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人與處世

(2009-01-06 10:20:11) 下一個

  古今達士之為人處世、涵養識見是智慧之結晶,可令學人受用終生,但我們也不能僵直理解、機械照搬,比方說“君子不妄語”,當我們到人家家裏去拜訪,過了吃飯時間,主人問:“吃了飯嗎?”你明明未吃,為了不打擾對方,卻回答說;“吃過了”。縱然欺騙了對方,其出發點卻是好的。又如醫生安慰患了絕症的病人,雖然打了妄語,但其動機是善良的。重要的是應該保證在正知、正見、正行的基礎上活學活用。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成功的第一步。

  △處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言行相顧,心跡相符,始終不二,幽明無間。易世俗所難,緩時流之急,置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流之人。

  △挫折自己的銳氣,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斂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顯得太特殊,即所謂和光同塵,韜光養德。

  △待人處世的態度不可太輕率,否則將為事物所困擾,而無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過份慎重,以致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灑脫自在的氣度。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寬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拙字可以寡過,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遠禍,苟字可以養福,靜字可以益壽

  △節欲戒嗔,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順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精明也要十分,隻須藏在深厚裏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深厚而得禍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

  △立身要高於人,處世要知退讓。世人多半為追究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見者,則能保持超然的態度,以行道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汙染,就要有高於別人的見識。

  △處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不蹈無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門,不進藏物之所,非但避禍,亦以遠禍。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處世讓一分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南無阿彌陀佛

轉自地藏孝親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青柏 回複 悄悄話 這麽麻煩!處什麽世嗬。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