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尋片回應:挖掘人性醜惡的巔峰之作:Rash244;mon(1951)羅生門mkv日語中英字(MGU)

(2009-03-26 23:56:47) 下一個
該片是根據日本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是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以一宗案件為背景,描寫了人性中醜惡的一麵,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結尾的轉折又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的可信,讚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複興。該片上映後,在歐洲引起轟動,又在美國掀起“黑澤明熱”,黑澤明也因而被譽為“世界的黑澤明”。本片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獲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譯  名 羅生門/筱竹叢林
◎片  名 Rash244;mon
◎年  代 1951
◎國  家 日本
◎類  別 犯罪 劇情 神秘
◎語  言 日語
◎字  幕 簡中/繁中/英文
◎IMDB評分 8.4/10 ( 31433票 )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2876
◎製作公司 Daiei Motion Picture Co. Ltd. [日本]
       Daiei Studios [日本]
◎發行公司 Edward Harrison [美國] 1957 re-release
       Embassy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video
       Janus Films [美國] USA VHS
       Los Films del Búho [西班牙] 1984 Spain theatrical
       雷電華影片公司 [美國] 1951 USA subtitled
       標準收藏 [美國] USA DVD
◎文件格式 x264.BD720p.500K+AAC
◎視頻尺寸 592 x 432
◎文件大小 337.9 MiB
◎片  長 01:28:13.782
◎導  演 黑澤明Akira Kurosawa
◎編  劇 芥川龍之介Ryunosuke Akutagawa....stories Rashomon and In a Grove
       黑澤明Akira Kurosawa....&
       橋本忍Shinobu Hashimoto
◎主  演 三船敏郎Toshiro Mifune....Taj?maru
       京町子Machiko Ky?....Masako
       森雅之Masayuki Mori....Takehiro
       誌村喬Takashi Shimura....Woodcutter
       千秋實Minoru Chiaki....Priest
       上田吉二郎Kichijiro Ueda....Commoner
       本間文子Fumiko Honma....Medium
       加東大介Daisuke Kat?....Policeman
檢驗MD5:4AFD38F4901855060CCC62F312B888EE
◎簡  介
1951年獲威尼斯影展首獎,導演黑澤明一躍成為世界級的導演而享譽全球。
  故事由三人在羅生門邊躲雨而展開。此三人是雲遊和尚、砍柴人和乞丐。砍柴人自言自語:真是看不懂、看不懂。在乞丐再三追問下,砍柴人講了如下一件事:
三天前砍柴人進山去砍柴,在山裏看到在一把女人用的木梳傍有一具武士屍體。砍柴人趕緊到衙門去報官。差役抓住了殺死武士的強盜。在公堂上強盜承認見武士妻子美貌,強暴了她。由於武士妻子堅決要他倆決鬥,在決鬥了23回後,他殺死了武士。強盜想以此誇耀自己的武藝高強。武士妻子卻說,她受強盜侮辱撲到武士身上哭訴,昏了過去,手中短刀誤殺了武士。這時公堂上讓女巫把武士的靈魂招來審問,武士說,他妻子唆使強盜殺他,他十分羞恥,拿起短刀自殺的。砍柴人還說,其實他看到強盜與武士兩人的決鬥,開始由於沒有講,其實兩人的武藝很平常不像強盜所吹噓的那樣,是強盜砍死了武士。
