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近日發表陳元(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的文章,極力稱讚江澤民的“重大貢獻”。文中提到,“金融電子化對
遏製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說“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
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
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
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
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
‘防空洞’。”
的確,原來送現金‘紅包’的都改成送卡,送房子,送車了。也不知道
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是如何腐敗的。如果腐敗不是變得更變本加厲,
習主席也不至於一上任就大聲疾呼,“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
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汙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
警醒啊!”(2012年11月19日《人民日報》)
文章出現的時間頗有意思,習主席剛上任要大展宏圖,這年頭有多少人
還為江主席唱頌歌呀。網上有報道說,陳元在〝烈士〞公墓,為薄一波 獻了個大花籃,上寫〝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同誌永垂不朽!〞同時還
為毛澤東獻花籃,而且落款都注明〝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耐人尋味。 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的一項重大貢獻
——重溫江澤民同誌《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有感
2013-04-11
摘要: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防空洞’。
1993年6月1日,江澤民同誌在視察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時,發表了《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的重要講話。今年恰逢視察和講話發表20周年,同時也是金融電子化國家重點項目金卡工程啟動實施20周年。重溫這篇重要講話,仍然感到它有很強的前瞻性和震撼力,對20年來我國金融電子化的跨越式發展,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這個講話仍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江澤民同誌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金融電子化
1993年,信息化浪潮開始席卷全球,各國紛紛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金融現代化水平,發達國家已經普遍使用金融通信網和信用卡。而我國金融電子化水平十分落後。一方麵,大量金融業務還使用手工處理;另一方麵,銀行卡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發行規模有限,功能單一。經濟運行中大量使用現金,過度依賴現金,以至於在1992年底、1993年初,當信貸過度投放、通貨膨脹高企時,我國一度出現現金供應緊張的局麵。現金的大量使用及體外循環,不僅對居民個人造成諸多不便,而且難以監督,帶來逃稅漏稅、走私、洗錢、腐敗等違法違規現象,擾亂了國家經濟金融秩序。
在這樣的形勢下,江澤民同誌明確提出要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這是建立在他一係列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之上的。1993年5月29日,江澤民同誌找我談推進信用卡建設以減少現金使用的情況,我向他匯報了剛剛參觀的一個信用卡內部展覽,並拿出些樣品給他看,也匯報了人民銀行建立金融衛星通信網的情況。他明確提出我國也要加快實現金融電子化,加快金融衛星通信網的建設,在全國推廣使用信用卡,減少現金的使用,盡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這次匯報僅兩天後,6月1日上午,江澤民同誌就來到位於北京沙河的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進行實地考察調研。那天,我陪同江澤民同誌考察了金融衛星通信網中央主站的應用係統控製室、衛星站通信機房、主計算機機房、小站試驗機房、中國證券交易係統終端室等五個點。
在考察之後,江澤民同誌隨即作了一個精彩的具有很強前瞻性的重要講話。他把金融支付發展政策擺到國家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的重要位置,提出構建非現金支付體係、大力發展銀行卡、建設全國統一的銀行卡市場等設想。他指出,金融電子化是實現我國金融管理上的一次革命性變革,既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也有利於法製建設、製度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金融電子化建設的最大阻力不是技術障礙,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不統一。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充分認識減少現金使用和金融電子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強調要克服本位主義,要搞矩陣式管理,調動各方力量,把這項大工程搞好。他要求電子工業部等部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金融電子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全力以赴
地組織力量,抓緊實施。
在江澤民同誌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以銀行卡聯網通用和推廣普及為核心的金融電子化國家重點項目“金卡工程”迅速啟動。10月,中央成立了由電子工業部、郵電部、人民銀行等五部門組成的國家金卡工程辦公室,負責推動金卡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1994年6月,成立了由11個部門組成的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胡啟立同誌任組長,我和其他幾個部門的負責同誌任副組長,從製定規劃、設定標準、開展試點、推廣應用等幾個方麵推進工作。與此同時,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也加快了支付係統的建設步伐。
二、我國金融電子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金融電子化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一步追趕上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
一是金卡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促消費、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超過35億張,人均擁有銀行卡2.64張,而在1993年,平均每300人才有一張卡;2012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業務346.2萬億元,日均發生額近1萬億元,銀行卡刷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之比(銀行卡滲透率)達43.5%.現在銀行卡不僅實現了全國聯網通用,還可以在境外141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隨著金卡工程的推進,智能IC卡蓬勃發展,總量超過80億張,包括電信智能卡、社保卡、加油卡等,給生產經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二是基本建立了符合國情特點、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支付係統。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以人民銀行大小額支付係統為核心,銀行業金融機構行內支付係統為基礎,網上支付跨行清算係統、票據支付係統、銀行卡支付係統、境內外幣支付係統等為重要組成部分,清算機構和支付機構支付係統為補充的支付清算體係。其中,人民銀行建設運行的大小額支付係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係統和境內外幣支付係統,日均處理支付業務550萬筆,金額接近8萬億元,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參與者資金往來的“高速公路”,為加快社會資金周轉、有效傳導貨幣政策、支撐金融市場發展及滿足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是其他非現金支付工具以及新興支付工具蓬勃發展。電子支票、電子匯票的使用不斷增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等發展勢頭迅猛,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斷湧現。我國的支付體係建設已經從最初的支付係統“主幹線”延伸到覆蓋全社會和千家萬戶的零售支付網絡,為廣大公眾提供了高質量、全方位、全天候的零售支付服務。
四是金融電子化為企業和個人征信係統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網絡環境和技術支撐。目前,征信係統已為國內每一個有信用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了信用檔案,成為全麵反映企業和個人信用情況的“經濟身份證”。截至2012年末,企業征信係統為1858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建立了信用檔案,個人征信係統為8億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征信係統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在防範信用風險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累計預防高風險客戶信貸業務申請金額5186.7億元、預警高風險貸款金額4348.5億元。
