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一群鬱悶的計劃員

(2008-04-22 00:42:16) 下一個
一直想寫點兒關於工作的東西。原因是,經常被別人問:你是做什麽工作的?我回答:做供應鏈分析的。別人:那是做什麽的?我:就是確保生產,控製庫存,提高客戶服務……於是解釋不清了,無語了,鬱悶了。

話說供應鏈這個鏈,鏈墜子是銷售。在買房市場的行當裏,根據產成品的銷售預測,一步步推算到上遊,就有了成品生產計劃-半成品生產計劃-原料供應計劃-原料采購計劃……這諸多環節裏,就數銷售是老大,最NB。根據俺在澳洲這個大村子做薯片、做牛奶的經曆,但凡管Woolworths超市的銷售經理通常是公司最牛的人。Coles的客戶經理們也好不到哪裏去。好的銷售經理會代表自己公司在關係和睦的前提下跟客戶據理力爭,不好的銷售經理就把壓力轉嫁給俺們計劃部門,代表客戶向俺們發威,逼俺們發揮極限,挖掘潛能,小宇宙爆發。俺們實在被逼上絕路的時候,就不得不請出老總來調停,縱觀全局最後拍板,做,還是不做。不做,俺們就輕鬆了,苦的是他們銷售怎麽跟客戶去交代;要是做,俺們就拿著這道“諭旨”,把壓力分散給采購、生產……這“諭旨”的作用可大了,要沒有它,別的部門可不管你計劃部的死活。

話說回來,不管最後決定是做還是不做,為了給老總解釋清楚麵臨的問題,就要花上N多的時間準備。老總們要的是簡單直觀的選擇,要把問題合理地簡化到2到3個選項,列出各項的優缺點和影響,越數量化越好。俺們還要偏執狂般地一遍遍檢查數據是否正確,要是當場被人找出錯誤那就糗大啦。

銷售上更能氣死活人的,就是銷量預測有人為錯誤。哪天如果接到電話:對不起呀,下個月初有一個促銷我之前忘記放進係統了,我這就放進去哈,你要保證供應哦!得,本來和產能很匹配的計劃又要推倒重來。那感覺,就好像打80分的時候我方已經拿到160分,出最後一張牌時發現自己對家相公了。。。冤,恨,又不能甩手說老子不幹了。末了,老老實實坐下,重新排計劃吧。最好是老天保佑產能原料都沒問題,要是不幸中招,那就挨個部門裝可憐去博取同情吧。人家萬一善心大發,沒準兒就能委屈自己幫你一把。要是覺得你不夠可憐或者不夠卡哇依,那就把門一關懶得理你嘍。

另一個能讓俺吐血又無可奈何的變數,就是實際銷量與預測的差異。本來,這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預測模型,總有偏差的。可是氣人的是,有時候這偏差也太大發了吧。一個星期裏賣了三個星期的量,又或者整整一個星期啥都沒賣掉。去問負責銷售的,他們要不就是“哎呀搞錯了,上周應該有個促銷怎麽沒做到預測裏去”,要不就是“哇我忘了減預測了,沒什麽道理就是忘了”,再有就是“我也不知道為啥,這客戶就不按牌理出牌,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你打我呀?”額滴神呀,沒話說了啊!要是發現的時候還能調整生產計劃那還行,可大多數時候計劃已經定死,或者東西已經做出來了,那就頭大啦。

銷售搞定,接下來,就是生產了。還是老話說的好,計劃沒有變化快。啥都安排得好好的,到了生產線上機器說故障就故障了,大好生產時間就白白損失了。還會有各種各樣奇怪的事發生,什麽把草莓香精當做芒果香精放酸奶裏了,什麽土豆裏混進一個羊蹄子把機器搞壞了……這時候隻能感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於是生產部門告訴你:這就是原因,反正就是發生了我沒辦法。計劃是完不成了,你自己看著辦吧。得,又要跟銷售部門匯報去。之前要準備好數據哦,要告訴銷售部門:多少計劃沒完成,可能會造成多少天缺貨,幾時能恢複生產,幾時能恢複庫存……這時候銷售部門就開始發動“大家來找茬”的大型遊戲啦,這個說不行啊我不能缺貨啊,那個說我這兒還要促銷怎麽辦,又有人說我這個新產品一定要這時候上架啊……輪番攻勢下來,俺們計劃員就隻能再跟生產部門去扯扯了。申明大義也好,私人關係也好,總之就一個字:趕進度!耶?是三個字哈。

