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法德合拍曆史傳記John Rabe(2009)約翰·拉貝mkv國語中字(2CD各單文件MGU)

(2009-06-16 01:14:49) 下一個

已經很少有人清楚記得那一段內憂外患、血雨腥風的曆史,即使是在災難的發生地--南京。一位異國的老人,以羸弱之軀、微薄之力,為侵略者鐵蹄下的南京平民打造最後一艘“諾亞方舟”的艱辛努力。
  1937年,日本人兵臨南京城下,作為商人生活在中國的拉貝同當時其他22名外國人一道建起了一個所謂的“國際安全區”,而在這個安全區裏,竟躲進了25萬人。寧海路5號在成為後人耳熟能詳的國共談判地之前,就是這個安全區的總部。
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到中國,不久作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經商。拉貝和他的家人在中國生活了將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孫女均出生在中國。
  1937年,約翰·拉貝55歲,在中國已經生活了近30年。這之前,他曾在莫桑比克一家英國公司工作,會說一口純正的英語,不懂中文,但他喜歡用洋涇浜英語和中國人交談。他熱愛華夏文明,對中國有說不盡的奇聞軼事,道不完的經驗感受和親身經曆。在他1937年9月 21日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話:“今天在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我的東道主的國家裏遭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富人們逃走了,窮人們不得不留下來,他們不知道該到哪裏去,他們沒有錢逃走,他們不是正麵臨著被集體屠殺的危險嗎?我們難道不應該設法幫助他們嗎?至少救救一些人吧?假如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呢?”就是這一點單純的想法支持了他以後所有的行動。
  南京城是在1937年12月12日深夜淪陷的。13日下午,拉貝就高舉印有安全區徽章的旗幟,帶著他的秘書劉易斯把譯成日文的正式公函交給日本侵略軍長官。不料在場的五人竟無一人肯接受。無奈之下,他們又於15日趕到日本特務機關所在地交涉。日本特務頭子福田少將接見了拉貝,並信誓旦旦地表白日軍的“仁慈態度”,在國際人士麵前,侵略者猙獰的麵目難得收斂。然而隨後開始的大屠殺證明了一切隻是謊言。
  和辛德勒一樣,拉貝也是德國納粹黨成員。為了製止日軍虐殺中國平民,拉貝在國際委員會的屋頂上,插上了一麵德國納粹黨黨旗,這方法果然奏效。那些強奸婦女的日本士兵一見到結盟的德國人,就連呼“德意誌”而悻悻離去。在廣州路小粉橋一號大院拉貝住處,他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著六百多名老弱婦孺。歐洲人心驚膽戰的袖標卻成了南京人的救命符。
  危難歲月裏,拉貝的心跡已無從查考,但透過德國人艾爾溫·維克特為《拉貝日記》所做的附錄依舊可以揣度幾分:他的朋友對他交口稱讚,中國人把他奉為聖人,就連遭到他不斷抵製的日本人也對他敬重三分。盡管如此,他仍然保留了自己以往的謙遜品質。但要是路遇不平,他的和藹與溫和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就會勃然大怒。他曾不容抗辯地用德語痛斥企圖強奸婦女的日本士兵,把袖標舉到日本兵的眼前,揪住他,把他扔出院子。在小粉橋一號院拉貝的故居裏曾經有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晚上,拉貝走出房門,發現幾個日軍正從圍牆上翻下來,拉貝拿出電筒一照,一名日本士兵立刻用槍對準了他,發現拉貝是個德國人後才放下槍,拉貝嗬斥他們出去,但這幾個日本兵還想要讓拉貝替他們開門,而拉貝則堅持讓他們從哪兒進來就從哪兒出去。最後,幾個日本人隻能翻牆出了院子。
  二戰結束,已經回到德國的拉貝生活陷入了困境,全家依靠野菜樹葉充饑。這個63歲的老人還患上了嚴重的皮膚病。援手來自異國被他拯救的人們,1948年初,當年受他庇護免遭日寇淩辱的婦女、從日軍槍口下得以生還的男子和得到救濟而免遭餓斃的老人紛紛解囊相助,並將捐的錢物輾轉寄給拉貝。可是由於德國國內的物資極度匱乏,有錢也買不到食物,南京各界又自6月起按月給老人寄送食物一包。這其中也包括當時中國的第一夫人宋美齡。
  當時的中國政府還授予了拉貝鑲有紅、白、藍三色寶石的項鏈一條。
南京市把約翰·拉貝先生看作是仁愛的典範,將他的墓碑安置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997年5月,拉貝的墓碑由柏林運往這裏安放。2000年1月19日. “約翰·拉貝先生文獻資料展” 在南京開幕。
辛德勒在二戰期間救助過大約1000名猶太人,而拉貝的名單卻數以十萬計。即使拉貝先生沒有完全成功地實現安全區的夢想,經他及其他22位國際友人努力而幸免的中國人保守估計相信也能達到十萬人以上。
拉貝先生當年救助中國人是出於感同身受的良心,而作為中國人連恩人的名字都記不住我覺得羞愧。猶太人的後裔記住了辛德勒,而相比之下施恩不望報的拉貝先生的處境更讓人寒心。
建議每個對二次大戰的後果和大屠殺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讀這部書--《拉貝日記》,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記住這個南京的辛德勒。



