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7最新高分動畫大片】【茉莉人生 Persepolis】DVD中字

(2008-10-09 08:24:48) 下一個
◎譯   名 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
◎片  名 Persepolis
◎年  代 2007
◎國  家 美國/法國
◎類  別 動畫/劇情/喜劇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8.3/10 (2,275 votes)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24 x 336
◎文件大小 1CD 49x15MB
◎片  長 91 Mins
◎導  演 文森特·帕蘭德 Vincent Paronnaud
瑪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
◎主  演 吉娜·羅蘭茲 Gena Rowlands
      基婭拉·馬斯特洛亞尼 Chiara Mastroianni
      凱瑟琳·德納芙 Catherine Deneuve
      達尼爾·達黎歐 Danielle Darrieux
      西蒙·阿布卡瑞安 Simon Abkarian
      西恩·潘 Sean Penn


◎簡  介 

  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時期,基要主義者掌握大權後伊朗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麵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Marjane,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朋克、ABBA和Iron Maiden樂隊,兩伊戰爭的爆發,讓人們的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中。隨著Marjane年齡的增長,她的大膽讓父母對她的安全越來越擔憂,她14歲那年,他們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把她送往奧地利上學。


  身在他鄉、孤獨脆弱的Marjane經受了青少年慣常的苦難折磨,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她所逃離的宗教基要主義和極端主義,對此她毫不退縮,極力辯白,最終贏得了認可,甚至有了愛情的體驗,但是高中畢業後,Marjane又恢複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盡管這意味著她要重新戴起麵紗,生活在一個專製的社會中,Marjane還是決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邊。經過一個艱難的調整期,Marjane進入藝術學校並嫁作人婦,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仗義直言的個性,繼續針砭時弊。24歲時她意識到,盡管自己是個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生活,於是她做出了痛苦的決定,離開家鄉前往法國,盡管過去被烙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她卻要追求一個樂觀光明的未來。

一句話評論:

《我在伊朗長大》讓人笑中帶淚,並且沒有局限在伊斯蘭專政當時對一批人的迫害和打擊造成的創傷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義,引人入勝。
——《巴黎競技》

藝術操控遊刃有餘,睿智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人道報》

《我在伊朗長大》的每一分鍾都是全新的觀念,徹底改變了世界。這是一部真人電影,具備所有一部現代影片應有的特征。
——《解放報》

如果看過《我在伊朗長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會乖乖地閉上嘴巴、停止爭論,意識到動畫片的確能夠成為讓成年人和孩子們都感興趣的傳播媒介。
——《綜藝雜誌》


幕後製作:
【改編自同名漫畫】

  伊朗,像眾多中東國家在西方媒體描繪下,離不開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恐怖主義、宗教狂熱的妖魔色彩。《我在伊朗長大》係列漫畫的作者瑪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見所聞,用影像和語言作辯解,將自己對於伊朗這一神秘而古老國度的個人記憶描繪出來,表達方式是輕鬆幽默的,畫麵內涵卻涉及成長、親情、宗教、政治等主題。《我在伊朗長大》係列書一共四部,分別是一《麵紗》、二《安息日》、三《流落奧地利》和四《回家》。2001年在法國推出時大獲好評,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全球銷售二十萬餘冊,並獲得了包括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年度最佳漫畫獎、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等多個漫畫書大獎。

  影片正是根據瑪嘉·莎塔琵的同名自傳漫畫改編,由瑪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蘭德聯合執導。黑白的色調,版畫般的質感,很有風格。故事背景為1979年後的伊朗,由國王專政被推翻,伊斯蘭革命勝利,到兩伊戰爭,記錄的是這個文明古國曆史以外的女孩生活,在紛亂變動的社會和個人日常生活夾縫中,她看到的世界,不在麵紗之下,她寫她流亡的朋友,不忌諱諷刺批評的父母,戀愛中的女仆,還有她小時候喜歡的作者和道聽途說的政治黑幕。影片在法國上映之後,各大媒體紛紛予以較高評價,包括《解放報》、《巴黎競技》、《費加羅日報》、《影視周刊》等數十家媒體均給出滿分,還在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上獲得評委會獎。


【我在伊朗長大】

  瑪嘉·莎塔琵1969年出生於伊朗西北部城市雷什特,當地有世界最大的鹹水湖裏海的。後來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長大,在那裏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之後去了維也納,後又在1994年到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學習插圖藝術。她寫過幾本兒童讀物,創作的插圖發表在世界各地的報刊雜誌上,包括《紐約人》和《紐約時報》。早年在維也納留學時,因遠離故鄉的孤僻氣質吸引了從事藝術的人與她成為朋友;而她善感的內心和對藝術的領悟天賦使其從事插畫藝術多年。莎塔琵雖然至今已經在法國生活了十幾年,仍然十分懷念祖國“法國就像是我的妻子而伊朗則像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哪怕她是失常的或者是發瘋的,並不會改變她是我母親的事實。我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的妻子但是我可能會選錯、離婚或者和藏在另一個地方的女人一起生一個孩子”。

