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老爸的博客

對兵法的運用,對心理素質的要求,對偉大人格的培養,股市和球場一樣提供了訓練環境和搏擊戰場。
正文

勇氣,在於麵對自己。你行嗎?

(2011-12-16 16:29:15) 下一個

勇氣,在於麵對自己。你行嗎?

這篇比較得罪國人。受不了的話請原諒,不必往下看。

其實培養孩子如同種樹,養貓,養狗,養馬,搞得不好是自己的事,跟孩子沒啥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父母的期待是必然必要必不可少的。問題是,期待什麽,如何期待,再如何化理想為現實。

籠統的講,本事有兩大類,一類是能幹,一類是領導。能幹的善於做事,有領導能力的善於做人。中國教育注重技能,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西方教育注重人文。表現在談吐儀表,落落大方。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幾千年下來中國都在搞大生產,並且非常自豪的向全世界單向出口生活物資,不計回報。我們偉大的農業文明鄙視不勞而獲。勞還特指親力親為的體力勞動。不能投機取巧,惦記別人的東西。勤勞,忠厚,老實,木訥基本是咱們的教育成果。那時西方人和猶太人在玩貿易,形成了商業文明。商業的競爭環境刺激出了工業文明的誕生,工業文明雖說血淋淋的,我們還能接受。好歹是幹活掙錢。資本家也勞動。隻要是勞動就好。那麽到了公開搶錢的金融文明(我的原創詞,沒有這個詞)我們就全萌了。是呀,掙錢那有搶錢快呀。所以西方教育的核心是競爭。所謂Leadership, 在漢語裏隻理解為領袖,我覺得理解為競爭力更恰當。

其實東西方的人民都是從短缺經濟過來的。為什麽西方人就選擇了貿易加掠奪的道路,而東方人就選擇了克己複禮當牛做馬,我想不通。當奴隸也沒啥不好的。由其是到美國當有錢的高級奴隸(中產階級)

請注意,東西方文化最大的分歧就是競爭。東方文化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是安居樂業,消滅競爭。而西方文化是要不斷地創造競爭,維持競爭,擴大競爭。西方人為了在競爭中勝出,什麽有利的東東都積極接受。而中國社會為了避免競爭,寧可自殘,寧可為奴。很多稀奇古怪匪夷所思誰相互看誰都看不順眼的事情從競爭的角度就可以很好的解釋清楚了。

好了,現在可以拿起客觀的鏡子,如果你有勇氣的話,看自己一眼。看看自己的位置,看看自己的下一代的下一站究竟在哪裏,最後看看敢不敢講給你的孩子聽。你根本不必擔心孩子聽不懂。我自古以來就認定,這是父母的事,跟孩子沒關係!

情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自己,告訴孩子,我要什麽,我怎麽做,就行了。那怕是放羊,是隨它去都好。

如何培養孩子,每一個家長都有選擇的自由,和隨時改變選項的自由。這是他的權力,這是他人生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神聖不可侵犯,不可非議,不可歧視,不可被中華文化摧殘。這就是父母要教給孩子的第一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