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浪寬
悲愴第一樂章聽柴可夫斯基的“悲愴”要比貝多芬的晚多了。是上研究生的時候,學校的一個音樂講座裏首先聽到它。第一次就被第一樂章裏的那哀愁而美麗第二主題所深深地感染,深深地打動。這一段像回憶,甜甜的,可又帶點苦澀。也似乎沉入幻想,一種讓人心曠神怡可又捉摸不定的夢幻。 聽了這部的講座後,我立刻想方設法搞到一盤磁帶。從此老柴在我心中不再隻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了。他的《悲愴》和《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812序曲》成為我的摯愛。 柴可夫斯基一直是我心目中僅次於貝多芬的最偉大的作曲家。 **我隻帖上第一樂章,想聽全曲看下麵的Youtube.**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6 "Patetique"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創作了六部交響曲。《第四》、《第五》、《第六“悲槍”》被稱為柴可夫斯基的“悲劇三部曲”。《悲愴》是柴可夫斯基悲劇三部曲的最後一幕,被認為是柴可夫斯基一生總結性的代表作品,也是他交響曲成就的最高體現,為世界十大交響曲之一。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大約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間完成,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認為這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本曲首演於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後,作者不幸染上霍亂,與世長辭。本曲終成為柴科夫斯基的“天鵝之歌”。 這首交響曲正如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這一點也就構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樂的特征,如旋律的優美,形式的均衡,管弦樂法的精巧等優點,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證,因此本曲不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傑出的樂曲之一,也是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作者所體現出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俄羅斯人民處於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 本曲雖屬於標題音樂,但決不是針對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個人的感情描寫,隻是以抽象手法表現人類共同具有的悲愴情緒而已。因此有的樂評家認為,本曲不應視為純粹的標題音樂。 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b小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序奏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則如歎息般地繼續。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和,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 第一樂章時而低沉而有些焦躁,想是失意時的消沉;時而悠揚浪漫,想是美好的少年時生活;時而輝煌而有氣勢,想是充滿動力和信心。這一樂章描述的是少年意氣的時候吧,曾經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自豪於自己的才能,躍躍欲試。然而這隻是他的回憶,回憶到美好的往事他自己也會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更多的時候,他以一個預言者的身份為自己的往事歎息,那是的少年意氣,怎之未來諸事之不順,怎知心靈受到怎樣的創傷?似乎柴可夫斯基的晚年有著精神上的痛苦,這種痛苦化為音符貫穿交響樂的始終,是嘈雜的不合諧音,將這份痛苦又帶給了聽者。 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D大調,5/4拍子。自始自終 一貫單純的色彩,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5/4拍子的分配方式為, 各小節的前半部分為二拍,後半部分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樂,全樂章呈現出昏暗、低迷的狀態。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蕩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 第二部分是愛情。想到愛情,都是甜美的吧。用一支優美的圓舞曲來詮釋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雖然柴可夫斯基的愛情沒有完美的結局,但是有愛情存在,終究是甜美的吧。