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典收藏】【霸王別姬】張國榮張豐毅鞏俐呂齊英達葛優

(2008-12-12 06:02:26) 下一個

影片原名: Farewell My Concubine
影片譯名:  霸王別姬
導 演: 陳凱歌(Kaige Chen)
主要演員:
    張國榮 (Leslie Cheung)
    張豐毅 (Fengyi Zhang)
    鞏俐 (Li Gong)
    呂齊 (Qi Lu)
    英達 (Da Ying)
    葛優 (You Ge)



內容簡介:

  1924年的北京,作妓女的母親帶著9歲的兒子蝶衣來到關家科班,懇求收留他學京戲。蝶衣與小樓從小就是好兄弟,他們合演的《霸王別姬》轟動京城。抗戰期間小樓與青樓女子菊仙結婚,蝶衣倍感孤獨。

  這是部中國電影之中雅俗共賞的典範作品,也是兩岸三地電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曾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改編自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原著小說,描述程蝶衣自少被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對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產生了混淆之感。師兄段小樓跟他感情甚佳,兩人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不料小樓娶妓女菊仙為妻在先,在文革時期兄弟倆又互相出賣之後,使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終於在再次跟小樓排演首本戲時自刎於台上。全片氣派恢宏,製作精致,將兩個伶人的悲歡故事摻合了半世紀以來的中國曆史發展,兼具史詩格局與細膩的男性情誼,導演陳凱歌固然表現出色,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等亦演得精彩。

   得獎記錄:
  第四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1993年)
  第七屆台北電影獎商業映演類大陸電影推薦獎(1994年)
  第五十一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1994年)
  第四十七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4年)
  第三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1993年)
  第三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剪輯(1993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紐約影評人獎最佳女配角獎

精彩花絮
  ·張國榮能接《霸王別姬》很大程度上要感謝黃百鳴:當時張國榮是東方院線的簽約藝員,本來不可以去接拍其它公司的電影,但是作為老板的黃百鳴不但不做限製,反而大力鼓動他去接下此戲,說劇本實在太好了,“會成為你一生的代表作”,這種體貼和大度在商業社會裏是非常少見的。張國榮是一個感恩的人,從此以後每年都為黃百鳴拍一部賀歲電影,片酬打折,直到約滿之後也依然如故。

  ·陳凱歌下決心請張國榮出演蝶衣是因為當時《號外》雜誌為張國榮拍的一輯照片《奇雙會》,有朋友寄了照片給陳大導演看:“動心了沒有?”陳凱歌果然立即“動心”,專程去香港與張國榮麵談力請。《奇雙會》那輯照片是為紀念梅蘭芳所做,造型近似《遊園驚夢》,拍得確實很美,但是與《霸王別姬》電影一比,立見高下,不僅化妝不如宋小川,張國榮自己的身段、造手、眼神也都非常“業餘”,跟拜過名師之後的表現大相徑庭。

  ·百萬片酬張國榮:張國榮一來到北京就像上了弦。一方麵要學京劇的手,眼,身,步法,一方麵要學習地道的北京話,這對普通話都說不好的張國榮來說是夠難的。拍攝更是馬不停蹄,每天上午十點半進棚,晚上十一,二點出棚。時間一長可謂是疲勞作戰。不過,他那百萬片酬是國內演員想都不敢想的。攝製組對張國榮的行蹤嚴密控製。即使和他配戲的演員也不知道他何時來,何時去,真正是來無影去無蹤,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看樣子張國榮在北京並不輕鬆,誰讓他這麽有名呢?

  ·大陸很多觀眾對張國榮的了解是自程蝶衣開始,所以對他有個印象就是陰柔嫵媚,實際上張國榮一貫是英氣勃勃的小生形象,與程蝶衣相差甚遠,為了把他改造成這個男花旦,劇組和他本人都下了好大工夫:剃了他的眉毛,因為太粗太直了,這回要修剪成纖秀的形狀;要他保持消瘦的體型,結果常年健身的張國榮在《霸王別姬》裏瘦得整個人都細了……還有他的胡須:張國榮的胡須比一般人濃重,長滿半張臉頰,每天都要剃兩次(梁朝偉曾經羨慕地說:“為什麽張國榮可以蓄絡腮胡,我就隻能蓄山羊胡?”),這次為了符合蝶衣的氣質,化妝師給他刮幹淨還不夠,還得在他臉上塗粉來掩蓋,但是有些鏡頭仍然可以看到一片青色的須根。另外張國榮在拍攝《霸王別姬》期間連行走坐立的姿態都改了,那段時間照片上的他坐下來都是緊並雙腿,而他一向的習慣是大大咧咧地叉開腿坐,從前是那樣,拍完《霸王別姬》之後也恢複了那樣。

