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
(2008-07-07 19:59:38)
下一個
埃及之行 我與兒子於10月底去埃及旅行,我從Seattle 起飛,中轉巴黎到開羅,他從華盛頓DC起飛, 中轉AMSTERDAM到開羅,我們在開羅機場匯合。 10月20日下午5點,我離開Seattle, 到巴黎是10月21日上午11點,在戴高樂機場,看見好多中國人,正在大包小包地從免稅商場購物,原來他們是搭乘下午兩點東航的航班,回上海的旅客。在戴高樂機場,中文廣告比比皆是,什麽:本店可使用銀聯卡,本店可使用人民幣……看著這些即將回國的中國人,很是羨慕! 免稅商店裏出售法國香水,買香水的顧客都要開蓋子聞香水氣味,候機廳內充斥著香水味, 我的過敏性鼻炎犯了,一個噴嚏接一個噴嚏,好不容易等到下午7點,登上去開羅的法航。 到了開羅,在過海關之前,去了機場內的廁所,進去時一個埃及婦女,滿麵春光地給了一張手紙,可是出來時就問我要小費,在機場內上廁所還要小費,過去還真沒有這方麵的常識。 兒子的飛機應當是午夜1點到達,所以我必須等待兩個小時。在機場乘客休息廳,有很多髒兮兮的毯子和席子鋪在地上,我就納悶,為使麽不把這些髒東些清理掉?為了避免沒有小費的尷尬,我趕快去換埃幣。 10月22日: 10月22日晨1點半,兒子的航班依然未到,而電子屏幕還顯示從AMSTERDAM來的航班正點到達,直到快兩點鍾才有人告訴我飛機誤點,到達時間為3點20分。 一個高個子埃及男人向我走來,當他得知我要等這一班飛機到達時,便說可以幫我找出租車,收費65磅。 等人的時間難以打發,我在休息廳內走來走去。一個西服革履的矮個子埃及男人向我走來,他的胸前佩戴一塊牌子(像是某公司的職工)。我以為他也在等人,他是以聊天的方式與我搭上話的,我告訴他我是第一次來埃及,他便去為我取了一張免費地圖,從埃及的氣候聊到埃及婦女頭上的頭巾,我告訴他我非常喜歡埃及婦女的頭巾,因為頭巾的顏色與她們的衣服顏色相配,非常漂亮,但我不喜歡個別埃及婦女的黑色頭巾,那種頭巾把整個頭都罩住,隻露出兩隻眼睛。他說在埃及,特別美麗的女人才帶那種黑色頭巾,因為她的丈夫怕別人的男人看見自己妻子的美麗…… .我很奇怪他為什麽有時間陪我閑聊,便問他的職業,他指了指胸前的牌子,說他是專門為旅客服務的,而且免費。他也說可以幫我定出租車,收費65磅。我還以為開羅機場專門提供這種服務。我與他正聊得起勁,那高個子埃及男人走過來了,與矮個子用阿拉伯語爭執起來,我雖不懂阿拉伯語,猜測兩人是為65磅而爭執。高個子埃及男人用英語對我說,你說說看,是我先與你講話還是他先與你講話?我終於明白了矮個子埃及男人為什麽那麽熱情地陪我講話。原來他是為了出租車的生意。我也第一次領略了阿拉伯人的好鬥。 兒子的航班終於到了,我見到了分別兩年多的兒子,但兒子的行李卻找不到,我們又到行李處去交涉,直到第二天,兒子的行李才被送到 Marriott Hotel. 離開機場時已是早上5點鍾,突然響起了悠長的禱告聲,一些埃及男人跪在那些席子和毯子上禱告,我這才明白那些席子和毯子的用處。 後來我得知,穆斯林教徒一天要進行五次禱告:早上5點,7點半,中午12點,下午4點,7點半。每次10分鍾。麵向麥加的方向。 我與兒子出了機場,一群出租車司機圍過來,開價才50埃鎊,一位司機降到40,我們剛說OK, 另一位司機又降到了30,但我們還是選擇了價位為40的出租車。那司機把我們領向他的車,走到出租車一看,天哪,這麽破爛的車居然還敢開!我可以說在中國的大街上任何一輛跑著的車都好於這一輛:車的外表被撞過數次,外麵破爛不說,坐椅上泡沫塑料露出來,車門把手耷拉著,勉強能關好車門……當然,不到10美元的價錢,如果在美國,隻有坐BUS, 後來我才知道,在開羅的大部分出租車都與這一輛類似。 天還黑著,我們就坐這樣一輛出租車,從機場開往市區。我從未到過阿拉伯世界,覺得阿拉伯國家很神秘,我好奇地看著窗外,天還早,路上無行人,街道兩邊的住宅,樹木,商店,一一向後掠過,但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感覺出租車就像行駛在中國某一大城市。 Marriott Hotel 是一個五星級酒店,據說過去是皇宮,還曾經是某一位女王的下榻之處,Marriott Hotel 的外邊,金碧輝煌,裏邊也裝飾考究,我們就坐著這樣一輛破車,來到了Marriott Hotel。離大門還有20米,有障礙物攔住出租車,兩個保安上來檢查車子的每一處,以防有汽車炸彈,以後每一次進這個Hotel,都有這樣的例行檢查。在進大門時,還要進行一次安檢,就像機場的安檢一樣,把客人的包,身體都檢查一遍。 這時已經是早上6點鍾,我們還不能Check in. 從10月到4月,是埃及的黃金旅遊季節,客房全滿,從Seattle 出來,已經40個小時了,我還沒有真正睡過覺,真是人困馬乏,我在Labby(旅館大廳)的長椅上睡著了。7點鍾,我們存了包,去加油站買了瓶裝水,就開始了第一天的節目。 10月底的開羅,真熱。先到了開羅博物館附近,齋月剛過,有些飯店還沒有開張,費了好大勁才找到一家路邊小店,叫了三明治,填飽了肚子。 我見到開羅的第一現象是:奔跑著的BUS沒有門,或者說是沒有關門,車上很擁擠,總有幾個埃及男子站在敞開著的車門邊,一手抓住把手,半個身子探在車外,快到站時,車子剛減速,門邊的男子就跳下了車,也不知這樣是否有安全隱患。 第二個現象是:街上的車輛都破破爛爛,好車極少。 第三個現象是:街邊的房屋大多數很破舊,老舊房子多,沒看見什麽新房子。 第四個現象是:街上的持槍警察(或者士兵)太多了,達到了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地步,而且每一個崗或哨都不止一個士兵,三五個兵無所事事地背著槍在那裏聊天,我兒子調侃說:“埃及的士兵端著衝鋒槍迎接我們” 第五個現象是:交通秩序極亂,沒有什麽章法,紅綠燈不管用,行人可以亂穿馬路,汽車也亂搶道,常常是在兩條車行道上並排開著三輛車,埃及人有著高超的過馬路技巧,若無其事地穿過車流不息的混亂馬路。輪到我和兒子過馬路,這就困難了,紅綠燈沒有,車子不停,試了好幾次都又退回來,後來,路邊的崗哨士兵看不過去了,他硬是用旗幟叫停了所有的車輛,我們才得以過馬路,我兒子對他好一個謝! 到了開羅博物館,門前人山人海,大概歐洲人都湧到這裏來了,博物館1902年建成並開放,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6世紀的曆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是3000年前的,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展廳中,埃及真不愧為是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家!我們在博物館門前排隊大概半小時才得以進門。在大門前有一尊高高的花崗岩石雕,使人感歎它的雄偉和精致,館內人多又熱,我們隻能跑馬觀花,兒子拿著旅遊指南,我們選重點看,二樓的圖坦卡蒙(18歲便離奇死去的古埃及國王)的金麵具最吸引人。純金麵具和棺椿共重242磅。 各個時期的不同雕像分布在不同的展廳,有些完好無損,有些由於幾千年的風化,已殘缺不全。資料:埃及開羅博物館是世界最有名的博物館之一,它收藏了數以萬計的從古埃及到羅馬時代的大小文物.