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建中校長的省思:為何孩子被教笨? /李雪莉
(2010-04-02 23:24:19)
下一個
目前這一代青少年長大後,比上一代有想法與創見,但下一代責任感低、更容易指責他人。就像食物鏈,整個社會風氣、教育者、父母,一同生產了欠缺獨立與自主的下一代。邁入教育工作已四十年。前建中校長吳武雄曾經獲得師鐸獎、木鐸獎;他曾籌設台北市敦化國中、擔任建中校長八年半,而教改也與此同時,如火如荼上演。譽之所至,謗亦隨之。雖偶有師生對他有所批評,吳武雄仍不改其風格。問起他對教改的想法,他求好心切說,「我覺得,台灣的教育是出問題的。」他認為,目前這一代青少年長大後,比上一代有想法與創見,但下一代責任感低、更容易指責他人。「就像食物鏈,整個社會風氣、教育者、父母,一同生產了欠缺獨立與自主的下一代,」他說。他以後設的角色思考上一代的責任,更清楚分析青少年目前麵臨的處境。對第一線的教育者,不論老師或父母,都很有參考的價值。以下是他以第一人稱的告白與省思: 今天的青少年,的確,大家都看到,欠缺獨立與自主、對生涯與生命意義感到茫然。但,我想問:這個是孩子與生俱來的?還是我們給他的?我們的孩子從出生之初,在人格特質上沒有太大的差別性,但為什麼有現在這個狀況?我常在想,很多學生被教笨了、資優生被教笨了,因為我也沒有被教育成一個獨立自主長大的成人;在我的血脈裡,或許是聽話的乖寶寶,所以,如果今天教育部沒 有要求我不能懲罰髮禁,我是不是不會懲罰?捫心自問,我會懲罰,因為教育者長期以來不夠信任孩子,這種不信任也是被教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孩子獨立性、自主性不足,是上一輩沒教他們的事。我到國外去,看到外國的媽媽帶著小孩,國外的小孩三、四歲是背著小包包自己走;而強調有倫理、有愛的華人民族,包包一定是媽媽拿的,華人環境從小沒有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我們的父母吃飯時,經常把最好的食物留給孩子吃,自己捨不得吃。新生訓練時,我問學生說,「你們都是二八八分(指基測分數,滿分是三百分)以上進來的;但每天早上自己摺被子的舉手?」結果,舉手者少之又少,少到慘不忍睹。晚上,新生家長座談,我又問父母,孩子有摺棉被的舉手,結果也是很少很少;而且多半都要由父母叫起床。我們培養了什麼?對自己不夠負責的孩子,而這樣的孩子對生涯一定茫然,一切都被規定好的,他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麼,要怎麼走人生的路。這一代的上一代 給了速食麵我們這一代在一個飄盪不安靜的大環境下成長,而且,東方是個保守與善於妒忌的民族,不會欣賞別人。所以,師長希望給孩子速食麵,希望孩子快點長大,早點成功。父母或師長能不能先丟掉本身的虛榮心,能否擺脫內心自利、炫耀的那部份,讓孩子自由的選擇?如果我們有炫耀心、虛榮心,你不可能期待孩子會獨立、自主,清楚自己要什麼。想想看青少年究竟需要什麼?十六到十八歲的孩子都需要朋友,但偏偏找不到好朋友;青少年需要有成就感,但偏偏很少有成就感。青少年需要父母,而忙碌的父母往往無法了解他們;青少年很想學習,但卻學習了沒有興趣的東西;青少年也想獨立自主,但為什麼我們不給環境?我看到青少年在大學後延畢,看似很獨立的行為,有可能是逃避進入社會。喊了多元入學這麼多年,但真正的多元,不是在檯麵上的我們這些人談多元的建構就好,不是說,數學強就去念數學係、物理強就去念物理係,這是智育內小多元,不是大的、真正的多元。如果我的人生可以再走一次,會走自己想要的價值,走出獨立思考的人生;不會因為家人或老師,給我「好孩子」的要求,就去追求那個好孩子。做為一位校長,我努力在原有的價值體係裡突破,卻有瓶頸。像建中學生怎麼考,都是全國第一,但他們卻永無止盡被要求要超越成績,強調第一的智育情結。整個社會、家長、老師還是要共同努力突破這食物鏈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