但是甜美之中卻有一絲陰霾,令他心痛。一個不得相見,卻又斷了援助;另一個隻會令他痛苦。在他生命的最後,再想到愛情,依然是複雜、矛盾的。 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G大調,4/4拍子,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本樂章第一主題為諧謔曲式,輕快、活潑,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 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塔蘭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戰鬥般的感覺,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並沒有明朗、快活的氣息,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 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所發泄出的反抗力量。 此部分略經擴展後,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 第三部分是失望。狂舞的音符,由遠及近,又突然消失。像軍隊行進大概是他的失望後的反抗與鬥爭吧,我聽不懂。旋律越來越激烈,最後的大鼓似乎象征著倒塌。 第四樂章 終曲,哀傷的慢板,b小調,3/4拍,自由的三段體。 本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晦暗(一般交響曲的終曲都是最為快速、壯麗的樂章,而本交響曲正相反,充分強調了“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淒涼。 本樂章在無限淒寂當中結束。這一樂章正如本交響曲的標題,描寫人生的哀傷、悲歎和苦惱,淒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愴之美。 末樂章是死亡。開始的弦樂好像把我置身於墓地之中,陰風蕭瑟,月光灑下一片慘白。我可以感覺到作曲家的心在走向他那條路盡頭的墳頭,渴望的最後一點光明也已褪去,於是他屈從了,他下決心告別一切,“死”前悲歌一曲,高潮戛然而止,然後是墓地重新空寂,深沉。 與其說是一部交響樂,倒不如是一部作者的音樂自傳,音符的背後藏著作者心底永駐的往事。正如他自己說明的:“這部交響曲的構圖歸根結底是‘生活’。第一部分是激情衝動、自信、渴望行動。第二部分是‘愛情’,第三部分是‘失望’,第四樂章是‘死亡’,崩潰的結果,結束時逐漸消失。” 《悲愴》交響曲(b小調,作品第74號)作幹1893年柴可夫斯基和他的神秘的朋友、精神戀人梅克夫人中斷了保持十三年之久的通信聯係之後。關於這部交響曲最初的構思主旨,柴可夫斯基說:“第一樂章是激情、滿懷信心、渴望所作為;第二樂章是愛情;第三樂章是失望;第四樂章以生命的熄滅來結束。”這些最初的構思雖然未能在第六交響曲中完全實現,但確實成為作者創作此曲的思想基礎。柴可夫斯基本人非常喜愛這部作品,說自己“將整個心靈都放進這部交響曲了......”並說:“在這一生中,我從來也不曾感到這樣滿意、這樣驕傲和這樣幸福!因為我知道自己寫成的確實是一部好作品。”“我肯定地認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別是‘最真誠的’一部。”柴可夫斯基曾想將第六交響曲命名為《悲劇》,但總感到不滿意。當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傑斯卡建議用《悲愴》來命名時,柴可夫斯基興奮異常,連聲說“好極了”並立即將《悲愴》寫在總譜的封麵上。 《悲愴》交響曲由柴可夫斯基親自指揮首演,僅僅幾天後,柴可夫斯基毫無征兆地突然重病而溘然長逝。他的死因己成為一個困擾樂迷的待解之謎。 《悲愴》交響曲反映了主人公的悲慘境遇,表現了個人的苦難、鬥爭、憤怒、抗議以及對生活、幸福、歡樂和愛情的熱烈探求,但足晦暗的力量終於將悲劇的主人公拖向死亡。作曲家內心的痛楚、逐漸熄滅的絕望、鬱鬱寡歡的斷腸愁緒被表達的淋漓盡致,俄羅斯音樂家、“強力集團”成員之一的巴拉基雷夫曾說:“一個人要經曆過多少苦難才能寫成象這樣的作品啊!” 悲劇是深沉的,深沉是美的極致,而美則是一種照耀人生苦難的光明。悲與美共生、衝撞、互補、輝耀,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的哲學,是蘊藏在絕望背後的神奇微笑。 【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他是這樣孤獨,因為他是這樣偉大,象安放在墊座上的一尊雕像,一尊雕像可以使人產生敬意,但卻不能使人動情。 然而隻有一個人跟柴可夫斯基有著親密的關係,那就是娜蒂契達·馮·梅克,但這僅限於通信來往。這兩個互相愛慕的人從未見過麵,雖然有時彼此的住地近在咫尺。梅克夫人是一位有一群兒女的富孀。她聽過他的《暴風雨》序曲的鋼琴改編曲。 多麽崇高的音樂呀!誠然,有些憂鬱,但正跟她自己的憂鬱氣質相稱。她懇求他繼續作曲。她對他的生活一無所知,除了他在信中告訴她的之外。他是個工程師的兒子……一個學法律的學生……但“極其迷戀音樂”,……師事於魯賓斯坦……,現在,三十六歲了,還“在聲之海洋中漂泊,望不到一個安全的港口”。 梅克夫人就致力於為柴可夫斯基提供這種安全的港口。 柴可夫斯基和這位夫人維持著奇特的友誼,她隻從他送給她的照片中知道他的外貌,但是她了解他內心最深處的思想。娜蒂契達以她的精明機智和女性的好心腸贏得了他完全的信任。