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跪禮》 ——小說
靈堂裏,陰燈如豆,香煙繚繞,紙錢灰燼打著旋兒飄散。明天是大喪的日子,張富跟跪在剛剛逝去的母親的遺像前,額頭觸地,淚水無聲地浸濕了冰冷的地磚。這些日子,他跪了太多人:跪母親,跪親朋,跪幫工…,可在他心裏,最想跪的,是他的的弟弟和弟媳。
福跟記得,那年他為了要吃麵包喝牛奶,不管不顧地拋下老小、拋下責任;瀟灑地遠渡重洋。臨行前夜,弟弟站在在父母雙親前,安慰他說:"哥哥,你放心去,家裏有我。"當時,月光從窗外斜斜地照進來,落在弟弟略顯單薄的肩上。那時母親已經臥床,父親年邁,孩子尚幼,弟弟不過二十出頭,他不知道要撐起整個家,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的前程、他的美好生活、他的健康、他的自由… 那時的弟媳還是個紮著麻花辮的姑娘,單純得像山澗的清泉。她崇拜著弟弟,覺得他什麽都懂,什麽都會。她不知道,這個濃眉大眼的小生正需要著她來分擔家庭重擔。這擔子一挑起來就是四十年!她的付出不能說是被迫的順從,也不能說是心甘情願的擔當;是嫁雞隨雞,隨遇而安吧。
四十年裏,福跟在異國他鄉無拘無束地追逐著自己所謂的夢想,而弟弟和弟媳守著這個家,像一棵大樹,默默地把根深深紮進故土,撐起一片天。起先家信裏、後來電話裏,再後視頻裏,弟弟總說家裏一切都好,讓哥哥不必掛念。福根也假裝家裏一切太平安好,父母康健,孩子天然地品學兼優,他好肆無忌憚地、自私地享受他要尋求的生活和自由。可福根哪裏想到,為了他的幸福生活、為了他的自由,弟弟付出了多少;福根哪裏知道,母親生病是弟弟弟媳守在床邊;父親偏癱,是弟弟、弟媳攙扶散步,送醫救治;父親死後弟弟獨自將其安葬…
福跟直起身子,看見靈堂的一角,穿著白色孝服的弟媳正在昏暗的燈光下默默地整理著燒紙,她的鬢角已經花白,背也有些佝僂,發黃的臉上布滿皺紋。這些年,她既要照顧老人,又要操持家務,卻從未有過半句怨言。那一刻,福跟忽然明白,正是弟弟、弟媳的默默付出,才讓他能在異國他鄉安心追夢。他挺直著的腰板彎曲下來,頭似乎很重,向地麵垂下去。
……
夜深了,守靈的人橫七豎八地歪躺在地上臨時搭起的地鋪上。福根獨自跪在靈前,望著母親的遺像,他忽然想起那句老話: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可他此時此刻,隻想跪弟弟、弟媳。這不僅是感激,更是愧疚。是他們用雙肩扛起了本該由兄弟倆共同承擔的責任;是他們用他們青春換來了他的自由和任性。
香爐裏的香漸漸燃盡,福根輕輕叩首。他心裏對弟弟、弟媳說:這一頭,磕的是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磕的是你們無怨無悔的付出,磕的是我永遠無法償還的感激……
夜風拂過,帶來遠處隱約的餘年鞭炮聲。福根知道,弟弟、弟媳不會接受這樣的直言表達,更不會接受他跪拜,但在福根心裏,永遠會保留這一份最深的敬意。
在這寂靜的夜裏,母親臨終前的輕聲呢喃:“和兄弟姊妹嘠羅地好好地”,在靈堂裏反複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