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戰爭大片】【鍋蓋頭 Jarhead】DVD中英雙字

(2009-01-16 08:57:38) 下一個

◎譯  名 鍋蓋頭
◎片  名 Jarhead
◎年  代 2005
◎國  家 美國/德國
◎類  別 傳記/劇情/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英雙字
◎IMDB評分 7.2/10 47,571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18763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視頻尺寸 880 X 486
◎文件大小 2CD
◎片  長 123MiN
◎導  演 薩姆·門德斯 Sam Mendes
◎主  演 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Staff Sgt. Sykes
      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Anthony Swofford
      Scott MacDonald ....D.I. Fitch
      彼得·薩斯加德 Peter Sarsgaard....Troy
      Lo Ming ....Bored Gunny (as Ming Lo)
      盧卡斯·布萊克 Lucas Black....Kruger
      Kevin Foster ....Branded Marine
      布萊恩·格拉提 Brian Geraghty....Fergus
      Damion Poitier ....Poitier
      布萊安娜·戴維斯 Brianne Davis....Kristina
      Brian Casey ....Paintball Marine
      賈克波·瓦格斯 Jacob Vargas....Cortez
      伊萬·芬勇 Iván Feny?....Pinko (as Ivan Fenyo)
      Kareem J. Grimes ....Welty (as Kareem Grimes)
      克裏斯·庫柏 Chris Cooper....Lt. Col. Kazinski
      Donna Kimball ....Reporter
      丹尼斯·海斯伯特 Dennis Haysbert....Major Lincoln


◎簡  介 

“鍋蓋頭”是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最形象的稱呼。影片根據安東尼·斯沃福德兩年前最暢銷的海灣戰爭回憶錄改編而來,通過一個有幸平安地從海灣戰場上歸來的陸戰隊士兵之口講述了美軍作為多國部隊的主體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遭遇和所見所聞。

  1991年初,著名的“沙漠風暴”行動在即,美海軍陸戰隊在駐沙特阿拉伯軍事基地接受著各項殘酷的戰前訓練。僅有短短三年從兵經驗的斯沃夫(傑克·吉倫哈爾)作為特種偵察排中的狙擊手在這裏忍受著從未想像過的各項訓練,以及對西亞幹燥環境的適應性磨煉。狙擊手與普通的步兵不同,經常要接受更加嚴格的考驗。而對於他們即將麵對的敵人,他們幾乎一無所知,甚至對此次無故的遠征西亞也毫不理解。軍士長塞基斯(傑米·福克斯)是個典型的職業軍人,對士兵、對自己都有著鐵一般的嚴格要求。此次戰爭中,就是由他來負責代領這個特種偵察排前往科威特戰區執行一項特殊任務。而在出發前,他將還像以往甚至超過過往的每一次訓練強度來訓練當前的這些士兵們。因為,塞基斯心中也很清楚,此次美軍遠征海灣地區有著特殊的意義……

幕後製作

  【從回憶錄到電影】

  “鍋蓋頭”(Jarhead)經常被用於稱呼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每個新兵入伍後都會迅速被理成這種發型,有人甚至計算過一個熟練的理發師理好一個鍋蓋頭的時間平均隻需要1分56秒,海軍陸戰隊將鍋蓋頭發型視為軍隊紀律和榮譽的象征。

  1990年夏,時年20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安東尼·斯沃福德(Anthony Swofford)被送往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準備投身第一次海灣戰爭。2003年,斯沃福德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鍋蓋頭》,在美國引起了不小轟動,20多天內連續印刷7次,印數多達20萬冊。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9周,被譽為“迄今為止對第一次海灣戰爭最震撼人心的記述和對戰爭文學的重要貢獻”。

  “當我第一次看到小說,就發現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被其中的義氣、幽默、超現實主義和另類發現所深深打動,”導演薩姆·門德斯說,“它是對一場特別戰爭的另類解讀,也許會造就一部非比尋常的戰爭電影。”

  門德斯繼續說:“我們關於海灣戰爭的記憶是那一幅幅清晰影像,一枚枚渺小的炸彈擊中玩具般的城鎮,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在瞬間灰飛煙滅,而地麵戰場上的士兵根本不知道在發生什麽。我要以個體的經曆切入這場戰爭,從而展示遠離美國本土戰場上的真實景象。”

  斯沃福德祖孫三代都曾在美軍服役,斯沃福德降生時,他的父親正在越南戰場參戰。1988年12月,18歲的斯沃福德加入美海軍陸戰隊,他發現一支部隊的裝備非常精良,後來他得知他們是狙擊手,除了倍感神秘之外,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不久,斯沃福德終於有幸成為偵察狙擊手,並加入了精英戰隊STA排,由此拉開了經曆海灣戰場上腥風血雨的序幕。