◎譯  名 拉貝日記/約翰·拉貝
◎片  名 John Rabe
◎年  代 2009
◎國  家 中國/法國/德國
◎類  別 劇情/戰爭/傳記/曆史
◎語  言 普通話
◎字  幕 簡體中文
◎IMDB評分 7.4/10 (181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124377
◎文件格式 HALFCD2
◎視頻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2CD 435MB
◎片  長 125 Mins
◎導  演 佛羅瑞·加侖伯格 Florian Gallenberger
◎主  演 烏爾裏奇·圖克爾 Ulrich Tukur ....John Rabe
      達格瑪·曼澤爾 Dagmar Manzel ....Dora Rabe
      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Dr. Georg Rosen
      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 ....Dr. Robert Wilson
      張靜初 Jingchu Zhang ....Langshu
      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 ....Prince Asaka
      柄本明 Akira Emoto ....General Matsui
      Gottfried John ....Trautmann
      安妮·康斯金尼 Anne Consigny ....Valérie Dupres
      Yu Fang ....Han
      Mathias Herrmann ....Jochen Flie?
      Christian Rodska ....Dr. Lewis Smythe
      Christoph Hagen Dittmann ....Christian Kr?ger
      伊川東吾 Togo Igawa ....Ambassador Fukuda
      井浦新 Arata ....Major Ose
      Shaun Lawton ....Rev. Maggee
      杉本哲太 Tetta Sugimoto ....Kesago Nakajima
      Hans-Eckart Eckhardt ....German Embassy Clerk
      Hans Joachim Heist ....Scheel
      Yuan Wenkang ....Gu
      Ming Li ....Chang
◎簡  介 
  《拉貝日記》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曆者角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曾經對納粹主義深信不疑的拉貝,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百姓的生命。然而拉貝回德國後,長期經曆排查,晚年黯然病逝於柏林,《拉貝日記》也成為一段塵封記憶。
  1937年,距今差不多30年前,商人拉貝和他的妻子DORA生活在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他是西門子分部的負責人。他很難割舍把這個分部移交給他的繼承人WERNER FLIESS。他愛中國,他知道在這裏他是個有號召力的人物,然而回到柏林西門子總部,他隻是眾雇員中的一名而已。在他的慶功歡送舞會上,日軍轟炸了南京城,隨後日軍攻占了上海。由於恐慌事件突發,拉貝毅然打開公司的大門為他的中國員工及其家庭提供避難。
  第二天清早,當戰火熄滅,清查損失時,呆在南京城的外國人們開始商議在如此危險的時刻他們應該如何是好。德國猶太人外交官GEORG ROSEN告訴他們說上海有一個可以保障老百姓的安全區。VALéRIE DUPRèS——金陵女子學校的老師立刻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並提名拉貝為主席。作為一個德國人,他或多或少可以被看做是日本人的“同盟”。她的建議讓當地醫院的內科醫生ROBERT WILSON醫生感到十分惱怒,因為他痛恨“納粹黨員”。事實上,拉貝本想第二天就離開南京返回德國;但此刻他決定要留下來,並且即刻認真地投入工作。
  當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在中國人民身上殘忍發泄並施以暴行的時候,拉貝和他的同伴們機智勇敢地與日軍周旋,艱難地為南京老百姓提供安全區的保障。數十萬的老百姓湧入安全區——這比想象中的多的多。但是,日軍仍舊在虐殺和殘害中國的老百姓,安全區的補給越來越艱難。隨後,日軍計劃以一個假像來摧毀安全區——拉貝開始了與時間的賽跑……





下載請點擊


CD1http://www.megaupload.com/?d=MKSVVAZ
CD2http://www.megaupload.com/?d=CQD3AX1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