來自埃及各地的重要文物也被集中放置在這裏,是埃及旅遊必去之地.開羅博物館是由法國人Marce Dourgnon設計的,為了表示感謝,埃及政府送給法國一座方尖碑,並為這名法國人立了塑像,以表彰其保護世界文物所做出的貢獻. 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其中古埃及第十八朝代小法老圖唐.阿蒙墓中的展品為博物館之精華,其中包括著名的圖唐.阿蒙金麵具和金棺等.在這裏也能看到真正的木乃伊,以前我曾在俄羅斯博物館裏見過,可這畢竟是"實地",Seti I, Tuthmosis II等諸多法老的木乃伊都能在這裏看到. 在開羅博物館有中文導遊,我們看見兩個埃及小夥兒,說著挺標準的普通話,我好奇地問他有沒有到過中國,他們說沒有,他們是開羅大學中文專業的,由於長時間睡眠不足和旅途的勞累,我們都有些暈暈乎飄飄然的,隻在博物館呆了兩個小時,便打車回Hetel,補睡覺。 傍晚醒來,到火車站去買10月24日去Aswan的火車票。(sleep Train)購完車票,我們按照旅遊指南的推薦去尋找當地一家有名的餐館,沒想到誤入了一家小餐館,又小又髒,蒼蠅橫飛,又沒空調,我心裏納悶,旅遊指南是一個美國人寫的,這位美國人怎麽會到這種地方吃飯呢?由於餓,隻好吃。吃完以後,我與兒子在街上隨便溜達,這才發現馬路對麵的那家餐館,才是作者推薦的,雖已吃飽,兒子問我:“媽,還進去吃嗎?“ 我怕錯過了埃及美食,便回答:“吃!”進去以後發現,這家餐館是專門賣一種埃及特色小吃,整個餐廳上下三層,隻有一種食品,我們要了一份,是綠豆,麵條,西紅柿醬混合在一起的食品,酸酸的,一點也不好吃。 10月23日: 一大早我們包了一輛帶空調的出租車,奔赴金字塔。開羅的交通十分擁擠,周圍的景物可以用贓亂差來形容。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蓬頭垢麵,在開羅郊外,可以看到一些私人別墅,建築物的風格和用料都很講究,可就是外表有灰塵,四周有垃圾,隻是蓬頭垢麵的程度不同。有一個現象是:許多樓房隻蓋一半,不封頂,或者說沒有屋頂,(我推測,埃及少雨,所以不怕房子漏雨)鋼筋在建了一半的層麵上呲牙咧嘴,忙問司機是怎麽回事,司機說,這是私人的樓房,不封頂是為了留著空間,今後好為了別的家庭成員向上建。 我知道阿拉伯男子可以娶四個老婆,忙問司機,他有幾位太太,司機看起來有50歲左右,他有2個妻子,四個孩子。大老婆37歲,小老婆21歲,與他的大兒子同年,是去年才娶的。大兒子在開羅大學讀書,老婆們不工作,共同負責家務,都有自己的房間 , 阿拉伯男子不讚同自己的老婆出去工作。 遠遠地我們看見了吉薩高地的金字塔,但開羅汙染嚴重,空氣汙濁,所有的金字塔都籠罩在灰蒙蒙的煙霧中,蒙蒙籠籠的,接近正午時,才霧散,天空明亮了。 埃及共發現96座金字塔,最大的是吉薩高地的胡夫國王金字塔。它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5米,三角麵斜度為51度,有230萬塊石頭組成,平均每塊石頭重2.5噸,10萬人用了20年才建成,胡夫金字塔內部對外開放。 我們參觀了斯芬克斯,斯芬克斯是眾所周知的獅身人麵像。 為了進胡夫國王金字塔的內部,在烈日下排隊30多分鍾,才進了洞口。洞內又小又矮,每個人都隻能貓著腰,又悶又熱,終於下到底部,可是裏麵什麽也沒有,隻有一個空石棺,原來所有的隨葬物品都已移至開羅博物館上圖二: 這是在卡納克發現的echnaton法老的石像,這種風格無論在古埃及哪個朝代都找不出第二個來.此法老將自己女性化,這種風格有點近似於後來的希臘雕塑風格了,體現了人體線條.在他統治的時代裏,藝術達到了頂峰,可惜此法老不善執政.大家注意他的胡子,是直的.證明此石像是在他生前所做.從哪一年開始的,人們無從得知.反正後來的法老們都相信自己是神的兒子,死後會升天.因此在法老死後,他們的胡子不再是直的了.上圖三: 裝放圖唐.阿蒙器官的玉盒子就是放在這個櫃子裏的,櫃子外是四個保護神,分別守衛著四方,整個櫃子和小人均被鍍金.上圖就是圖唐.阿蒙法老的金麵具.當時是一名英國人在一位出身盜墓世家的埃及小夥子的幫助下在帝王穀找到了圖唐.阿蒙的墓地,當打開墓門時,所有人都被裏麵的文物驚呆了.這座金麵具是純金打製,其工藝之精湛實在讓人歎為觀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圖唐.阿蒙金麵具上的眼鏡蛇,它是保護下埃及的神.下埃及也就是埃及北部,尼羅河三角洲一帶.也可以說,獅身人麵像以北地區.博物館裏還展出了圖唐.阿蒙法老的金棺材,金棺外麵雕琢精細.麵容栩栩如生,法老手持權杖與鞭子,那是最高權利的象征.我們可以仔細看看他的"法老胡",已經不再是直的,而是下麵帶著卷.擁有帶卷的胡子已經不再是法老,而已經成為神了.上圖三: 這個玉盒子是存放圖唐.阿蒙器官用的.裏麵有四個玉人守護著法老的器官.因為法老們認為死後會被神接走.因此他們命人在他們死後,將屍體做成木乃伊來防止屍體腐爛,以便神來的時候能認識他們.而做木乃伊的工序中,其中有一項就是將法老的器官和腦髓取出,以免使屍體腐爛.而從法老屍體裏取出的器官將存放在壇子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玉盒就是做這個用的.上圖四: 這也是圖唐.阿蒙墓裏的玉雕.由於它們被玻璃隔住所以我無法證實一個傳說.據說,古埃及人最早使用香水,他們尤其喜歡蓮花油製作出的香水,一是因為其香清淡爽神,二是定香持久.據傳,這個玉雕裏曾經撒過蓮花香水.幾千年過去了,人們還能聞到那淡淡的清香.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公裏吉薩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境內已發現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薩高地的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個斜麵正對東、南、西、北四方,誤差不超過圓弧的3分,底邊原長230米,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現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傾角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相當於一座40層摩天大樓,塔底麵呈正方形,占地5.29萬平方米。 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230萬塊巨石組成,每塊重量在1.5噸至160噸,石塊間合縫嚴密,不用任何粘合物。如把這些石頭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並排列成行,其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的2/3。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結構精細,其建造涉及測量學、天文學、力學、物理學和數學等各領域,被稱之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石頭建築,至今還有許多未被揭開的謎。 