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撐的!

Mad about U is a love story.
個人資料
正文

生命之輕,何以承受?

(2008-05-30 10:53:19) 下一個
生命之輕,何以承受?2007-08-22 09:07:22


看到一郎兄關於尊重生命的文章(
責任感,安全感——與生命有關)不由得感慨萬千。我這個人時常散漫,讀些亂七八糟的書又不求甚解,有時又過分頂真,看見個牛角就往尖處鑽。這不,我又鑽進來了,黑咕隆咚,閉著眼睛說瞎話,如有冒犯,海涵為盼! 

先講幾個故事:

1. 吳起在魯國為將,齊魯大戰時,因為吳妻是齊國人,魯穆公不肯任命他為主將,吳為了得到信任,竟不惜殺妻以表明心跡。他最終依靠這種冷酷血腥的方法贏得了大將兵符,用妻子的鮮血和頭顱“為國盡忠”。殺妻求將,曆史上是曾當作“美談”。

2. 春秋戰國時,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端著肉羹一口氣喝完後,便大舉進攻,滅了中山國。魏文侯稱讚說:“樂羊為了我的國家,竟吃了自己兒子的肉。”眾大臣齊聲附和。

3. 史牟是唐代有名清官,《國史補》記,貞元十六年,他負責管鹽務,有個十幾歲的外甥跟著他去檢查鹽田,回來時拾了顆清鹽。史牟知道了,便立刻將外甥杖殺。以往論者皆以史牟不顧親情公正執法而讚美之。

4. 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篡奪了皇位後,為了消除其他繼承人的威脅,將自己的18個兄弟斬首,把10個姐妹車裂而死,還迫令15人自殺。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一邊來到李淵麵前承認錯誤,“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另一邊命人立刻去殺掉他的10個侄子。漢武帝去世前為防止母後幹政,殺掉了心愛的妃子,此舉竟被後世皇家認為是深謀遠慮的大手筆,以至於北魏時期,後宮明文規定:“子為儲君,母當賜死。”嬪妃們皆以不懷孕為幸。

5. 把侄子趕跑的明成祖,請大文人方孝孺起草詔書,方不肯,明成祖大怒,以滅九族威脅方孝孺。誰知方孝孺傲然昂首說:“滅十族也不寫!”這一說不要緊,明成祖當即下令殺了他的家人和族人,還把追隨他的學生算十族也殺了,一共殺了872人。方孝孺的清高和所謂氣節倒是有了,枉死的872人血也流成了河。

知道我為什麽鑽牛角尖了吧?我想知道究竟為什麽生命會被如此踐踏!
 

有人說,你這個逆子,自己不學好,又來掘老祖宗的墳。不錯,我是沒有學好,小的時候受的教育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是對敵人如秋風掃落葉般的冷酷無情。還好,沒趕上文革武鬥和抄家,否則也會衝在前麵,打右派,鬥老師,“我手執鋼鞭將你打!  

先懺悔,小時候砸過癩蛤蟆,活剝麻雀,油炸知了,螞蚱,吊打野貓…… 

為什麽我們心裏缺少對生命應有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憐憫和惻隱之心? 

當有人試圖找回傳統文化中的美德時,我想反省一下我們的文化。 

魯迅說中國的舊文化是“吃人”,當今大名鼎鼎的反偽鬥士何祚庥說中國傳統文化90%是糟粕。雖然我不敢苟同,但是對於傳統文化中提倡的某些道德標準,我很不以為然。 

遠古的故事不說了,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美德又發生在朱自清身上。 

朱自清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當時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不飽。19488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去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們家以後不買美國麵粉。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至今仍是美談,因為他“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朱先生清高可以,但他有什麽權利無視家中12條生命,用鮮活的生命來維護一個道德說教呢? 

“大義滅親”這個成語出自春秋戰國時代。《左傳·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說的就是衛國大夫石碏為國為民,不徇私情,殺死自己兒子的故事。這個故事千百年來成為美談,意在鼓勵人們為了大我舍棄小我 

文革中多少大義滅親的事例太讓人記憶猶新。如今翻開報紙,我們還能常常看到此類事件的報道。殊不知,大義滅親在頌揚聲中帶來的是人性的徹底毀滅。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難道也是我們的文化嗎? 