  莎塔琵在法國的電視上看到很多有關祖國伊朗的片段,奇怪的是報導的內容都並非她生活所體驗的,她開始跟很多朋友談這件事:她不認為大家所看見的伊朗就是當地真實的情況,她跟朋友獎很多她童年時在伊朗生活的趣事。在工作室的一次聚會上,她的朋友跟她說:“你該為你的故事做些行動。”他們又為她介紹一些插畫家,這也讓她決定要以插畫的形式為她的故事創作。她認為圖像本身就是寫作的一種方法,因為她能寫也能畫,於是就更覺得最好同時透過文字和圖畫的搭配創作。她又曾經把插畫創作跟電影比較,作為一種說故事的經驗,作者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有什麽想說,再發掘不同的方法並選擇最佳的方式去說,像有些藝術家要強調加入音樂/聲音的元素。而她在創作《我在伊朗長大》的時候,就有意識地透過插畫強烈的視覺傳達去書寫,簡單的線條所勾畫友善的臉蛋,搭配占據相當篇幅的黑色背景,麵紗少女、烈士、暴警……等等重複的人物圖像,是她這套插畫書圖畫的基調。

影片《我在伊朗長大》是瑪嘉·莎塔琵與文森特·帕蘭德的導演處女作,文森特在從事導演工作之前也是漫畫家。因漫畫分格與電影分鏡頭相類似,因此在技術方麵的過渡與銜接過程中,二人可謂是得心應手。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重量級女影星凱瑟琳•德納芙也被吸引為該片貢獻聲音,出演母親一角,而這一角色英語版的配音演員已經確定是吉娜·羅蘭茲(Gena Rowlands)。

【隨之而來的爭議】

  《我在伊朗長大》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獲得最高榮譽評委會大獎之後,伊朗本土卻公開譴責該片,有關人士Mehdi Halhor在接受伊朗半官方新聞機構Fars時,評價這部電影是“一部沒有真實描寫伊斯蘭革命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影片,”這位伊朗電影機構的負責人對於影片能夠獲獎絲毫沒有感到意外,認為“西方電影中敵對伊斯蘭教就是始於法國,因而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長大》才得以製作和在戛納電影節上得到大力推崇。”他還把這次獲獎形容為“一種反傳統的、不合時宜的行為”。

  影片自從戛納斬獲大獎以來,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譴責。在即將舉行的泰國曼穀電影節上,影片原定於2007年7月19日作為第一部影片在開幕式放映的。讚助此次電影節活動的泰國旅遊局官員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因為這部電影被邀與伊朗大使會晤,宣稱“雙方達成一致共識認為這部電影如果不放映的話,對泰伊兩國都有好處。”但是他並沒有指出取消放映該片能為泰國帶來怎樣的好處,隻是提到“在藝術方麵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但是我們還必須考慮到其他方麵的因素和有可能產生的影響。”電影節主要負責人Kiriangsak Silakong對審查機構的這種做法感到十分遺憾,在接受泰國曼穀的《國家報》時認為“泰國觀眾無法看到這部電影,真的很糟糕。”而英國路透社還援引了他更進一步的評論“泰國已經在伊朗施加的壓力之下屈服……”

花絮:
·影片《我在伊朗長大》入圍2007年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與墨西哥影片《沉默的陽光》(Luz silenciosa)並列獲得評委獎。

·2007年6月27日發行的泰國各大報紙紛紛在頭版位置報道了反伊朗電影《我在伊朗長大》被取消參加曼穀電影節的消息。據報道,英文報紙《曼穀郵報》援引此次電影節主辦方泰國旅遊組織發言人的講話報道說,考慮到伊朗和泰國的良好關係,應伊朗使館的要求,取消電影《我在伊朗長大》參加曼穀電影節的資格。另一份報紙也在頭版位置報道了這一消息。這份報紙援引一位伊朗使館外交人士的話報道說,因為由於電影《我在伊朗長大》中有不符合事實的鏡頭以及對伊斯蘭革命和伊朗人民的不利的描述,因此要求電影節主辦方取消其參加資格。反伊朗電影《我在伊朗長大》本來是要作為曼穀電影節第一個電影在7月19日的開幕式放映的。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位於伊朗南部法爾斯省境內設拉子的東北2公裏。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波斯波利斯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曾經是波斯帝國行宮和靈都(今日伊朗的塔赫特賈姆希德)。古老的波斯是眾神的王國,賈拇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話中王的名字。

·在提到同名漫畫的創作初衷時,插畫家出身的瑪嘉·莎塔琵曾經說過這麽一段話:“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係在一起。我們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正因為此,創作《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麽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MU 下載連接】:    【茉莉人生】DVD中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