如果計劃部和采購部八字不合,那就喝涼水都塞牙了。產品原料千千萬,包裝材料萬萬千。每天每時每刻,保不齊就有哪個拖後腿的。單影響一個產品的就好辦些,就怕是重要原料之一,一影響就一大串產品受牽連。最慘的是訂貨周期長的,比如要兩三個月才能有新材料送到。最讓人抓狂的是實際庫存與係統不符,係統裏明明還夠用兩周的怎麽就突然一幹二淨。再有就是天災級別的,比如連日大雨農民沒法下地刨土豆、天氣不好奶牛不產奶了,等等等等。真要發生這些沒天理的事,得,還是咱計劃員出麵吧。問清楚情況,再結合成品、原料庫存和生產情況分析分析,轉告銷售。如果不接受,就再回采購那裏看看有什麽別的辦法。空運,調撥,臨時換供應商……采購能做到哪一步,就看俺們個人魅力啦。要是俺們夠玩得轉,就把銷售拉過來讓他們自己給采購施加壓力。嘿嘿,有時候這招也挺管用。

關鍵時候,產品質量控製又要來插一腳。這批成品有問題要進一步檢驗,那個機器最近不正常要定個時間大修……嗚呼,再怎麽說都是產品質量第一,人家一句話你就是拿他沒轍。這個時候,俺們就直接把質量控製的話放給銷售和生產,有什麽壓力你們自己去打仗吧,懶得管嘍!

最後關頭,產品也做出來了,也送到倉庫裏了,這時候倉庫和配送又來給俺們下一道兒。一會兒是人手不夠來不及收貨,一會兒是訂不到卡車今天發不了貨,一會兒是剛盤點了庫存這幾個產品少了好多箱……花樣百出啊。

除了這些煩心事,就是每天規定得死死的時間表。上午9點之前要做完計劃,或者下午3點之前要把計劃發給誰誰誰,或者每星期二上午要完成啥啥啥……每天光是常規性的事情就跟打仗一樣。再有,疑心病嚴重,要是連著幾天啥問題都沒發生,就該疑神疑鬼覺得有大事要來了。恨不能給產品們挨個兒相相麵,看看流年運勢。對長得命苦的產品一看見就氣不打一處來又嚇得發抖。神經質啊!

壓在頭上的N座大山,最重的一座是衡量指標。對俺們計劃員來說,最重要的指標就兩個:Service和Write-off。咋翻譯涅?就是客戶服務率和過期產品銷毀量,也不知道翻得對不對。這兩個倒黴催的衡量指標,相互矛盾啊!薯片保質期三個月,酸奶保質期40天,牛奶才15天。多做些產品出來肯定能提高客服務率,可是賣不掉的話就要過期被銷毀,銷毀量就上去了。反過來,少做些倒是能減少銷毀量,就怕會引起缺貨。又要叫額滴神了,天天都在比較,權衡,哪個指標出錯都讓俺們吃不了兜著走。踩鋼絲啊!

最後有兩件事兒讓俺覺得有些不公平。
其一,計劃員的工作,你幹好了大家覺得理所當然,沒人誇你;要是哪天偶爾一出錯,那批評來得是嘩嘩的。就好像水力電力部門似的,保證正常供應是你職責所在,一招出錯就成了眾矢之的。
其二,整個供應鏈上,似乎隻有計劃員才是“主人翁”。別的部門都各司其職,出了問題也不緊不慢。隻有俺們計劃員最著急,到處求爺爺告奶奶要解決問題,擔著來自各個部門的壓力。到頭來這錢還不是賺給自己的。一句話,苦~~~啊~~~

好了,俺現在算是脫離半個苦海了,從計劃員變成了分析員。不用每天埋頭於製訂計劃,俺現在的工作任務是通過分析銷售和生產數據、製訂計劃的流程及計劃係統運行情況,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外加與其他部門展開曠日持久的PK。比如,係統的某個錯誤設置導致計劃量總是偏多,從而使銷毀量上去,那就把它改一改;比如,這個安全庫存量的計算方法不錯,試用一下,在不影響服務率的前提下能降低多少天的庫存;比如,下個月的產能吃緊,從現在開始每周多做多少能把總量平衡出來;比如,這些產品估計賣不掉了,趕快找找打折店收不收貨;比如,開發係統的一個新功能來減少計劃員的工作量和提高數據質量;比如,就銷售部門的某個錯誤,具體分析一下對供應鏈帶來的影響,打打小報告……再時不時給生產計劃挑挑毛病,或者為了保衛計劃部而花更多時間與其他部門據理力爭。有時候看看手底下的計劃員實在可憐,就替他出頭維護維護正當權益,或者開發個什麽新工具讓他幹活輕鬆一些。總之很滿意現在的角色,既脫離了“規定時間完成規定任務”(雙規?怕怕!)的條條框框,又能繼續享受“與人鬥其樂無窮”的無限樂趣,還能大大鍛煉英文。噻,那天已經被鬼佬說俺說話有澳洲口音了,鬱悶!

到此打住,俺要想想明天怎麽跟人火拚去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