現在,大多數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都有親屬作證特免權製度,即允許被告人的配偶、子女或者近親屬拒絕作證。這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性的明智之舉。 

愛護自己的家人是人類乃至動物的本能,如果連做人最基本的方麵都做不到,或不允許做,還奢談別的什麽呢?難怪崔永元不無幽默的說,“小時候受的教育是我愛北京天安門,上了大學看到廁所裏醒目地寫著:小便請往前站。” 

不尊重生命的結果,就是一係列令人發指的醜惡行為:“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春秋時一直延續到現在(1929年陝西大旱,1942年河南旱災,文革期間均發生了易子而食、易妻而食的人吃人現象)魯迅說的 “吃人”早已不是文學語言。“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如今讀起來多了幾分陰森的氣氛。 

民國時期,秦牧曾描寫道:“40年代,淪陷區有吃人肉案,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地區,有吃敵人心肝的風俗,我也曾親眼看見過殺了強盜把他的心肝炒熟過酒的慘事(《自由呐喊》)。”此前,辛亥革命的烈士們不曾如袁崇煥一樣飽了很多同胞的口福嗎?文革時吃人之風借階級仇恨之火勢又起,從著名的廣西吃人風可見其一斑。這種“國學”今天又被“創造性”地繼承下來了。 

如果說從前人吃人是“沒辦法,迫不得已” ,那麽2005年發生在陝西寶雞的“易子而殺”的醜聞就讓人“不知今夕是何年”了:兩對夫婦換殺對方殘疾兒子,造成一人溺死一人被砸死。因為這樣的孩子養起來“沒有前途”,“無利可圖”。    

2000523日《生活日報》訊:《湖南上演迷信吃人慘劇,11歲男孩成“祭品”》。湘陰縣和平鄉草灣村小學六年級學生,11歲的小男孩王勝,被鄰居何德疇用篾刀和鋤頭活活打死,凶手施暴的目的是為了“祭祖”,使自家風水長流。     

《雲南民族報》也曾有一篇題為《愚老漢摳活嬰腦汁治頭疼》的報道:地處烏蒙山區的大關縣玉畹鄉石灰村油房社一位而立之年的婦人韓某,患慢性頭痛病,探得“偏方”——人的腦汁可以根治。於是便去找其叔公高開華,求他尋一個小兒腦汁來治頭疼病,給他20元錢買酒喝。為了這區區20塊錢,高開華從路旁抱回一個棄嬰(又是一個醜惡現象!),他先擔心下手會負命債,就將嬰兒放在室外,先讓其凍死或餓死後再摳腦汁。到第二天早上,嬰兒仍然活著。高開華就揮起鐮刀,摳了腦汁,拋屍於離住處不遠的小溝邊。 

記得吃胎盤補身體的傳說嗎?有報道說某地時興喝滋補“嬰兒湯”、“胎盤宴”,在一個造假成風的時代,我倒希望這是一條假新聞。國人為了吃,虐殺生命的創舉可是不斷地推陳出新嗬! 

有人說,一個吃人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同樣叫人痛恨的是,至今還有人為了避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將女嬰遺棄甚至溺斃。每次在飛機上看到洋人夫婦疼愛地抱著從中國領養來的女娃娃,我都為那些豬狗不如的同胞羞愧,向那些領養女孩,尤其是殘疾兒童的洋人夫婦們致敬!(今天新聞報道說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名列世界之最,到2020年全國將有4千萬光棍!) 