  ·認真的哥哥:被港人譽為“天皇巨星”的張國榮把《霸王別姬》中的“虞姬”程蝶衣給演“活”了。現場的張國榮扭著旦角身段,說起話嬌滴滴,笑起來酸溜溜,舉手投足活脫一個訓練有素的舊戲子。劇組人們對他的演技佩服極了,私下開玩笑的說:“你可真是個妖精!”張國榮對自己的表演也十分得意,雖已拍過很多影視劇,但他仍覺得這部將成為他的代表作。張國榮為人也十分隨和。拍戲他是最按時到場的演員,從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如果趕上拍腳步聲,胳膊,腿等鏡頭,堅持不請替身,他認為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覺的,局部鏡頭也是某種情緒,
  某種信息的傳達。他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可以說是“走火入魔”。

  ·從《霸王別姬》小說來看,隻需要兩撥演員:少年和成年,但陳凱歌覺得還不夠,所以他又選了一撥幼年的小演員。那些小孩們都是戲校的,長得很可愛,又十分敬業。他們可真吃了不少苦,因為所有挨打的戲都是真打。陳凱歌說:與其假打打好幾遍都通不過,還不如來一遍真的,這樣孩子也不知道會打到什麽程度,很真實。打完導演都哭了。

  ·張豐毅回憶那場挨師父打的戲時說:“原本導演說穿著衣服打,我覺得要表現出挺大的一個老爺們還象小時候那樣,把屁股露出來讓師父打,意思才對,所以主張脫褲子。張國榮說:我可不光屁股。我說:‘我不在乎,我來。’”等真到拍的時候,板子打下來,張豐毅真是疼得臉也變了,聲兒也顫了。拍完起身,別人都上來慰問他,他強笑著說:“沒事兒,沒事兒……”後來,有人說:“要不你去醫務室瞧瞧吧,上點兒藥。”他才繃不住,真有點兒急了,回頭衝老頭兒喊:“你把我打出血了……”這場戲還有一段香港記者的描寫:拍這個鏡頭前,聽陳凱歌一聲“現在打張豐毅的屁股”,筆者誤為開玩笑,張國榮隨即樂得拍手叫好。張豐毅聲明四十歲以下的女性離開現場方可開拍,陳凱歌隻要求在場人不要拍照,引得一片笑聲。扮演師傳的演員重重地舉起“刑具”,較輕地落到張豐毅的身上,眾人都笑了,覺得打得不像,於是再來一遍。直到陳凱歌認為打得合格才喊停。 張國榮迅速將“師兄”的長衫放下,他一臉心疼狀道:“不能再打了,都打出血了!”由此可見二人戲外也十分默契和友好。

  ·電影中《貴妃醉酒》一節,高力士的扮演者是一位京劇名家,號稱“梨園第一名醜”,據說為人非常驕傲。拍戲那天他與張國榮搭戲,拍完之後悄悄問工作人員:這個人學了幾年戲了?工作人員回答:沒學過戲,香港明星來著。老先生大吃一驚,立即上前與張國榮結交,讚不絕口,並且約他有機會共演一出折子戲。張國榮高興地答應了。不過老先生恐怕還不知道,《貴妃醉酒》那段演出張國榮隻學了十五分鍾就拍成了。

  ·日本兵入城一節,拍到劫後餘生的蝶衣,張國榮拍完之後看了回放,建議說蝶衣的化妝應該更淩亂一些才有被蹂躪的效果,陳凱歌表示同意。張國榮要助手過來親他一下,助手不敢,於是陳凱歌親自出馬,攬過張國榮狠狠親了一口,把他臉上的胭脂口紅抹得雜亂一片,恰如幾縷血痕,拍完之後果然效果更好。

  ·“師哥你別走”一節,張國榮叫出這一句之後,陳凱歌喊停,走過去給他講戲。從花絮中可以看到張豐毅和鞏俐都停下來望著陳凱歌聽講,而張國榮眼裏全是淚,一動不動地盯住張豐毅,待到陳凱歌講完,伸手撥開陳凱歌繼續演下去,眼神始終沒有離開張豐毅。

  ·據香港媒體描述說,拍攝鞏俐往張國榮臉上吐口水那場戲試戲時,鞏俐隻是隨意噴些口水,到了正式拍時,鞏俐表情好逼真,口水一大口噴過去,陳凱歌說鞏俐演得好,夠逼真。張國榮拍完這場戲,對鞏俐笑道:“怎麽你這麽多口水啊,好似噴泉一樣。”鞏俐不好意思,即刻起身幫張國榮抹臉,張國榮說:“不如我今晚不洗臉啦!”

