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7 (1)
2023 (158)
從沒去過南京,但聽李誌的這首《熱河路》聽了很多遍後,讓我似乎有點 home sick了 。。。
像是一幀幀南京小巷風情白描,類似《清明上河圖》局部那種的。。。吉他,鍵盤,鼓手,口琴,和聲都是一流
視頻下精彩評論摘選:
- “《熱河》是指的南京原下關區的一個路名, 這條路在民國時期很繁華, 後來在李誌寫這首歌之前在南京變成了一條比價破敗的路, 有很多的雜貨店和性交易的場所。《熱河》裏有很多地名, 下麵逐一介紹: 金壇縣: 李誌老家。 全椒縣: 安徽裏南京很近的一個縣。 熱河路: 南京下關區(現在應該被並到鼓樓區了)一條街, 曾經有很多賣幹貨和雜貨的地攤小店。 紀念碑: 渡江勝利紀念碑, 在南京老下關區挹江門外的熱河路廣場, 79年建的。 秋林龍蝦: 南京下關區的一家賣小龍蝦的餐館。 挹江門: 這個門是南京城西的城門, 1921年開的, 目的是連接城裏和中山碼頭及下關火車站, 就是後來的南京西站。 南京西站: 1908年清朝就有了的火車站,曆史上正式的名字的演變是江寧站, 南京站(1927年開始)和南京西站。 它是老京滬(南京上海)的起點, 1968年大橋建成後改名為南京西站, 建在中央門的新站成為南京站。 西站也成為南京到安徽各地的始發站。 2012年西站停止客運, 但不會棄用, 以後會在中央門站和西站通城市輕軌, 南京西站也有可能成為南京鐵路博物館。 32路: 南京很老的一條公共汽車線路。 以前南京火車站隻有兩路車, 32路和1路, 1路到城南。32路到下關。 高架橋: 南京城西幹道上原來的高架橋, 80年帶開始逐段修起來的, 現在又逐個炸掉了。 隧道: 城西幹道高架橋被炸後道路改道了地下。 鹽倉橋: 老下關區的一個地名, 南京江南通過大橋過江的必經之路, 是南京交通最擁擠的地方之一。 李誌在很多的歌裏寫到了他長江南北的漂泊, 我寫了這麽些現在眼睛也濕了起來, 因為我想南京了。 我小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看電影, 南京不同的電影院一個月電影輪著放, 而且有的冷門的放映的地方少還偏。 所以我騎車跑了南京城很多地方。《熱河》裏的熱河路上的電影院叫下關劇場, 我去過不少次。現在印象幾經模糊, 隻是隱約記得它的放映廳不像電影院是封起來的牆, 而是一些木製的窗戶。”
- “我引述一段馬世芳對李誌歌曲的描述,也許有所啟發, 其實你自己的理解是最重要的。 李誌除了直接批判社會的幾首, 其他歌曲幾乎都不是一眼能看懂的,雖然他寫的非常地樸素,這是他特別高明的地方,主要是融入了自己真實的情感。 這樣的他不重複自己,別人也沒法模仿。”
- “第一次聽沒覺得有什麽特別,真的為啥越聽越好聽,越聽越熱淚盈眶”
- “看到他這現場感覺音樂是自由的,下麵的聽眾、觀眾是青春有活力的。希望他以後能夠複出”
- “我為我此時在南京感到驕傲。中國從來不缺乏有思想的人,李誌讓我看到中國年輕人的希望。”
- “李誌,有骨氣的音樂人。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