五是規範了市場秩序,增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實行金融電子化,使大宗資金往來都要通過支付係統,接受央行的監控,大大減少了現金流通量。1993年流通中現金M0占廣義貨幣M2的比重為16.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7.1%,到2012年這兩個指標分別下降為5.6%和26.4%.這使市場經濟的運行更加規範和透明,大大增強了國家對經濟金融的宏觀調控能力。
綜觀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可以看出,江澤民同誌20年前的這篇重要講話猶如一場及時雨,開啟了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的新時代。
三、金融電子化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
江澤民同誌提出金融管理電子化,正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還處在新舊經濟體製的交替時期。他的這篇重要講話,實際上已經從頂層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金融基礎架構作出了規劃和設計。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其中專門提到要實現銀行係統計算機網絡化,積極推行信用卡,減少現金流通量,這表明金融電子化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的重要內容。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無論支付係統還是信用卡係統,都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既為整個市場經濟服務,又規範和管理市場經濟。特別是金融電子化的發展,推動了征信係統的建立,從製度層麵約束和規範市場主體的信用行為,為改善金融運行環境、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電子化既是金融基礎設施,又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和骨幹。江澤民同誌把金融電子化建設看成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一件大事,他提出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辦一些關係經濟全局的大事情。金融電子化就是亟待解決的大事情之一。江澤民同誌所說的“經濟全局”,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全局。他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和關鍵。
我對金融電子化的認識經曆了一個逐步提高和深化的過程。剛開始隻認識到金融電子化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是國家整個基礎設施體係中最尖端、最核心的部分,對其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和骨幹,則是後來在實際工作中逐步認識到的。這完全受益於江澤民同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深刻、透徹的認識,他對金融電子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全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準確把握,以及他在轉軌時期及時果斷作出的堅決扭轉大量使用現金局麵的重要決策。
四、金融電子化對遏製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製經濟,必須用法製、製度和紀律作保障。1993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製度和管理上還有很多漏洞,容易滋生腐敗。江澤民同誌敏銳地洞察到,現金的大量使用和管理不嚴,是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不搞金融通信網,現金管理不嚴,人們可以從銀行提取大宗現金,如果他要搞歪門邪道,就可以用現金這裏走門子、那裏走門子,這裏送‘紅包’、那裏送‘紅包’。所以,這是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可以利用的一個很大的‘防空洞’。那些搞腐敗的人,是不會歡迎搞金融通信網的。為了防止腐敗,同腐敗作鬥爭,我們就必須盡快把金融通信網搞起來,越快越好。把這項大工程搞好,一些偷稅逃稅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你們現在已經把大賬監控起來了,如果小賬再監控起來,
嚴格控製現金流通量,對於遏製和克服腐敗現象一定會起重要作用。”
推進金融管理電子化,並將其納入法製和製度建設,既建設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也建立健全了金融法製、製度和紀律,使其在防治腐敗和不正之風方麵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顯現。
金融管理電子化,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科學管理理念,完善反腐倡廉的技術基礎、製度基礎,為防治腐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一點無論對當前還是今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比如,近年來,我國在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用現代化的金融手段控製現金使用、職務消費,堵住小金庫,用的也是這個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繼續全麵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繼續推進金融電子化,將為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提高防治腐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撐。
五、學習江澤民同誌思想方法,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
我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這為金融電子化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也對加強金融創新、增強金融的科技支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實現金融管理電子化》這個講話的重要曆史意義和前瞻性、指導性,體會到其中閃爍的戰略思想、包含的工作方法、體現出的精神作風。我們要以當年江澤民同誌帶頭倡導推進金融電子化的魄力、勇氣和決心,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服務。
一是統籌全局,規劃先行,大力開展金融創新。我國金融電子化之所以取得跨越式發展,關鍵在於江澤民同誌的高瞻遠矚和果斷決策。他敏銳把握全球信息化發展的脈搏,深刻洞察世界經濟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戰略全局的高度,果斷作出推進金融電子化這一重大決策。可以說,在當時條件下,推進金融電子化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重大創新。當前,麵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曆史重任,我們要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好科學規劃,促進金融與科技結合,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二是自上而下,協調各方,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金融電子化的推進過程中,江澤民同誌協調各方,親自推動,為我國金融電子化健康順利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在江澤民同誌的大力推動下,金卡工程整合了部委、銀行乃至國防科技等方方麵麵的資源,自上而下推動,用20年的時間追趕上了發達國家。下一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對於改革中那些關係全局的大事,涉及麵廣、矛盾集中的難事,更要統籌各類資源,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
三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江澤民同誌始終關注金融電子化建設,除了親自考察沙河人行清算總中心,他還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匯報,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江澤民同誌這種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抓住關鍵帶動全局、攻堅克難一抓到底的精神和作風,非常值得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認真學習。
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4/11/46329.html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陳元
像美國那樣實施人民可以合法擁有槍械 , 人民可以給貪官一個
說法,貪官才會害怕,既得利益者的中共,根本就是要維護貪汙,這個
政權說什麽都是騙人的!!!
交易強製電子化能大大減少違法的金錢交易。例如逃稅、貪汙、賄賂、挪用等等的違法行為都能在銀行留下記錄作為證據。這是全世界的共識。
佛陀講解送禮對象與回報區別,福田品質與所得功德差別
(做官有權的人是福田,給大官行賄比給小官行賄回報大)
《佛說四十二章經》上雲:“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人,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表麵上看,大陸人個個都很正直;說起腐敗,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膺,大有說道“腐敗”,人人喊打的氣勢。可奇怪的是,就是這些許多“痛恨”腐敗的人們,卻時時作出不守規定,千方百計地與官員拉關係,不惜重金的行賄官員。還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迫不得已。
更有一些所謂的人精們,不惜出賣自己的良心和品格,靠踩踏別人來達到自己受不正當利益者。
麵對利益,幾乎沒有幾個吃五穀雜糧的凡人能擋得住誘惑。即便有個別者砥柱了賄賂,也架不住多數的圍堵,最終隻有學陶潛或鄭燮,遠離官場完事。
盡管人們已看出了產生腐敗的根本原因,且也找出了治理腐敗的辦法。但似乎難以實施——許多人不願當得罪人的監督者,卻更願意選擇與有實權的當權者拉關係,增加所謂的感情。名正言順!
