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03)
2019 (1)
2021 (1)
春晚小品“一句話的事兒”說的是一對夫妻因為朋友說了一句善意的謊言而引起了誤會,引出一連串的趣事。
故事說的是一位妻子跟丈夫的朋友打電話說她丈夫下班沒回家(這本身就是一句謊言,丈夫這時就在她身旁),問對方知不知道丈夫在哪裏。對方隨口就說丈夫正好和他在一起。女的說那就讓他接聽電話,對方馬上說謊說他在廁所呢。
小品從頭至尾充滿了這種謊言,並且被主人翁美其名曰成了善意的謊言。
顯然,這種謊言所訴述的故事似乎在現實中非常普遍存在。這點從說謊者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可以看出。可是,在現實中,當我們聽到這種謊言時,誰都知道說謊者的確是在為某人隱瞞一件不能讓對方老婆知道的一件什麽事兒,而且極有可能是一件不可告人的醜事。如果一個光明磊落的人,需要朋友使用這種善意的謊言來欺騙對方老婆嗎?可以斷定:一個常用這種謊言來為朋友打掩護的人,一定跟那位老婆的丈夫,也就是他的“朋友”有攻守同盟的約定,一定知道他在外麵背著老婆做了什麽虧心事,他自己也是一樣貨色。否則的話,犯得著編造這種謊言嗎?
這是善意的謊言嗎?很明顯,作者的用意是想告訴大家,當老婆們聽到這樣一句謊言的時候,不必在意,不要胡思亂想,應該“更陽光一些”,這是老公們和老公的朋友們一句善意的謊言。而更明顯的是:老公們和老公的朋友們都心知肚明,這其實就是一句謊言,一句真實的謊言,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謊言的後麵,他們可以幹著任何老婆們不必知道的事情。
這句謊言的善意在哪?如果有善意的話,無非就是讓老婆們不必知道老公們下班後在幹啥。是在跟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呢,還是在酒吧歌廳縱酒偷歡。這些都不必知道的好。不知道就相安無事,不知道的話,家中紅旗就永遠不倒。這不就是這句謊言的善意所在嗎?
一句這樣的謊言,居然搬上了2010年的春晚,真帶有不少的諷刺意義。中央電視台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老公們欺騙老婆,現在就是一句話的事兒,都可以來套用這種善意的謊言了。老婆們也聽清楚了:如果你老公下班不回家的話,有人說他在上廁所,去食堂,打醬油,等等等等,你就不要問了,放心好啦,這些都是善意的謊言!
每年看春晚,大家都明白,春晚的每一個節目都要經過嚴格的“政審”。任何一個節目如果對社會和諧不利的話,會被立刻槍斃的。而這樣一個從頭至尾充斥著謊言,歌頌謊言,是非不分,道德觀念低下的節目,居然堂而皇之地上了春晚的舞台,真是太有諷刺意義了吧?
我更不能容忍的是美麗的尷尬這個節目,你可以嘲笑一個人不學無術,你可以嘲笑一個人沒有誌氣,你可以嘲笑一個人沒有骨氣,但你不能嘲笑一個人長得醜。
如果這個小品是來諷刺某人說謊而帶來的尷尬,然後得出要說實話不要說謊的結論,那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這樣的,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觀念。
可是整個小品中貫穿的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注意:善意的謊言不是要遭批的那種謊言,不等於我們教育小孩子不能說的那種謊言。善意的謊言是不傷害人的,是有利於和諧的。生活中,善意的謊言俯拾皆是。把善意的謊言拿到春晚來調侃,合適嗎?
小品最後是告誡人們不要說謊,可是,連說善意的謊言都不對嗎?如果說小品最後總結性說教是要人們說實話,不要說謊,反過來不就正好證明小品中的善意的謊言,就是謊言,沒有善意。這不又前後自相矛盾了嗎?
用謊言驗證謊言得到的一定是謊言,是玩文字遊戲。沒什麽邏輯可言。
小品中的一句話很經典:“用謊言驗證謊言得到的一定是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