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人性挺立 中華文化汶川大地震中鳳凰涅盤
(2008-06-12 18:10:20)
下一個
廢墟上人性挺立 中華文化汶川大地震中鳳凰涅盤
ZT來源:中國新聞網
四川汶川發生的大地震牽動著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心,也受到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國上下一心抗震救災的表現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所表現出來的空前團結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香港《文匯報》6月4日發表評論指出,大地震震掉了中國人心靈的塵垢,清晰地顯示出中華文化鳳凰涅盤的軌跡,將中華民族複興的輪廓冉冉托起。
評論指出,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舉國震痛,凡我同胞不分地域、不分老幼,共赴國難。中國政府、軍隊、人民,在巨大災害麵前,表現出大仁大義、大忠大勇、大德大愛,世所罕見,深刻詮釋了中華文化的真諦。在巨災之前,良知複蘇,在廢墟之上,人性挺立。
評論說,也許是曆史的巧合,汶川恰恰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史載大禹的故鄉,就在汶川刳兒坪。大禹是中國古代的治水英雄,古羌人的傑出代表,華夏文化的奠基人,是華夏民族最傑出的人文初祖之一。大禹文化是華夏民族的根祖文化,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評論稱,當大禹之時,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大禹受命於危難之際,挑起了治水安民的重任,體現了仁德愛民的精神。大禹惡衣服,菲飲食,播教化,行善政,造福於黎民。他新婚不久即離家赴任,在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體現了公而忘私的精神。中華民族的先民是很有點氏族民主精神的,公眾領袖由各氏族部落民主推舉,年老力衰就退位讓賢,並不視天下為己有。大禹也繼承了古代民主傳統,他巡狩會稽臨終之時,他並沒有傳位給兒子,而是“以天下授益”,體現了民主禮讓的精神。大禹精神所代表的中華人文精神,體現出勤勉、開明、務實、智慧、堅定、高尚、無私等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華。
地震震出了中華文化的精粹
評論說,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大禹的業績與精神為曆代勤政愛民的政治家所效法。特別是儒家經典中,一再稱頌了大禹仁德愛民、選賢舉能、躬親勞苦、鄙薄奢侈、好善言、能納諫等等優良品德。經過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陶冶,大禹精神已經融化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生命之中。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曾經擔憂禮崩樂壞,世風日下,道德失範,憂心中華文化式微。但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中華文化鳳凰涅盤的軌跡,身先士卒、仁德愛民、公而忘私、憂國憂民、自強不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等中華文化的精華,又在地震廢墟上閃耀光芒。
評論進一步指出,麵對天災,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身先士卒救災,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樹立了良好的愛民親民形象,表現出強大的人格魅力,不但感動中國,也感動了世界。胡錦濤、溫家寶為中國所有官員樹立了仁德愛民、躬親勞苦、以民為本的典範和標準。那些準備好挑毛病的西方媒體,麵對中國政府快速的反應和信息的透明竟然無從下手。
評論說,汶川大地震激發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在這種凝聚力的背後,是中華民族複興的輪廓。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尋常公眾,無須過去那樣的動員,整個中國幾乎每一個人都自覺地在這次救災中最大限度地盡到了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令社會感慨的是,以“8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以絲毫不亞於他們前輩的熱情和情感投入這次賑災中,一掃人們以往對他們“物質主義的一代”、“得過且過的人生”等消極評價。
帶來了中華文化的進步和突破
評論表示,西方媒體懷著複雜的心態預測:“2008年將是崛起中的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正式登場亮相的一年”、“2008年:世界的‘中國元年’”……但2008年更準確地說是中華文化全麵複興的一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災難令人震驚,痛徹心扉,但大地震以及旋即展開的抗震救災也昭示了中華文化在巨大災難中的鳳凰涅盤。整個中華民族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災害和磨難中,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激蕩和洗禮。古老而重新煥發青春的中華文化,在世界麵前展現了它的空前凝聚力、它那悠久傳統中積澱下來的精神感召力。
評論說,汶川大地震廢墟上中華文化的鳳凰涅盤,不僅僅是全麵複興以大禹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而且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在這次重大考驗中迸發出的許多具有時代意義的進步和突破,這些嶄新的因素將成為中華民族複興道路上的寶貴精神財富。抗震救災的自發性社會動員,不僅催生了現代公民意識的覺醒,更彰顯了尊重生命的現代人道主義精神和現代人權意識。中國政府史無前例地為在自然災害中死難的普通民眾設立哀悼日,國旗為平民而降,宣示隻有人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政府以人為本,體恤百姓,尊重平民,人民才會發自內心地去愛自己的國家。現代國家作為一種政治共同體,其合法性是建立在普遍的公民意識基礎之上的。國旗為大地震的遇難者而降,昭示政府永遠善待百姓,永遠尊重公民的生命,這將寫進古老的中華文化和年輕的共和國曆史之中,這對中國未來的政治現代化,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最後,評論指出,多難興邦——唐山大地震之後不久,中國就掀開了改革開放時代的曆史新篇章。汶川大地震以後,中國又迎來了中華文化鳳凰涅盤的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