正在三人談至尾聲時忽然聽到嬰兒哭聲,乞丐找到了被遺棄的嬰兒,想剝那棄嬰的衣服,被阻止後,砍柴人說,我已有六個孩子,不在乎養第七個孩子,讓我領養吧,和尚把孩子給了砍柴人。雨過天晴,夕陽照著砍柴人離去的背影。
心理需要與事實真相
《羅生門》本是芥川龍之介的一篇小說,而黑澤明編導的同名電影,則取材於芥川的另一篇小說《竹叢中》,兩篇小說本來是毫無關聯的。影片借“羅生門”為場景,讓三個在這裏避雨的人談論“竹叢中”的殺人案;而小說的結構,則是臚列案件的幾個證人和當事人在巡捕官署的陳述記錄,除此之外,不著一字。影片結構上這樣重新安排,使案子當事者陳述的不同的案情版本,通過與案子無關的對話者逐個講述出來,更有效地喚起觀者的強烈懸念: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抑或,事實的真相是否根本不可知?又通過對話者的議論“演繹”出這樣的意思:人對事實的陳述不可信,是由於人心的根本缺陷,而這缺陷幾乎不可克服;這意思在小說裏是引而不發的。文字的藝術不妨“隱”,視聽的藝術則必須一定程度地“顯”。
說羅生門下的對話者與案件無關,其實多少有點關係,其中的兩位在巡捕官署做過證人:那個和尚三天前的中午曾在山路上遇見一個武士牽著馬對麵走過,馬上坐著他的妻子,和尚認出胸口被紮過一刀的死者就是武士;那個樵夫則是首先發現死者的報案人,他說死者倒斃在離山路不遠的林子裏。第三位對話者確與案件無關,但很重要,正因為他不住地追問,悲天憫人的和尚和心事重重的樵夫才把旁聽到的3個案情版本一一道出;這個似乎看透了一切的漢子還發揮了不少人間不如地獄、人性不如獸性的議論,以及事實真相不可得知的虛無主義“認識論”,竟使對人心之善尚存一線希望的和尚都差點同意了他。
3個版本分別屬於遠近聞名的強盜多襄丸、死者武士的妻子和死者本人;死者的話是借女巫之口說出的,這是藝術手法,可以信為死者本人想說的話,不必橫生枝節。強盜騎著武士的馬,帶著武士的弓箭和腰刀,在逃逸的路上突然腹痛倒地,因此被捕手擒獲,他當然是嫌犯;武士的妻子也在附近的廟裏找到,兩人被帶到巡捕官署;女巫代言也在官署進行。強盜供認不諱,武士是他殺死的;女子則說,是她用自己的護身匕首刺死了丈夫;武士卻說,他是自殺的。
強盜供述:他在山路邊息涼,見那女子經過,便起了邪念。他將武士騙離山路,突然襲擊,絆倒武士,將其捆綁在樹上;又跑去騙那女子,說她丈夫突發急病,拉著她跑近武士身邊,當著武士的麵強暴了她。強盜既遂所欲,想要離開,女子擋住說:“我不能在兩個男人的麵前出醜,你們兩人必須有一個死。”強盜用長刀挑斷捆綁武士的繩子,武士立即跳起,拔刀應戰,經過20多個回合,強盜終於取勝,殺死了武士。
女人泣訴:強盜淩辱了她之後就溜之大吉,她跪伏在丈夫麵前失聲痛哭,丈夫卻一言不發,那眼神既不是悲傷,也不是憤怒,而是充滿著鄙視,冷酷無比,令她戰栗。女人苦苦哀求,請丈夫原諒,那武士始終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冷酷的眼光直誅女人之心。她從草間拾回反抗強盜時掉落的護身匕首,割斷繩子,遞匕首給丈夫,寧願他殺了自己,丈夫仍舊不言不動,眼光如劍。她絕望之下想與丈夫同歸於盡,便以匕尖對準了丈夫,自己昏過去了;醒來後看到丈夫胸口插著那把短刀。
武士的版本最離奇:那強盜完事後,又花言巧語引誘女人隨他去,做他的渾家,那女人不僅意肯言從,竟還指著被綁的丈夫要求強盜:“先殺了他!”聞言連強盜都大驚失色,一把將她掀倒在地,反問武士如何處置這個女人:“是殺了她!還是饒了她!”因這一言,武士從心底寬恕了強盜;女人逃走,強盜追之不及,回轉來割斷武士身上的繩索,也悻悻然走了。妻子的“背叛”和“狠毒”,使武士痛不欲生,拾起短刀,毅然自盡。
案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羅生門下那個漢子的評論似乎可以作為總結:“人都自以為老實,都把對自己合適的話當作真話,而把對自己不合適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這樣才心裏舒坦。”可不是嗎?人們說謊,往往並非有意說謊,而是真的以為自己說的是事實;心理陷溺在需要中,就會啟動一種機製,能把自己不肯承認的事情,對自己不合適的事情,下意識地、自然而然地忘記掉,修改掉,以求得心裏舒坦。當事人各說各的,看來真相是真的不可得知了。
