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牧笛》by 北青 笛子獨奏曲

(2008-07-24 19:52:00) 下一個
【文采笛樂】水墨音畫: 《牧笛》 by 北青

  

樂曲下載

《牧笛》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劉森的標誌性“新派” (或稱“京派”) 笛曲代表作之一。劉森先生生於民樂世家,自幼勤學苦練,能演奏多種樂器,而最擅長笛藝。1953年他16歲時即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任笛子演奏員,後於1963年告別笛子舞台,改任樂隊指揮。1980年他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任指揮。2007年7月劉森在闊別笛子舞台四十多年後,又應邀到香港參加“山村‧牧笛‧小放牛——劉森笛子藝術展”,由劉森大師聯同香港竹笛學會多位演奏家演出“新派”代表曲目,成為香港國樂界一件盛事。

當年劉森以他獨特的充滿激情與新生活氣息的演奏,開拓了一條嶄新的藝術道路,在中國笛壇上獨樹一幟。他創作演奏的《牧笛》、《山村小景》,《小放牛》以及移植的外國名曲《雲雀》、《霍拉舞曲》等,都已成為笛子獨奏曲中的精品。他的演奏在當時技術上也大有創新。傳統笛子的音域隻有兩個八度零大二度,在《牧笛》、《霍拉舞曲》中劉森以超吹高音技術使音域向上擴展了小三度,為中國竹笛的演奏與創作開拓了更廣闊的天地。

劉森開創的“新派”將北派笛曲的熱烈剛勁與南派的典雅柔美相結合,大量運用輕吐、滑音、裝飾音、音色氣息強弱變化以及西洋長笛氣震音等技法,來表現如歌般的旋律,形成了既民族韻味濃烈、又富於時代氣息的、極富歌唱性魅力的新風格。該流派在笛界產生深遠影響,近年來許多優秀作品都是受其影響下創作的。如人們喜聞樂見的《牧民新歌》、《山村迎親人》等就是劉森的傑出弟子簡廣易先生的代表作。其他很多演奏家都在自己的演奏中揉進了劉森演奏風格的特色並獲得成功。如寧保生先生創作的名曲《春到湘江》等據認為也是受到“新派”風格的影響。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著名作曲家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樂曲結構為再現的三部曲式。開始是一個悠揚飄逸的引子,似晨曦初照,萬物蘇醒,那甜美的笛聲把人帶進一派田園風光的意境。主題段落是小快板,旋律跳動歡躍,表現了青年人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中段慢板委婉抒情,切分音、裝飾音很多,幾次運用的小三連音和樸素的長音使樂曲平添情趣。旋律如娓娓敘說般親切自然,表現了田園風光中放牧人的怡然自在的心態,抒發了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第三段是第一段主題旋律再現和發展,在接近尾聲時出現華彩樂段,似淩空翻飛,珠滾玉落之笛音,使樂曲達到高潮而結束。樂曲給人以一種逍遙自若、悠然南山、心曠神怡的感受;音色燦爛純淨、清新灑脫,充滿了田園詩情,令人回味無窮。:))

年初時曾有幸試吹過劉森先生移植的外國名曲《霍拉舞曲》《雲雀》 ,受益多多, 現真高興能有機會學練“京派”名曲《牧笛》。雖然費力照貓畫虎,但限於水平,在技法、風格上仍多有不到位之處,還望方家指正。非常感謝畫家無墨精心原創了中國傳統風格的水墨動畫,非常生動形象的表現了《牧笛》的意境。祝朋友們夏日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