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撐的!

Mad about U is a love story.
個人資料
正文

也談中國的民主-zt

(2008-07-22 08:13:52) 下一個
也談中國的民主2008-07-18 10:57:59


多謝富城港網友賢弟的“灌水”,這篇關於民主的評論很有見地。

文中談到“中國人對民主是不熱情的或者說是不感興趣的”,“他們不會隨便接受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 除非這個東西被證實確實有用”;西方民主掌握在少數利益集團手裏, 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 而是“大事給你民主,小事不給你民主”;西方近代繁榮的不是民主的功勞,而殖民, 掠奪和擴張的結果。

我想西方人目前糾纏的是中國的人權,並非民主,然而民主和人權卻又個必然的聯係。提到民主,我們頭腦中想到的大概是多黨選舉、輪流執政,其實它還包括司法獨立、軍隊獨立...等等。

中國大陸的政治體製用台灣人的話說叫“一黨獨大”,它實際確有不少政黨,但執政的隻有共產黨。毛澤東曾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呼籲實行民主政治,被蔣介石拒絕了。當然老蔣是沒有想到自己會那麽笨,幾十萬大軍、美式裝備,居然被土八路趕去了台灣。毛澤東在大陸實行民主選舉、政治協商,蔣介石卻把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毛澤東在大陸發動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蔣介石在台灣折騰抓“共諜”、政治犯、黨禁、報禁,直到1987年才解嚴。

縱觀這段曆史,大陸還比台灣強點兒呢,話扯遠了。

大陸在解放初期采納民主黨派的意見、大搞國家建設、人民衷心擁護共產黨、心情舒暢,怎麽後來就出現了文化大革命和國民經濟接近崩潰,沒人攔得住呢?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毛主席威望太高,沒人願意懷疑他的主張,或說一些人利用毛主席,把方向搞歪了。實際上有沒有人看到了問題想要扭轉呢?有。劉少奇、林彪、鄧小平都曾經試過。

最近,有一位網友提議,廢除黨章和憲法規定的最多執政兩屆十年的限製,原因是現在胡錦濤和溫家寶這屆政府幹得不錯。這讓我想起周恩來總理對福田赳夫首相說的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想來,胡溫也不會功高過毛以至走那麽大一段彎路,不過其政治製度這一溫床卻依然存在。

人類的經濟社會有這樣一個發展曆史,開始時是物物交換後來是以錢換物。物物交換是低級水平,因為物質不夠豐富,沒什麽選擇。以錢換物則是你走進商場,挑選商品,這個商品好,你用錢去買,這個商品不好,你可以不去買它,沒人能強迫你。大家搶購同一種商品,這種商品就會漲價,大家又會去選擇另一種商品,這叫做供求關係,或叫供求規律,它體現公平競爭,不強買強賣。

在政治上,多黨選舉製就體現供求規律,至少它體現公平

候選人通過競選把自己的主張告訴選民,就好比給商品明碼標價,不同黨派的候選人好比是多種商品供你選擇,你覺得這個候選人對你的生活有幫助,你就投他一票,沒人強迫你。

西方媒體轉播各黨競選、烘托某黨氣氛或批評某黨,那都相當於給商品做廣告,當然某黨是不是給了某傳媒“廣告費”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讓我們來回想一下中國電信壟斷的時代,裝一條電話線多少錢?買一個手機多少錢?有沒有亂收服務費?

後來,成立了中國聯通,引進了競爭機製,中國的電信事業從此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受惠的是老百姓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民主機製是一種科學的機製。

民主機製好不好?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實際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記得我擁有的第一個手機是磚頭式的,我沒有選擇,因為隻有一款,當時我喜歡得不得了,因為它能解決我的問題。現在的手機款式另你眼花繚亂,不過假如現在的手機仍然隻有一款呢?

如果我的那寶貝兒磚頭式一直致力不斷改進更新,並始終滿足我的要求,我將不會抱怨,也無非分之想,但如果情況不是這樣呢?比如我想要一款相機的手機,它沒有,我就想換了。此時它不讓換,還關我緊閉,你做何感想?

當然,以上是我一個人對一款手機,沒有大多數的問題,民主製度好比是我們必須同時使用同一款手機,那麽是有多款手機供大家選擇好呢,還是隻此一家好?

如果我是“隻此一家”的老板,為了讓大家都能滿意,我就會做許多廣告。第一,我會不斷地告訴你有多少人喜歡它(全國有多少黨員);第二,我會不失時機地告訴你人們是怎麽喜歡它的 (地震中火線入黨、特殊黨費), 希望你向他們學習;第三,我會利用電話marketing、電視marketing(新聞聯播)、大會marketing(宣講會)和報紙marketing(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社論),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在你眼前耳中重複“我”是最好的;第四,我還會多給些優惠到喜歡我手機的用戶(幹部待遇);等等,等等...

當大家都真的喜歡我這款手機的時候,我會少做些廣告,當我發現大家不是真的喜歡時,那廣告會出現“某某手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的用語。

我想對一個政黨的好惡因人而異,民主機製的作用是在大家開始不喜歡這一款手機時,能不費太大的力氣就能換一款手機。

那麽,現今的民主機製是否完善呢?這可是一個大話題。

公司的主管層(布什一小撮)永遠是得利最多的,這沒辦法,用戶(你我)也不會與主管平起平坐,但如果有了競爭對手的話,主管就會自然地為公司的生存而努力,這樣的競爭機製能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呢?如果把這樣的競爭機製引入政治,能不能促進社會發展呢?

當然,不正當競爭也是存在的,例如賄賂、不實廣告,不良商販還會暗地裏聯合起來哄抬物價等等,這時如果有司法獨立,用戶就有冤可伸,用戶的合法權益就能得到保障。如果把合法權益比作人權,不至太難以想象吧?

至此,我的結論是西方的民主製度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製度,它不是完美無缺的,還需要不斷完善。既得利益者是完善製度的最大障礙,但是它不該影響人們對民主的追求。

歡迎網友朋友灌水、砸磚,但是如果你原來在中國是高幹子弟、公司主管、城市有錢人、清別灌別砸,因為,人生本應是平等的,但你與下列這些人不平等,你並不需要民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