她從來不多打聽他不願說的事。在他絕望的時刻,她安慰他,傾聽他的訴苦並使他有勇氣繼續幹下去。她經常解救他的經濟困難。沒有其他女人能成功地迫使這位高傲而敏感的人接受經濟援助。 由於柴可夫斯基自己在經濟上樂於助人,所以他對接受梅克夫人的慷慨幫助也就毫不介意。對他們的奇特關係他也處之泰然。這是一種母親對兒子的關係,聯係他們的紐帶就是他的音樂。但他們必須永不見麵,否則音樂的關係就會被某種太現實、太物質的東西所代替,友誼也就不可能繼續下去。娜蒂契達趁著到國外旅行空出她自己的住房之際,邀請柴可夫斯基在她外出期間住到這裏來,翻閱她的書籍,參觀她的藏畫,好讓她回來時能在隱隱之中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1878年冬,她從度假地佛羅倫薩提出一個更為大膽的要求。她請他到那個城市來,住在她將為他準備的、離她幾英裏路的一所村舍裏。沒有多久,他們的信件往來就僅需越過一片草地而已。每天彼得到鎮上寄信取信的時候都要經過她的房子,聽見她孩子們說話的聲音。不過,他們還是沒有見麵。 但是有一天不可避免的事發生了。彼得和娜蒂契達本來已仔細地安排了他們的日程,使得一個外出時,另一個一定留在屋裏。但是有一次,他們終於在計算上出了差錯,兩個人同時都出來了。他們的馬車沿著大街漸漸靠近。當兩架車相互擦過的時候,柴可夫斯基無意中抬起頭來直直地盯著梅克夫人的眼睛。他們彼此凝視著有好幾秒鍾。然後,柴可夫斯基一言不發地欠了欠身子。孀婦同樣一本正經地回欠了一下,就命令馬車夫繼續趕路了。柴可夫斯基一到家就寫了一封信給梅克夫人,“原諒我的粗心大意吧!娜蒂契達·維拉蕾托夫娜!”娜蒂契達對這次的見麵倒很高興。“它使我確信你就近在我的身旁這樣一個現實。” 在他們這段漫長的詩一樣的夏日生活中,這是他們最親密的一次接觸了……在這個使他們如此親近的假期後不久,柴可夫斯基給這位孀婦送去他的《第四交響曲》的鋼琴改編曲……。她“如醉如癡地陶醉在奇妙的旋律中,不吃也不睡達四十八小時”。然後她寫了一封信給柴可夫斯基,信中徹底地向他傾吐了衷情“我愛你勝過其他任何一個人;我珍惜你勝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如果這個消息使你煩惱,那就原諒我吧。反正我已經說出口了。理由是——你的交響曲。”…… 他現在已經接近成功的頂峰。他接到邀請到美國六大城市指揮一個音樂會巡回演出。從來沒有一個俄國作曲家得到過這樣的榮譽。上蒼似乎終於向他展示了笑臉。 誰知正在他準備啟程前往美國之前,來了一個突然的打擊。娜蒂契達·馮·梅克用了她從未用過的語氣給他寫了一封信。她以一種簡慢的、辦理事務式的態度通知他,她的財產正處於全麵崩潰的邊緣,因而從此以後她無法再供給他任何款項,並告訴他,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必須結束了。 信中的語氣使他大吃一驚……這個打擊使他心煩意亂。“她對你和你的音樂感到厭煩了,”一個聲音不斷地跟他這樣說,“現在作為她的雇用人員你已盡了你的職責,她要擺脫你了……”但他仍抱著一線希望,事情可能出於誤會。她肯定會再給他來封信解釋一切的。一天又一天,他等待著這封信——但它沒有來。他登上開往美國的輪船,到達紐約時受到喧鬧的歡迎。他在新世界成了偶象。太太、闊佬、教育家、新聞記者、馬車夫——所有的人都卑躬屈膝地拜倒在地。但這些都是空虛的光榮。他願將所有這一切換得娜蒂契達的隻言片語。在那幾個月中他老得快極了。 記者們寫道,他是“一個外表頗為有趣的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實際上他那時才五十歲。他匆匆趕回莫斯科。但仍無娜蒂契達的音信。 【《悲愴交響曲》創作背景】 《悲愴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哀思”,這首交響曲正如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他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愛情的失敗、滅亡,充滿了悲觀的情緒。柴可夫斯基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作者所體現出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俄羅斯人民處於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然而今天在我看來,悲愴是老柴心中的聲音,是他對不公平愛情的呐喊,那是心底激情的破滅,那是精神支柱的塌倒,那是一切美好和靈氣的流逝。我無法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是否沒了希望沒了意義?是否生命沒有了顏色?是否猶如高傲的天鵝失去了雙翅無法飛翔?——孤獨!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的故事是這樣結束著的……1892年,他告訴他的兄弟,他正在創作一支新的交響曲,他的第六交響曲。這將是一首葬禮挽歌,一首為失去的友誼譜寫的告別曲。當時的柴可夫斯基在無奈中離開了梅克夫人,一切都變得傷感而空虛,愛情的玻璃碎了,然而撞擊出的是內心淒厲的呐喊,悲愴的旋律隨之而出,它的旋律之美常使他熱淚盈眶。 “我相信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反正,我知道,它是最誠摯的。”他必須給它一個特殊的標題——能表達內心……表達他所忍受的無法忍受的痛苦的標題。《悲劇交響曲》?《淚之交響曲》?不,太平凡了。最後,對他十分了解的兄弟莫迪亞,建議用《悲愴》這個名字。好極啦!《悲愴交響曲》。