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22)
2010 (195)
2011 (196)
2012 (154)
2013 (140)
2018 (1)
2021 (1)
2024 (2)
今年春節期間,上千名中國遊客穿梭在紐約最繁華的第五大道,購物“掃貨”。新年,成了紐約商家的“黃金周”。另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九成以上中國遊客在紐約的主要活動是購物。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國遊客在異國購買的商品中不乏“中國製造”的洋品牌。奢侈品、中高檔品牌服裝、名牌運動鞋……近年來,以往“高高在上”的國外品牌紛至遝來搶占新興的中國市場,中國低廉的生產成本更是吸引了不少洋品牌加入“中國製造”的大軍。由中國工廠代工的時裝、珠寶等商品在貼上金光閃閃的品牌標識後,銷往全球。
按理說,“中國製造”理應在中國賣得最便宜,可奇怪的是:“一條Levi's牛仔褲在美國的折扣店賣15—30美元,按照即時匯率(1美元折合6.8267元人民幣)換算,也就100—200元人民幣。但同一條褲子,出口轉內銷後在中國國內的專賣店卻至少要賣700元。”
“一雙耐克運動鞋,在美國售價32.99美元(約合人民幣224元),出口轉港回內地,身價大漲至668元人民幣。一套在國內售價3萬元人民幣左右的Armani(阿瑪尼)西服,在美國1000多美元(約合人民幣7000元)就能買到。”
同一件商品,同樣的“出身”,而且在中國本土生產,為何反而在中國賣得比在歐美貴如此之多?
消費者
美國:購物天堂?
“第一次來美國的時候,我從國內帶來了滿滿的行李,生怕美國的東西太貴。”一個曾經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如是說。可是她很快就發現此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在美國,除了以人工工資為主要成本的人工服務(如理發)外,生活用品的價格普遍比中國國內要低,特別是那些在國人眼裏“高高在上”的中高檔品牌,如阿瑪尼、耐克、阿迪、Levi's(裏維斯)等,在美國的售價居然隻是國內價格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這位已經畢業回國工作的留學生反而不太適應現在的生活了。現在,她大多時候都在網上購物。“有時候想買些名牌商品,就上淘寶網找海外賣家幫我代購。”
把品牌店買斷貨
不少去過歐美的人都說,出國前原本沒有購物計劃,但受當地的低價刺激,也忍不住要買些東西。他們不遠萬裏把商品帶回國,回家細看,“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商品還不在少數。
在一個賣箱包的商店,幾乎每一個從中國去的人都買兩個以上的箱子,因為他們要裝下剛買的商品。他們一邊挑選商品一邊驚詫地自言自語:“這裏的東西怎麽會比國內便宜這麽多?”讓人吃驚的是,竟然還有不少中國人在歐美的商店裏購買“中華”牌香煙和茅台酒,原因同樣是便宜,而且基本可以確保是真貨。
“2001年在美國待了半年多,回來前想給家裏買些東西,叫家人給我列個購物清單,和一幫朋友出去買東西,照單全買。大家購物就像瘋了一樣,一天之內竟然能把一個專賣店買斷貨。第一天買光了,第二天繼續去,照樣買光。”廣東一家企業的高管這樣描述自己當年在美國購物的“瘋狂經曆”。
製造工廠
“我們沒有定價權”
不少中國網民在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同一件商品在國內外的巨大價差後,感到無比驚訝。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運輸費?關稅?但不管怎麽說,一件遠渡重洋到美國的商品,其跨國流通的成本也不至於如此大幅度地小於中國國內的流通成本。按常理說,應該漲價才合情合理。
而且,根據2008年的統計數據,美國當年的人均收入為3.76萬美元(世界排名第4),而中國當年的人均年收入僅為1100美元(世界排名第109位)。為什麽這些“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內的身價比在國外還要高呢?這種中美間物價的“價格倒掛”頗讓人費解。
