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愛情大片】【麵紗/愛在遙遠的附近 The Painted Veil】DVD中字

(2009-03-06 05:47:52) 下一個

◎譯  名 麵紗/愛在遙遠的附近(港)
◎片  名 The Painted Veil
◎年  代 2006
◎國  家 美國/中國
◎類  別 愛情/劇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簡體中文字幕
◎IMDB評分 7.6/10 (18,927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46755
◎文件格式 RMVB
◎視頻尺寸 720×404
◎文件大小 631MB
◎片  長 125mins
◎導  演 約翰·卡蘭 John Curran
◎主  演 娜奧米·沃茨 Naomi Watts ....Kitty Fane
      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Walter Fane
      列維·施瑞博爾 Liev Schreiber ....Charlie Townsend
      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Mary
      黃秋生 Anthony Wong ....Colonel Yu
      夏雨 Yu Xia ....Wu LienToby Jones ....Waddington
      黛安娜·裏格 Diana Rigg ....Mother Superior
      Zoe Telford ....Leona
      呂燕 Lu Yin ....Wan Xi
      馮礫 Li Feng ....Sung Ching
      Catherine An ....Hostess
      Bin Wu ....Student #1
      Lorraine Laurence ....Sister Maryse
      Johnny Lee ....Angry Chinese Man
      Gesang Meiduo ....Amah
      Ian Rennick ....Geoffrey Denison
      Cheng Shihan ....Warlord Kwei
      Liang Sijie ....Student #3
      Henry Sylow ....Walter Junior
      Alan David ....Mr. Garstin
      Marie-Laure Descoureaux ....Sister St. Joseph
      Juliet Howland ....Dorothy Townsend
      李濱 Bin Li ....Te-Ming


◎簡  介 

  吉蒂為了逃離20年代倫敦浮華卻又空虛的社交圈,也為了防止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沉默寡言的醫生沃特·費恩的求婚。費恩在把吉蒂帶到上海後,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細菌學研究中去。孤獨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發生了婚外情,當費恩發現時,他羞恨交加。為了報複,也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費恩決定孤注一擲,帶著吉蒂遠走霍亂肆虐的偏遠城鎮。沃特從一塵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線,他慢慢地協助控製了當地的疫情。吉蒂則開始在一家由法國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醫院中做義工,並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勇氣和意義。沃特和吉蒂終於可以互相敞開心扉,但就在他們日漸親密的同時,沃特染上了霍亂。沃特的生死決定了他們新近迸發出來的激情能否轉化為永恒的愛情……

幕後製作
 
  【幕後班底】

  導演約翰·卡蘭是好萊塢導演。他的短片《鏽跡斑斑》在世界眾多電影節中參加展映,在法國克萊蒙費朗短片節(1997)榮獲探索獎,在國際短片節(1997)勇獲最佳短片獎。其1998年拍攝的影片《讚美》在多倫多國際影展(2000)等國際影展中榮獲大獎。

  資深攝影師斯圖爾特·瑞伯(Stuart Dryburgh)(《BJ單身日記》、《欲望都市》)1994年拍攝《鋼琴課》獲得奧斯卡獎提名,而其擔任攝影指導的《我父親的小屋》今年則贏得了上海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

  美工屠居華作品有《相伴永遠》、《荊軻刺秦王》等。另外,《麵紗》中華麗的服飾由多次獲獎的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魯斯·麥爾斯(《生命的證據》、《洛城機密》、《艾瑪》)所設計……

  【關於影片】

  本片根據毛姆小說《華麗的麵紗》改編,好萊塢曾在上世紀將該小說搬上過銀幕,當時出演女主角的是葛麗泰·嘉寶。製片人博女士回避了與1934年版本的比較,“任何人都有權在不同時期,對一部經典原著進行改編拍攝。”

  此次中美合作的《麵紗》,耗資2000萬美金。由於輾轉了十年才開拍,加之從導演到女主角也是一換再換,真正用於拍攝的資金已相當有限。然而對於影片中的細節,《麵紗》劇組仍力求“還原真實”,還請來了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提名的魯斯·麥爾斯。

