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22)
2010 (195)
2011 (196)
2012 (154)
2013 (140)
2018 (1)
2021 (1)
2024 (2)
印度和中國,兩個亞洲,甚至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如同一條街上的鄰居,一東一西,一上一下位於亞洲的大街上。就如同一街上出了兩家爆發戶一般,從全亞洲街,到全世界城,人們往往會把目光放在這兩個國家上。而這兩個國家所不同的是,中國,猶如街上的老大,而印度卻像一個天天盯著老大,夜夜想趕上老大的老二。
那麽,就目前情況來看,老大老二有什麽不同?
兩國心態
中國做為老大,經濟迅速發展的領頭羊,基本上沒有把印度放在眼裏。其結果是,該幹嗎幹嗎。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國的一係列建設方針都是強調本身的發展,而不是把發展的目標定在把老二遠遠的拋在後麵。從神洲飛船上天,到繞月衛星的升空,以及今後的登月計劃,無不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邁。而印度則不然,他們的心態就是要快,要趕在中國人之前去完成一些計劃。比如,印度人自己覺得最重要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趕在中國人前登上月球。這種好大喜功的心理,是印度的致命弱點,造成不平衡的發展。
美國輿論
在美國輿論中,雖然都把印度和中國並列為世界最快經濟發展體,但真正美國人關心的是中國而不是印度。這一點無論是從華爾街日報,到紐約布魯本戈電台,都能看出。每到經濟學家分析世界經濟形勢,能源走向等等,都會把中國放在首位來關注。舉例來說,一次約布魯本戈鋼鐵產量問題的討論會上,專家們在談到鋼鐵的年生產量下滑時,報出的三個數據是,中國鋼鐵產量不但沒有下滑,還有小幅度上省,世界鋼鐵產量下滑30%以上,美國幾乎下滑一半。根本沒有把印度放在數據說明的位子之上。這種例子,舉不勝舉。不管是出於“中國威脅”論也好,關注中國發展也好,隻要是談到經濟問題,美國輿論往往把中國放在首位。接下來才是日本,歐洲,俄國和印度。
經濟發展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管是從哪一方麵去看,都是比較均衡的。從基建,重工,輕工,到服務業,IT業,整個國力的提升不是靠著某一項目的帶領。這一點從出口急劇下滑,而GDP依然能達到6%以上就足以證明中國經濟的發展的均衡。而印度則不然,印度雖然目前工業產品出口也在提升,但主要支柱行業是IT和一些美國公司的外包。離開了這一部份的增長,印度就會變成一個瘸腿國家。除此之外,印度的外匯蓄備也遠遠在中國之後。
為了在2010年讓GDP超過中國,印度人的做法是讓盧比以10%以上速度對美元升值,而置印度工商界對由於本幣升值帶來的出口困境於不顧。這一點再次反應了印度政府好大喜功的特點。所以說,即便是哪天印度GDP超過了中國,而其實際上的生產能力還是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之上。這種數字遊戲毫無意義。
軍事能力
印度人到底好不好戰這裏不談。但是在軍事上的急功近利也是很明顯的。印度的海軍表麵上因為有航空母艦,所以,如果按照以航空母艦的擁有來排名,應該在中國之前,但真正印度海軍的作戰能力和第二次打擊能力就很難用是不是擁有航空母艦來衡量。為什麽這麽說,從二戰日本的航空母艦群瞬間瓦解來看,航空母艦如果沒有強大的艦隊去護航,這種幾十年前的戰爭寵兒能不能經的起現在戰爭先進的導彈攻擊是個問題。而潛艇是航空母艦的殺手。印度隻有16艘傳統型以柴油為動力的潛艇,而中國已經有60艘潛艇,其中10艘是核動力潛艇,至少3艘具備發射遠程戰略導彈的能力。如果印度航空母艦和中國的潛艇交上手,恐怕很快就會被擊沉。而戰略核潛艇才是真正體現一個國家戰略攻擊能力的代表。中國的094型核潛艇,8000公裏以上的核打擊能力,是包括美國都感到憂心重量級殺手.雖然不像航空母艦那麽風光,但靜靜躺在世界某個海洋角落的戰略核潛艇,是最可怕的武器。目前世界上隻有五個國家能自己生產,而且不像航空母艦,戰略核潛艇是非買品。印度不可能從俄國手中買到,而中國卻可以完全自己建造。而空軍能力,隨著中國殲10的投入,格局已經明顯優勢。這裏就不談陸軍了,印度人所說的幾天能打到中國廣西,那隻不過是印度人癡人說夢罷了。
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戈爾什科夫”號已經成為了“吸金黑洞”,維修費用從最初的15億美元漲到現在的29億美元,已讓印度不堪重負。如今印度又要自己造第三艘航母,有多少實際意義隻有印度人自己知道。這艘航母能不能在2014年完成,也是個大問號。印度人曾經計劃要用10年完成造坦克的任務,結果20年也沒有完成。印度的文化是先說再幹,越是重要的,越困難的先吹起來再說。這和中國的文化正好相反。
地區穩定
印度人有死敵巴基斯坦在邊上站著,而且是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此外,印度無力阻止600個地區中的160個發生暴力騷亂以及克什米爾等地區爆發起義。我們經常看到哪裏哪裏火車被炸等等。民族問題相當嚴重。而比如投入300億去建造航空母艦,而不是去縮小貧富差距,更給社會造成許多不穩定因素。中國政府則不然,在安貧問題上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而抗震,奧運,基建等項目,基本上都是國家最重點的工程,以民為主的工程。中國也是個多民族國家,也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而提高國家整體經濟水平,從而讓多數人富起來,而不是增加航空母艦的“以糧為綱”方針,保證了中國這十多年的社會穩定。所以,藏獨,東突之流也沒什麽大市場,因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擺在那裏,燒,殺,搶等暴動,得不到人們的響應。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一個國家的進步,除了立足於自己的更本,也需要看到對手的優點。印度人的IT行業和服務外包行業就有許多值得中國人去認真研究的地方。有個競爭對手,不是壞事。不為競爭而競爭,而是從中學到他人所長,補己之短,這個民族才能不斷進步。
也希望印度能明白,中國人沒有把他們當成敵人。希望印度能明白一個古老的道理,冤家易解不宜結.
”印度的文化是先說再幹,越是重要的,越困難的先吹起來再說。這和中國的文化正好相反“--精辟
這個國家是挺可笑的。
對於我們自己還是要努力苦幹加巧幹,發展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