這座金字塔的入口在北側麵離地18米高處,經入口的一段甬道下行通往深邃的地下室,上行則抵達國王殯室。殯室長10.43米、寬5.21米、高5.82米,與地麵的垂直距離為42.28米,室內僅一紅色花崗岩石棺,別無他物。另外塔內已知還有王後殯室和地下墓室。 據考古學者先前考證,法老胡夫一共動用了10萬奴隸花了20年時間修建金字塔。然而,一個月前公布的權威考古學家的最新發現顯示,金字塔是由勞工建造的,而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至少要花費30多年的時間。考古人員還在金字塔附近地區發現了勞工們的集體宿舍等生活設施的遺跡和勞工墓地,並在死者隨葬品中發現了大量測量、計算和加工石器的工具。學者推測,當時這些勞工輪流來到工地參加勞動,工期約3個月,大多是貧窮的農民和工匠。其塔高乘上10億,即146.59×10億,差不多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把生鏽的首飾置於塔內,過一段時間後,首飾鏽斑全無,變得十分光亮。、蛋和鮮奶等食品長時間貯存於塔內,沒有腐爛、變質現象,其保鮮度勝過現代的電冰箱。 由於埃及人的生死觀及信奉太陽神的影響,認為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就像每天於東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於尼羅河西邊。 吉薩的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獵戶座的腰帶(The Belt of Orion)排列,而以尼羅河作作為銀河。因為地球有歲差數(precession)的問題,所以這是按照1050BC的天象而定。獵戶座對埃及人有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亦即天堂所在。 古夫王金字塔底部四邊幾乎是正北、正南、正東、正西,誤差少於1度。雖然以觀星來測定方位,但以肉眼可以令誤差少於1度?究竟埃及人是運用什麽工具計算?(建設悉尼歌劇院時,利用也電腦計算了三年) 利用先進電腦星圖程序,模擬過去三萬年間任何吉薩高原上空的星象。 回到公元前2500年,發覺四條坑道分別指向當時正在穿越子午線的四顆特殊恒星。它們分別對正小熊星座的第二顆星“帝星”、大犬座最明亮的第一顆星“天狼星”、“北極星”及天龍座第一星“右極星”。利用電腦我們證明公元前2500年前後,大金字塔的四條坑道對準了四顆恒星。而也知道坑道與恒星對應關係,因橫行緯度不斷在變而相對結束,就隻有一個世紀左右。這個現象用天文學中的“歲差”。 吉薩三大金字塔的排列和獵戶座中三粒腰帶星的排列有著特殊的關係。利用電腦模擬回到公元前1050年,天上跨越子午線的獵戶座三粒腰帶星的排列和地上吉薩三大金字塔排列格局是一樣,而天上的星河和地上的尼羅河的位置分布也全對稱。這種天地相互對應的關係並非偶然的巧合。 埃及吉薩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它們聳立在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之上,在離當時的首都孟菲斯(Menphis)不遠(開羅西南80km)的吉薩(Giza)建造,是古埃及時期最高的建築成就。金字塔如此高大,使人們很容易相們它們是神或巨人所建造的古代傳說。 3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胡夫(Khufu)、海夫拉(Khafra)和門卡烏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胡夫金字塔高146.6m,底邊長230.35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5m,底邊長215.25m;門卡烏拉金字塔高66.4m,底邊長108.04m。 在這3座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用200多萬塊巨石砌成。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地麵斜坡往上拖運,然後在金字塔周圍以一種腳手架的方式層層堆砌。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台式陵墓。 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麵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內部結構。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從甬道進去,墓室頂上分層架著幾塊幾十噸重的大石塊。 建成的金字塔被用陵墓。古埃及人相信死後永生,金字塔內的墓穴的起初堆滿了黃金和各種貴重物品。 胡夫金字塔是10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在海夫拉金字塔祭祀廳堂的門廳旁邊,有一座高約20m、長約46m的獅身人首像,大部分就原地的岩石鑿出。建造原因 那時尼羅河每年泛濫,淹沒田野達3—4個月。農民和勞工們無法種地,於是他們找到了建造陵墓的工作。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費30年時間。 由於埃及人的生死觀及信奉太陽神的影響,認為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就像每天於東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於尼羅河西邊。 金字塔的建造反映著純農耕時代人們從季節的循環和作物的生死循環中獲得的意識,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隻要保護住屍體,3000年後就會在極樂世界裏複活永生,因此他們特別重視建造陵墓。排列原因 吉薩的三座金字塔的排列是按照獵戶座的腰(The Belt of Orion)排列,而以尼羅河作作為銀河。因為地球有歲差數(precession)的問題,所以是按照1050BC的天象而定。獵戶座對埃及人有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亦即天堂所在。 金字塔都是正方位的,但互以對角線相接,造成建築群參差的輪廓。在海夫拉金字塔祭祀廳堂的門廳旁邊的獅身人首像,它的寫實性和金字塔的抽象性對比,使整個建築全群富有變化,也更完整了。測量及星座 古夫王金字塔底部四邊幾乎是正北、正南、正東、正西,誤差少於1度。雖然以觀星來測定方位,但以肉眼可以令誤差少於1度。 回到公元前2500年,發覺四條坑道分別指向當時正在穿越子午線的四顆特殊恒星。它們分別對正小熊星座的第二顆星“帝星”、大犬座最明亮的第一顆星“天狼星”、“北極星”及天龍座第一星“右極星”。利用電腦我們證明公元前2500年前後,大金字塔的四條坑道對準了四顆恒星。