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in

作者的話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保健雜韻》。希望感興趣的鄉親讀了之後,對常見病和多發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
正文

曆史上的八月九日

(2023-08-09 02:24:38) 下一個

 

今天是8/9日,2023年的第221天,今年還剩144天。
人類曆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如下值得我關注的事件:
1,1945
蘇聯百萬大軍進攻東北日軍
2,1945
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3,1945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講演
4,1965 
新加坡共和國成立
5,1974
福特接替尼克鬆成為美國總統

以下是較為詳細的介紹和編者按?

1945
蘇聯百萬大軍進攻東北日軍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大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駐守東北軍之關東發動全線進攻。同時,蘇海軍太平洋艦隊也先後在朝鮮北部、千島群島登陸,協同陸軍作戰。在蘇軍的強大攻勢麵前,關東軍節節後退。

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投降詔書。17日,蘇聯元帥、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向日軍發出通牒,要日軍放下武器,全部投降。
18日,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向蘇軍投降。
20日,關東軍開始向蘇軍繳械。
至8月30日止,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的關東軍全部解除武裝,蘇軍對日作戰結束。

編者按?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加速當時日本帝國的崩潰,,加速了溥儀偽政權的崩潰;也為日後蔣介石政府的崩潰埋下了伏筆。編者按?

1945
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所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1945年(昭和20年)8月9日日本當地時間上午11時02分(UTC+9),亦是人類曆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是屬於Mk-3型且名為“胖子”的原子彈。當時的長崎市人口有24萬,戰後估計死者約達14.9萬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麵燒毀或破壞,許多幸存者飽受輻射後遺症的折磨,包括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日本在被核武器攻擊的6天後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次核爆炸為二次大戰畫上休止符。
編者按? 美國對日本釋放原子彈,特別是第二顆原子彈,是有爭議的。這是個“千秋功罪任人評說“的問題,看一下幾個時間點有助於對這個問題作出判斷。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最後通牒呼籲日本無條件投降。7月29日,鈴木總理發表聲明,據稱是在內閣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蔑視投降最後通牒不值得官方通知,並強調加快日本飛機產量。
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投在廣島;
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投在長崎;
8月10日,日本宣布打算投降,並於8月14日接受了波茨坦條款。
顯然當第二顆原子彈被投下時,日本當權者認識到美國還有更多如此巨大的武器,可怕的炸彈令日本當局者恐懼,而且不可能阻止它們;又給了他們保麵子的機會;加之蘇聯紅軍出兵東北,使得投降成為唯一選項;隨後日本無條件投降。原子彈是快速結束日本戰爭的主要因素。

Atomic bomb dropped on Nagasaki

On August 9, 1945, a second atom bomb is dropped on Japan by the United States, at Nagasaki, resulting finally in Japan’s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1945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講演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演講。他說: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中國人民表示熱烈的歡迎。由於蘇聯這一行動,對日戰爭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

編者按?東方陣營曆來宣傳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是日本無條件的原因。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說:“由於蘇聯這一行動,對日戰爭的時間將大大縮短“,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促成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決定因素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其他因素是次要因素。原子彈爆炸嚇到了日本當權者,也給了他們不至於“顏麵盡失“的機會:不是我們無能,是美國鬼子的炸彈太厲害了!編者按?

1965 
新加坡共和國成立

在經濟分歧和種族緊張局勢下,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通稱新加坡,也可被稱為星加坡,星洲或星(新)國,別稱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邦,於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麵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麵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整個城市在綠化和保潔方麵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新加坡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加入英聯邦,1967年8月8日協助成立了東盟組織。

編者按?新加坡的建國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獨立建國“,她是被馬來西亞‘掃地出門’,成為棄兒之後被迫立國。歪打正著,幾十年後成為太平洋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為亞洲人的繁榮昌盛提供了一個榜樣。編者按?

Singapore expelled from Malaysia following economic disagreements and racial tensions; becomes independent republic.

1974
福特接替尼克鬆成為美國總統

Richard M.尼克鬆於1974年8月9日中午正式結束他作為美國第37任總統的任期。
幾分鍾後,副總統Gerald R.福特在白宮東廳宣誓就任美國第38任總統。宣誓就職後,福特總統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向全國發表講話,宣布:“我的美國同胞們,我們漫長的國家噩夢已經結束。”
編者?噩夢結束了嗎?還是為另一個噩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編者按?
Gerald Ford becomes president after Richard Nixon resigns

In accordance with his statement of resignation the previous evening, Richard M. Nixon officially ends his term as the 37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noon on August 9, 1974. Before departing with his family in a helicopter from the White House lawn, he smiled farewell and enigmatically raised his arms in a victory or peace salute. The helicopter door was then closed, and the Nixon family began their journey home to San Clemente, California. Richard Nixon was the first U.S. president to resign from office.
Minutes later, Vice President Gerald R. Ford was sworn in as the 38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After taking the oath of office, President Ford spoke to the nation in a television address, declaring, “My fellow Americans, our long national nightmare is ov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