於是,當權者也名正言順的以“關心”草民的名義,來“靈活”的肢解規則了。
當然,大部分草民便隻有為少部分草民“買單”了。
許多人常常感到為何腐敗屢禁不止。其實你隻要到寺廟裏,看到人們在作什麽,就會看到產生腐敗的文化根源了。
盡管人們來廟裏的所為事物不同;但幾乎所有的“燒香拜佛”行為,都可以看到一樣的行為——給神們送些錢,求神保佑自己或親人達到自己的心願。
單說這些“燒香拜佛”的人,肯定是遇到了現實世界無法解決的問題,才來求神“行行好”,給個方便。就其本身來說,也無可非議。
但如果是一個想當官的人,來此求神,給神燒了很多香和錢。那麽,我們就會發現,這其實與行賄官員謀求官位的舉動無異。
由此,便可以看出深入民心骨髓的“賄賂文化”其實就是造成腐敗屢禁不止的心理原因了——誰都想比別人多占點便宜——無法擺脫的貪婪欲望,給官場腐敗提供了充足的市場需求。
黨刊稱中國人“活得累”大事小事托熟人送紅包
半月談
2007年7月21日,某品牌發布會現場排隊領“車馬費”的媒體記者
去醫院動手術之前,要給主刀醫生遞上一個紅包,去駕校學車,要給教練遞上一條香煙,去政府部門辦事兒,要托熟人,小孩上學,要交擇校費,去開家長會,要給班主任送點禮物,親朋好友的紅白喜事婚喪嫁娶,統統都要細心打理,怠慢不得,細細想來,中國人活得可真累啊!以下幾類“人情世故”還是沒有的好:
醫生的“紅包”
近日有記者在南京街頭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10人中有6人稱給醫生送過紅包,4人稱自己的親戚朋友給醫生送過紅包。給醫生送紅包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不送心裏不踏實。
記者的車馬費
“給記者‘捐贈’車馬費。”這幾乎可以視為當下中國企業進行媒體公關的要義。
隨禮真不隨便
某網友在百度知道上詢問,“北京大興的朋友要結婚,我該隨多少合適呢?”隨禮,漸成每個家庭不情願的人情消費,演化成“錢尚往來”的送錢怪圈,讓人反感又無可奈何。
駕校教練的煙
在駕校學車時,甚至有教練反複向學員暗示“潛規則”。有時,教練半開玩笑地說“你來這麽久了也不買包煙?”有時教練拿出一個打火機來說“這個打火機好不好?我這個學員真好,送我這麽好的打火機……”
怎樣請客吃飯
事情放一邊,吃飯為大,中國人對於吃飯向來很是講究,事情大小決定了飯店的規格,是鮑魚魚翅,還是剁椒魚頭。
酒桌上的中國
酒精不燃燒,不算搞社交。酒是用來壯膽的,桌子是用來拍板的,酒和桌拚在一起,則無事不可為。
月餅成災之後
有個在地方法院工作的朋友中秋前期跟我抱怨說,他們那座小城裏月餅泛濫,送月餅就像發過節短信一樣,像病毒一樣傳染到每個人,如果你的電話本裏有100個人,那麽你至少能收到10盒以上的月餅。
應該怎樣做人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看他“會不會做人”,假如一個人能把這種種“人情世故”都熟稔了,都做到了,在朋友們眼裏,他就算是個很會做人的人了,可是這樣做人該有多累?
不是前輩留下來的“人情世故”不行,而是我們歪曲了這些“人情世故”。本是表達感謝尊敬之意,卻被人認為必須應當,而且發展到事事均得這樣做實在荒唐。——楊淙文
從古至今,這條禮的規則就沒有簡單過,沒有人敢去打破,也不能打破,它強大的生命力是幾百代人“灌溉”出來的,根深蒂固了。麵對它我們隻有坦然麵對,對自己的心說,看開點。但是仍有一點點的希望,希望它在現代社會的文明的熏陶下,有所改善吧!——俞飛
“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講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人之間溝通往來的重要媒介和方式,話題中的種種並不能代表中國“人情世故”的全部內涵。——孫巍
“人情世故”現已變得不堪入目,所謂的人情,一般體現在錢、權上,世故已變成好多人不正當行為的故事了。我看改為“故世情人”還差不多。——劉成亮
中國是一個以權力為基礎,以人際關係維係的社會。這樣的社會中,人情世故自然變成了比學識、能力更重要的“製勝因素”。這就是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行的原因。中國要想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國家,就必須尊重才華勝於尊重關係。隻有這樣,才能把聰明人的注意力從鑽營吸引到創造上來。否則,中國將隻能出口襯衫。——王俊嶺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決定了,中國人的文化形態!——徐開安
過節,辦事,請客送禮。這都已經成為多少年不成文的規矩了。就連外國人也都入鄉隨俗明白了這裏麵的人情世故,門門道道。這個好像也是我們五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一種傳統。可是,到現在都變成了重口味。這個口味,真的其實可以沒有。這不,把沒實力,本身就帶著壓力的人更是搞的渾渾噩噩。這樣的“人情世故”,真是難。——楊文
人情世故本是一種正常的交際與生活方式,但是發展到現在卻已成了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現在中國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麵子和關係,這便是人情世故的根本。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中國人,永遠也改變不了這種情況。自古以愛所承揚的真誠待人,當被賦予上利益的標簽時,顯得更加“真誠”了。再這樣發展下去,隻會造成社會交流的越來越嚴重的利益當先,連人際關係都開始由各種因素劃分開來,這是社會的變相友好。——於瑤瑤
連學生都興這套了,生日、各種名目的節日同學們都要送禮。雖說都是些小東西,可是這心思可沒少花。女生的東西尤其如此,得先觀察一陣看她都喜歡啥,缺啥。有人喜歡可愛風,你偏送了個犀利的,那就叫白送。還得惦記著以前誰給自己送了東西,送的是什麽價位的,那等他過生日時,也得還禮回去。我還會專門把這些事記下來,以防止有做得不周的地方。真是辛苦。——貝拉
每個中國人都會受這些“人情世故”所煩擾,也不知道這個送禮辦事的“習俗”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如何開始的,現在要徹底消滅這種“習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使你不去遵從這種“人情世故”,別人也照樣去做。禮物對於中國人來講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傳遞自己心意傳達對他人祝福的意思,在一些場合,送禮給別人其實不如說是送禮給自己,送出去這點小禮物以求別人給予自己更大的利益,收別人的禮物本是一個件開心的事情,可是有時候收了禮物不就等於接受了一份任務,多了一份責任,事情辦不好了還對不起這份人情。唉,總之做人難。——高欣婷
人情世故在中國就像張大網,鋪的哪個角落都是,並且沒有脈理,理不了逃不去。這是個鍛煉情商的活,完全體現了機遇與危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家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相互存在的必要性,隻是必要交往演變為了精神壓力,並且持續膨脹。——程佳佳