而也知道坑道與恒星對應關係,因橫行緯度不斷在變而相對結束,就隻有一個世紀左右。這個現象用天文學中的“歲差”。 吉薩三大金字塔的排列和獵戶座中三粒腰星的排列有著特殊的關係。利用電腦模擬回到公元前1050年,天上跨越子午線的獵戶座三粒腰星的排列和地上吉薩三大金字塔排列格局是一樣,而天上的星河和地上的尼羅河的位置分布也全對稱。這種天地相互對應的關係並非偶然的巧合。 斯芬克斯獅身人麵子像的資料: 獅身人麵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麵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海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麵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征,獅身人麵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於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麵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原來的獅身人麵像頭戴皇冠,額套聖蛇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聖蛇浮雕於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裏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胡子脫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塊,大不列顛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損了一大塊,據說是拿破侖士兵侵略埃及時打掉的,實為訛傳,它是被朝聖遊客中世紀伊斯蘭蘇菲派教徒砸掉的。曆經4000多年的獅身人麵像,現已痼疾纏身,千瘡百孔,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後腿塌方,形成一個2米寬3米長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兩塊巨石,其中一塊重達2000公斤。 關於獅身人麵像有著各種傳說。 麵對著斯芬克斯那張讓人難以捉摸的臉,突然感到,那是一張受過傷的、曆經滄桑的臉。據埃及傳說,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到現開羅以西當時的金字塔建築工地,巡視自己那塊要竣工的陵墓,覺得美中不足的是自己雖然死後能升天堂,但是以後的人們卻不能見到自己的麵容,於是指著采石場的一塊巨大岩石說:把我的像完整地雕刻在岩石上 一位工頭投其所好,命工人用巨石雕成一頭雄獅,頭部換成胡夫像,以象征法老的無比尊嚴。就這樣,獅身人麵像矗立起來了。在古代神話中,獅身人麵像是巨人與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頭、獅子的軀體、鳥的翅膀,叫做“斯芬克斯”。 胡夫獅身人麵像的兩腳中間有一個石碑,石碑上麵刻著一個故事:在十八王朝的時候,這裏全部埋了沙子,人們已經看不到雕像,多少年之後,一個王子在這個地區打獵,剛好坐在被沙埋沒的獅身人麵像旁邊休息,他睡著了,夢見了獅身人麵像。那雕像慢慢張開嘴說:“你如果能幫助我,把我身上的沙子拿掉,我會幫助你做埃及法老王”。王子驚醒,立即和侍從們一起清理掉了埋在獅身人麵像身上的沙子。王子後來真的做了法老王,也就是圖特摩斯四世。當然,這個故事或許是他自己杜撰的。 十八世紀拿破侖到這裏的時候,沙子已經淹沒到獅身人麵像的脖子了,一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時候,才有人大力整頓這些流沙,前後共花了70年的時間。矗立在人們麵前的這座獅身人麵像確實氣宇不凡。它高22米,長75米,臉寬5米,鼻長2米,耳長2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刻“庫伯拉”聖蛇浮雕,下頜長須直垂。獅身和人麵都被刻在同一塊巨石上。不過,幾千年歲月的流逝也使斯芬克斯的模樣大變,不僅額上的聖蛇和下垂的長須不知去向,就連鼻子也失蹤了。 關於它相貌的變化,流傳著各種傳說: 傳說之一:中世紀時,有一個阿拉伯酋長用加農炮打獅身人麵像,轟的一聲,就把獅身人麵像的笑容給打掉了。傳說之二:1798年拿破侖入侵埃及時,趾高氣揚,許多人拜倒在他麵前,惟有斯芬克斯雄視東方,毫無低頭稱臣之意。拿破侖大怒,命手下炮轟獅身人麵像,轟掉了它的鼻子。傳說之三:古埃及人在法老的威脅下,被迫向斯芬克斯低頭朝拜。一些反對偶像崇拜的勇敢者用鎬頭破壞了它的麵容。 金字塔槽形的神秘特性,是保存在塔內的食物不易腐爛,鮮花可保持其相當的新鮮度,進入金字塔墓室內參觀者可以感到相對的舒適度,頭腦清醒,精神愉快,根據電子儀器測試結果顯示其內部有似電磁學上之共振,可以吸收四周之能量同時使之聚集,且能殺死細菌,曾經有人把刀片置於其內,發現其刀片之鋒利度有變利之趨勢,另外它可以使有機物脫水,人類之心誌更易集中,思維也敏捷得多,有如一座靈敏度突然增強的接收機。 可是在那遙遠的年代,古埃及人怎麽能達到如此高的科技水平?前麵講了,有人認為胡夫大金字塔不是古埃及人造的,而是外星人建造的。他們建造成後返回外星。比地球文明更先進的“外星球文明”一直通過金字塔與人類保持著聯係。 還有人認為: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蹤了的亞特蘭蒂斯島先民所造。據說,這個島嶼位於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以西,在公元一萬年前曾創造過輝煌的文明。後來,該島突然沉於海底。該島的科學家們提前撤離,一部分人帶著科技資料在埃及建立了科學中心,並參照該島廟建造了胡夫金字塔,把他們的全部科學知識隱藏於塔的內部結構中。更有人認為:金字塔的石頭是“人造的”,是由石灰石和貝殼混合而成的,類似於現在的澆灌混凝土。 另外,有人認為:胡夫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外星人到地球上來的一個降落地點,是天神下界的停留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座秘密廟宇,一個儲藏著人類開天辟地以來直到世界末日的曆史上重要文獻的倉庫。是天文台,用以觀察蒼穹,了解星辰的運行,占卜未來;是多功能的計量器可用於測繪土地,計算時間,確定一年有365.2422天。 還有人說,胡夫在金字塔內的真正殯宮尚未發現,吉薩三座金字塔的下麵有一座完整的地下城市,街道縱橫,連通著地麵上所有的金字塔,地下城門隻有一種特殊的聲音才能將他喚開,如果能打開城門和發現胡夫殯宮,驚人的寶藏將展現在人們的麵前…… 終於,一個年輕的英國畫家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進入墓室,他沿著墓道走著,發現兩邊充滿了象形文字的各種神秘圖畫,那些圖畫指引著他,來到一個封閉已久的墓穴,那裏,有一個純水晶的棺木,從那完全透明的水晶裏,可以看到一個美麗絕倫的木乃伊,以及木乃伊身上裝飾的黃金、寶石、珍珠和白銀。 