  在斯沃福德的暢銷小說產生轟動效應之際,製片搭檔露西·費希爾(Lucy Fisher)和道格·威克(Doug Wick)立即買下了小說的改編拍攝權。而編劇小威廉·伯洛萊斯(William Broyles)不但非常看好小說的改編潛力,而且作為曾參加越戰的前海軍陸戰隊士兵和現役軍人的父親,他能夠完全認同斯沃福德的故事和感受。伯洛萊斯說:“安東尼這代軍人有著更清晰的目的性,不管何種原因,他們都希望奔赴戰場。而當我們於1969年抵達越南時,根本不知道是為了什麽。”

  製片人露西·費希爾說:“小說的風格和內容很獨特,所以需要非凡的人才能駕馭。在威廉完成劇本初稿之後,我們立即鎖定了能為影片掌舵的唯一人選--薩姆·門德斯。薩姆是自成一派的人文主義者,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很少能看到有關人性的一麵,恰巧為他的創作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在當時媒體的鏡頭中,“沙漠風暴”行動看上去像是一場完美的戰爭,不過即使對最老練的士兵來說,這場戰爭中的很多經曆都是前所未有的。門德斯說:“在這些人寫下第一次海灣戰爭回憶錄之前,已經過去了10多年的時間。你難免會心生疑問:為什麽戰爭剛剛結束時鮮有相關資料?為什麽經曆了如此長的時間?我想可能是因為現在的非戰爭狀態,現在回顧起來會很吸引人。”

  門德斯和伯洛萊斯協力打造劇本,幾易其稿才最終定型,兩人去掉了斯沃福德小說中的非線性敘事,並聚焦於訓練和沙漠中的經曆。(1990年8月14日,在過完20歲生日的兩天後,斯沃福德便開赴戰場。他所在的第7海軍陸戰隊2營是最早抵達海灣地區的部隊之一,並迅速分散在沙漠中,他們立即潛伏起來,等待戰鬥的打響。)

  【關於演員及軍訓】

  傑克·吉倫哈爾是在飛機上看到斯沃福德的小說的,他被其中有別於其他戰爭故事的真情實感打動。在他拿到劇本時,門德斯告訴他,編劇伯洛萊斯曾參加越戰,吉倫哈爾頓時生出一絲擔憂。他說:“對我來說,越戰和海灣戰爭屬於完全不同的兩代人,在海灣戰爭開始時,我才11歲,這種時間跨度是難以超越的,兩場戰爭的經曆不可能相同。”不過,當吉倫哈爾看過了劇本,他的擔憂終於有所緩解,並決定迎接挑戰,去扮演原著作者安東尼·斯沃福德。

  不過,熱切期望加盟本片的吉倫哈爾在參加試鏡之後並沒有得到答複,他開始有不祥預感。幾個月過去了,吉倫哈爾得知門德斯還在接觸其他演員,迫不及待的他在門德斯的語音信箱中說道:“無論你讓我幹什麽我都會照做,但我一定要出演這部電影!”一個月後,吉倫哈爾如願以償。

  盡管吉倫哈爾得到了角色,但還是低估了扮演角色所要經受的轉變。他回憶說:“當我剛被剃成鍋蓋頭時,那種感覺很古怪。不過我認為這種感覺是正確的。我覺得斯沃福德喜歡獨處,他不僅是部隊成員,也是觀察者,而且薩姆也製造出這種氛圍。我總是感到與團隊若即若離,這正是薩姆的用意所在。”

  扮演特洛伊的彼得·薩斯加德說:“我之所以希望出演本片主要是為了體驗一下戰爭中的艱苦,我們差點被凍掉屁股,因為曾經浸在雨水中12小時,而且沙漠夜晚的溫度很低。到了白天我們又飽受煎熬,在炎炎烈日下穿著和背負全部裝備,還要頂著沙暴前進。不過我們畢竟是演員,在表演中體會到的隻是冰山一角。”

  另外,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在前線服役的軍人均為男性,而影片劇組上下隻有一、兩位女性工作人員,甚至發型師和化妝師都是男性,於是所有演職人員都會因缺少女性而產生不適,

  在談到扮演上士塞克斯的傑米·福克斯時,吉倫哈爾說:“我認為傑米·福克斯非常適合扮演我們的頭兒,作為演員,每個人都很尊敬他。在拍攝間歇時,他總是獨自一人安靜的玩著國際象棋,我們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福克斯回憶說:“薩姆曾告訴我們,雖然必須閱讀原著,但不能拘泥於原著,因為電影會有所不同。小說描寫的是一個人對戰爭的感受和受到的影響,而電影要刻畫每個人的不同感受和體驗。”在影片開拍前,福克斯曾向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朋友了解情況,福克斯說:“他是黑人,所以必須更努力、更優秀。不過他說一旦你成了海軍陸戰隊中的一員,那就是你的家,沒有任何膚色差異,在戰場上如果沒有戰友情誼是不可能幸存下來的。”