入鄉隨俗唄,大家都一樣的。誰讓我們投胎的時候選擇了“hard”模式呢?五千年來都如此,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唯一的希望在於,我們這些“後字輩”把正確的價值觀持之不懈地傳遞給下一代人,同時身體力行。可是,如果不能團結起來,還是白搭。畢竟誰也不願惹醫生不高興,那可是性命攸關的問題。而團結起來,在這個問題上,簡直太難了。所以,我不抱希望。——龍在天
且不說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各式好處費,光是壓歲錢和份子錢就已經讓成年人的世界不堪重負而又無可奈何了。——楊菁
“禮”這個字在中國已經風行了數千年,我們是禮儀之邦,拜訪朋友送點禮物、好友長時間不見一起吃頓飯、求人辦事帶點兒禮品等等等等,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根本不值得拿出來討論。但是這些年,“禮”這個字發生了太大的變化,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它已經遠離了“聊表心意”,而是與金錢越拉越近,現在的人情世故好像都與金錢有關係了,“禮”字現在就代表拚腰包了。這到底是“禮”這個字變了還是我們對它的理解變了?我想原因還是後者吧!假如我們不賦予它那麽多的含義,恐怕它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所以說,人情世故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正在或者是已經曲解了它本身的意義。——李特
“人情世故”這幾個字現在說起來都是很自然,理所當然的事,現在辦個事隻要有熟人那就好辦多了,既然拖了熟人就免不了請客吃飯送禮,唉。記得前一段時間去醫院,早早地去掛號排隊,等了倆小時終於輪到我了,可是硬生生地被熟人醫生插進去三個人,當時就在想:我要是在這醫院有熟人該多好,也不用白白浪費這幾個小時了,唉,人情哪,無奈~——雅婷
人情事故讓人覺得累,主要是因為有目的性,拉關係是為了辦事情,無時無刻不在計算投入產出成本收益,怎能不累。但如果走親戚看朋友過節聚餐隻是為了慰藉心裏的思念,表達積蓄的感情,那就是一種享受。隻是這世界上沒有純粹的人,也沒有純粹的情,理論上完美的狀態在現實中不會存在。但是如果心裏明白這一點,至少還是保留一點“純感情”吧,因為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在內心裏都是需要這樣沒有交換的“人情”的,不是嗎?——西銘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注重禮尚往來,但是現在人們曲解了咱們祖宗留下來的美德,還有一句叫“君子之交淡如水”,禮尚往來是沒有多少利益驅使的情況,僅僅是為了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現在的人情世故已經不是那麽單純的了,摻入了很多雜質,拉關係扯關係都是有事相求,人情在現在的社會被無限的放大,作用愈加明顯。——張歡
“正是人情世故,轉麵炎涼。”正是如此,才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如醲。“如今的人把人情世故用得更為直白,執行得更八麵玲瓏,反而弄巧成拙,被人情所累。目的性太狹隘了,情就變成債了。——楊雲
中國人在這個潛規則的社會裏已經被真規則了,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人,包括我們自己,一邊大罵某腐敗風氣一邊不得不為自己的工作學習向領導獻媚討好,我們看不慣學生幹部整日圍在老師身邊,可自己還是為了入黨的那個名額給老師送禮、發短信祝賀,我們一邊譴責這個社會的製度一邊向這個社會妥協。——胡倩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是受禮法約束數千年的社會,延續至今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要做事,先做人”,何謂做人,懂得人情世故即是會做人,簡單說就是會察言觀色、會來事。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權力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權力資源少的一方向權力資源多的一方示好,以尋求更多的權力,試想一下,你的同學結婚你隨禮200,你上司結婚你會隨禮多少?——陳曉龍
這是“人情”還是“潛規則”?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於是紅包、香煙、擇校費、禮物都變得理應如此。可,說是潛規則,又真不如說是“人情世故”,因為人人如此,處處如此,事事如此。人情很早以前就不是那麽單純的禮儀往來了。關係變得太重要,人情、麵子都變成了這個社會立足的根本。——潘昕妙
http://youtu.be/kR3c7Fja-2Y
自己看吧,對於我國的社會進程當有借鑒作用。
俄羅斯電影《契卡》血腥殘忍考驗忍耐極限
電影《契卡》】脫光衣服,麵朝木門,預備,放下指揮棒,手槍射擊嘭嘭嘭,屍體運走,衝洗血跡,裝彈準備下一輪行刑。這是在盧比揚卡的地下室的日常一幕。契卡,即全俄肅反委員會,成立於1917年,列寧給締造者捷爾任斯基的指示是,“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的機構”。
http://youtu.be/MxujYNp2q10
《蘇聯大清洗七十年 回顧、反思與救贖》
網址: http://news.ifeng.com/special/daqingxi/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典型。任何一種社會類型,都有自己的文化現象。比如宗教裁判所就是基督文化的典型現象,貞潔袋就是西方中世紀文化的典型現象。分析這些現相,可以加深對該社會類型的理解,又能更充分的把握該時代的文化特征。儒學時代的文化現象多到數不勝數,但典型現象沒有那麽多,這裏選擇其中的八種類型,聊以論述。
1、小腳文化
小腳文化是中國的特產,但不是中國的光榮,而是中國的恥辱。女人裹小腳,大約起始於五代時,至宋代成為風氣,明代則不裹小腳即不配作女人。清兵人關,清人本無此陋習,但他們進了中原,很快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虜,雖是勝者,猶如敗者。便也學著漢人婦女的樣,裹起腳來,盡管大清皇帝親自下令禁止,也不能全然禁住。小腳文化有這等偉力,令現代人百思不得其解。小腳文化直接受害的是女人,最終受害的是社會。小腳文化又是一種殘忍的愚昧的文化現象,它的實質是封建等級製。封建等級製是個無形的大網,凡人一入此網,便失去自己的本來麵目。或為尊者,便為卑者,或者尊者也是卑者,卑者又成尊者。尊卑之變,因為彼此對象不同。知縣見了知府,自稱卑職;麵對衙役,就是太爺;見了百姓,就是民之父母;見了王公貴族,就是芝麻官。奴才在主子麵前,連人都不配作,但大奴才見了小奴才,又成了小奴才的老爺。中國封建時代的等級製千變萬化,其基本特征沒有變化,就是“三綱五常”,尤其是“三綱”,君為臣綱,皇帝的權威高於一切;父為子綱,父親就是家中的皇帝,兒子就是家中的臣子;夫為妻綱,夫是天,妻是地,再沒有出息,沒有品行,沒有才能,沒有誌氣,屁都放不響的男子,在老婆麵前也如同皇帝一般。封建體製,離開等級就沒了靈魂,好像孫悟空丟了金箍棒一樣。
