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疫情下的思考

(2020-04-22 19:12:04) 下一個

 疫情下,已有整整三十七天沒有上班了,不過我仍堅持來自己的診所,雖然沒有開診,但卻非常享受一人在這裏獨處的感覺。診所前台的蘭花開得如此之好,我卻從未好好地注目過它們。轉眼來美二十六年了,自踏上這片土地,就從未停止過奔跑的腳步,無論是工作,生活,孩子,家庭,還有自己那些業餘愛好,都把我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好像跟個大人物似的,一天做啥事都要靠日程表決定。現在可好,所有日程安排全沒了,想幾點睡覺,想睡到幾點,想啥時候學做美食,想啥時候看微信上網追劇,都隨意。
 
這種日子在最初的兩周還很愜意,漸漸地,這種日子變得可怕起來。也許上帝真是借病毒,讓我們人類慢下腳步,少一些賺錢,多一些思考?
 
我思考了什麽呢?
 
首先,怎樣抗疫?在疫苗研製使用之前,大家都知道隔離是最最有效的防止病毒傳播的方式,全世界花了難以計數的物力財力和人力,隔離抗疫,尤其是中國的武漢抗疫,不計成本,不計代價。可是現在才發現,抗疫不是一時一事,短期迅速抗疫容易,難的是長期抗疫,病毒無孔無時不入,你怎麽躲?能躲到幾時?再說治療,西醫固然在疾病後期有呼吸機的支持,但到了呼吸機那一步,也離天堂不遠了。從中醫的角度看,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如果飲食起居睡眠情緒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那麽病毒即使侵犯到我們的身體,也被我們的免疫係統殺死,而我們也因此獲得了抗體。與其過多擔心被病毒感染,還不如關注自己的身體,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營養,適度的運動,良好的心情。特別是中藥的介入治療,對感染初期患者防止病情惡化,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其次,何時複工?過去的一兩個月,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因為疫情,就地臥倒,時間久了,生活的秩序和平衡會嚴重被破壞,全球經濟已直線性下滑,眼下已是四月下旬,五月開工勢在必行,否則所引起的一連串經濟,治安等後果,將無法想像。冠狀病毒雖然來勢洶洶,可是我們人類注定是要繼續前行的,沒有任何東西會阻擋人類前進的步伐。此前大家過多的關注了病毒的可傳染性,現在該是更多的關注如何與病毒共存,如何早日複工這個議題上來,疫苗需要很長時間去研發,難道我們就此停滯不前嗎?當然不是!相反,我們要做足準備,盡快複工,恢複經濟生產和秩序,讓社會運轉起來,即便如此,我們都很難在短期回到從前。
 
再其次,中美關係該怎如何繼續?這個話題太大,而我隻是一個普通的海外華人,再怎麽看,都無法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來看這個問題,但這並不能妨礙我表述自己觀點的自由。我一直認為中美關係,就像是愛情走到盡頭的婚姻,當初因不了解而結合,現在因了解而分手。這段婚姻,一切都是注定的,互相都受益過,也都相互忍受和包容過,現在發現,因為各自的文化理念價值觀等等,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彼此已經不愛了,甚至討厭了,那就和平分手,互道珍重,再見還是朋友。美國不要撕破臉要求賠償,中國也不要像戰狼似的,有損形象,反正川普不怕人家罵他不要臉,中國是不是還想維護一下自己的麵子?
 
最後,如何看待某些新聞?回想中國疫情爆發之初,我診所的很多美國病人都主動關心我在中國的家人,對中國疫情表示同情。我們海外華人,更是心急如焚,千辛萬苦,給國內醫院捐贈N95口罩,從未想要得到任何回報。災難當頭,人性向善,大愛無疆,這就是海外華人!雖然在新聞裏,聽說有一個從紐約瞞病回國的華人,還有一個在北京小區跑步鍛練,不遵守居家規定的澳州華人,這都是數以千萬海外華人中的個例,不明白為何媒體會如此大肆報道,甚至於看到 “祖國建設你不在,回國投毒你最快” 的口號在網上流傳,讓我們這些剛剛為祖國捐了口罩獻了愛心的海外華人,情何以堪?
 
還有些關於從歐州,俄國等地回國的中國公民,似乎也受到重重磨難,讓人於心不忍。尤其是在俄國邊境,他們是一批在災難下回國回家的中國人,有的甚至有病在身,更需要妥善安排,把他們拒之關外,實在有悖情理。祖國啊, 母親!這是每一個在國內長大的人的概念,揮之不去,早已滲進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當生病的孩子回家尋找母親的時候,有哪一位母親不張開雙臂,擁抱自己的孩子呢?
 
胡言亂語一通,讓自己的情緒有所釋放,繼續保持良好心情,接著抗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妹妹去年就考慮“該是更多的關注如何與病毒共存”了,又遠見,每條都簡明透徹。
疫情中“祖國”讓我們認識到了很多。
mm走西口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的認同!保重!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完全同意你的觀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