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in

作者的話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我寫了這篇《保健雜韻》。希望感興趣的鄉親讀了之後,對常見病和多發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鄉人馬益著先生的《莊農雜字》的啟發,
正文

瑞行漫記 之五

(2018-10-09 19:16:35) 下一個

之五

抵達哥本哈根的第二天,“組織方“征求我的意見,‘去哪裏’, 我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當機立斷,從容不迫,當仁不讓…(就知道這麽多)地提出去憑吊安徒生。

此處得解釋一下,以正視聽。我在哥本哈根的幾天裏,反複遊覽與安徒生及其童話故事有關的地方、‘古跡’,並不是因為我對安氏及其作品有多深的了解,而是因為我對哥本哈根’一眼一摸黑‘(我另一隻眼睛視力極不好)。慚愧地很,我那個年代,我的生活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我自小沒讀過,也不可能讀過,安徒生童話;也不記得什麽時候才知道安氏其人,什麽年紀才接觸了一點安徒生童話;反正是很晚,很晚了。如果我能從小就生活於安氏童話故事裏,美人魚還用著現在還光著身子,癡癡地等著嗎?一件廉價旗袍是敢保證的,弄好了,Victoria secret 送上。

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Odense的小鎮。十四歲時當鞋鞋匠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後他到哥本哈根謀生。他生前熱愛哥本哈根,死後就葬在哥本哈根著名的(Assistens Kirkegard)克爾凱郭爾公墓。

經旅館前台美麗,友好、和藹可親、對哥本哈根城市了如指掌的服務員指點,和公共汽車司機的熱心幫助;我們倆很順利地就找到了坐落於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克爾凱郭爾公墓。四麵乳黃色的圍牆圍住一大片片蒼鬆翠柏和各色花草;形色各異的墓碑掩映在綠樹之中。墓園雖然肅穆而靜美,但隨時在墓園縱橫交錯的道路上遇到看到很多的年輕父、母推著熟睡的嬰兒在裏麵行走;當然也不時地見到在墓前敬禮、致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安氏墳塋大概是這裏最常被人憑吊、’瞻仰‘的墳塋;墓園的指示牌上和地圖上的坐標點用黃線明確標出。

翠柏環圍的安氏墓碑上用丹麥語刻有有生卒年月和幾句生平簡介。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了。失望之餘,我替安氏極度不平!這麽大的文豪,死後連個‘革命旗手’的稱號都沒有!也沒追認什麽‘國學大師‘!死了埋這麽個不起眼的地方,連個發達地區的村支書的陰宅都不如!

我困意襲來,管頭不顧腚地躺在墓地的長凳上,呼呼大睡一覺。醒來後夫人問我,安徒生沒給你捎個話,要你做他的關門弟子?我對老婆說,‘安氏自幼喪父,離母;終生失戀?終身未娶,追過男人、也追過女人;都是剃頭匠挑子—-一頭熱。一生沒有什麽朋友,就跟狄更斯交往;最後還讓狄更斯家人逐出家門。就他這情商,你覺得我想當安徒生嗎?‘你是絕對不會的。知我者,‘屋裏人’也!

這老兄‘其生也不榮,其死也不哀’呀!玩笑話。

臧克家的說過: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安徒生死了,卻在一代代兒童的閱讀中得以永生。

真誠祝願天國裏安氏已經找他的如意郎君或美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喜歡瑞士,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