  ·小樓和蝶衣在劇院演出一節,要求群眾演員全體鼓掌,但是一個女孩沒有,隻是揮舞著一張紙等張國榮簽名。張國榮在台上看在眼裏,演完之後叫助手找來那個女孩,一邊簽名一邊說:簽名是沒問題的,但是工作的時候你就要好好演戲才對。

  ·蝶衣戒煙一節,第一次拍完陳凱歌就說可以了,張國榮不滿意,要重拍一遍。連續拍了幾次之後,他砸玻璃砸得太狠結果把手指削去一塊肉,大家都很緊張,他笑著說沒關係,這一回終於拍好了。

  ·一般電影為了節省經費,都是按場景排工,同一場景的戲安排在一起拍完。《霸王別姬》為了情緒上的連貫,是按時間順序排工的,就是說電影中前邊的戲是先拍的,後麵的戲是後拍的,結尾的戲是最後拍的。你可以明顯地看出張國榮在開頭還不太自然,有點故作扭捏,隨後入戲越來越深,演繹得越來越精彩,到電影的後半部分,陳凱歌說他的表現已經超出自己想象,不再對他做指導,是任由他自己發揮的。

  ·拍攝休息時,“虞姬”張國榮和“菊仙”鞏俐開玩笑,兩個人親親熱熱,坐在那裏,你一言我一語,一會說一會笑。立在旁邊的張豐毅全無霸王之威,幾次細聲細語的插話卻沒人搭理。見他們旁若無人,楚霸王不覺火往上撞,“別介,咱們可是一家人。”倆人轉過頭來看看瞪著眼睛的張豐毅,大笑起來,原來是鞏俐和張國榮設計故意氣他。說起鞏俐,張國榮讚不絕口,誇獎她出戲快,適應快。鞏俐對張國榮也是頗加賞識,隻可惜和張國榮配戲要比張豐毅少,要是再多一些就竟錦上添花了。張國榮玩笑道:‘那是他們怕你愛上我。”

  ·張豐毅與張國榮同歲,拍《霸王別姬》的時候處得跟親兄弟似的,那年是他倆的本命年,張豐毅特意送了張國榮一條紅腰帶,教他“避邪”。

  ·葛優一直以為張國榮比自己小,後來得知人家比自己還大一歲,吃驚地說:“他那是怎麽長的。”葛優得了國際影帝之後,張國榮請他吃飯,熱情祝賀,還對他說:“我倒是覺得蝶衣應該選擇袁四爺,因為袁四爺比小樓更懂藝術,更懂京劇,也更懂蝶衣。”

  ·《霸王別姬》裏的幾位客串角色:花滿樓一位嫖客是黃磊,紅衛兵小頭目是吳大維,給蝶衣擎傘的跟班是宋小川,庭審的法官是張進戰。

  ·陳凱歌找鞏俐來演菊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照顧國際市場,因為當時鞏俐是中國影星裏國際影響力最強的一個,《霸王別姬》為她大幅度增加了菊仙的戲份,境外版本的影碟封麵大半張都是菊仙的頭像。

  ·很多人都知道程蝶衣曾經原定尊龍出演,但鮮為人知的是李碧華對段小樓最早看好的人選是成龍,而且成龍也是戲班出身。而成龍怕這部影片的同誌色彩會影響自己的形象而謝絕了。

  ·張豐毅豪爽,仗儀,真摯,灑脫。陳凱歌獨具慧眼選中他演《霸王別姬》中的“霸王”,對他說:“你的氣質與角色吻合。”李碧華對張豐毅也挺滿意的,她描述第一次見到張豐毅的印象,說他符合段小樓的形象,不但粗豪硬朗而且“眼角帶一點桃花”。劇中段小樓由‘純”變“俗”,是個又好又壞的人。張豐毅說:“我喜歡演這部戲。演了十幾年戲還沒哭過,這部戲已經讓我哭了兩次。你想,讓一個堂堂五尺漢子真的哭出來不易啊!” 談到張國榮,張豐毅的話更多了:張國榮很瀟灑,不像大陸人那麽累。平時說話高興時就扭著旦角身段。他演技好,為人也好,總之除了愛吸煙外其他的都好,他們配合默契,戲中是搭檔,生活中是朋友。