小農經濟需要專製,專製需要等級,結果最倒黴的成了女人。小腳文化雖然不是儒學的發明,但二者一拍即合,越是儒學大家,對小腳越有感情,誠所謂“儒雖未曾傷仁,仁卻因儒而死。”小腳文化以最殘忍的方式體現了儒學的貞節觀。宋儒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看來,把女人的一雙天足弄成殘廢實在算不得什麽!而且好像是對女人的一大恩典。女人貞節,未可厚非。問題是男人也應該貞節,否則就不公平,但這是現代人的看法——但願現代人都能這麽看。令人萬分沉的是,在儒學的熏陶下,即使是封建時代的妓女,尤其是那些才藝出眾的妓女,如柳如是一樣的大才女,也要為意中人守節。妓女守節,今後人思之顧之,欲哭無淚。中國女人作出的犧牲,真是太大太大,其對後人的精神震撼,一時竟無以言之。封建等級製不止小腳一端,至少還有清代的辮子文化可以和小腳文化媲美。小腳文化反映的是男性壓迫,辮子文化反映的是民族壓迫。說來說去,禍根還是一個:封建等級製。這等級製可以說從頭到腳,從裏到外,徹頭徹尾,無所不在。封建等級製扭曲人性,從而使人性的異化,要麽成為人上人,要麽成為人下人。人上人,不能算人,人下人,沒資格算人。封建製最缺少的乃是平等,小腳文化的覆滅隻是平等的一個小小開端。
2、妻妾文化
西方文化傳統的一個大優點,是它的一夫一妻製。古希臘時代已然如此,基督教時代,又使這個婚姻形式得以強化。中國則實行多妻製,而且,妻子也有尊單,正室為妻,側室為妾。妻、妾成群,才顯出中國男性的威風和財勢。而且,娶女人的數量,正是人格等級的反映。皇帝的權力最大,所娶女人也最多,公、侯以上,依次減少。而且還有法定的人數,超過法定人數,就是越禮,越禮便成一行大罪,很可能因此而失官罷職。中國古代社會最重視家庭,家庭的功能遠不止婚姻愛情而已。婚姻固然需要,與家庭的重要性相比,就成了次一等的事。婚姻事小,家庭事大,這在現代人看來,不合邏輯,西方人聞之會莫名其妙。而中國的家庭”妙”就“妙”在這裏。中國人夫妻間雖然沒了感情,但家庭還在,夫人的地位還在,她一樣主持家務,一樣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而家庭的其他成員,同樣對她保持尊敬。妻妾文化是男人主導下的家庭文化,而這種家庭文化與封建王朝是完全同構的。所謂封建時代的家庭就是一個小小的王朝,沒有這樣的文化作支點,它不可能長期存在。實際上,封建時代的家庭,遠不止於僅僅包括它的血親成員,還包括它所雇傭的奴仆。
就像《紅樓夢》中描寫的四大家族,論其血親成員,本也沒有多少。但將奶媽、童仆、男傭、女傭、馬夫、護院、園丁、雜役、廚師、管家、大小丫環,統統算在其內,也就有了幾百口人。而這幾百口人,代表的就是它那個大家庭。雖然家庭很大,但是等級差異更大。所以小丫環犯了錯,平兒就可以作主拿她的嘴,而風姐無辜打了平兒,平兒卻說沒什麽,“也沒打著”。家族文化的外延便是親友文化,一般家庭倒也罷了,所謂“貧在鬧市無人問”。有權有勢者,就不一樣了,所謂“富在深山有遠親”了。林衝是何等的一條好漢,但碰到高衙內,立碼沒了脾氣。高衙內是個什麽東西,要文沒文,要武沒武,要德沒德,要才沒才。高衙內雖然什麽東西也不是,但他老爸卻是個東西,而且不是一般東西,而是官居高位、掌握大權的太尉。太尉的兒子可以橫行霸道,皇室的奴才就可能翻雲覆雨。國家庭文化又引出外戚文化,外戚文化在中國曆史上充滿了屠殺和仇恨,而且所采取的手段,讓任何人聽了都會發指。家庭是中國封建文明的堡壘。以致於對一個人的懲罰,封建邏輯下,必定株連他的家庭,嚴重的還要滅門三族,滅門六族,滅門九族。漢代開國元勳韓信是被滅門三族的,明代方考孺滅門十族,連他的師友也一同殺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突破口之一,是向舊的婚姻文化開刀真正是選對了攻擊點。
3、祖宗文化
中國傳統,敬重祖先,講究孝道,本來是好事。但好事做過了頭,正如真理錯過一步便成謬誤,中國的祖宗文化,至少有三大謬誤。一是孝道成了打殺青年的大棒。中國古有《二十四孝》,魯迅先生對其極為不滿,專文予以批判。但與實際情況相比,二十四孝不足道哉。漢代講孝,正於社會發展有益,明代講孝,已然與社會發展方向不符。因為時代變人時代變了,孝道不變,孝道就成了曆史文化的負麵現象。《紅樓夢》中賈政與賈寶玉的關係,實在是一種人性大異化,如此作父親,不但傷害了自己的親生骨肉,而且也成為社會文明的阻礙力量。二是為了祖宗,便拚命要多子多孫。生兒子是為了傳宗接代,否則便對不起生養自己的父母,對不起列祖列宗。孔夫子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於是妻子不能生育,就可以將她休掉,另娶;另娶還不能生育,還可以再休掉,另娶;另娶還不能生育,還可以再休掉。正妻不能生育,便覺得對不起婆家,於是趕快給丈夫張羅娶妾,這個才算賢慧。儒學傳統不喜歡科學當然無法弄明白,不生育不見得就是女人的問題。為著兒子不借傾家蕩產,有了兒子又把她看成自己的奴隸。遺憾的是,直到今天,為著兒子而奮鬥的中國男男女女,還真不算少哩!而中國的人口壓力,真如泰山壓頂一般,全國大大小小的超生遊擊隊,正是現代化的對象,又是現代化的“大敵”。祖宗文化轉化為兒子文化,而且轉化得如此自然,如此瘋狂,近乎黑色幽默。中國人推崇男性,拚命想要兒子,男兒不免心理負擔太重,終於因為心理負擔太重而走向自己的反麵。男人者,雄性也。但中國男人最怕腎虛,又最容易腎虛。一聞腎虛就緊張得出汗,但偏偏十個男人九個腎虛。
據說,大陸的中藥,凡與補腎壯陽有關的,在海外華人中都十分好賣。甚至在西方的某個地下室中,警察一次發現的“虎鞭”竟有一麻袋之多——虎鞭如此之多,吃了也是白廢。有人說,中國人腎虛,是因為營養不良,飲食結構不合科學。華人久居西方,再貧困也不至於營養不良,更何況能買能吃虎鞭者,沒點經濟實力怕也不行,何以換了環境,改了吃法,腎還是總虛。據我看來,中國人的腎虛,至少一半原因,不在生理方麵,而在心理方麵。中國封建時代的男兒,特權固然特權,威風自然威風,然而,麵子太大了會壓壞肚皮,性角色畸形會使兩隻腰子不堪重負。三是祖宗成法,不容更改。孔夫子講孝道,還有個期限,說三年不改為父之誌,可謂孝矣。但在後儒眼裏,祖宗成法,根本動不得,動一動就是不敬祖先。反映在儒學本身,就是儒家然人才濟濟,但是最少創造精神。兩漢儒生一心經學,隻知讀,不問他事,以至皓首窮經,百無一能。明清儒生,隻要中之五十歲中舉,胡子都白了,牙都掉了,還高興得發瘋。中華民本身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君若不信,有史為證。但中國儒學的創造無多,對於先人的著作,不敢非議,隻會注釋。孔丘在公元前六世紀,教育學生用的是《六經》,程朱理學出現在公元十二、三世紀,教育學生的隻剩《五經》,朱熹摘取《大學》、《中庸》與《論語》、《孟軻》合成“四書”。直到民國時代,許多私塾在教《五經》、《四書》。甚至連教《五經》、《四書》的本事也沒改成《三字經》、《百家姓》。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其間經過二千四百年之久,儒學依然這樣幾部經典,這是《五經》的光榮,卻是儒學的恥辱呢?
