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
2012 (106)
2017 (164)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大乘佛教佛塔,距離日惹市Magelang西北40公裏。婆羅浮屠修建於8-9世紀,整個建築用玄武岩石塊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邊長118米。
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台基代表欲界,4層方形台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層圓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無色界。
方形台(色界)浮雕回廊
塔基的浮雕敘述了佛經的天、人、畜生、地獄等六道輪回,因果報應律。
4層方形台第1回廊主壁題材為本生、佛傳、譬喻和說法,描繪了釋加牟尼從下凡到成道的過程。第二,三回廊主壁題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參修成正果的故事。第4回廊尚未明了。
方形台佛像供奉於壁龕中
3層圓形台和大窣堵波(無色界)的舍利塔
色界的細致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征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雙腿交叉的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
婆羅浮屠
1006年默拉皮火山噴發,火山灰淹沒了婆羅浮屠。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尼西亞後,佛教衰微,婆羅浮屠被廢棄。1814年,托馬斯、拉弗爾斯爵士重新發現了佛塔。
普蘭巴南位於中爪哇,離日惹市約18公裏,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印度教建築。
普蘭巴南大約建造於公元850年。普蘭巴南建成後很快就被遺棄並開始破敗。其重建始於1918年。
普蘭巴南由8座主廟(坎蒂)和250餘座孤立的神廟(佩瓦拉)組成。三座主要神廟分別供奉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濕婆(毀滅之神)、毗濕奴(秩序之神)和梵天(創造之神)。
濕婆神廟位於正中,高達47米,有東、南、西、北四個石室。其中主室供奉一座3米高的濕婆像,其它三個石室分別供奉濕婆的妻子難近母、他的化身投山仙人和兒子象頭神。
毗濕奴神廟位於北方,梵天神廟位於南方。每座主神廟之前均有小坎蒂,分別供奉主神的坐騎:濕婆的神牛、毗濕奴的大鵬金翅鳥和梵天的孔雀。
神廟回廊的浮雕描述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羅摩的妻子悉多被魔王羅波那劫持,神猴哈奴曼幫助羅摩救回悉多。
印度傳統認為羅摩是毗濕奴的化身,他殺死魔王羅波那,確立了人間的宗教和道德標準。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西遊記》的“猴行者”孫悟空的形象也受到哈努曼形象的影響。
神廟的周圍建有250多座大小不同的獨立神廟(佩瓦拉)。人們認為佩瓦拉象征著國王的臣民。佩瓦拉排列成四圈,最裏麵的一圈隻允許婆羅門進入,其它的三圈分別供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使用。
普蘭巴南 典型的印度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