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東家之女

(2008-04-29 08:15:15) 下一個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該是神仙般的生活了,我輩消受不起;偷點時間讀讀聖人的章句,嗅嗅古墨的醇香,已覺飄飄然起來,立時頓悟了許多。可是,“中庸”二字總覺著艱澀難懂,半夢半睡之間總感覺老夫子笑我愚癡,我大聲地對他說:這不是愚癡,是愚忠。愚忠愚忠愚忠。。。空中還回蕩著聖人的聲音,老夫子卻不見了。

再翻開書,才發現裏麵的事情愈發有趣。

宋程子告訴我們:“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可是孔家的心法秘籍呀,就像老中醫的秘方,得到它可是要受用終生的,正所謂:家有千金,不如一方在身,嗬嗬~~。孔門中一個叫子思的後人,恐怕年代久遠了後人忘了祖宗的修心之妙法,不得要領而走火入魔,因此,就筆錄了聖人《中庸》之妙文,傳給了孟子;孟子將該秘籍發揚光大,我輩才得而領受,《中庸》雖成為四書五經之典章。

讀《中庸》,悟事理,豁然開朗: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循著中庸這條道想開來,忽然記起“東家之女”的故事: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好美的一個美女,“不偏不倚,和中致用”這正是老夫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

話說,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美男子,名字叫宋玉。這個宋玉不光是人長得好,口才文筆好生了得,夠得上風流倜儻,文學史上享有“屈宋”美稱。也正因為他的才貌雙全,招來與他一起做官的同事們的嫉妒。

有一個叫登徒子的同僚背地裏告了宋玉的黑狀,登徒子對楚王說:“宋玉人長的帥,口才文筆也好,又愛好美色,出入後宮時容易招惹是非呀,把他開回家得啦。” 大王一聽有理,於是就召見了宋玉,並讓他對微詞做出解釋。宋玉一聽這個氣呀,心想:登徒子這個龜孫子又在暗算我,自己長的齷齪又沒本事還嫉妒別人。在大王麵前又不好發作,他隻好回楚王說:“我人長的帥是爹媽給的,不能怨我呀;口才文筆好,那是我的老師教得好,也不是我的錯呀。至於說我好色,這可是沒有根據的,是登徒子栽贓於我,我是不認同的。”楚王一聽樂了:好你個宋玉還敢詭辯(其實國王是挺喜歡他的),於是就說:“你說你不好色,給個理由吧,說得通繼續在朝廷行走,說不通立馬滾蛋,省得招惹是非。”宋玉一聽有門,還能保住官位,妙語聯片地編了一個東家之女的故事出來:

宋玉對楚王解釋說:一年一度的選美大賽,冠軍得主哪個國家最多?當然是我們楚國呀。楚國的美女哪裏最多?這要數我的家鄉臣裏市,大街小巷嫋嫋婷婷美女如雲呀?哪像京城,傳說是美女之都,可大街上一個美女也見不到(都被國王收到宮裏了,街上哪能看到美女?)。臣裏最美的美女又是誰呢?那得數我的東鄰家九妹了(東家之女),九妹那可真叫美呀,究竟有多美?“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就會迷倒陽城和下蔡兩市太子黨和暴發戶雲集的公子哥們。”(注:“中庸”之理就似“東家之女”之完美)因此,追求她的帥哥款爺名人們趨之若鶩,然而,此女集萬千帥哥於一身,隻傾慕她的西鄰--我宋玉。隻要聽到我的聲音她就踩著梯子趴到牆頭上偷窺我的行蹤(或許喜好偷窺?),眼神顧盼流連、眉目傳情,分明已經愛我至深,鄙人根據情場經驗判斷,東家之女單相思已有三年之多,我卻不為所動(mental man?),至今還沒有答應她呢(not yet)。然而,他登徒子就和我大不一樣了。你看他的妻子蓬頭大耳、一口四環素牙還齜在唇外,渾身長疥,還有痔瘡(這也知道?),走起路來佝僂著腰,沒有一點氣質。就連這樣的女人,登徒子也從不放過,並且和她還生了5個孩子!大王您英明,請您講個公道話,我與登徒子誰又更好色呢?楚王聽了宋玉的解釋,中矩中規呀,原來登徒子這小子是惡人先告狀,差點讓我冤枉了好人。

“東家之女”的故事保住了宋玉的官位,後人也因此調侃好色的人稱之為登徒子之流,可是,登徒子真的比宋玉更好色嗎?愚認為,隻是讒奸小人比好色之徒更可恨罷了。別管這麽多了,如果行事的分寸能夠恰到好處象“東家之女”之美貌那樣,或許就幾近中庸之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