4、太監文化
太監文化並非中國獨有,但在中國的曆史很長,發展極為完備。太監文化是一種十分醜惡的令人厭惡的文化現象。太監文化折射的社會文化內容也多,大略言之,可有四個方麵:太監文化體現了男人的特權。宮廷中為什麽要太監,因為女人大多,而勞務又太重,沒有男性服務不行,有了男性又對皇帝的性壟斷形成挑戰。現代人常說,女人對女人的嫉妒,往往超出女人對男人的嫉妒之上。他們不知道,真正的性嫉妒,男人,至少封建時代的男人才是無以複加的。太監是男人特權的犧牲品,而太監也是男性,於是太監本身就包含了雙重悲哀,他們既表現了男性壓迫的悲哀,又表現了等級壓迫的悲哀。太監文化體現了皇帝的特權。太監的曆史早於皇帝,大約更古老的時候,它刑主要是一種刑法,但在有了君王特權之後,受它刑的人又有新的用場。太監本是刑餘之人,但服務對象隻是王室,因此它不但體現了男性的權力,而且體現了皇帝的權力,唯皇室才能使用太監。太監本身又有了雙重身份,它在皇帝家中自然是頭等奴才,但在臣子麵前,卻又有了另一種脾氣。中國俗語“宰相麵前七品官”,七品官比起皇帝駕前的太監,依然不過是芝麻一顆而且。
大凡看過《法門寺》的人,都可以體悟一下宮中太監的厲害。雖然如劉瑾一般的太監,曆史上確也不多,但如賈桂一樣的沒性別的混混,卻是曆朝曆代,屢見不鮮。太監文化是對皇帝文化的反證。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視人的生命,所謂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頭發是不能隨便剪的。因為頭發不能隨便剪,清人入關,頭發才成了與頭顱等價的大問題。封建文化最重視身體,因為最重視身體,所以對人的懲處才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要讓你身體受苦、受傷,乃至殘缺不全,直至零割碎剮,銼骨揚灰。中國古有五刑,五刑的內容,曆代皆有變化,但無論怎麽變化,總是與傷害身體有關。而貫重的刑是把身體剁碎,甚至烹成肉醬,送給各位大臣傳看。比死刑輕一級的就是宮刑,宮刑無論男女,男性宮刑為割勢,女性宮刑為幽閉。宮刑是對生命的反動,它不像死刑一樣反動的極端,卻比死刑使受刑人倍受屈辱,讓他們失去男性或女性,成為不男不女不配作人的人。太監文化又是奴才文化的典型表現。太監屬於超等奴才,不但皇帝對他們無所避諱,而且後妃對他們同樣無所避諱,因此他們最易成為皇家的鷹犬,最易成為惡勢力的幫凶。宮廷政變少不了他們,宮內自相殘殺更少不了他們。正如唐玄宗少不了高力士,西太後少不了李蓮英。太監文化很容易使轉化為特務文化,在明代尤其如此。他們以變性的方式扮演了特務角色,會比一般特務來得更凶惡、更獸性。明代的廷杖,沒有太監,不能發揮得那麽淋漓盡致,那麽慘無人道。唯其如此,中國宮廷若沒有太監參與其中,血不會流得那麽多,也不會那麽腥。太監文化對人性的異化,罪責不在太監,而在被閹割了的曆史文明。
5、麵子文化
中國人重視麵子,有時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所謂不可理喻,即麵子有時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外國人和中國皇帝打交道,首先碰到的是禮儀問題。中國人見皇帝要下跪,外國人也得下跪,如果不跪,則一切無從談起。中國古成語中有一句“嗟來之食”,一個人餓得半死,有人招呼他吃飯,但說話不禮貌,於是這人堅決不吃,寧可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現代人不明此理,說他態度不好,先吃了他的飯,再打他一頓行不行?這實在是不明中國傳統文化的麵子理論。麵子即是禮製,沒有麵子,比沒有命更可怕。這其實在孔夫子時代,已然有之。孔丘最講究禮儀,他老人家禮的學問極大,禮的規矩也極多,舉凡吃、穿、住、用,沒有一樣不講“禮”的。單是吃飯,已經十分麻煩,別的不說,且稅九大不食。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中國人重麵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害怕批評。一聽批評就不高興,而且想方設法要對批評者的態度、批評者的資格、批評者的動機、批評者的背景等方麵大找原因。你說我屁股不幹淨,但態度不好,這不行;你說我屁股不幹淨,你的屁股也不幹淨,也不行;你批評得對,屁股也幹淨,但動機有問題,還不行。即使這一切問題均不存在,就因為你的背景不對,比如你的朋友是我的對頭,或我的朋友是你的對頭,又不行。中國人害怕批評,雖然有很多極有哲理的格言,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這些美好的信條,長官大人如能實行一半,既是下屬的大幸;皇帝老爺如能實行1/3,則是天下人的萬幸。但其實際,也不過說說而且。說的人興高采烈,聽的人心悅誠服。但腚還沒有坐熱,便一聞逆言,大發淫威,不給你來個五馬分屍,已經是格外開恩矣。中國封建文化,因為以等級製作為最基礎的文化體製,因此,人的獨立人格很難存在。君有君格,臣有臣格,官有官格,民有民格,民格與官格相比,則不成一格,官格與君格相比,更不成一格。缺少獨立人格的一大表現,即沒有主見,不能也不敢自己為自己作主,對周圍輿論最是重視不過,所謂“人言可畏”,在我們中國人身上表現得特別典型。我們——尤其我們的祖先,對外界的臧否總是特別的重視,而在收聽別人的意見的時候,耳朵特長,眼睛特亮,心眼特小,報複心特重。因為一言不慎而成滅門之禍的事情,曆朝曆代,皆有發生。
所以中國人有一個信條,認定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不吃不行,兩利相較取其大,該吃還吃;禍從口出,不說可以,兩害相比取其輕,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也不說。中國官僚中點頭先生、劃圈先生、叩頭先生、沒嘴先生、哼哼先生、是是先生甚多,這是一個基礎性原因。事實上,麵子再大,哪有科學更大,麵子再重,哪有事實更重。不管你是誰,隻要批評得對,就應該接受過來,並迅速改正。比如中國人古有隨地吐痰的毛病,別人向你提出來,且不管這人是國人、是洋人,是學者、是無賴,是打過你親爺的仇人、還是救過你親娘的恩人,是搶走你女朋友的“壞人”、還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士,這個都不去管他,隻問他說得對不對。如果有人請你生吃癩蛤模,即使這是孔夫子的建議,也該堅決頂住,或請他老人家吃個樣子給你看。反之,如果有人當麵提出癩蛤模生吃不得,指出者即使是秦檜,也應該立碼照辦。先把癩蛤模放歸大自然,然後再去與這奸人理論賣國之事。
6、鄉井文化