然而,影片添加了小說中沒有的第4個版本,是屬於那個樵夫的。他其實躲在樹叢後麵,目睹了案情的全過程,隻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漏出的一句兩句被那敏感的漢子抓住,追問不休,才說出他的版本:強盜強暴過武士的妻子後,請求原諒,還請求女人跟他走,他願意金盆洗手,改惡從善,用勞動來養活她。女人二話沒說,拾起匕首,跑近丈夫,割斷繩索,兩個男人明白她的意思,是要他們用決鬥來決定她的命運。但兩個男人都很怯懦,都怕死,不想戰鬥。武士說:“我才不願意為一個女人拚命呢。”還罵女人:“在兩個男人麵前出醜,為什麽不自盡。”那強盜也順水推舟地奚落女人。女人氣極,破口大罵,罵他們膽小鬼,罵他們名不副實。兩人不得已才出手,且都本事平平,刀法不準,一個砍進樹裏,一個插進地裏,拔不出來,決鬥成了毫無章法的扭打。強盜終於碰巧從地裏拔出長刀,刺死了武士,自己還在索索發抖。
這個版本可以認為也應該認為至少是基本真實的,否則黑澤明添這一筆豈不成了蛇足?黑氏這一增筆似乎又轉進了一層意思:妨礙認知事實真相的道德缺陷和心理障礙,雖然難以克服,畢竟不是不可克服;樵夫既已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偷匕首,他就不受過失的障礙了,他能夠道出事實的真相。影片末尾,羅生門後壁角下傳出啼哭聲,原來是個棄嬰,那個以“人人都在作惡,我也不妨作惡”為人生哲理的漢子,剝下嬰兒的外套就走。樵夫則抱起嬰兒,準備帶回家養,他對和尚說:“我已經有6個孩子,再添一個也不過一樣的辛苦。”和尚感謝他:“幸虧你,我還可以相信人。”
但是,影片中仍有伏筆,仍留下了問題,值得深思,即,強盜用來刺死武士的究竟是長刀還是匕首?既然樵夫的版本為基本真實,我們不妨以此作參照來分析一下強盜、女人和武士的版本,連帶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強盜的版本比較接近真實,因為確是他殺了武士。他把女人無言地割斷繩索,改為女人主動說要兩個男人決鬥,是誇張了點,但女人確有這個意思。他的心理需要表現在把當時的怯懦怕死說成勇敢威猛,為此他還不惜誇讚武士的勇敢威猛來陪襯自己:“能和我鬥到20回合以上的,隻有他一人。”他當然不肯承認“決鬥”中曾失手丟刀,所以刺死武士的隻能是一直在手的長刀。
武士憎恨妻子,是因為受到強盜強暴其妻子得手過程包括種種細節的強烈刺激,從而把內心痛苦投射為無辜女人的“罪惡”,這是怯懦膽小而又妄自尊大、男尊女卑思想頑固的男人常會有的心理指向方式。武士說是自殺,其實想怪罪女人殺了他,女人割斷繩子,要他與強盜決鬥,確是他的間接死因。同時,他不肯承認輸給強盜,說為自殺,也出於這種心理需要。因心理需要而下意識地編謊說事,分析起來,故事裏總會有一兩個事實的基點。武士說他死在匕首下,應該是事實,因為他臨死知道刺進胸口的是匕首,心理並不需要在這種地方說謊。
女人其實未逃走,而是極度恐懼地旁觀戰鬥。她看到匕尖對準丈夫時嚇得昏死過去,醒來又看到丈夫胸前插的是匕首,而這場戰鬥正是她用匕首割斷繩子挑起的,所以她自責自罪,認為是自己刺死了丈夫。她的心理需要是強調自己的行為另有原因,即丈夫那冷酷鄙視的眼光,以稍稍減輕一點自己並沒有的罪責。這女人的心理需要實在很可憐,她完全不必要地自己跳進18層地獄,惟一的需要是往上升一層。而刺死武士的是匕首,這一點她也沒有必要說謊。
這樣看來,扭打中強盜幸而到手的不是長刀,而是短刀,樵夫到底還是說了謊。樵夫是說了謊了,所以當武士說到“我死了,一個人的腳步輕輕地走來,從我的胸口拔去匕首”時,他坐不住了,霍地跳起,大聲抗辯:“不對不對,他說的是假話,插在他胸口的是長刀不是短刀。”武士的假話多了,樵夫何以獨獨抗議這一條呢?是長刀還是短刀的問題,對別人不重要,對樵夫卻最關重要。因為若是短刀,那麽他的偷,就不是從草間順手牽羊地拾取,而是從死人血淋淋的傷口拔取,性質要嚴重得多。樵夫心理上不肯承認,自己竟會這麽忍心,所以他對和尚說:“有時候,我連自己的心思都摸不清。”
小說《竹叢中》的最後一節是“借巫師的口,死者幽靈的話”,而他的話最後一句也是:“我感到胸口的匕首被拔了出來,我的鮮血汩汩地往外冒。我就這樣死了。”不管芥川寫這句話是就事論事刀總要被拔出來,還是另有寓意讓讀者去推演想象,電影《羅生門》的所有增筆,就是靠這句話與小說完美無縫地貼接在一起。小說是完整的,又是開放的,沒有終止符;電影把小說的意思深進了一層,也是完整的,又仍然是開放的,同樣沒有終止符。人心缺陷與認知事實真相的關係問題,黑澤明並未給出最終的答案。





下載請點擊


http://www.megaupload.com/?d=YXVXW1W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