動物。於是餃子裏會出現小白兔、小肥豬和小耗子。

  餃子下鍋後要用鍋鏟小心地和攏,免得餃子沾在鍋底。煮餃子要“三開”,也就是說水開了就要點點涼水,連著三遍餃子就熟了。吃吧,吃吧!屋裏熱氣騰騰。父親打開酒瓶,就著餃子喝酒,母親還在忙裏忙外,孩子們歡天喜地,狼吞虎咽久盼的餃子,大人們喊著“小心燙著”根本沒聽見,一直吃到肚子都撐得歪了,擦擦額頭的汗,歎一聲,飽了,真飽呀!一肚子撐滿餃子的感覺似天仙,不知是否該用沁人心脾來形容?反正那種滋味終生難忘。

  在農場“上山下鄉”時過年也包餃子。青年們到食堂買上一份麵、餡,回到宿舍來包,常常是幾個要好的湊在一起,和麵就用個臉盆,光溜溜的大木箱子上鋪張報紙便是案板,擀麵杖用空玻璃酒瓶代替。哥兒幾個忙忙活活包完餃子就送到食堂去煮。吃著餃子抽著煙,猛灌白酒,一個個醉得東倒西歪,從豪言壯語到胡言亂語,最後是不言不語。

  北方青年都會包餃子,上海青年怎麽辦?哈,真難為他們,看著麵、餡束手無策。也別看他們笑話啦。平日北方青年總是擠兌上海人,上海青年從心底也瞧不起北方的土包子,彼此鮮有來往,可大過年的也別太生分,幫著包吧。一時間彼此皆兄弟也,其樂融融,以往的芥蒂煙消雲散。

  既然上海青年不會包餃子,連隊領導決定還是由食堂包餃子。農場在黑龍江省小興安嶺腳下,冬季漫長、奇寒,過年包餃子放在外邊一凍,正好是個天然冰庫。食堂人手少,過年前,青年們都在晚上輪流去食堂幫著包餃子。包好後在外邊凍實了,然後放進乾淨麻袋裏。青年們平日很少有機會男男女女坐在一起說笑,於是去食堂包餃子成了窮極無聊的“知青”們的樂事。沒呈想有一晚上,放在食堂外邊的大半麻袋餃子被梁上君子拖走!那天晚上並非風高月黑,可食堂裏的人們聊得過於開心,竟對餃子不翼而飛毫無察覺。那是多半麻袋餃子呀!現在想起來還在心疼。

  當時論起包餃子的技術,應該是黑龍江人最好。因為黑龍江種小麥多,麵粉就吃得多,包餃子的機會便多一些。山東、河南的農民餃子就包得不好。平常連地瓜都吃不飽,哪有麵粉包餃子?父親在六十年代初去河南“四清”,過年時房東請父親吃餃子,那餃子裏根本沒肉,隻有些剁碎的粉條,餃子餡大部份是地瓜和芝麻葉子。真辛酸。好歹那個啼笑皆非的赤貧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現在買餃子吃很容易了,可我還是願意自己包,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我和的餡朋友們總是讚不絕口。其實並不是什麽山珍海味,隻是不放醬油而放了鹽和糖,肉餡要精,蔥花、薑末必不可少,再放上少許的蔥油、麻油和料酒,澱粉也要放一些,菜餡放得很多。這很普通,為什麽朋友們說好吃?大概好東西吃得太多了吧?忽然來點清淡的,反到覺得爽口。

  邀上朋友來家作客,大家圍在一起說笑著包餃子的氣氛真好,真“中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