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法意傳記/劇情大片】【女王 The Queen】DVD中英字幕

(2009-03-10 07:09:47) 下一個

◎譯  名 女王/英女皇(港)/黛妃與女皇(台)
◎片  名 The Queen
◎年  代 2006
◎國  家 英國/法國/意大利
◎類  別 傳記/劇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人人影視出品中英雙語
◎IMDB評分 7.6/10 (28,148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36697
◎文件格式 RMVB
◎視頻尺寸 720 x 404
◎文件大小 536.33 MB
◎片  長 103mins
◎導  演 斯蒂芬·弗雷斯 Stephen Frears
◎主  演 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HM Queen Elizabeth II
      麥克·辛 Michael Sheen ....Tony Blair
      詹姆斯·克倫威爾 James Cromwell ....Prince Philip
      Paul Barrett ....French Bodyguard
      Forbes KB ....Biker/Precision Driver
      Elliot Levey ....TV Director
      西爾維亞·薩姆絲 Sylvia Syms ....HM The Queen Mother
      阿曆克斯·傑寧斯 Alex Jennings ....Prince Charles
      海倫·麥克洛瑞 Helen McCrory ....Cherie Blair
      Roger Allam ....Robin Janvrin
      蒂姆·邁克穆蘭 Tim McMullan ....Stephen Lamport



◎簡  介 

  當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世界震驚。大眾對英國皇室產生了懷疑,皇室信用急劇下降,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這時並沒有站出來,而是和家人們躲到了度假行宮巴爾莫羅堡的高牆之後。首相托尼·布萊爾一上任就要麵對國內日益高漲的反皇室情緒,壓力頗大,他必須盡快找出辦法,令女王和人民的關係再次和睦起來。

幕後製作

  【獨特視角】

  1997年8月,黛安娜王妃在巴黎的隧道中香消玉殞,引發了遍及全世界的軒然大波,在英國政界上層緊閉的大門後,新上任的首相布萊爾同皇室之間也爆發了一場如何麵對態勢的紛爭。作為頗具爭議的人物,黛安娜在與查爾斯王子離婚之後就退出了公眾的視線,英國皇室也由此苦悶不已。當慘劇發生,女王和皇室一如既往的保持封閉和緘默,直到不情願的被首相布萊爾拉到公眾麵前。

  作為故事素材,黛安娜的死會為電影人提供太多的創作空間:無情狗仔隊追逐下的可怕車禍;名人的英年早逝;飽受爭議的愛情未及圓滿提前夭折;還有對一位偉大女性的死因負有重要責任的媒體備受斥責等等。而本片則選取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從黛安娜之死審視英國民眾同英國皇室的關係。

  導演斯蒂芬·弗雷斯說:“雖然整個皇室體製很可笑,但我們卻從反方向入手,去發掘這次危機中的人性。女王剛剛度過了80歲生日,盡管皇室製度愚蠢不當,但從很多文章中可以發現,一些人還是承認女王的非凡的。”影片在講述皇室同布萊爾和英國公眾發生衝突的同時,還反映出君主權力的消逝,從而首相和民眾占據了主導位置。

  製片人安迪·哈裏斯說:“黛安娜與女王的故事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這個年輕的王妃向曆史悠久的君主權威發出了挑戰,而當她罹難,皇室竟然保持著驚人的沉默。起初皇室中沒人知道該如何反應,但很快表現出悲痛的情緒。不過,這一切讓人懷疑,這份情感是真是假?這種情感和公眾的情感是否一樣?”

  導演斯蒂芬·弗雷斯說:“我同意執導本片,一部分是因為同編劇皮特·摩根的再度合作,一部分是因為影片主題,這是一場新舊世界之爭,這是關於終結傳統的故事。”同時,弗雷斯也感到自己走入了禁區:“要講述健在人物的故事必須小心翼翼,你無法找到簡單途徑。拍攝一部關於女王的電影就如同要拍攝一部關於自己母親的電影,在英國,女王真的就是國家母親的象征,所以你不希望出現任何偏頗和輕率,必須摒除所有偏見和負麵影響。”

  【關於劇本】

  在編劇皮特·摩根看來,影片最大膽之處在於這並非是諷刺喜劇,完全沒有慣例可循。對於片中兩位高高在上的國家領袖,真實性至關重要。摩根展開的調研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女王周圍發生的一切瑣碎,從如何進早餐到如何在巴爾莫勒爾莊園中消磨時間;二是形成從黛安娜遇難到葬禮期間的詳細時間線。