佛山明馳服裝有限公司曾經給百事公司做過代工,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他們徹底放棄了百事品牌服裝的代工生產。公司總經理何偉昌說:“我們生產的服裝都是來料加工的,一下單就是十多萬件。每一件短袖的出廠價大約在20元,在中國市場的零售價至少要200多元。在美國,百事是一個普通的運動品牌,同一件衣服,售價不到10美元。”
至於商品在中國與美國的巨大定價差異,他們表示“沒有任何發言權”。“世界工廠”,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
原因1
國外品牌寡頭壟斷
價格差異的症結點在哪裏呢?“寡頭壟斷市場的形成”,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牛鴻說,這是問題的核心。
我們把出口品、進口替代品統稱貿易品。這些貿易品大多都是國際品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廠,但品牌是外國的,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上。定價權也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上。
“這些商品看起來是中國生產、全球統一銷售的,可為什麽在美國的售價低,在國內的售價高?因為發達國家的市場競爭激烈,歐洲、美國、日本的品牌都在美國銷售,耐克、阿迪……僅僅是美國青少年可以選擇的運動品牌,就有二十多個,出國一看,好多品牌都沒有見過,‘在美國的地位相當於佐丹奴在中國的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裏,必須遵循低價策略。而在中國,市場競爭不足,國內的品牌沒有樹立起來,為數不多的幾個國際品牌獨占鼇頭,逐漸形成了寡頭壟斷市場。你看看中國的國際運動品牌,隻有耐克、阿迪等為數不多的幾家。”牛鴻認為,這是最關鍵的,結構性的原因。
“寡頭壟斷市場,就擁有高的定價權。”牛鴻笑道,“很顯然,競爭市場中,肯定要把價格放低,而在壟斷市場,價格必然偏高。所以關鍵點是打破在中國消費品市場中由少數幾家國外寡頭壟斷的局麵。”
原因2
內銷流通成本高
雖然近年來珠三角的加工企業做外單的利潤並不高,但轉型做內銷品牌又談何容易?東莞奧必飛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董世明對內銷有些望而卻步。
雖然內銷的利潤貌似比做外單的利潤要高,但內銷的背後有一係列問題有待企業去解決:“首先,國內的信用製度還沒有建立起來,付款方式是一種壓力。現在都是供貨商先墊付資金,對方在付款的時候按照‘6+3+1’的行規分三次支付,先付六成,再付三成,最後一成可能永遠也不會付了。現在做鞋的利潤也就四五個百分點,這樣算下來就虧了。其次,許多發達國家都有龐大的采購團隊,不同品牌可以統一調度,比較成熟。而國內市場的采購團隊和銷售網絡都是單一的一個品牌,要建立起成熟的係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三,沒有財力進行推廣,營銷的成本太高。”
董世明經過細致的分析後,決定繼續接外單,“外貿生意操作更簡單,單純的商業契約行為,行政成本不高,可以預見,也容易控製。”
“中國的流通領域成本非常高。”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說。
除了運輸費用以外,還有高額的進場費、商店租金。比如說,要進入超市銷售,每個商品都要繳納十幾萬元的進場費,還要在營業額裏扣取一定比例的利潤和回扣。亂收費、亂收稅,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把成本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所以很多工廠寧願做很薄利的出口單,也不敢接利潤高出一大截的內貿單。
原因3
中國有錢人“不差錢”
“我們一直都在說‘培育中國本土品牌’。現在國內的不少產品質量已經不輸給國外同類產品了,但品牌還在輸。”牛鴻這樣認為,“國內的品牌沒有樹立起來,這就直接造成外國品牌的吃香。內銷商品普遍存在低價競銷的現象,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做好,隻求價低,不求質量,偷工減料。”長此以往,自然會讓消費者產生崇拜國外名牌的心理。
另外,從消費群體看,“這些國際名牌的消費對象是城市中高收入者。即便運營成本高,他們也能承受。這些人未必會去網上買,因為購物有一個購物帶來愉快心理的問題,買的就是這個過程。”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