他大喜過望,覺得幾代人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謎,即將破解。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法子,他煉製了一種迷藥。他把藥撒進了水晶棺木裏。 那個美麗的木乃伊消失了,隻剩下了一堆白骨和珠寶,還有香氣。 難道,這便是關於斯芬克斯的最後謎底麽? 我們參觀的第二處金字塔是紅色金字塔,已有四千多年的曆史。來這裏的參觀者很少,很多石頭已經風化。 我們的第三個目的地是台階金字塔。英文名:Step Pyramid 最後參觀了地毯廠。 晚上去尼羅河坐遊輪,正好有一對新人在我們所坐的遊輪上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翩翩起舞,他們的親朋好友也載歌載舞,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阿拉伯民族是能歌善舞的,船上有很好的自助餐,還有肚皮舞表演,最後是演員邀請全體遊客一起跳舞。 10月24日 上午去阿裏裏市場,和參觀清真寺。阿裏裏市場是一個很大的批發兼零售市場,有點像北京的“天意”,天津的??成都的荷花池。 晚上乘火車去Aswan. 到了中央車站,火車大約誤點1小時,站台上遇見一個北京人,他已在埃及呆了多年。會阿拉伯語,他說埃及的火車誤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沒有不誤點的。 所謂的“sleep train” 是二人一間的小房子,上下鋪,很髒,車上發給食物,但水的供應很少。 剛上車時一個埃及男子推開我們的小房間進來,問也不問就把我們的行李往車頂上放,然後凶狠地問我們要小費,我兒子給了他。雖然1埃磅微不足道,可過程讓人覺得不愉快,我認為這個男人是非法上車的,不是列車員,後來穿製服的列車員來了,證實了我的推斷。 火車行駛很慢,噪聲很大,我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10月25日 早上醒來,觀看窗外。農民騎著小毛驢;田地裏有棕椰樹,有時候,可以看到尼羅河,河的兩岸是美麗的,但農民的房子比較舊,有時火車停在小站上,站台很髒,垃圾一堆一堆的。大部分乘客在Luxor下了車,後來才得知,在Luxor下車是比較好的旅遊路線,過了Luxor,車上供應早餐。快中午時才到Aswam。 Aswam比開羅更熱。出了車站,很多埃及人上來問要不要Hotel. 我環視四周,看見了一個Information Center. 我和兒子進去谘詢,知道了Hotel,出租車的價位,我等在Information Center,兒子出去尋Hotel,由於是旅遊旺季,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叫Cleo Patra Hotel。安頓好後打算包一輛車去我們所要去的三個地方:古代采石場,Palie(菲利神廟)和Aswam高壩,在與司機討價還價時,一個小孩來向我們兜售瓶裝水,這個司機馬上與這個小孩吵起來,其實,小孩賣水與他並不矛盾,可以各做各的生意,我第二次見識了阿拉伯人相互間的不友好。 終於搞定了一輛車,沒空調,我們冒著酷暑去遊玩。到了古代采石場,是下午兩點鍾,強烈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這才理解了兒子為什麽在阿裏裏市場堅持要買墨鏡。那裏有一塊古代未完成石料,長42米。由於開采了一半時出現了裂紋,所以依然留在那裏,古埃及人是把石料用船順尼羅河運走的。 Aswam高壩氣勢磅礴,另一邊是蘇丹共和國。 Palie是最使人留戀的。Palie是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它屹立在水麵上。60年代在Palie的南麵修Aswam高壩,Palie幾乎被完全淹沒,為保護這個珍貴文物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幫助下,從1972年開始,埃及政府在Palie周圍築起圍堰,將堰中的水抽幹,再將Palie拆成45000多塊和100多根石雕柱,於1979年8月在離Palie島約1000米處的阿吉勒基亞島上按原樣重建,1980年3月對外開放。 晚上回來,我們訂好了去Abu Simbel的車票,因為去Abu Simbel要經過渺無人煙的大沙漠,過去曾發生過槍擊西方遊客的事件,埃及政府為了安全,把所有去Abu Simbel的車輛集中,有持槍警察護送,據說采取這一措施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襲擊西方遊客的事件。 晚飯在一家魚餐館吃。這家餐館的生意很好,魚很是新鮮,但埃及餐館魚的做法隻有兩種,一是煎,二是烤。 10月26日 早上3點半鍾起床,Hotel為我們準備了早餐帶路上吃:麵包,雞蛋,果汁。車子先開到一個地點集中,等所有的車輛到齊了,這浩浩蕩蕩的車隊才出發。 一路上都是沙漠,沒有樹,沒有草,沒有人跡,連飛鳥也沒有。快到Abu Simbel時,路邊漸漸地有樹了,還有開著紅色花朵的灌木,到了Abu Simbel時,一大片水域出現在眼前,一眼望不到盡頭,起初我還以為是海,後來才知道,這是著名的lake Nasser_____尼羅河的源頭,埃及人的生命湖。這個地區是沙漠,常年無雨,我猜想是地下水湧出來形成了這個湖,湖麵波光粼粼,湖水清澈,幹淨,由於沒有人跡,一點汙染都沒有,湖的另一邊是蘇丹。 Abu Simbel 神廟建於公元前1300年,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廟高30米,寬36米,深60米. 門前4尊石頭巨像,每尊高20米,在拉美西斯像的旁邊是他的妻子和母親,較小的雕像是他的子女,由於年代太久遠,有一尊石像的頭部已經掉下來。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10月21日奠基日,旭日的霞光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得廟廊,灑在神廟的盡頭:拉美西斯二世石像的身上。 以下是我下載的資料: 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埃及南方城市阿斯旺的重要旅遊景點,位於阿斯旺以南280千米處。建於公元前1300-前1233年,古埃及新王國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建造了這座大型岩窟神廟,距今已有3300年的曆史了,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跡。 阿布辛貝神廟深達60餘公尺,每年春分及秋分這兩天,陽光會直接照進洞內最深處,讓整個神殿閃閃發光。後來因為亞斯文水壩的興建,聯合國決定將神廟切割並上移200公尺,以避免神廟遭水淹沒,不過因為無法如古埃及人般確切掌握天文,現在陽光照進的時間已有偏差。 