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in

作者的話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保健雜韻》。希望感興趣的鄉親讀了之後,對常見病和多發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
正文

說點兒‘臭’事兒

(2024-06-24 05:37:58) 下一個

說說‘臭事兒’

 

’臭‘是氣味,氣味由嗅覺器官(鼻腔)感知,臭不是’味道‘(taste)不能由味覺器官(舌頭)感知。

 

我們通常說“臭味撲鼻而來“

是說’臭‘是一種‘氣味’,‘氣味’是動物嗅覺器官(鼻子)的嗅覺受體對氣味分子的感知。

空氣中的臭味分子由鼻孔進入與嗅覺受體結合,活化嗅覺細胞並傳送電波到微型嗅球,進入禮冠狀的細胞,最後傳到腦神經部位,腦皮層把接收到的’臭味‘整理歸檔,接著把該氣味與留存在腦海裏氣味信息比較分析作出、香臭的判斷。

 

什麽是刺激嗅覺器官讓人們聞到臭的‘臭味分子’?

 

‘臭味分子’ 有很多種,如廣泛應用於預防煤氣泄漏的(Methanethiol)甲硫醇,糞便中的吲哚分子,臭豆腐、臭鹹魚、臭雞蛋中的硫化氫,硫化氫吲哚 (Indole)  糞臭素(Skatole)、 (Ammonia)、短鏈脂肪酸 (Short-chain fatty acids):例如丁酸和丙酸,這些酸具有濃烈的酸臭味、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等等。

 

為什麽臭豆腐等食品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這是因為同一食品同時刺激了嗅覺—’聞‘,和味覺—‘嚐’兩個不同的感覺係統。你聞到的這種食品的氣味和你嚐到的這種食品的味道相反。就拿臭豆腐來說吧,嗅覺細胞捕捉到的是氨氣氰化等‘臭味分子’,而味覺細胞感知的卻是穀氨酸天冬氨酸等鮮美的’香味分子‘

 

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發現,有的食物經過特殊發酵處理後可以長期保存。 這些臭魚、臭雞蛋,臭豆腐,在醃製發酵過程中,它們的蛋白質、脂肪變性後既能形成上述的聞起來臭的上述一係列“臭分子“,同時還釋放出吃起來香的’香‘分子。這些香分子包括:穀氨酸(味精成分)、醛類、酮類和吡嗪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帶來了豐富的香氣。另外硫化氫和其他硫化物雖然聞起來有臭味,但在加熱過程中,適當濃度下的硫化物可以與其他化合物結合,形成複雜的香味。

 

世界上常見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食品:

 

1,瑞典醃鯡魚罐頭

瑞典醃鯡魚是一種散發著惡臭、味道偏酸的罐裝食品。每年4~6月鯡魚產卵的時候,漁民們打撈起數百噸鯡魚,為醃製鯡魚準備好原料。

醃製鯡魚的獨特之處在於自然發酵。為了保證鯡魚不會在發酵過程中腐爛變質,製作者們總是把剛打撈上來的鯡魚放在濃鹽水中用文火煮過,再裝入罐頭中任其自然發酵。

由於惡臭難忍,餐廳的侍應要在水中開罐頭,食客要在室外進食,以免臭味四溢。

當地人則選在室外開罐頭和進食,但醃鯡的氣味實在難忍,鄰居和路人均要掩鼻。

即使如此,瑞典人仍計劃將這種地道食物出口,現在已被公認為世界第一臭味。

這就是山東壽光縣出產的鹹臭魚,蝦醬的味道。

 

2,Kiviak

加拿大的發酵食物。先準備一個海豹屍體挖去內髒,然後在死去的海豹肚裏放了放了70~80隻的海鳥,再埋起來發酵,過幾年再把海豹挖出,然後割開肚子,取出海鳥。

因為羽毛不會發酵,所以還會保持海鳥原來的形狀。直接拔掉鳥的尾巴,用嘴從海鳥的肛門吮吸,把已經發酵腐化的內髒吸出來,據說可以得到海綿般的口感和極刺激的味覺享受。

3,TEX MEX

TEX MEX是一種作料,

這種作料最大的特點就是,但是其臭味既不同於奶酪的臭,也不同於中國皮蛋的臭,它的臭味特征就是“狐臭”(腋臭)。

這個作料的配方裏有二十多種天然植物,發出臭味的是一種叫Comino的小種子,這種小種子在西班牙和中南美洲國家都盛產,尤其是墨西哥,盛產這種種子的國家的民眾對於這個味道不僅習以為常,還愛不釋口

 

4,臭奶酪

喜歡臭奶酪的人,應該知道世界上有一種臭奶酪。相比是歐洲先人們為了奶酪保存而發明的食品。後來隨著歐洲移民進入到北美。這種臭奶酪辣、臭香、吃起來像臭豆腐,但味道溫和得多,也沒有那麽鹹。

 

5,魚腥草

魚腥草有股魚腥臭味,與其生長於溝邊、溪邊及潮濕的疏林下的生存環境是分不開的。

魚腥草具有清熱、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在曆史的變遷發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

小時候因為咳嗽喝過魚腥草,腥味十足,不臭。

 

6,番石榴

 

番石榴有個別名叫做雞屎果,從這個別名就知道它的氣味是很特別的了。

番石榴不但是生食的鮮果,藥用價值也很顯著。

但是,因番石榴甘溫而澀並且含有鞣質,食之可以止瀉多食容易導致便秘,所以,患有便秘或者內有火氣者不宜食用。

此外,番石榴的樹皮、根、葉也可入藥,用來治療某些病症。

 

7,榴蓮

榴蓮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它氣味濃烈、愛之者讚其香,厭之者怨其臭。據說隻要首次大膽嚐試第一口後,甜美沁心的食味卻會教你越吃越想吃。許多觀光客在嚐到過榴蓮的美味後,都會回味無窮,甚至上癮。我知道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女孩到新加坡嚐了榴蓮後對新加坡‘榴蓮’流連忘返。

 

8,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

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可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

我喝過一次,不能說好喝,但氣味和味道都沒有,那麽誇張。

 

9,臭鱖魚

臭鱖魚是徽州菜代表之一,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

其實,一點都不用擔心,這絕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

 

10,臭豆腐

臭豆腐聞著臭是因為豆腐在發酵醃製和後發酵的過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在蛋白質分解後,即產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鮮美的滋味,故“吃著香”。

 

這些臭物,我已經品嚐過了,瑞典鯡魚、臭豆腐、臭雞蛋、臭鱖魚,北京豆汁、魚腥草、臭奶酪。準備在有生之年有機會就繼續品嚐,除加拿大Kiviak之外的,其他’臭物‘。這種Kiviak的製作太惡心,別說吃,聽起來就想吐。

 

(本文編譯整理者感謝信息來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ub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感謝鼓勵鞭策。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富斌寫得很詳細,臭味和味道之間的區別解釋得很有趣。看完這篇文章,我都對臭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謝謝富斌的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