  ·拍《霸王別姬》是張國榮第一次北上,香港朋友都為他捏一把汗,擔心他到北京去過“非人生活”,張國榮自己也很緊張,帶了一大箱子藥,拍攝期間成了劇組的公用藥品庫。到北京他還真病了,水土不服,發高燒,流鼻血,瀉肚子,人迅速地消瘦,他說這樣挺好,更符合角色形象。

  ·批鬥那場戲非常辛苦,連拍了兩天,當時是北京最熱的季節,張國榮在酷暑中穿著全套戲裝,掛著大牌子,跪在火盆邊聲淚俱下地演了又演,結果拍完之後大病一場。

  ·許多時候沒有張國榮的戲份,陳凱歌給他放假,允許他回香港休息,他不走,說要維持戲裏的情緒,怕分了心。而當時全劇組都知道他在香港有一個“多年女友”,每天至少通一次電話,費用都是他自己承擔,沒要劇組拿一分錢。

  ·拍京劇戲份時上行頭是很辛苦的事,勒頭勒久了會嘔吐,張國榮吐啊吐啊硬是吐習慣了,幾十斤重的鳳冠一戴一整天。行頭上好之後不能吃東西,因為臉上的肌肉活動會使貼片脫落,張國榮又不願折騰化妝師重新化妝,於是不顧自己的胃病經常餓著。就連喝水也要控製,因為上廁所不方便。拍貴妃戲的時候張國榮要上廁所,怕弄髒了一身繁瑣的行頭,沒敢進男廁,跑到女廁去試試看,結果一進門立即又跑出來:“原來女廁更髒……”

  ·內地公廁之肮髒久負盛名,香港去《霸王別姬》劇組探班的記者都不肯在片場上廁所,每次都要坐車回酒店去上,他們對一貫有潔癖的張國榮居然可以跟劇組其它人同樣去公廁深表敬佩。有些特殊場所連公廁都沒有,需要在野地裏解決,香港記者問張國榮:“有沒有跟路過的鬼神打招呼啊?”張國榮笑道:“有啊,我每次都說‘對不起,借個光’啊。”

  ·張國榮拍戲時總是會自掏腰包請工作人員吃飯,《霸王別姬》也不例外,當時正值盛夏,他還包辦了劇組的水果和冷飲,沒有他的戲份時也興高采烈地帶著西瓜去片場慰問。5月下旬,正趕上北京罕見的高溫。攝影棚高達40多度。張國榮見劇組人員個個大汗淋漓,難免心疼。拍攝間隙,他趁大家不注意,遛出去花了300元買了一箱冰棍兒。

  ·張國榮對《霸王別姬》劇組的感情極深,與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相處融洽,經常在一起玩鬧,工作人員說“他是個近乎完美的人”,“工作態度一流,勤力,肯合作,沒有架子”,“從來沒見過他那麽關心人的大牌明星”,“對自己的要求比導演還嚴格”……拍攝結束時他戀戀不舍,又一次做東請全劇組吃飯,席間難過得忍不住流淚,跟每一個人對飲,喝了三杯茅台十二杯白酒,素來不擅飲酒的他回到房間後嘔吐了四個小時爬不起身。張豐毅和鞏俐都勸他說以後還有相聚的機會,張國榮說:不同了,以後就算再見,尋不到這份心情了……

  ·2003年初,已經被抑鬱症折磨一年的張國榮專程去北京拜會《霸王別姬》劇組的老友,一一見麵,吃飯,扮演小豆子的尹誌當時沒有見到,張國榮回到香港之後還給他打了電話:“我是你國榮大哥啊,有機會再去看你……”
  ·陳凱歌說,早幾年前,香港就請他拍《霸王別姬》,他沒有接。過了幾年,他覺得能夠駕馭這個題材了,才接拍的。陳凱歌對《霸王別姬》極其用心,許多不為人注目的細節都一絲不苟,比如說解放前劇場的看客中經常會有擎著鷹的少爺,你仔細看電影裏,鏡頭中一晃而過的一位看客臂上就擎著鷹。

