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一見 九大武學泰鬥武術大賽展絕活

(2008-08-06 17:55:33) 下一個

前排左至右:嶺南拳術林禮懋、武當終南派何國昭、趙堡太極拳蕭治傅、八極拳季紹華、北少林長拳門沈茂惠、大賽評審主席李有甫、詠春拳盧文錦、台灣精武體育會會長黃連順、吳氏太極拳霍潔泉、福建永春太祖拳傳人何善發。後排右至左:鑄劍大師陳世聰、新唐人國際文化學會理事長明居正、何善發之高徒王清衝。(攝影:連黎/大紀元)

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2日開幕式,吸引上千名觀眾欣賞,開幕式最大亮點九大武學大師功法表演,集合台灣傳統武術界各門派泰鬥級人物的拿手套路,讓在場武術同好大呼過癮,現場武術界的朋友說:“內行人都知道今天的武術表演,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精采表演”。

上午10點開幕式,在大會會旗入場後隆重舉行。參賽隊伍共39團隊223位選手精神奕奕進場,通過禮台時,選手們紛紛向台上大師抱拳行禮,展現武術尊師重道的傳統精神。

大會籌備主委、新唐人國際文化學會理事長明居正致詞中強調,新唐人電視台希望透過複興優美的中華文化,舉辦九大賽事,和全世界華人攜手合作,為提升人類道德共同努力。

選手宣誓後,新唐人電視台旗鼓隊以“雷霆天威”熱鬧開場,該隊伍成立後首次在武術場合中演出,旗隊耍旗時的身形步法,引起在場武術同好的一致鼓掌。接下來由威鴻國際傳藝中心表演“春秋鼓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為武術大賽的開幕式增色不少。

高精度圖片
大會籌備主委、新唐人國際文化學會理事長明居正致詞。(攝影:連黎/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賽事評審主席李有甫頒發榮譽獎狀給優秀武術大師。(攝影:連黎/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新唐人電視台旗鼓隊以“雷霆天威”熱鬧開場。(攝影:連黎/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威鴻國際傳藝中心表演“春秋鼓陣”。(攝影:丹尼爾/大紀元)

最令人期待的九位大師功法表演時刻到來,現場湧進上千觀眾,許多武術同好和媒體紛紛引領期盼。首先上場的是詠春拳大師盧文錦,身為國際巨星李小龍的三師兄受到媒體的青睞,他首先向在場喜愛中國功夫的朋友問好,他表示自己今天的穿著是1940年代標準的武術裝扮,白色汗衫、黑褲、腰係帶,活脫當年李小龍在武壇上的裝扮,帶領現場觀眾穿越時空,品嚐傳統武術的風味。

在海外教授中西方學生的盧文錦,今天為新唐人武術大賽表演詠春拳第一套拳法,該拳法共108個動作,一招一式充滿勁力,雖然招式緩慢,將內力傳達到每個動作當中,兼具養生和應敵的效果。

高精度圖片
詠春拳盧文錦老師,表演拳:詠春拳。(攝影:連黎/大紀元)

鳴鶴太極名師鄭顯氣表演前因腳傷不克出席,但仍安排其高徒出場表演“鳴鶴拳”,隻見表演者兩手運勁抖動、仿若鼓翅長鳴的大鶴,勁運十足,此拳法難得一見,目前僅存台灣一地完整保留。

高精度圖片
鳴鶴太極名師鄭顯氣之高徒表演鳴鶴拳。(攝影:連黎/大紀元)

台灣嶺南拳術代表林禮懋推廣傳統武術近30年,特別以“傳統武術的成長曆程中,發揚與傳承應是習武者最大挑戰”一語與在場武術同好共勉,並當場演練沉雄矯健著稱周家拳“連環拳”。

高精度圖片
嶺南拳術林禮懋老師,表演拳:周家拳連環拳。(攝影:連黎/大紀元)

武當終南派何國昭以高齡85歲表演醉拳,呈現非常傳統的韻味,在場許多武術行家都予極高的讚賞。他上場時首先向四麵抱拳,表演傳統武當終南派醉拳“醉羅漢”,這套拳法相傳是終南山火龍真人傳給張三豐所承傳下來的,打拳時看起來步伐蹣跚,但實際上心神和一,眼神集中。

架式中最大的特點是捧杯手,當他以85歲高齡俐落地劈腿、翻滾時,時而蹣跚、時而矯健,傳統武術的美感展現無疑,對如此精采的演出,觀眾抱以熱烈地掌聲,感到身心暢快淋漓。

