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69)
2009 (271)
2010 (148)
2011 (119)
這位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無疑對國內的媒體非常熟悉,無論是紙媒,還是新興媒介,每逢下筆,總是廣證博引,讓人感受”正反” 兩方在涉及的每一議題上的交鋒. 他而且是位快寫手,對時事要聞絕不欠賬,雖然在國內偶有被屏蔽的時候.一年來養成習慣,天天必查他的犀利專欄,遇到拍案叫絕,喜怒不能自已的時候,必在朋友中群發,分享.也許一般人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跟進國內媒體,輿論在2013中經曆的那些大起大落事件, 徐達內的這篇年終總結[媒體劄記:2013,輿論與領袖], 讓人在年終掩卷沉思, 對於《麵對麵》節目製片人王青雷的離職自白“國家媒體從令人尊重到遭人唾棄的十年”, 有努力可以能夠實現救贖嗎?
尊重英國《金融時報》禁止任何人複製、轉載、摘編其文章的規定,請參考文章鏈接: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190?full=y
周小平的“問與被問”說明了什麽
2013年10月16日02:27 來源:新京報
在網上發表《十問李開複》之後,周小平自己卻很快陷入眾多網友的齊聲“反問”中。吸引最多和聲的質問是,現在的“周小平”是不是曾任分貝網副總裁的“周 平”?因為有網友扒出多年前的網頁,稱2009年分貝網因涉及色情運營,包括周平在內的多名高管被公安機關調查。10月15日,周小平終於在新浪微博發表 長微博回應,並稱之為“絕筆”。
周小平在回應中,承認他就是被搜索到的“周平”,但否認與色 情 網 站有關。但網友對他的質疑仍在發酵。或許正是預感到這種無休無止的質疑,他才悲 觀“絕筆”,甚至一度表示自己的新浪微博將停止更新。吹響了向他人進攻的號角,潮水卻回頭拍向自己,於是轉而采取防守態勢,周小平的“問與被問”說明了什 麽?
有人說,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其實此事更說明,網絡辯論應遵守“擺證據、講邏輯”的規則,而不能濫用“憑空質疑然後要求對方自證清白”的“辯 論花招”。當周小平用那堆東拚西湊、捕風捉影的“材料”攻擊別人時,他有想過自己會那麽快成為網絡攻擊對象嗎?但願這一次教訓讓他以及更多人懂得,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己方發明或使用的任何“便捷”的武器,都有可能迅速為別人所用。
從去年所謂的“韓寒代筆”事件開始,要求辯論對手自證清白的“質疑”、“追問”便在網絡上大行其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發起惡意質疑,甚至是事關 名譽、人格之事,門檻都大大降低。那些“質疑”不管多麽不合邏輯、突破底線甚至涉嫌誹謗違法,隻要契合網上一部分人的情緒偏好,往往就能掀起聲勢,令被質 疑者難以招架。
實踐證明,麵對以抹黑、批臭為目的的“質疑”,積極自證隻會越陷越深,而以同樣的套路對質疑者發起“反質疑”是更好的解套之道。
然而,這樣的你來我往,“攻防”之下,最受傷的是輿論場本身。硝煙氣十足的輿論場,會將理性平和的討論逐漸擠出,隻留下一地雞毛和深溝險壑。因此,每個惡意質疑的始作俑者,都應對此負責,哪怕他認為自己最後成了“受害者”。
□喻辛(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