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荒” 中國“不慌”
(2008-06-24 11:18:29)
下一個
進入2008年,由糧價猛漲帶來的全球“糧食危機”突如其來,威脅到全球2000萬貧困兒童,使1億多人陷入貧困。然而,在這個背景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卻“一枝獨秀”,保證了糧價基本平穩。
數字顯示,2007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112%,玉米價格上漲47%,中國糧價上漲約10%左右。今年一季度,泰國大米價格一夜之間從每噸330美元飆漲至1000美元,中國糧價卻波瀾不驚。據商務部市場監測,全國糧食零售價格1月4日為4.14元/公斤,5月2日為4.20元/公斤,每公斤上漲6分錢。
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表示,中國保證糧食價格穩定,對世界糧食價格穩定起了很大作用。從目前來看,中國國內糧食價格上漲趨勢與世界不同步,是比較慢的。如果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價格上漲很快,那麽國際市場價格就更加不一樣了。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說,國有糧企現有庫存可滿足一年消費,庫消比高於國際公認的17%至18%糧食安全線水平。
國內自給:奠定市場供應物質基礎
當前的全球糧食危機成因複雜,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少國家大力推進工業化,忽視了糧食生產。作為一個正在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堅持糧食自給戰略,強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全國糧食自給率高達95%,少量的進口也不是為彌補缺口,而是調劑品種。
按照“自給戰略”,我國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先後實行了米袋子省長負責製,嚴格保護耕地,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特別是2003年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了一係列促進惠農促糧的政策措施,免延續了2600多年的征農業稅,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為種糧農民徹底鬆了綁;增加了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並逐年加大力度,到2008年達到950億元。
這幾年,國家扶持“三農”的資金每年以千億元的額度增長。2008年,國家在預算安排“三農”投入5626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的基礎上,又增加252.5億元資金。記者在江西糧區采訪時了解到,現在農民種糧平均每畝可以拿到130多元的補貼。
這些政策的實施使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連續四年豐收。2007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0030億斤,比2003年增產1400多億斤,小麥、稻穀、玉米等三大穀物品種產量恢複到9000億斤以上,為我國糧食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物質基礎。
最低收購價:穩定糧食市場的“定海神針”
“穀賤傷農”,“米貴傷民”。糧價過低影響種糧收入,農民種糧沒有積極性,不利於糧食安全,糧價過高又使消費者難以承受,影響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這是國際農產品市場特別是糧食調控的一道難題。我國從2004年開始探索的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著力破解這一難題。以此為核心的新型糧食流通體製,成為我國糧食市場的“定海神針”。
按照最低收購價政策,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國家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調控,必要時由國務院決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當市場糧價低於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委托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按最低收購價收購農民的糧食。
這個政策“一舉多得”。首先,在開春之際給農民吃了“定心丸”,防止了“穀賤傷農”,保證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生產。而通過托市收購掌握了糧源,國家增加了糧食儲備,提升了穩定市場的能力。在2005年以前,我國的糧食儲備分為國家儲備、地方儲備和老百姓的民間儲備。有了最低收購價糧以後,國家調控市場又多了一個手段。
以小麥為例,2006年小麥上市時主產區價格過低,出現農民“賣糧難”,為此國家首次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收購托市小麥數量達4100萬噸。2006年底,國內糧食市場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價格突然上漲。國家隨即把這些最低收購價糧通過拍賣大量投放市場,很快穩定了價格,而沒有跟隨國際價格一同走高。
幾年來,我國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範圍先後從秈稻擴展到小麥、粳稻,既保護了農民利益,又掌握了大量糧源。在今年世界糧食危機的背景下,雖然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動用中央儲備糧,但市場糧食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國家調控的基本手段就是這些最低收購價糧。
國家糧食局研究員丁聲俊說,國際糧價飛漲背景下中國糧食市場的穩定,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功不可沒。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探索了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有效的糧食宏觀調控新手段。
叫停糧食“能源化”項目:保障糧食安全
業界人士認為,這輪全球“糧食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能源危機”。一些發達國家大上燃料乙醇項目,汽車與人爭糧吃,使糧食庫存減少,是一個重要因素。如美國2007/08年度燃料乙醇產量將上升到2621.9萬噸,消耗玉米8128萬噸,相當於美國當年玉米產量的24%。
雖然自身能源供應相當緊張,但我國在糧食加工能源的熱潮中保持了清醒,自始至終都強調燃料乙醇項目的“非糧化”。2005年起,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的推動下,我國東北一些地方上燃料乙醇項目熱情高漲。2006年底,全國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設生產能力已超過千萬噸,其中不少是以糧食為原料。在我國玉米生產第一大吉林,當年底包括燃料乙醇項目在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已超過400家,其中12家企業的總加工能力就達到1200萬噸。按照當時的發展態勢,到十一五末期,吉林每年共需玉米2500多萬噸,遠遠超過1750萬噸的全省玉米常年產量。
對此,我國政府從我國特殊的國情、保證國人糧食安全的高度出發,果斷出手叫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12月份接連下發通知清理和叫停糧食能源化項目。實行生物燃料乙醇項目核準製,須經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商財政部門核準。凡違規審批和擅自開工建設的,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非定點企業生產和供應燃料乙醇的,以及燃料乙醇定點企業未經國家批準,擅自擴大生產規模,擅自購買定點外企業乙醇的行為,一律不給予財政補貼,有關職能部門將依據相關規定予以處罰。隨後,在國家的燃料乙醇產業規劃中,更明確了“非糧化”的思路。
生產、流通、消費環環相扣,物質基礎、體製保障一起發力,保障了中國的糧食安全,實現了到目前為止我國糧食價格的基本穩定。國家發改委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國內糧食消費量10200億斤左右,產需總量基本平衡。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進口彌補外,小麥、稻穀、玉米三大品種消費量在8500億斤到8700億斤左右,產需平衡有餘。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