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紳士本傑明

(2008-08-15 01:02:08) 下一個
  “我是本傑明!”他鄭重其事地和我握手,很是紳士派頭。在我麵前的是個美國五年級的白人男孩,是我們美國朋友的教友,今天特地隨大人登門拜訪。他比實際年齡顯得矮小,且瘦弱,已經十二歲了,看起來不到十歲。這是他最懊惱的事,竟比自己小一歲半的妹妹矮半頭!本傑明說到這兒頗痛心疾首。我小的時候也有相同的經曆,我們立刻聊得火熱。我不斷地安慰他:總會後來居上的,大可不必為人人稱他妹妹為姐姐過慮。本傑明則一個勁地抱怨這天大的不公平。

  本傑明一身小小的、合體的西服,係著領帶,小皮鞋鋥亮,帶有雀斑的臉蛋上架著眼鏡,小分頭梳得任何小飛蟲落上去都得摔大仰巴腳。他在美國孩子中少有的文質彬彬,說起話來條理分明,十足的小大人。本傑明當然是“重文輕理”,可他越是不喜歡數學,數學課老師揚女士(Ms.Young)就越找他的麻煩,說他上課不聽講,隨便說話,不尊重老師。他從揚女士那兒得到的成績常常是D(A最高,依次是B、C、D和E)。“Ms.Young!哼!其實是個老太太,一點兒也不年輕(young在英語中有“年輕”的意思)!她老想在學生麵前擺架子,沒人喜歡她!”他見我直樂,這才不好意思起來。

  他的語文最棒,是全學校的尖子,可不喜歡語法,說這門課太枯燥。美國人認為憑興趣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他愛看書,然而拿起聖經朗朗上口仍讓我不可思議。原來他出生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他父母每天都領著他和妹妹學習聖經。不但學,還要討論!象本傑明這樣的家庭在美國不少見。有的父母甚至不讓子女上學校,說學校裏對他們的孩子影響不好,就在家裏給孩子授課,到時候參加學校的考試,獲得學業證明。

  長大想幹什麽?本傑明沒認真想過。現在嘛,他喜歡看書、寫作文,還喜歡古典音樂,對大多數美國兒童喜歡的極吵鬧的滾石樂無動於衷,更不會有崇拜的歌星。另外他討厭體育。帶本傑明來的美國朋友有個結實頑皮的男孩,是個典型的美國兒童,根本坐不住,本傑明不喜歡的他都熱衷。這個淘氣鬼來過我家兩次,每次都說:“這是最後一次!”大人聊天他就無聊地做鬼臉,在屋子裏東摸西摸,轉來轉去,根本無視他父親不斷的低聲的警告。本傑明不一樣,他能和我們認真討論一切問題,見解一大堆,非常投入,插不上嘴也神情專注地聽。那天臨行,他很興奮,說願意再到我家作客。

  在邀請美國朋友上門吃飯時,我自然不會忘了本傑明。妻子和我讓他們來包餃子,認真體會一次典型的中國飯。

  周末的下午,我們的美國朋友帶著本傑明準時到來。我們已經和好麵,調好餡兒等著他們。本傑明馬上對餃子的製做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還沒請他上陣,他已躍躍欲試。他最著迷的是擀餃子皮。一個個小麵團按扁後,在我手下用擀麵杖轉著擀幾下就成了一張張的皮。我讓他來試,他立刻興致勃勃地動手。打擊太大了!擀麵杖掉到地上好幾次,麵粉粘一身,麵團粘在案板上。我鼓勵他,“用不著窘!一開始誰都是一團糟!”可他勉強擀了幾個奇形怪狀的皮後宣布以後再學。我想他不是煩了,是知道他一擀餃子皮,大家都隻能看著他。因為我們就一個擀麵杖。

  本傑明認為,要是他包餃子,一定會擀一大張皮,然後用杯子把皮一個個扣出來。他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麽都不用這個“聰明”的辦法。對不會包餃子的人來說,大概都會想到此法。記得在國內時,一些南方人包餃子常這麽幹,那是出於無耐。我解釋說,我們需要的餃子皮中間要厚點,邊上要薄點。包餃子時,邊上不會太厚,餡也不易把皮漲破。用擀麵杖擀皮就會起到這樣的效果。另外用杯子扣皮也太慢。本傑明想一想還是覺得應該有更妙的方法做餃子皮。

  他加入了包餃子的行列。我們的美國朋友包的餃子“慘不忍睹”。本傑明包的象一條條死魚,不是餡多就是餡少,一個個賴巴巴地躺著。他還包得很快!一點兒也不為包得很不像樣而手下留情。這個“劣等品”的生產者!我心中不免暗暗叫苦。不過他也善於改進技術,在觀察我妻子包餃子後,他知道包的時候要在邊上捏出褶子來。這回他包的餃子都是“S”狀,更象魚!他急得不行,又在我妻子邊上仔仔細細看,終於發現該如何捏餃子的褶子。他包的餃子總算有了點模樣。餃子下鍋時,他緊盯著是否有他包的餃子下鍋。但我說,他和另一位“劣等品”製做者包的餃子要用別的方法做成鍋貼(主要是他們包的餃子很多都是破的,不能下鍋煮),他有點失望。

  大家坐在一起大吃餃子使我們的聚會進入高潮。每個人都吃了又吃。這回本傑明開始細細地打聽餃子餡兒的調製,並希望得到一個配方。這下我被難住。美國人特別講究按配方做食品。比如做個蛋糕,用多少麵,加多少水、糖、雞蛋、油等,都有嚴格的量的概念;烤多長時間,多高溫度,用什麽器皿都是規定好的;當然,家常便飯除外。我們中國人也會有很多菜譜,不過這餃子是很普通的中國飯呀!想吃鹹點兒就多放點鹽,不想吃肉就多放點兒菜,那還不是隨心所欲的事?然而對美國人來說,他們怎麽會有包餃子的概念呢?我隻好老實地告訴本傑明,我學包餃子從沒人給我寫過配方。本傑明可真有些失望。不過他把中國醋在什麽地方賣記了下來。他可真愛吃中國醋。我說他是個“醋罐子”,我和妻子笑得前仰後合,給本傑明解釋了半天,他還是一點兒不懂。“我怎麽吃多了醋,就會嫉妒別人?”

  忽然,他發出了一句遺憾,“早知道今晚有這麽好吃的餃子,我中午就該少吃點兒!”

  “沒關係!我會給你們每人一盒餃子帶回去!其中包括你們自己包的!”我早料到本傑明會怎麽想。

  “真的!”本傑明狂喜,眼鏡差點兒掉地。他得意地宣稱要讓爸爸、媽媽知道他做中國飯的手段--那些煎得焦黃的“死魚”。

  晚飯結束後,美國朋友和本傑明一人拿著一盒鍋貼餃子和我們道別。

  “非常感謝你們的盛情款待。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味兒的餃子和你們的友誼。”本傑明下麵的話說得比我們的美國朋友還客套,又逗得大家一陣大笑。

  下一個星期,我去參觀教堂的時候,仍是衣冠楚楚的本傑明老遠就和我們打招呼。他先謝了那一盒餃子,說他的父母對那奇妙的中國食品讚歎不已,可惜他不能掌握包餃子的配方。他把我領到父母和比他高的妹妹麵前驕傲地介紹,“這是王先生!我的中國朋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