  魯斯·麥爾斯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選擇用真正屬於上世紀20年代的服裝進行改造。在她的服裝間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舊款英國女裝:“我從英國找來很多80年前的衣服,然後根據女主角的身材重新製作。那個年代的衣服很難仿製,尤其是色彩,因為染布的顏料有毒,現在都已經停產了。”……   

  【關於原著作者】

  威廉·索默斯特·毛姆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出生於律師家庭,曾在倫敦情報部門工作,戰後周遊世界各地。他一生共創作了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150多篇、劇本30多部。不過毛姆本人對自己的評價卻很謙虛:“我隻不過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麵的一個。”

  毛姆於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10歲時,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上學後的毛姆由於身材矮小和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淩和折磨。從此,毛姆養成了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曆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也產生了深切影響。

  後來,毛姆從醫學院畢業,成為了倫敦聖托馬斯醫院的實習醫生。1897年,他根據自己在倫敦蘭貝斯貧民區做助產醫師的經曆寫成了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這本書的銷路很好,毛姆由此決定棄醫從文。從1903年開始,毛姆開始創作劇本。1907年,一部關於婚姻與金錢的喜劇《弗雷德裏克夫人》為毛姆贏得了聲譽。翌年,有四部毛姆的戲劇作品在倫敦上演,一時間可謂盛況空前。

  一戰爆發後,40歲的毛姆加入了法國的紅十字急救團,並受英國情報局之邀,作為特派人員往返於倫敦總部和歐洲大陸之間,為情報局在歐陸的其他情報人員穿針引線。毛姆的這些經曆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些間諜小說提供了豐富素材。

  1915年,毛姆與有夫之婦茜瑞·威爾卡姆生下一個女兒,次年兩人成婚。但是婚後,毛姆仍與在西線服役時結識的同性伴侶哈克斯頓生活在一起,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兩人攜手遊曆了中國、印度、拉美等地,搜羅了大量奇聞軼事。1927年,茜瑞終於不堪冷落,與毛姆離婚。

  出版於1915年的《人性的枷鎖》是毛姆最著名、最暢銷的小說,在毛姆去世前,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冊。隨後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同樣也獲得了巨大成功。毛姆小說中的主人公幾乎總是對應著某個具有重要影響的現實人物,如小說《尋歡作樂》以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為創作原型,晚期作品《刀鋒》則影射了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1926年,毛姆在法國境內的地中海度假勝地裏維埃拉定居。二戰期間,毛姆遠赴美國。1946年,毛姆回到法國裏維埃拉,設立了索默斯特·毛姆獎,獎勵優秀的年輕作家,鼓勵並資助他們到各處旅遊。1952年,牛津大學向毛姆頒發了名譽博士學位,隨後毛姆又被授予顯赫的“榮譽團騎士”稱號。同年1月25日,英國著名的嘉裏克文學俱樂部特地設宴慶賀他的八十壽辰,在英國文學史上受到這種禮遇的,隻有狄更斯、薩克雷、特羅洛普三位作家。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國裏維埃拉去世,享年91歲。

  【十年磨一劍】

  將毛姆的小說《麵紗》搬上大銀幕經曆了漫長的過程。1995年,編劇羅恩·內斯萬尼爾剛剛因《費城故事》而名聲大噪,他開始尋找自己的下一個項目。“我對毛姆的作品產生興趣是從童年時觀看的由他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名士殉情記》開始的,”內斯萬尼爾說,“於是我接連看了他的很多作品,最後我看到了《麵紗》,對我來說,這本小說的魅力完全超越了毛姆的其他作品。”

  後來,內斯萬尼爾在同製片人薩拉·克萊頓(SaraColleton)的交談中說到了這本小說,而克萊頓透露她正在努力爭取小說的改編權,她回憶說:“我們一起談論毛姆的小說是如何真誠的處理性愛與情愛,我們都知道應該拍成電影。”兩人開始一起改編劇本,書中關於基蒂決定嫁給沃特的背景故事最終變成了一段閃回。經過3年的努力,《麵紗》的劇本終於完成,而看到劇本的第一個人是愛德華·諾頓。