正麵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像高達20米。遊人們可從這裏進入神廟內部。內部是一個大列柱室,是由8座高達10米的模仿俄塞裏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構成的。大列柱室兩側牆上的雕刻絕對不容錯過。上麵刻著拉美西斯二世在卡疊什(現敘利亞地區)和赫梯人激戰的壯觀場麵。大列柱室深處的前室中的觀光亮點是奈菲爾塔利王後的浮雕。最深處聖地內並排有數座雕像,從右至左依次是:拉•哈克提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阿蒙•拉神和普塔哈神。 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30多年前,當阿斯旺高壩開始動工修建、努比亞古跡麵臨著永沉湖底的厄運時,它的價值才為世人矚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發出拯救努比亞的呼籲,51個國家作出了反應。從1960年至1980年,專家們進行了40多次大規模的挽救古跡活動:由24個國家的考古學者組成的考察團實地勘察了受湖水威脅的地域;22座廟宇經過測定方位和計算,拆散後化整為零轉移到安全地帶,然後以其舊貌重建。3000多年前的神廟設計者精確地運用天文、星象、地理學知識,按照要求把神廟設計成為隻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輝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被撒在神廟盡頭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賜予的這種厚愛,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為了保留太陽節的奇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募捐,派出當今國際第一流的科學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測算手段,將阿布辛貝勒神廟原樣向上移位60米,以確保神廟不會被水淹沒。盡管煞費苦心,竭盡一切力量,太陽節的時辰還是被錯位而挪後了一天。在距離阿布辛貝神廟50米左右的地方還有1座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為她美麗而動人的愛妻所建的廟,也同樣值得一看。 阿布辛貝位在埃及最南方,地理位置就有點像台灣的鵝鸞鼻,再往南一點就到蘇丹境內了。附近幾乎沒有什麽住家,除了阿布辛貝機場設備、神廟,以及尼羅河外,就是一大片的沙漠。 為什麽要在人煙罕至的阿布辛貝雕鑿一座如此雄偉的神廟?最新的說法是:古努比亞人沿尼羅河前往埃及進貢,或埃及軍隊前往努比亞征稅時,船隊均會行經此處,而阿布辛貝神廟就是宣示國威與提振士氣的最佳象征。 晚上去了Old Catarct Hotel. 這是一家五星級飯店,坐落在尼羅河邊上,它曾經是上世紀初埃及的一個國王的一個行宮,河邊有一個精致的涼亭,曾是國王觀看日落的地方。“尼羅河上的慘案”一書的作者曾在這家飯店內寫作此書,飯店內部,有著皇宮的氣派,金碧輝煌,飯店四周全是熱帶的奇花異草,太陽已經落下,尼羅河的西邊一片金黃色,這金黃色又折射到水麵上,折射到河的兩岸,仿佛一切都浸在這美麗的金色中,尼羅河上數隻帆船在蕩漾,河的對岸華燈初上,而一輪滿月已掛在幽蘭的天空中。 那天晚上,置身於這樣美妙的,具有詩情畫意的環境中,真是一種享受,我們都流連往返。置身於這昔日的皇宮,又像置身於童話世界裏,可以暫時忘卻塵世間的煩惱。 10月27日: 我們包了一輛有空調的車,從 Aswam到Luxor。司機能講一些英語。路上要參觀兩個神廟(Temple)。這一次也和去Abu Simbel時一樣,車輛先集中,由武裝士兵護送,以免恐怖襲擊。一路上,大約每20公裏便有路障,由本地警察來檢查車輛,防炸彈。天氣奇熱無比,我們坐的空調車也不涼快,一路上還可以看見當地人坐的Bus,這Bus也就是小貨車改裝的:在小貨車上搭一個涼棚,兩邊各有一排座,這就是他們的Bus。 小的神廟隻停留30分鍾,大的神廟停留45分鍾。埃及的神廟其實大同小異,隻要有選擇性地看兩三個就可以了。 大約下午兩點鍾,到達Luxor。找到一家相當不錯的Hotel,(New Pola Hotel)$25/天. 還有免費的早餐供應。放下行李,馬上去阿蒙神廟。資料阿蒙神廟位於盧克索鎮北4公裏處,是卡爾納克神廟的主體部分,這裏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始建於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後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 阿蒙神廟的石柱大廳(如圖)最為著名,內有134根要6個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高?頂上據說能站百來個人。這些石柱曆經三千多年無一傾倒,令人讚歎。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豔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後妃們的塑像 Luxor曾經是古埃及的政治經濟中心,所以有很多古跡,這阿蒙神廟共有3000多年的曆史,曆代古埃及王朝都在修建它,共修建了1000多年,廟內有100多根雕刻精美,高達幾十米的石柱,石柱的直徑很大,要七八個成年人拉手拉手才能合圍,每一根石柱是好幾塊圓石料拚接成的,最頂上的那一塊石料雕刻成蓮花狀,每一個石柱上的圖案雕刻精美,拚接嚴絲合縫,也不知道是先雕刻圖案再拚接,還是先拚接再雕刻圖案,若是前者,古埃及人又怎麽樣才能把圖案雕刻得這麽好又拚接得如此嚴絲合縫?若是後者,古埃及人又怎麽樣才能爬上那麽高的地方去操作?怎樣才能把幾十噸重的石料堆起來?要知道古代並無機誡設備。 廟內還有方尖碑,方尖碑是一塊整根的石料,高幾十米,上麵有文字和圖案。 晚上去Luxor博物館參觀。 10月28日 包了一輛空調車去尼羅河西岸,參觀了兩個神廟,還有帝王墳。神廟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大概因為埃及地區終年無雨,裏麵的壁畫還抱持著4000年前的色彩,這些色彩主要是藍色,黃色,棕色。 帝王墳內埋了十幾位國王,每位遊客隻能選三個墳進去參觀。有一個墳內非常大,裏麵有兩三個廳,有一個廳大得可以當舞廳,每個廳裏四壁都有十分精美的壁畫,由於是在地下,見不著風,色澤依然十分鮮豔。 在與盧克索城相對的尼羅河西岸的一條山穀中,集中了許多國王和王室成員的陵墓,這就是著名的國王穀。這裏埋葬著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其中隻有17座開放。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後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牆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這裏所有的墓都建於新王國時代。