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泥灣大生產,種的是鴉片

(2011-06-28 14:17:22) 下一個
ztzt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359旅在南泥灣開荒生產。但近年有人披露,南泥灣實際上種了罌粟。

情況是這樣的。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gcd擔心蘇聯不能繼續資助中國革命,找了個新的收入來源:種鴉片。幾個星期不到,延安就買了大量鴉片種子。次年,大規模的種植鴉片開始。
  在小範圍內,毛把此舉稱為“革命的鴉片戰爭”。在延安,知情的人們含蓄地說著“特貨”。中共掌權後,這件事在曆史中消失了。我們問師哲時,他先說:“這個東西傳出去,對我們共產黨很不利的。”接著承認說:“是有這個事情。”“鴉片周圍種了很多糧食,是高粱,鴉片種在中間。”

1942年8月,在延安的一個蘇聯人打麻將時直截了當地問毛,共產黨人怎麽可能“公然種鴉片”?毛不吭聲,鄧發替他回答:鴉片能賺錢,“有錢我們就能打國民黨!” 另外,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記》,中共元老的《謝覺哉日記》等大量史料中,都提到過這件事。

史學界對此爭論的焦點是:到底這些罌粟,是過去遺留下來的,還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政府行為?不管是哪一種,曾擔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邊區中央局副書記、邊區政府秘書長、副議長的謝覺哉,在《謝覺哉日記》中說:“特貨一項得的法幣占政府收入……盡夠支用。”(1944年1月18日)“據調查邊區內存的法幣不下二萬萬元,無疑是由特貨補足普通物品入超而有餘來的。”(1944年4月9日)足見其在邊區財政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據知,“陝甘寧邊區財政史”被列入國家研究項目,後來因涉及邊區種鴉片等敏感問題,而被中途叫停,也沒有出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