  1999年,看到劇本的諾頓立即被征服了,而且作為親華派,他很願意接受沃特這個角色。由於多種原因,其中包括諾頓正致力於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男人愛美神》,影片在當時無法拍攝。

  1999年末,諾頓加入了本片製片人的行列,在隨後的6個月中,他和內斯萬尼爾在劇本中添加進了更多中國元素。因為諾頓曾在耶魯大學學過中國曆史,在他的啟發和引導下,沃特在中國的經曆日漸豐滿起來。

  納奧米·沃茨是最先看好劇本的第一位演員,當時她正在拍攝2001年的《美版午夜凶鈴》。“雖然愛德華已經加盟了《麵紗》,但那時還沒有導演。我看第一遍時就被這劇本迷住了,可當時影片還無法拍攝,”沃茨回憶說。

  諾頓說:“當時納奧米和我都在各忙各的,導演人選也在換來換去,《麵紗》在2001年再次遙遙無期。我們的開端很不順利,總是無法在同一年內將所有準備就緒。”2004年秋天,影片製作計劃終於成熟,諾頓和沃茨牽掛多年的項目終於準備揚帆啟航,而整部影片的舵手由約翰·卡蘭擔綱。

  “當時納奧米剛剛拍攝完《愛不再回來》,”諾頓說,“我看過這部贏得如潮好評的電影,我問納奧米的拍攝體驗,她說很滿意,約翰·卡蘭總能激發出演員的最佳狀態。”可以說,《愛不再回來》的難度絲毫不亞於《麵紗》,卡蘭所擅長的,正是用不帶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存在缺陷的人物。

  2005年元旦過後,諾頓、沃茨和卡蘭相約共進午餐,三人相談甚歡,合作意向也就此敲定。

  影片的前期準備工作終於開始進行,而在正式籌備之前,製片方積極的同中國廣電總局取得聯係。諾頓說:“就我所知,其他在中國拍攝的西方影片並未和中國廣電總局磋商會晤,《麵紗》應該是長久以來第一部在中國拍攝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可想而知,獲得各種許可、讓各個環節亮起綠燈是為期漫長的,不過畢竟好事多磨,製片方最終還是如願以償。緊隨其後,就是選取在中國的拍攝地點。在10天時間內,劇組工作人員行程8000多公裏,力求找到依山傍水的古老村鎮,而且還要靠近現代化設施,以為演職人員和製片公司提供方便。最終,廣西成為最佳地點。

  起初,製片方曾打算在廣西的山穀中建造影片中的梅潭府,但巨大的工作量讓所有人都望而生畏。後來幾經搜尋,終於發現了黃姚古鎮。黃姚位於廣西昭平縣,具有上千年曆史,素有“夢境家園”之稱,是中國四大古鎮之一。除了在黃姚古鎮拍攝之外,劇組還在北京的攝影棚中拍攝,而且北京的棚拍是最先開始的。整個劇組由40名西方人和260名中國人組成,僅翻譯就有12人,工作車多達70輛。此外,製片方還酌情改動了劇本,將原著中的香港改為上海,而且片中倫敦的場景也是在上海拍攝的。

  【愛德華·諾頓感言】

  愛德華·諾頓因為對亞洲文化感興趣,6年前,他第一次見到《麵紗》劇本時就放不下了。在來中國之前,諾頓曾查閱過許多有關上世紀20年代中國的圖片資料,以了解當時的曆史。

  “我扮演的男主人公是個典型的西方人,帶著滿腹的高傲自大和野心來到東方,以為自己的科學知識可以改變中國,可以‘治愈’他認為的頑疾。但踏上這片土地後,他才發現自己錯了,他被事實和當地的文化擊敗,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認識是多麽淺薄。”

  對於諾頓來說,拍攝《麵紗》的最大收獲就在於此:“我在耶魯大學念書時的一位老師,曾寫過一本名為《去改變中國》的書。如今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抱著這樣的‘自以為是’。他們以為他們所謂的‘科學’和專業知識能解決一切,能改變一個國家。他們錯了!”
 

【MU 下載連接】:   【麵紗】DVD.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