從地麵沿台階向下走,經過前室,就到了安放石棺的墓室。第十八王朝的墓的特點是前室和墓室成直角,而到了十九王朝之後,大多成了直線式的了。國王穀一共發現了60多處墓地,現在對外開放的墓地僅是其中10處而已。 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 進入凱旋門,正麵就是高22米、上部寬63米的第1塔門。之後,依次是第1院落,第2院落、列柱室和聖地。 這裏保存有表現拉美西斯三世應用事跡的浮雕:討伐敵人、捕殺野牛等。第2院落內有由24根石柱組成的列柱室,頂部保存有色彩鮮豔的浮雕。 拉美西烏姆由入口一直向前,就到了第2院落。其左側是第2塔門和第1院落;右側則是列柱室。列柱室入口處並排矗立著4根拉美西斯二世的奧塞裏斯柱,前方是拉美西斯二世座像的頭部。 國王穀對外開放的主要墓室: 1、圖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內的線條構圖十分漂亮。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內的2根柱子上繪有奧塞裏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爾神、荷魯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圖坦卡門(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於墓室之中。墓室正麵的牆上,繪有以奧塞裏斯神形象出現的圖坦卡門王,以及其繼位者阿伊王。 4、荷萊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內有精美壁畫;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紅色花崗岩製成的石棺; 7、塔烏塞爾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之妻;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畫;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豎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畫;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於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開車的司機小夥子英文很好。他曾在日本打工6年,娶回了一個日本太太,他告訴我們,他的父親曾有過三位妻子,當地的天氣那麽熱,可他的雙親隻用電扇,隻有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才用空調。他又告訴我們:Luxor的埃及人隻有兩種職業,種地的和搞旅遊的。我這才明白為什麽埃及政府派兵保護旅遊車輛,為什麽開羅的大街上遍布警察。前些年發生過襲擊西方遊客的事件,如果遊客不來,會有多少人失去飯碗!小夥子還說,埃及的婦女並不喜歡一夫多妻製隻不過她們沒有辦法控製。 從西岸回來,我們又去Luxor的一個小神廟。神廟就在尼羅河邊,兒子進去參觀,由於太累,我沒有進去,隻在外麵拍了幾張照,以示到此一遊,就坐在尼羅河邊的長椅子上欣賞尼羅河的風光。河邊人不多,不時有小販來兜售當地的一種畫。有一個埃及小姑娘走過來,和我坐在同一張長椅子上。過了很久,我問那小姑娘,“Do you speak English?” 她點點頭,我就和她聊了起來,她問我,“你是在等你的先生嗎?“ 從談話中得知,她15歲,上初中。家住西岸,有二個弟弟,分別是9歲和5歲。父母離婚很久了,目前她與母親和弟弟們住一起。父親酗酒,不務正業,而且不給他們生活費,母親不識字,沒有謀生的能力。她除了上學,還要掙錢養家。我好奇的問:你做什麽職業,拿什麽養家?她打開手帕,裏麵有一隻小烏龜,烏龜是埃及人的吉祥物,我在阿裏裏市場見過這種旅遊紀念品。她說她上午上學,下午賣旅遊紀念品。她還說,不要擔心我,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她又說,她還貸款買了一個房子,供全家居住。這麽小的年紀,又要讀書又要養家,這個小女孩真不簡單! 晚上就在New Pola Hotel用晚餐,然後去Hotel的屋頂遊泳池遊泳,Hotel就在尼羅河邊,黃昏時的尼羅河風景十分秀麗,我們在Hotel的屋頂上觀看尼羅河上的日落。 10月29日 早上我想去看看Luxor的居民區。從Luxor向尼羅河的反方向走一個街區,便是本地人居住的地方。沒想到剛剛走出Hotel集中的旅遊區,一進入居民區便是另外一番景象:街上一堆一堆的垃圾(好像沒有垃圾箱,垃圾被隨意地放),破敗的樓房,蒼蠅橫飛,即便你在行走,蒼蠅也會飛過來叮你的臉,趕都趕不走。穿著破爛肮髒阿拉伯長袍的埃及男子三個一堆,五個一夥地聚在一起,無所事事,不知是在等工作還是在閑談。蔬菜店的菜不新鮮,蔫蔫的,好像是已經放了三天了。走不了多遠便不耐煩了,快點回Hotel,享受有空調的舒適。 下一個目的地是去紅海,紅海邊的著名城市叫Hurgahda。由Luxor去Hurgahda的帶空調的班車下午兩點才發車。這班車是與本地人坐一起的,有一出租車來接我們這樣的乘客。車上上來一個俄國小夥子。他穿短褲背心,從寒冷的俄國來到這個炎熱的地方,他熱壞了。 這長途客車除了我,兒子,俄國人之外,全是埃及人。沿途經過了兩三個埃及小城鎮,大部分時間是行駛在沙漠地帶,客車又髒又破,大概是發達國家淘汰了的車,我從未坐過這麽髒的車,渾身不舒服。窗外是刺眼的太陽光,如果不帶墨鏡,眼睛會刺得生痛,更為尷尬的事是,我在途中的一個小車站上了一次廁所。廁所門敞開,沒有男女的標牌。(男女共用著一個)還沒進門就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捂著鼻子進去,滿地都是小便,有一個男人用的小便池和一個帶有小門的蹲坑,我進小門後剛關上門,蹲下,便有一男子進來,我大叫,那男子才退出去了。出來以後又沒有地方洗手,總覺得手髒,這一路再也不敢吃東西,我老是覺得鞋上有尿液,晚上8點多才到Hurgahda,有人來接我們去Hotel。到了Hurgahda的Hotel, 第一件事是把鞋洗了。 晚上去一家海鮮店吃飯。回到Hotel才發現這家Hotel很差勁,空調不致冷,熱水管裏流出來的全是黃色的水,不知有多少天沒有住過人了,吸飽了血的蚊子叮在牆上。向老板要了滅蚊子的藥水,噴一個遍。洗手池裏有熱水,可洗澡的龍頭卻放不出水來,兒子氣得沒有洗澡。將就了一晚。 10月30日 一大早我們就退了房,打車去了另一家三星級的Hotel(Zak Hotel)。 安頓好後,立即打車去海濱。 紅海海濱很漂亮,街上很幹淨,街兩邊的商鋪也裝飾豪華,滿街淨是西方人,就像行走在美國或歐洲一樣。 兒子在紅海玩了兩個小時的風帆,我則在紅海裏遊泳。 晚飯後又在Zak Hotel內的遊泳池裏玩了玩。 10月31日 早上8點半,打車去長途客車站,由那裏去開羅。車上發了一個午飯便當,可我這一路不敢吃也不敢喝,為的是怕上廁所。 