中國封建社會以農業為本,以土地為本。中國人重視土地,超過任何一個民族;但是這土地的概念,不見得是國家疆土,而是賴以生存的田地。拚命保護田地的不見得是政府,而是依靠這土地,祖祖輩輩存活繁衍的老百姓。中國人重視土地,熱愛土地,衷清熱土,土地比任何東西對中國老百姓都有吸引力。這種文化心態,無論農民也好,無論地主也好,無論官僚也好,無論帝王也好,無論儒家也好,無論道家也好,甚至佛教、道教也好,大家都沒有意見。中國封建時代唯在這個問題最容易取得一致,也最有共鳴性效應。統治者最怕流民,因為流民乃是天下大亂的禍根。農民守土不流,則是國家大幸,所以中國人的理想乃是國泰民安,國家要太平,百姓要安居。不但國泰民安,還要安居樂業。安居則是國家之福,不安居則會釀成社會動亂。不論哪個時代的皇帝,但有一點頭腦,或者說沒有昏庸到一塌糊塗程度的,對於流民無不重視,對於無法遏止的流民浪潮,無不大傷跤筋,大感頭疼。對中國農民而言,有土地則有生活的保險.失去土地則失去生活的依據。老百姓到了賣田賣地的關頭.或者表明這個百姓確實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或者說明這賣地者乃是個敗家子。
中國人熱愛土地,更熱愛勞動。勞動不怕辛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麵朝黃土,背對藍天,年年月月,終生不息,但沒有怨言,沒有更高的企盼,隻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中國人依戀土地,在土地中能找到無盡的樂趣。中國人的房子,不像西方人那樣,向上發展,而是呈平麵狀態。靠山依山,近水依水,千變萬化隻依自然。中國人的娛樂,多與土地相幹,鬥蟋蟀,玩蟈蟈,駕鷹牽犬,走馬射獵,以至五牲六畜,離開田舍,馬上失去原始依據。中國人熱愛土地,專注於家庭,正是儒學本意。儒學在朝言忠,在家言孝。中國人熱愛土地,依戀土地,終於成為極富特色的鄉井文化。美國人也曾尋根,但那隻是研究,中國人的尋根問祖,則近乎宗教情感。榮耀不歸鄉裏,不是真榮耀;落葉不能歸根,不唯死者難瞑目,生者亦永不安心。中國的鄉井文化,優點在乎它可以並已經成為中國人相互依存的強大凝聚力。其缺點,則是缺少開拓性,缺乏應變力。中國封建文明二千年終於未能順順暢暢進入近、現代文明,根本原因固然在於小農經濟如海洋一般,要改變它確實大不容易。其鄉井文化心態,也是造成中國人曆久難變的重要原因。
7.生存文化
孟軻論王道,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軻的王道理想,不期然而然地成為中國二千年封建文明的不懈追求,其中之甘苦艱辛,非華人子孫怎能體會深深!中國封建文化真正的依靠就是小農經濟。小農經濟能有什麽大作用,有飯吃有衣穿,雞鳴豬壯,兒子能有孝心,老人能夠吃上幾頓肉,就是理想的田園生活。為著這生活,多少人勞累,多少人忙碌,多少人戰風沙場,多少人血灑田原。中國人有吃的傳統,朋友禮遇,非吃不可,所謂殺豬宰羊,以待貴人;所謂“草食壺漿,以迎王師”;所謂通宵達旦,歌舞升平。總而言之,沒有酒喝,沒有肉吃,就不能算真朋友,就不能算真快樂,就不能算真慶典,就不能算真富貴。中國重視吃喝,吃喝必據之以禮,本質是重視生存;所謂“食色,性也”,並非一味好吃好色。吃是生存的保證,色是傳衍的保證,有食有色才能傳宗接代。不但活著的人可以生而無虞,而且瞻望未來,可以後顧無虞。一個農民,一年辛苦,所得無幾,除去為兒子的婚事,女兒的嫁妝,扣除必要的積蓄之外,餘下的無非穿衣吃飯,過節過年。好的年景,或有結餘,差的年景,便成虧歉。
一個王朝,一年收獲,大抵如是。除去國家開支,就是皇家的開支,皇家的開支也是國家的開支,豐年則有結餘,歉年必定虧空。中國農業經濟基礎,本身極為孱弱,其原因在此。它既禁不起自然災害的打擊,也經不起內亂外患的衝擊。外患衝擊,可能使國力衰竭,內亂的打擊則可能使王朝傾覆。中國小農經濟基礎。機生存為第一要求,視生命為第一要素,視家庭國家為第一要事,視“三綱五常"為第一要義。而對個人信仰、個人價值、對理論的要求、對真理的探索,則是其次再次的事。中國人不喜歡抽象,不大強調信仰,也沒有多少理性要求,宋明理學雖然是儒學中最重視理性思維的學說,但依然不脫傳統儒學大規範。理性固然理性,還是更重視禮教的作用,在“三綱五常”上下功夫最大,對忠、孝、節、義最是著迷。中國自古以來,有為國獻身的人,有為家獻身的人,有為民獻身的人,有為父母、兒女獻身的人,有為禮教獻身的人,也有為愛情,為技藝,為某種癖好獻身的人,但絕少為信仰獻身的人。儒學文化本質上不屬於信仰文化。雖然它也重文明,講理性,但它以規範為核心,而不以邏輯思維、抽象理念為特色。
8、清官文化
清官源於何時,廣義言之,自商秦以來,便有清官贓官別。狹義地說,則是宋明以後大行其道的文化現象。清官中典型人物,如包拯、如海瑞、如孫安、如劉墉。史上雖有其人,事跡則多為編撰。有些人物,史書上不過三言兩語,小說中則掀起滔天巨浪。有些人物,雖然於史有證,也絕對不會如小說寫得那般神通廣大,能力通天。中國人盼清官,是無可奈何中的一種企望,是荒原大漠的一池清水,是久旱無雨時的一塊烏雲,是饑渴欲死時的一個餅。中國人盼清官,因為清官太少,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中國人依賴清官,因為沒有法製;中國人想象中的清官具有無邊法力,因為自己缺少伸冤報仇的能力,隻好含冤,以待他人。
清官多出於宋、明時代,由此可知,中國封建文化已經走到末路。因為皇帝乃一國之主,又有假天命而禦萬民的無尚權威,百姓有冤,應靠萬歲爺作主,不靠皇帝而尋找清官,可見皇帝的威信開始衰落了,王朝的威信開始衰落了,於是人們寄希望於有一個清官出來為民作主。大凡明、清時代的小說、評話,沒有幾個皇帝是有作為的。唯有文武百官中或有一個、二個出類拔萃,不同凡響,有能力拯救黎民於水火,拯救國難於危亡的忠臣良將。但這不過是一個幻想或者一出悲劇而已。到頭來,不是清官不清,就是清官成了皇帝淫威下的犧牲品。清官夢的真正破滅,正是現代文明的開始。然而,中國文化卻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清官的迷夢,千呼萬喚,恁地難驚醒。
三年前我剛開始在論壇上玩的時候,就試圖和網友們探討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精髓,竟沒有一個網友能明確闡述。也許中國文化的確太博大精深了,沒有人能探究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現象讓我感到,中國文化好比一個高度複雜玄妙的工具,沒人能吃透它的功能,沒人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所在,於是每個人按自己的理解按自己的需求小心翼翼地使用它,同時又左顧右盼的看別人的眼色:我用的對嗎?
