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8高分票房冠軍大片】【浪潮/惡魔教室】BD-RMVB中字

(2009-03-03 08:55:17) 下一個

◎譯  名 浪潮/波浪/揮手禮/惡魔教室
◎片  名 Die Welle
◎年  代 2008
◎國  家 德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德語
◎字  幕 中字
◎IMDB評分 7.5/10 (4,516 votes)
◎導  演 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主  演 Frederick Lau ....Tim Stoltefuss
      克裏斯蒂安妮·保羅 Christiane Paul ....Anke Wenger
      雅各布·馬特施恩茨 Jacob Matschenz ....Dennis
      Max Mauff ....Kevin (as Maximilian Mauff)
      傑拉德·亞曆山大·海德 Gerald Alexander Held ....Tims Vater (as Alexander Held)
      莫麗·考依曼 Maren Kroymann ....Dr. Kohlhage
      Jaime Krsto ....Bobby (as Jaime Kristo Ferkic)
      Liv Lisa Fries ....Laura
      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Martin
      Lucas Hardt ....Kulle
      緹諾·麥威斯 Tino Mewes ....Sch?del
      約根·沃格爾 Jürgen Vogel ....Rainer Wenger
      馬克思·雷邁特 Max Riemelt ....Marco
      詹妮弗·利奇 Jennifer Ulrich ....Karo
      Tim Oliver Schultz ....Jens
      Karoline Teska ....Miri
      Marco Bretscher-Coschignano ....Dominik
      萊納德·博茨巴赫 Lennard Bertzbach ....Bommel


◎簡  介 

  今時今日的德國,在主題是“國家體製”的活動周上,中學老師Rainer Wenger隻是想做一個實驗,讓學生們親身體會一下獨裁體製的產生。這應該隻是一個教育性質的實驗,災難性的的後果確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一開始隻是諸如紀律、集體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卻轉變成了一場運動,一場名為“浪潮” 的運動。有了團體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鬥爭。在一場水球比賽上,形勢因激化的矛盾而惡化,是時候終止實驗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製……

一句話評論

很顯然,導演甘塞爾想要在片中探討的是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他的完美表現證明了自己是第一流的電影人。

——《好萊塢報道》

這部電影自始至終都充滿了能量與激情,劇本也最大可能地再現了原試驗,順理成章地展開與進行下去,賦予了每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Heraldextra》

丹尼爾·甘塞爾的導演功底深厚,事實證明《浪潮》更接近於真實的記錄,這樣也在某種成度上抵消了演員們過分搶眼的表現。

——《綜藝雜誌》

這是一部能觸及靈魂深處的佳作,又由於是在德國講述這一切而變得意味深長,冷酷無情的結局也會讓你難以接受。

——《英國電影網》

幕後製作

  這部翻拍老題材的影片,成為德國國內電影票房冠軍,以五千萬歐元的預算成本,國內上映六周時間就取得1.2億歐元的成績。1967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羅奧多城,一位名叫榮·瓊斯的高中曆史老師鼓勵自己的學生組織成一個希特勒青年的班級團體,以此來向學生們闡述什麽才是真實的法西斯主義。這項試驗出人意料地引起混亂和嚴重後果,也成為了後來的一部小說、一部舞台劇和一部短片的創作素材。如今有了這部長片電影,即丹尼爾·甘塞爾的《浪潮》。

  影片將故事背景調整到了處在當下時期的德國,故事圍繞在年輕睿智而無所畏懼的社會科學老師賴納·文格爾展開。為了改變單調乏味的教學陳規,他決定在為期五天的教學實踐中采用一些法則和紀律來管製學生,逐漸在班裏形成了名為“浪潮”的團體,這項運動的勢頭也在席卷全校,誰知運動竟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了無法控製的地步,最終以慘劇結束。

花絮

·影片根據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說《浪潮》(The Wave,1981)改編而來,其筆名為Morton Rhue。小說取材於真實曆史時間,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裏,教師Ron Jones大膽地進的一場實驗,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利用五天的時間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

·早在1981年的時候,陶德·史崔塞的這部小說就被美國廣播公司製作成了ABC電視台的係列短片《The Wave》(1981),隨後又將首映時間改在了“美國青年人ABC影院專場”中以連續劇的方式播出。

·影片中這個實驗的發明者、現實生活中的Ron Jones,出席了《浪潮》(2008)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的全球首映儀式。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的客串演出:男孩丹尼斯在酒吧說話的時候,那個正在和他母親抱在一起親熱的男人正是導演本人。

精彩對白

萊納·文格爾:(讀學生交的作業)我想要的我應該都有了,衣服、零花錢,諸如此類,但我卻時常感到無聊。(台下有學生對旁邊的人小聲說:這是我寫的)這幾天的經曆很有趣,誰最漂亮、誰成績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讓我們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環境都不再重要,我們都是一場運動的一份子。“浪潮”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為之奮鬥的理想和目標。

萊納·文格爾:也許你們已經發現,這些都是節選自你們寫的關於“浪潮”的感想。“浪潮”能帶給你們這麽多收獲,讓我很吃驚,所以我認為,“浪潮”不該這麽簡單就結束。

馬爾科:(起立)萊納,你這是要做什麽?

萊納:馬爾科,坐下。

馬爾科:但是別人會說……

萊納:我說了,坐下!德國近年來每況愈下,我們是全球化中的輸家,但政府卻告訴我們,隻有努力幹活,才是擺脫危機的唯一辦法。那些政_治家根本就是經濟的傀儡。失業率必須下降,我們還是出口大國。但實際上,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學生們熱烈鼓掌)。恐怖活動是現今最大的威脅,而恐怖活動正是我們自己通過散步不公正而一手造成的。當我們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毀滅的時候,那些富人卻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間站,還想從高處來欣賞這一切。
 

【MU 下載連接】:   【浪潮】DVD.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