  導演門德斯希望所有演員都能深入體驗海軍陸戰隊員的生活,於是在影片正式開拍前,他在喬治空軍基地為片中行動小組的13名演員組織了為期4天的軍訓,並聘請曾參與拍攝《最後的武士》和《我們曾經是戰士》的士官長詹姆斯·戴佛(James Dever)擔當影片的軍事顧問。

  在軍訓期間,所有人都要住在海軍陸戰隊在沙漠露營的帳篷裏,睡在帆布床上,所有訓練內容都是陸戰隊進駐沙漠前要接受的正規基礎訓練科目。詹姆斯·戴佛回憶說:“我們在第一天發放了裝備,教他們如何使用,然後是背負全部裝備行軍。每天上午我們進行體能和軍事技能訓練,晚間教授防化科目。他們很努力,沒有任何抱怨,一切進展得很迅速。”

  【關於拍攝】

  由於在當年戰場進行拍攝是不可能的,所以劇組開始在美國國內尋找適合拍攝的地方。影片的拍攝在環球製片廠的攝影棚中拉開序幕,5個月後在加州的Glamis沙漠畫上圓滿句號。巧合的是,原著作者斯沃福德的戰場經曆也為期5個月。

  劇組選取的第一處外景是位於加州維克多維亞的喬治空軍基地,該基地在90年代初的軍事基地重新編製和關閉(BRAC)運動中被關閉,片中部隊整裝待發登機的場景就是在此拍攝。在拍攝當天早晨,真有數架軍用飛機在機場著陸,並停在劇組的波音747附近,一時間現實與虛構重疊在一起,真正的軍人和劇組的臨時演員難以分辨,每個人都很好奇正在發生什麽。

  在喬治空軍基地完成拍攝之後,劇組趕往加州El Centro東部的一座鮮為人知的臨時機場。Holtville臨時跑道是一條長為2400英尺的瀝青跑道,它的真實名字、用途和結構很少向外界透露。在1969-1992年美國地質勘測局繪製的地圖上從未標注這個機場的位置,唯一能證明它的存在的是一張拍攝於2002年的航拍照片。附近的海軍空中射擊靶場曾暗示,當地被用作AV-8“海鷂”戰機進行對地攻擊訓練時的靶場。在這裏,劇組搭建了駐沙特基地,並鋪設了從科威特城通往巴士拉的“死亡公路”。

  隨後,劇組來到El Centro的另一側,在Superstition Mountain下麵的平原進行為期數周的拍攝。片中斯沃福德的小隊遭遇友軍F14戰機襲擊的重要場景就是在此完成。拍攝時,製片方租借了一架F14戰機,超低空飛行的戰機距地麵僅數百英尺,而周圍是連綿的山脈,對飛行員和劇組人員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除了噴氣機近距離的震耳轟鳴之外,美國海軍“藍天使”特技飛行表演隊也在附近訓練,經常飛經拍攝地上空,又為影片拍攝造成了不小麻煩。另外,沙暴也經常光顧當地,片中士兵忍受沙暴肆虐的場景都是真實的。

  為了拍攝一望無際的鹽灘畫麵,劇組穿越了墨西哥邊境並縱深100英裏。當時僅有兩周時間,每次必須完成多個場景,每天都要乘車1個半小時,對於由350人組成的劇組來說,勞頓和艱苦是可想而知的。劇組要在大片荒蕪之地興建起影片的外景地,而首先是要為自己建造基礎設施,包括公路係統、水、電、保安和照明。2005年是厄爾尼諾年,所以天氣是無法預測的,劇組遭遇了數次傾盆大雨,工程進度受到嚴重影響。

  片中有段民用飛機將海軍陸戰隊員運抵沙特阿拉伯的鏡頭,盡管拍攝地附近的工廠和滾滾白煙都被工業光魔去掉了,但其他部分不止這麽簡單。機場周圍的鄉村全要變成沙漠,停機坪須進一步延伸,並布滿飛機、部隊和車輛,而這一切在拍攝時根本不存在。

  片中烈焰升騰的油田畫麵全都出自同一個油井,隻是從不同角度和距離拍攝而成,並被打造成三種不同效果。在完成部隊接近燃燒的油井的鏡頭時,製作部門使用了大量數字技術。在白天場景中,油井周圍有數字技術生成的電塔、被燒焦的車輛,黑色的油砂一直延伸到地平線,油池中泛起的微光也是後期添加的;在夜晚場景中,演員們先是在攝影棚中拍攝,背景是大片的桔色光陣,然後修掉不必要的背景,隻留下搖曳的光線。
 

【MU 下載連接】:   【鍋蓋頭】CD1.rmvb 【鍋蓋頭】CD2.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