也許愛情讓人幸福,也給人痛苦,但愛情就是一個過程,是憂傷,是力量,是希望! 《悲愴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作品。這是一部遺書,在這裏麵他留贈給世界的是他的天才的光輝和他悲痛的異彩。交響曲是完成了。這時俄國正發生一場常見的霍亂時疫。柴可夫斯基粗心大意地喝了一杯受汙染的水。他得了病。他極端痛苦地躺了四天,第五天,他就此長眠不起…… 愛是沒有國界和年代隔閡的,愛是人類共通的言語,童話中的愛情故事充滿了甜蜜和美好的憧憬,而現實給予人的是殘酷和無奈,偉大的作曲家也無法逃脫此劫,猶如《天鵝之死》中那柔美的翅膀,而永遠說不清的是愛情的宿命,隨之而來的是用愛譜寫的激情與故事,感謝老柴留給我們美妙的奧傑塔旋律,感謝音樂給人類的慰籍和期盼,感謝愛情帶給你我的希望,相愛不如相知…… 作為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一生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經典之作。這部創作於1893年的作品被譽為最傑出的交響樂作品之一,甚至有人將它與貝九相提並論。這是一部思想內涵極為深刻的作品,1893年10月28日首演這部作品的時候,甚至由於觀眾未能理解其中的涵義而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 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可以用夢魘來形容,幼年的他神經極易興奮,少年時代又經曆了喪母之痛和家道中落,年輕的他不得不為生計而學習法律,他性格孤僻,內心充滿著矛盾卻又十分的內向敏感,在經曆了一段噩夢般的婚姻之後,柴可夫斯基依靠著梅克夫人的幫助過上了14年的安定生活,但是他與梅克夫人卻始終未曾謀麵。隨著1890年梅克夫人的破產,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再一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部《悲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的,精神瀕臨崩潰的柴可夫斯基始終認為死神一直在追隨著他,他把這種體驗深深的融入到了這部作品中,這裏麵有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有著對命運的淒歎,充滿著對死亡的預感,如果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散發的是生命最純粹的光輝,柴科夫斯基的《悲愴》所揭露的便是死亡最純粹的質地,其實,對於生命即將結束的惶恐並非此曲主旨。中國人稱:“哀莫大於心死”。內心的絕望、孤寂,和落寞才是它所要表達的,“悲愴”令聽者莫不為之掬淚。為之深深的慟動。柴科夫斯基在這部有四個標題樂章的交響曲中展開他一生的命運:熱情、愛情、失望、死亡。 1893年11月6日,在這部作品首演後的第9天,柴可夫斯基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有人說他死於霍亂,有人說他誤飲毒水…… 第一樂章柔板,緩慢的引子中,獨奏大管陰沉地吹出後來成為第一樂章主題的音型,這一章是柴科夫斯基生活常態的寫照,他是一個生活在內心的作曲家,不善與人交往。從他與梅克夫人的戀情來看,他寧願與她在信紙上見麵,他們之間的書信可謂是音樂史、文學史上的傑作,——也從沒有(不願?)單獨約會過。速度加快時第一樂章主題被肢解,並從一樂器轉到另一樂器,越來越焦躁不安。
激動漸漸消退後,第二樂章進入。優美的快板,這一樂章是痛苦時的甜蜜回憶:和法國歌手熱烈的愛情,在梅克夫人的弗羅洛夫莊園享受美好時光,在歐洲輕快瀟灑的旅行這一切像滿山遍野的陽光一樣在第二樂章裏鋪開。我們感受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東西愛情。
第三樂章急板,開頭似乎是一堆印象,遠遠有進行曲作為暗示,它越走越近,越來越響,冷對一切。它的力量背後潛伏著恐懼。這個樂章是對黑暗醜惡和恐懼的表達,是前幾部交響曲所沒有的。
1890年,資助了柴科夫斯基十三年之久的梅克夫人斷絕了他們之間的關係,梅克夫人是他心中的上帝,她突如其來的絕交從靈魂上陷柴科夫斯基於死地。
接著,在第四樂章悲哀的柔板裏,弦樂開始像是悲愴地哀歎結局的黑暗、空洞,其中美妙的第二樂章隱隱若現。似乎是含情脈脈的告別,再會了,家鄉的樹木;再會了,母親的呼喚;再會了,親愛的兄弟;再會了,聖母般的梅克夫人!最後的高潮不是像傳統交響音樂的向前衝,而是無能為力地向命運低頭,金屬的管弦樂器像一朵蔫了的花。這個樂章幾乎是安魂曲,其中看不到永恒的安息,除了墳墓,什麽也沒有。如果你想在《悲愴》裏聽到什麽勇氣、超越之類的東西,你可找錯了對象,他能給你的就是這麽多了。悲愴而不是悲壯。當一個人能麵視自己的體傷和血淚時,我們為什麽還要他悲劇地思索?這一點我反而更相信柴氏的單純和真誠。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Tchaikovsky Symphony 6 Karajan first mov. 1/2 Tchaikovsky Symphony 6 Karajan first mov. 2/2 Tchaikovsky Symphony 6 Karajan second mov. Tchaikovsky Symphony 6 Karajan third mov. Tchaikovsky Symphony 6 Karajan fourth mov. 查看更多我的【不能不聽】係列:
【作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