  摩根在籌備劇本期間,掌握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內幕,他發誓不會將這些知情人公諸於世。這些人包括前唐寧街雇員、前皇宮雇員、傳記作家、私人秘書、私人裁縫、巴爾莫勒爾莊園的訪客等等,摩根由此獲知了布萊爾和女王在當時的想法、言談、行為和感受。同時,摩根還觀看了大量紀錄片,從中觀察女王的講話風格和習慣。另外,摩根帶領下的研究小組也在所有相關報道中尋找線索。“雖然關於皇室和布萊爾的傳記很多,但來源五花八門,存在去偽存真的問題,”摩根說。值得一提的是,摩根曾就此谘詢著名作家羅伯特·雷西(RobertLacey)和皇家評論員、《Majesty》雜誌主編英格裏德·瑟瓦德(Ingrid Seward),從而獲得確切的信息。

  在摩根的所有研究結果中,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任何人都可以租用巴爾莫勒爾莊園中的一間小別墅。摩根曾因此特別趕到巴爾莫勒爾莊園,除了與女王近在咫尺之外,還從眾多工作人員口中求證了這件事,皇家莊園出租別墅根本就不是秘密了。摩根設身處地的感知到了女王的孤獨,“你會了解在這裏是如何同外界隔離,在離倫敦異常遙遠的濃密樹林裏,這片莊園如同世外桃源,難怪在黛安娜死後女王根本就不知道倫敦公眾的情緒,因為這裏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

  隨著摩根對女王了解的加深,對皇室的生活也逐漸產生了同情。女王為了保護黛安娜的孩子們撤走了所有電視和收音機,所以他們生活在完全閉塞的空間中,身邊的馬屁精沒人告訴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麽,而當時人們正在街頭大聲抗議皇室的沉默。

  摩根在巴爾莫勒爾莊園還得知女王經常開著那輛陸虎車獨自外出,於是也就衍生出影片中女王在樹林中邂逅了一隻孤獨的公鹿,這段鏡頭完成了一種隱喻。摩根甚至想起了自己與女王同歲的母親,並且在劇本中將女王塑造成布萊爾的母親般的人物,與查爾斯的鋪張浪費相比,女王將一生都奉獻給國家,而在黛安娜遇難的一周時間裏,她的威信急轉直下。

  摩根總結說:“最終,這部影片中沒有不道德和誹謗,雖然有犀利的評論,但對所有牽扯進來的人物都給予了關愛和同情,唯一真正應該責備的,是公眾和我們對根本就不了解的事物指手畫腳的欲望。”

  【關於導演】

  本片導演史蒂芬·弗萊爾斯也非池中之物,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就憑借敏銳的視覺意識和引人入勝的敘事能力晉升為英國一流導演。由於他本人非常愛好表演,早年還在倫敦的皇家宮廷劇院參與舞台劇演出,所以他的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表演細膩、對白詼諧幽默,並具有一種強大的真實感和吸引力。在他的導演生涯中,多次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家中的櫥櫃上還放著憑借《危險關係》贏來的法國愷撒獎、和憑借《非戀不可》獲得的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因此,他執導《女王》,令人信心十足。

  【關於演員】

  要扮演伊麗莎白女王、英國首相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物,選擇演員是至關重要的。本片的“女王大人”,正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海倫·米倫。她上一次扮演貴族的經曆,是在《瘋狂喬治王》中扮演喬治三世忠心耿耿的皇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之後依靠在羅伯特·奧爾特曼執導的影片《高斯福特莊園》中扮演的角色,米倫第二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2003年的《日曆女郎》讓米倫紅遍了歐美大陸。

  剛憑電視電影《伊麗莎白一世》為自己捧回艾美獎的海倫·米倫這次又以伊麗莎白二世的形象出現,不過與以往不同,米倫這次扮演的是至今健在、在位半個多世紀的英國君主,加上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也是影片的中心角色,本片在上映之前便引發了不小爭議。“這是我接過的最可怕的角色,”米倫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們說,“扮演一個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是沒有勝算的,因為你演得再好,也不及他們的十分之一,所以你不可能真的成功。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像了解自己的手背一樣了解她,這是你一生最熟悉的人。但同時,她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又是完全神秘、陌生的人。我希望這是一次對一個奇特家族經曆非常時期的人性化解讀,影片在試圖說明君主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


花絮

·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時,海倫·米倫精彩的表演讓在場觀眾起立鼓掌5分鍾。

·海倫·米倫曾安排扮演皇室成員的演員詹姆斯·克倫威爾、西爾維亞·薩姆絲和阿力克斯·傑寧斯在鏡頭之外多多相處,以培養出融洽的家庭情感。

·真正的英國女王拒絕觀看本片,因為她不想看到別人扮演的自己重溫她生命中最糟的一周。


【MU 下載連接】:   【女王】DVD.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