客車沿著紅海海岸從南向北開。這一路上的風景是: 一邊是沙漠,一邊是海水。陽光依然強烈,隻有戴上墨鏡才能看窗外。 下午4點到開羅,立即購買4點半去亞曆山大港的票。汽車誤點,(在埃及無論火車汽車,基本都誤點)兒子與一個會英語的埃及青年聊了起來,他搭乘同一班車去亞曆山大港。由於我們隻知道所定Hotel的英文名,而不知道這Hotel的阿拉佰名。幸虧這青年把這Hotel的阿拉佰名寫在紙上,在到達亞曆山大港後,幫我們叫出租車,在確認司機知道這Hotel的地址後,他才離去。埃及人還是很友好的。 我們到了預定的Hotel。進了一個燈光昏暗的門,看到了一個顯示電梯模樣的小門洞,一按電鈕,一個傳送皮帶茲拉拉響起來,一個類似於煤礦送工人的升降機或者是大方盒子,從頂上垂了下來,天哪,這就是電梯!我不敢上去。我兒子上去了,可很快又下來了,他說Hotel質量太差,不能入住。 這個地方是地中海海邊,四周全是Hotel,兒子把我安排在一個高檔Hotel的Labby暫時休息,他出去找Hotel。 在來埃及之前,我做了一些shearch.(研究) 仔細閱讀了一個台灣人寫的埃及自助行的文章,他們一家是2007年初遊的埃及,我記下了他們在亞曆山大港住的Hotel的名稱,叫:New Capry Hotel,但文章中未列出這個Hotel的地址和電話號碼,利用兒子外出的時間,我便問詢服務員,服務員拿出了所有亞曆山大港的Hotel目錄,找到了New Capry Hotel的地址和電話號碼。這個女服務員人實在太好了,我付了小費,她也禮貌地接受了。其實,New Capry Hotel 離這高檔 Hotel 並不遠,步行隻有5分鍾。在亞曆山大港,幾乎沒有中檔的Hotel,高檔的300多美金太貴,低檔的無法入住。兒子沒有作決定就回來了。我讓兒子去New Capry Hotel試一試。兒子去看了,New Capry Hotel 還算幹淨,有空房,隻要130磅/天。我們入住New Capry Hotel。這New Capry Hotel 麵對地中海,打開我們房間的窗戶,便可以看到地中海以及海邊的小公園,晚上海風徐徐,很涼快。 在公元2-3世紀,古希臘人與古埃及人打了一仗,古希臘人勝了,於是把這埃及北方海港城市命名為Alexandria 亞曆山大(古希臘的國王)。亞曆山大港在曆史上也曾經是古羅馬的一部分(被古羅馬人統治),所以亞曆山大港的一些建築物具有古羅馬,古希臘的特點,就像在意大利的羅馬城見到的那些建築物一樣(我在1999年去的意大利)資料: 亞曆山大位於尼羅河三角洲西部,臨地中海,麵積100平方公裏,人口305萬,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位於埃及最北端。該城建於公元前332年,因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占領埃及而得名,是古代和中世紀名城,曾是地中海沿海政治、經濟、文化和東西方貿易中心,有諸多名勝古跡。 亞曆山大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地中海新娘”及“埃及新娘”。東港港口至凱撒宮區間的海濱大道上,帶有歐洲建築風格的街景讓人興致勃勃,沿途建築群間清真寺高聳的尖塔和球狀屋頂也饒有風味。 亞曆山大為埃及最開放的城市,有30%的外國人在此長住,西方的經濟文化對其影響很大,明顯區別於開羅等地區。城市景觀較開羅更現代,更西化些,飲食、衛生及居民的精神麵貌均較其他地區好很多,加上地中海的特殊環境,因而有“地中海新娘”、“埃及新娘”美譽。塔遺址在亞曆山大城外的法羅斯島上,建於公元前280年。據文獻記載,燈塔由4層構成,並均略向裏傾斜。底層為正方形,高60米,有300餘個房間和洞孔,供人員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層為八麵體,高30米。的三層為圓形,由8根圓柱撐著一個圓頂,並有螺旋通道通向頂部,這一層即燈體所在。它的燈,或說是一個大型的金屬鏡,可在白晝反射白光,夜中反射月光;或說置巨大的長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崗石所製的反光鏡以反射火光。這樣,遠處海船都能遙見塔上燈光,晦明不息,據以導航。第四層為海神波塞東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個燈塔麵積約930平方米,高達180米,全為石灰石、花崗石、白大理石和青銅鑄成,氣象巍峨。 但是經過數次地震,燈塔於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築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並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11月1日 早餐之後我們去本地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收藏了從亞曆山大城的地中海近海某地打撈上來的海底古城的遺物,這座海底古城是最近一,二十年才發現的。還陳列有當時打撈時的照片:隻見那些精美的石頭雕像靜靜地躺在海底,古代的金幣散落在珊瑚礁上…….. 這家博物館的收藏品既有古埃及時期的,又有古羅馬時期的, 第二站是去亞曆山大港的圖書館,這家圖書館很大,座落在地中海邊,建築風格也很有特點,牆兼作屋頂是斜麵的,建築物旁有一大圓球,象征著地球,整體建築風格別致又美麗。 第三站是去Fish Market 吃飯,這家店坐落在地中海岸邊,四麵是落地窗,可以看到整個海灣,食品很幹淨,好吃又不貴,來這裏吃飯的既有西方人,又有身著西服革履的滿口英語的本地紳士。 下午我們去了亞曆山大港位於地中海邊的古城堡,我們4點鍾到那兒,可這古城堡是4點鍾停止入園,隻好在外部觀看,古城堡全部用石頭建成,據說這些石頭是當初的燈塔,後來燈塔損壞,用那些石頭修了這個城堡。 我們很喜歡亞曆山大這個城市,不太熱,晚上還可以在地中海邊漫步,所以決定在這裏多停留一天。 11月2日 早上去買11月3日回開羅的火車票,二等車廂。然後步行至古羅馬的圓形露天劇場,從外透過欄杆觀看這劇場,省了門票費。 我十分欣賞亞曆山大圖書館,便與兒子再次回到這圖書館,由於是周六,它閉館,隻好從外麵再次欣賞這座美麗的建築。 下午原計劃去一座清真寺,但沒有找到,就在街上隨便溜達,拍一些照片,我早早就回到了Hotel,洗澡休息,兒子獨自去逛古羅馬的街道,還去了詩人康斯坦丁當年打工的店。 11月3日 早上乘火車回開羅,中午時分到達開羅,放下行李直奔哈裏理市場,買旅遊記念品。特別一提的是我們住的Hotel旁邊的一家小餐館,小樓上有空調雅座,食物好吃又便宜,兩個人一頓飯才化了30磅(一美元等於5.5埃磅) 11月4日我乘11月4日晨2點的班機離開開羅,中轉巴黎於同日中午12點半回到西雅圖。感想:1)自助行比跟團苦些累些,花錢更多些,但自由,可以真正接觸當地民眾,看到一個真實的社會,值。2)有半數的出租車司機不會英語,我們還遇到一個不認阿拉伯文的文盲司機。我們的辦法是在賓館將要去的景點寫在紙上,請懂英語的服務員將景點的英文名翻譯為阿拉伯文,再交給出租車司機。最後,付點小費給服務員,他們會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