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7 (1)
2023 (158)
學習了《道德經》,雖然並不非常深入,但《老子道德經》其中的每一課,每一個主要的觀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讓我受益的莫過於第七十六課——“大怨”了,從中我學會了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人皆盡知。而且誰都清楚,即使自己不原諒別人,對別人也沒有任何影響,反而使自己在長期的怨恨中陷入泥潭,身心疲憊,甚至走上極端。但是,在現實中,為什麽還是有那麽多的厭惡與憎恨呢?說實話,曾經我也是一樣,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我不能諒解。對不能原諒的人,我厭惡我憎恨,即使不表現出來,但心裏卻異常難受!我想,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承受這種自己強加給自己的痛苦折磨吧。
當我學了《大怨》後,頓時胸中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的確,世間萬物都有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關鍵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看,但無論好與壞,都不能以偏概全。其實從哪個角度看並不能改變事物本身的性質屬性,而它卻能改變人的心態。聖人總是能夠看到好與壞兩個方麵,並用世界美好光明的一麵來使自己保持愉快、向上的心態,用世界醜惡和黑暗的一麵來激勵自己克服困難、推行大道。我們不正應該像聖人學習嗎?學會多看社會的光明麵,多想別人對自己好的地方。對於別人的過錯、對自己的傷害,要善於忘記,對於別人的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
學會寬容,是做人的需要。曆代聖賢都把寬恕容人作為理想人格的重要標準而大加倡導,《尚書》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說,(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載物”,荀子主張“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據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武則天時代的宰相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聞名於世,司馬光評價他“寬厚清慎,犯而不校”。鳳閣侍郎李昭德罵他是鄉巴佬,他笑著說:我不當鄉巴佬,誰當鄉巴佬呢?當時名相狄仁傑也瞧不起婁師德,想把他排擠出朝廷,他也不計較。後來武則天告訴狄仁傑: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婁師德向我推薦的。狄仁傑聽了慚愧不已。
學會寬容,是處世的需要。世間並無絕對的好壞,而且往往正邪善惡交錯,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也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眼裏揉不得沙子,錙銖必較,為血氣之爭搞得跟賣麵粉的遇見賣石灰的一樣誰也見不得誰,不僅尷尬,還招致仇怨,實不值得。“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菜根譚》上的這句話可謂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鄖說:“胸中要有涇渭,然亦須氣量含宏,不可太生揀擇。”弘一大師說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我們常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這個理兒。事實上,寬容並不代表無能,卻恰恰是一個人卓識、心胸和人格力量的體現,即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學會寬容,是成就事業的需要。三國時那個在政治上頗不得誌的曹植,卻說出了一番極富含哲理的話:“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自古至今皆然。據(宋稗類鈔)記載,呂蒙正初入朝堂時,有一朝士指著他說:“這小子也參政?”呂蒙正裝著沒聽見。而與呂蒙正同列的人卻幾次讓呂蒙正追問那個人是誰,呂蒙正不允,說:“若知其姓名,怕以後不能忘記,所以還是不問的好。”呂蒙正後來終於成為北宋的宰相。
清朝金纓說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又說:隻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學會寬容,關鍵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雜念,淡泊明誌;同時要推己及人,以德報怨,與人為善。在此奉上朱老總《遊七星岩》詩共勉:“腹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將寬容切實的做到生活中就是平心靜氣地待人處事,對“不能容忍”的人和事本著尊重的態度,換個角度去觀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看待,通過交流與分析,理解別人的行為,那麽就不會再去厭惡與憎恨了,而自己也不會身心疲憊了。
寬容別人即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即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即是寬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