高精度圖片
武當終南派何國昭老師,表演拳:醉拳醉羅漢。(攝影:連黎/大紀元)

吳氏太極拳研究會創辦人霍潔泉,自幼向父親習得精武門霍元甲之迷蹤拳,1949年拜香港吳氏太極掌門吳公儀為師,目前是台灣吳氏太極拳的最高傳人,今天他表演吳氏太極拳,他一招一式動靜分明,同時注重關節的靈活度,其細微勁力的變化,在場觀眾無不屏息凝視。

高精度圖片
吳氏太極拳霍潔泉老師,表演拳:吳氏太極拳。(攝影:連黎/大紀元)

八極拳大師季紹華為季雲龍宗師後人,季氏八極拳在台灣唯一嫡傳弟子,今天表演的非常道地的八極拳,不論蓄勁、發勁的勁力短潔有力,展現八極拳質樸沉厚、貼身進擊的特點,在場武術行家都一致讚賞。

高精度圖片
八極拳季昭華老師,表演拳:八極拳。(攝影:連黎/大紀元)

福建永春太祖拳傳人何善發,以82歲高齡表現精采的“三步點槌”,此為台灣拳兵器的代表之一。據悉此槌原已失傳多年,經何善發整理傳承,再回傳給大陸。此槌法以十尺棍,透過丹田力量,以腰為軸,將勁力貫注於兵器中,產生瞬間虛實轉換的彈震力。

高精度圖片
三步點槌何善發老師,表演拳:三步點槌槌母。(攝影:連黎/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何善發之高徒王清衝老師,表演拳:永春拳的三步點槌的九步剔槌。(攝影:連黎/大紀元)

韓門五虎之一、北少林長拳門沈茂惠由於年事已高,除擔任本次評審委員會副主委之外,由其高徒白勝文、梁鐵軍進行武術表演,白勝文表演北少林傳統套路“二路埋伏”,展現該門派舒展、開合、起落分明的特點。

沈茂惠還安排一場精彩的女子防身術,當歹徒亮出短刀時,在場觀眾直呼“好危險”,隨著女子關節扭轉間,透過即小的力量將對方製服,達到以巧取勝的效果,贏得熱烈的掌聲。

高精度圖片
北少林長拳門沈茂惠老師之高徒梁鐵軍表演燕青腿。(攝影:連黎/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精彩的女子防身術。(攝影:連黎/大紀元)

壓軸表演為本次大賽評審主席李有甫。曾獲中國全國傳統武術冠軍的李有甫一上場,全場壓雀無聲、引頸而望,李有甫展現虛懷若穀的風範向在場觀眾合十行禮。他今天要演練的是從未公開表演的“活步太極”,這套太極是山東陳濟生大師所傳,是將108式古老的太極拳用活步的方式練習。

李有甫演練時,眼神專注、有神,練中無有停頓,108式猶如一式,在化、打、走中發力,將這套密傳功法與武術同好分享,其獨特之處連台上的武術泰鬥都專注觀賞,頻頻點頭。

高精度圖片
大賽評委李有甫演練的是從未公開表演的“活步太極”。(攝影:連黎/大紀元)

國家級武術教練劉鴻融表示,今天李有甫的表演相當高段,一般沒有練過武術的民眾會以為是公園的健康操,事實上是有高段武術在裏麵。從李有甫專注的眼神中,看到傳統武術中所謂“外練筋骨皮,內斂一口氣”,這口氣要能集中,攻防時才能反應迅速,反而捉摸不定。

在精采表演結束後,在場的武術大師新秀們,都覺得非常的難得,許多中外人士跪臥在台前拍照,不忍離去。吳氏太極拳霍潔泉表示,今天出來表演的都是各門各派在台灣最高輩份的長者,今天的表演非常的精采,尤其看到不同門派的表現,會有打得“妙”、彼此相“合”的感覺,雖然是不同門派,其實用法相同,是很好的促進。

台灣精武體育會會長黃連順老師說:“今天都是傳統各流派的打法,台灣的武術傳承比較古樸,都是傳統,沒有新的動作或是加編的,都是傳承傳統的武術。”

劉鴻融認為今天大師的表演相當成功,對傳統武術的宏揚起了很好的作用,他預估下一屆會有更多的武術泰鬥共襄盛舉。

高精度圖片
趙堡太極拳蕭治傅老師。(攝影:連黎/大紀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