  ·片中程蝶衣是楊立新配音的。盡管張國榮提前3個月到北京練普通話,拍攝過程中,已經能用很流利的普通話與大家交流了,但後期製作時還是發現廣東味太重。不過,陳凱歌為了讓張國榮的努力在劇中有所體現,在程蝶衣嗓音處於“失真狀態”時,還是有兩場戲保留了張國榮的原聲:一場是程蝶衣神誌昏沉抽大煙的戲,還有一場就是他與葛優飾演的袁四爺在後花園舞劍之時,醉後所唱的。而由於國際電影節都要求影片使用演員的原聲,楊立新當真成了幕後英雄,字幕中都沒有打名字。

  ·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在戛納獲金棕櫚獎的影片。戛納影展張國榮以一票之差落敗影帝確實很可惜,連評委會都對他表示抱歉,據說是因為最高大獎金棕櫚獎和最佳男主角獎不方便讓同一部電影兼得。而當年被提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們第一反應都是詢問張國榮有無提名,說如果有他,自己就不抱指望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這部電影也沒有參加華語的影展,影帝也就無從評起,但張國榮自己對這種境遇從未抱怨過。

 霸王別姬的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呼;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隻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無名,名早已漶滅在曆史斷裂的黑洞裏了,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幹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
  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理由是秦漢沒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但是,《漢書·外戚傳》記錄的戚夫人哀歌卻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裏,當誰使告女?”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錄的秦時民謠也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哺。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因此,《楚漢春秋》所錄的這首和歌並非偽作,應無問題。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塚”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麵楚歌聲中,飲劍楚帳隻能是虞姬惟一的結局。

  通說以為:“霸王別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裏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台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蕩氣回腸的燦爛傳奇。

  對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隻能依賴於對原始文本的讀解。仔細玩味虞姬的和歌,我從中發現了這個愛情故事的疑點。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頭兩句是客觀紀實,同時也是虞姬即將抒發感慨的情境鋪排。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和項羽的疑惑是一致的——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居然直接導致了對項羽精神狀態直至未來命運的否定!大王您繼續戰鬥的意氣已經到頭了,我也不願苟活了。虞姬憑什麽判斷出“大王意氣盡”了?僅僅憑項羽聞楚歌而“夜起,飲帳中”嗎?如果這是激將之辭,以自己不願苟活激勵項羽繼續戰鬥,那麽項羽和諸將的反應就不應該是“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而應該是怒發衝冠,決一死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話語的煽動力和傳染性,虞姬精心設計的“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這一情境鋪排所產生的奇妙效果——它真的讓項羽和諸將失去了決戰的勇氣!

  虞姬的態度是非常奇怪的。作為項羽最寵愛的女人,當項羽遭逢末路,但尚未完全失敗的時刻,她應該挺身而出,激勵項羽,而不是附和項羽“時不利”的藉口,誘惑項羽在惡劣的形勢麵前低頭。畢竟項羽才三十餘歲。她深知項羽一生百戰,出生入死,也曾有過“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從而擊敗秦軍,起死回生的經典戰例,也曾有過以三萬人殺漢卒十餘萬人,逼迫劉邦數十騎逃跑的經典戰例;可是此時,虞姬非但不用以前的類似處境鼓勵項羽,恰恰相反,反而哀歎“大王意氣盡”!此刻項羽身邊尚有八百餘騎,俱是精兵良將,無不以一當十,即使打不過劉邦,起碼可以保護項羽全身而退,以圖東山再起。事態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項羽突圍而出,到了烏江邊,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裏,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可見項羽不是沒有渡江生息的機會,隻是項羽固執地認為“天之亡我”,不願渡河,“乃自刎而死”。虞姬為什麽不等所有的機會都用盡,再無生路時殉情,就這麽匆匆忙忙就判了項羽的死刑呢?

  虞姬這首被人讚譽為“堅貞愛情結晶”以及我國最早的五言詩(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的和歌,就這樣散發出了可疑的氣息。我甚至懷疑她是劉邦效法西施而派往項羽身邊的美女間諜。以劉邦的智力和行事風格,以項羽的“婦人之心”和不聽勸諫剛愎自用的性格,這是完全可能的。可是史籍漫漶,不僅劉邦、項羽、虞姬的籍貫之間找不出絲毫的蛛絲馬跡,就連虞姬最早追隨項羽的時間也無可考了。

【MU 下載連接】:  【霸王別姬】CD1.rmvb  【霸王別姬】CD2.rmv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