如此踐踏生命,對弱者對兒童肆無忌憚的摧殘的事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尋古探今,不難看出,對於生命缺乏尊重,不能簡單責怪某一專製政府和黑心老板,這是腐朽的舊道德,舊文化在人性上的必然反映。 

人們不是時常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輕生者站在樓頂,眾多看熱鬧的觀眾,興高采烈地在下麵高喊:跳啊!快點跳啊!……如此令人發指的新聞不斷出現在媒體之上,已經讓人感到十分麻木,見怪不怪。這種根本不把個體生命當回事的行為與滲透到國民思想中的腐朽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     

我們譴責童工摧殘人性,可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童工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那就是訓練孩子成為“雜技”演員的“藝術”。 

看看那些幼兒“苦練雜技本領”的照片,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人都會同意,麵對一個變形扭曲得令人窒息的孩子的身體,你如何能熱烈鼓掌,又美在何處呢?一旁冷酷無情的“拿摩溫”式的“教師”,很可能也把自己的孩子也送來“學藝”,這可不是什麽“迫不得已”了。 

奇怪的是,如此的殘忍還能收到表揚,收到領導的接見和獎賞。更有“熱心的觀眾”大聲叫好,於是為了適應我們日益提高的對殘忍的鑒賞水平,為了“振興民族的藝術”,“為國爭光”,這些孩子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挨了多少打?對一種“彎曲”的造型厭倦了,就必須供給一種更“彎曲”的造型。 

那些以折磨孩子為業、以欣賞孩子扭曲為樂的人們,與昔日日寇的凶殘相比是伯仲之間而已。 

同樣,那些用自己的獻血甚至生命去換取體育比賽金牌,致傷致殘後仍麵對媒體大談“無怨無悔”的“英雄”,我為之感到可悲。 

相反,那些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真正英雄,有誰還記得他們?我們的“靖國神社”在哪裏?我們的“阿靈頓公墓”在哪裏?逝去的生命難道不值得敬重嗎? 

如果說那些視生命如糞土,以生命換取“榮譽”的中國人吃苦耐勞或許不假,但他們善良嗎?哈哈,那些黑窯的礦主和造假放毒的老板們,還有把他人的痛苦當成娛樂欣賞的人們可要仰天大笑了。      

不是有人提倡與時俱進嗎?那就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五千年的文化也並不盡是光明燦爛,看看自己從老祖宗身上帶來了什麽惡習,再看看人家怎麽從幼兒做起,愛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條小魚,一隻小鳥。看看人家怎樣尊重他人,愛護兒童,用平等,尊重的理念對待兒童。看看人家怎樣對待殘障人士(喜歡“ physically challenged”不知如何翻譯),看看人家工地和公共場所的安全設施和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 

那好,就從教育抓起。文化傳統和觀念上的改變可能要幾代人的努力,慢慢來。 

傳統的教育在體製和本質都反映了這種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那就是為了讓你做人上人,而不是為了讓社會最終達到人人平等的境界。什麽是人上人?就是你的命比別人的命貴,在中國這樣不平等的社會裏,貴人(有錢或有權)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踐踏非貴人的利益。在這樣的長期向惡, 而非長期向善的環境影響下,年輕的生靈失去良心和人性,對別人的生命不尊重,一旦自己落魄,也難對自己的生命珍惜。精英教育思想汙染下的心靈,既然可以因貴賤而輕易地忽略掉別人,也不難同樣因貴賤而忽略掉自己。 

這就是為什麽大到不得誌的海內外高校“精英”會跳樓自殺,小到小媳婦被人冤枉偷漢,或是大姑娘被人強奸,怎麽辦?我上吊,死給你看,以死求清白。“貞潔”難道比生命重要!?

還是從我做起,從自家做起。在家庭教育中,你有沒有以身作則,在家不訓斥孩子,而與之曉之以理;外出遊玩你會不會隨意“沾花惹草”?釣魚捉蟹時會不會適當的放生?對殘障人士會不會伸出援助之手?……

家裏養一個寵物也許不是一件壞事,我記得兒子有生以來最傷心的哭泣是他的兔子死了(參見Coco之死),現在他每天臨睡前會去和小兔子說幾句話,家裏油漆後他會把放有兔子籠的車庫門打開,怕油漆味有毒……。我也許會擔心兒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但我不會擔心兒子成為馬加爵,或者賣假雞蛋害人。 

讓我們從珍惜生命做起。珍惜今天的每一分鍾,珍惜親人的每一份愛,珍惜朋友的每一份情,珍惜Mother Nature的一草一木,最重要的,尊重並珍惜每一個生命!

[打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