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提上來回溪邊小樹

(2008-04-14 21:39:32) 下一個
你主要有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基因可以由A因隨機突變變成B,自然也可以由B隨機突變成A.而擁有基因A的生物既然可以存活(否則就沒有後代了),
那由B到A的後代也應該可以存活.對不對?

第二,懷疑進化速度的不恒定,至少不象我說的那樣多數時間平衡,少數時間加速變化。

回答:第一個問題,嚴格的說,有可能,但可能性幾乎為零。為什麽,有這麽幾點:適應草原生活的鹿並不隻有梅花鹿,或者說並不隻有已經存在的這些個鹿的種類,還有很多根本沒有進化出來的鹿。而生物偶然進化出來的梅花鹿隻是其中的一種,進化的路線幾乎不可能從長頸鹿按照“原路”返回到梅花鹿,而更有可能尋找另一個解決方案。

至於你要問我理論或者實驗依據嘛,我隻能從基因的角度解釋一下:鹿有若幹條染色體,這些染色體就是鹿的遺傳信息,大致可以表示鹿的所有特性,例如脖子的長度。染色體就是基因串,可以簡單的用字符串表示(例如人的染色體是ATGC的組合,當然還有一些現在未知的內容,例如SN。當然,鹿的染色體可能不同,這個我不知道。不過我想,這裏的鹿隻是一個例子,並不是真的要討論鹿,而是要討論進化論的理論和機製)。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染色體排列成一串(當然是雙鏈的),用它來代表一個鹿的個體。如果這個染色體串中有不同,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它們所代表的鹿不同。

突變是在染色體複製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這個位置是隨機的,可能脖子變長,可能變短,但更多的時候是跟脖子無關的,畢竟脖子的長度隻是鹿特性的一個小部分。

雜交是染色體互相結合,產生新染色體的過程。我理解這個過程的作用主要是融合一個群落的個體,使它們之間的差異縮小,當然通過自然選擇,這樣的過程也可以產生適應性強的個體。

自然選擇是環境對每一個個體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麵,生存適應性和交配適應性。綜合起來,對於每一個個體(染色體串),都有一個適應性評價,有的高,有的低,評價高的更容易有後代,因為它更容易活下來,然後也更容易娶媳婦。但是對於不同的環境,這個評價不一樣,比如草多的地方和樹多沒草的地方,對於不同的時期也不一樣,比如唐朝以胖為美,宋朝以瘦為美。

撤遠了,嗬嗬,回來回答你的問題。為什麽不可逆。因為染色體很長(數學上就是多變量),自然適應度是多方麵的綜合(數學上就是非線形目標函數,甚至是暗參數形式的,暗參數這個中文翻譯不準確,英文是implicit parameter,即沒有f(x)這樣的表達式,而隻有g(f(x),x)=0這樣的式子,這裏f(x)是目標函數),這樣的係統存在多個局部最優幾乎是100%的。係統越複雜,變量越多,存在的局部最優也很可能越多。我不能證明自然選擇的適應度函數是多局部最優(local optimum),因為目前根本寫不出這個函數,連g(f(x),x)=0都寫不出來。但很多大為簡化的目標函數都有多個局部最優,自然選擇的這個函數也有多個局部最優,這在邏輯上叫歸納。

梅花鹿是其中一個局部最優,在草地自然適應度函數下。在樹多沒草的地方,在那個函數下,長頸鹿是一個局部最優。現在,自然環境改變了,樹多沒草的地方變成了草多沒樹,函數變回草地函數(當然,在真實的世界,這個函數完全一樣不可能,但這不是主要矛盾所在,就姑且算做完全一樣)。就是在函數跟以前的完全一樣的情況下,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原因是梅花鹿隻是局部最優,而不是全局最優,全局最優隻有一個,而局部最優就很多。如果自然時間無限長,而草地函數永遠不變,鹿的進化可能會收斂到全局最優,但是自然的時間雖然長,但相對進化還不夠長。如果自然可以一次一次的重演,鹿進化到全局最優的機會會多於某一個局部最優,可惜自然隻有一次。所以梅花鹿不是最適應草地環境的鹿也不奇怪。為什麽梅花鹿不進一步進化,或者是因為時間不夠長,或者是因為突變機製本身的問題(這個在遺傳算法裏經常發生,它總是不能達到全局最優,例如200個城市的TSP問題就幾乎到不了全局最優)。

後一個問題我下一個帖子回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