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都能吸引這個星球上億萬雙眼球的關注,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也難怪,實在是太風光了。我經常在肚子裏泛酸水的同時,會恨恨地說一句他們都聽的懂的話:, that is just a bounch of rich morons flattering each other。但妒忌歸妒忌,我也急需安慰那顆極端不平衡的心。好好琢磨一下為什麽這個世界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怎麽才能終結他們,和他們均貧富。畢竟,人類社會的進步是由那些懂得如何製造和利用生產工具的人決定的。
那麽電影是怎麽製作出來的?其實簡單,一句話說就是把那些零零星星的片段拚湊起來,連接成一個時間或邏輯上連貫的序列呈現給觀眾。由於客觀世界的局限性,僅靠演員在現實世界中的表演並不能把人類無邊的想象全麵還原出來。所以這時電影就需要科技的介入,於是我們見到的是從最初的配音化妝到眼下的電腦動畫。但大部分電影還得靠個別演員來畫龍點睛。
不過大家注意沒有,在大場景大製作的電影中,往往最吸引人的不是演員的表演,而是那些虛幻的世界和超現實的力量帶給人們的視聽刺激。Lord of ring, Star wars, Transformer 等等。在這樣的電影中,有時人的表演反而是畫蛇添足。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電影其實就是小說的 visualization。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文字能傳達的信息又不能通過電影來準確地表達出來,而那些信息往往正好是小說的精華。好的演員確實能通過表演,通過自己的一顰一笑來多少彌補些不足。所以今天會有 The God Father,Gone with wind 等無需特殊製作一樣能流傳多年的影片。但好演員畢竟是鳳毛麟角。
隨著社會的改變以及新科技技術的影響,人們的審美和理解已經和原來大不一樣了。同樣,對電影的期待也不同過去了。
數字技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視聽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期待程度甚至高於演員的表演和故事情節。因為視聽效果帶給人的刺激能衝淡因演員表演不足帶來的缺陷。所以從追求清晰的 Dolby 兩聲道到各種 Digital High-fidelity Multi-Channel Surround System;從寬熒幕到 IMAX 3D Digital。人類對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那是越來越當回事兒了,至今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上限。希望沒有。
另一個對電影非常重要的領域是 3D Computer graphics,計算機動畫和三維物體重建的研究在穩步深入和提高。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質和物理現象都能被逼真地模擬和還原出來:水,煙,布,油,泥,碰撞,爆炸,等等等等。
各種人物動畫技術也是長足進步,motion capture 和 facial animation 從真人到現存 Disney 老動畫片中的動畫造型,甚至前段時間奧巴馬的總統就職儀式都采用了 motion capture 來實現重建和真實還原對象的目的。而一些著名高校以及研究機構仍然進行著大量前沿的研究工作。目前這個領域中每幾年都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飛躍,並且今後肯定會有更多令人驚喜的成果麵世,實現所想即所得的時代不遠了。
現存的電影以及那些優秀演員的表演給電影界提供了大量豐富寶貴的數據,結合計算機技術,我們完全有能力在 animated movie 中重現任何演員的形象和特點,而且能輕易地利用 morphing 和 blending 技術在不同演員中混合或轉換。現實世界中那些演員有哪個能作到這一步呢?所以,技術終將淘汰他們,或把他們轉變為無足輕重的采樣對象一樣。到那時,由電影創造出來的巨大財富就會被更多地分配給科技人員和技術操作人員,演員們在好萊塢的輝煌終將成為曆史。
人是需要偶像,但偶像卻並不一定要是真人。也許將來的偶像就是電腦技術做出來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