這樣一種“工具”比起簡單實用的鋸子榔頭,價值何在?
今天有網友說:“有人問起什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卻不敢講,真的不敢講。”也許這是一個明白人,可他為什麽不敢講?是怕自己講的不對還是怕別人潑汙水?
不管是哪一種擔憂,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怕自己說錯,是患得患失,所以來個中庸:和稀泥地折中一下,說一堆大道理,最後總結一個“每一種文化都有精華,去粗取精,吐故納新”雲雲;那些潑汙水的行為,則是窩裏鬥的表現,也就是不講真理,凡事按“道德”評判,不符合“道德”的,就是反動的。我們的文化缺少寬容,缺少思辨。
其實中國文化並不難理解。問題是人們在討論時往往容易犯兩個錯誤:
一是揪住某個現象或條文就事論事大做文章,看不清現象後麵的本質。比如一個說中國人粗俗無禮,一個說我們的文化提倡溫良恭儉讓。粗俗也好溫良也罷,這都是現象不是本質。中國人粗俗嗎?不,中國人對於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關心備至愛護有加,出了自家門,大家心裏都明白,為什麽?溫良恭儉讓則是一種品性,是中庸使然,但這種品性的另一麵就是不講原則,不思進取,明哲保身的和稀泥。
中庸本身用來修身養性或許不錯,拿來治理國家就牽強了,除了讓百姓麻木不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有什麽好處?如果用中庸作為外交策略那就滑天下大稽了——當別人的軍艦戰機開到你門口時,你還“溫良”地高唱“有朋自遠方來,以和為貴”嗎?
某些所謂的“文化精髓”其實隻是一種理想,一種說教,從來沒有真正落實到民眾的行為上,最典型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人上到帝王下到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所以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婆媳之間,上下級之間都是一種強製的壓迫關係,隻要你“高”人一等,你就可以“施於人”,別人隻有服從的份,沒有說“不”的權力。在一個不知民主為何物,沒有個體存在、隻有忠孝禮義、尊卑貴賤、等級森嚴的封建文化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永遠是一個遙遠的理想,而不是一個貫穿民眾行為規範的文化現象。這好比現在高唱“八榮八恥”,“五講四美”,現實裏我們看到的是謊言欺騙,貪汙腐化已經形成一種社會文化,而八榮八恥卻是一個高高掛在頭頂上的排位而已。
其二,把聖人的一句話或一種思想拿出來當作“文化”是錯誤的,何況那些經典每一個人的詮釋都不同。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四五種釋義,就連“中庸”,有的人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圓滑世故,有的人卻覺得是“中和”——保留其正確的一麵,舍棄其錯誤的一麵,甚至還是“正直”——剛正不阿,矢誌不渝。
無論如何,中庸是什麽,如果我們跳出聖人的說教,看看現實裏中國人的處世原則,就不難理解了。
我覺得,評判中國傳統文化要看本質,看它真正影響了中國人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部分。說一千,道一萬,中國傳統文化是產生於封閉的小農經濟下的一種封建文化,其核心價值觀在本質上是封建的,是和現代的普世價值——民主、自由、科學、法製相悖的。所謂吐故納新,我們就要去除一切封建的內涵,敞開胸懷接納一切適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曾經是燦爛輝煌的,正是這種燦爛,讓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風雨中搖搖擺擺伸衍了幾千年。可見傳統文化生命力的強大。可是這種強大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究竟是一筆財富還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我一直不敢往深處設想:如果不是別人用堅船利炮砸開國門,如果不是十月裏的那一聲炮響,在強大的傳統文化的凝聚力下,中國社會今天是怎樣一幅場景?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個人物吧?
我們的國門畢竟被迫向“夷人”開放了,可是從推翻帝製至今,我們經曆了一次次複辟,一次次保皇,一次次反汙染防滲透防演變,直到今天的穀歌事件。西方的思想真的那麽可怕嗎?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又成了一個空中樓閣,因為我們曆史上沒有一次是象明治維新那樣主動的“吐故納新”,艱難的“戊戌變法”“百日維新”也在腥風血雨中悄然落幕,至於“改革開放”,也隻不過局限於在“雞的屁股”上“不折騰”,思想的開放,文化的接納還很遙遠。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傳統文化在當今世界潮流衝擊下開始衰落了,傳統文化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已離人們漸行漸遠,從沉澱下來的那些雜物中,我們慢慢看到傳統文化的不足。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導,但儒家思想隻有一部分被接受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的隻停留在一種思想流派的說教層麵。
為什麽某些儒家思想沒有落實到中國人的行為上?以至於現在人們常說,如果大家照孔子說的去做就如何如何,或是覺得現代人把儒家的精華都丟失了,等等。
文化是民眾生活中自覺產生或接受的行為或觀念,如果一種思想是先進的,強大的,順應人性的,那它怎麽會不被民眾廣泛接受,又怎麽會丟失呢?
一種文化,如果不是因為外來力量的打擊而被丟棄或走向衰落,那麽這種文化一定開始腐朽了。
中國傳統文化正在衰退,而現今社會的種種弊端也都可以從文化上找到根源。文化是製度之母,如果我們譴責製度的腐敗,最好先從文化上反省產生這種製度的根源何在。
導致今天傳統文化的衰落,其原動力在我看來是其本身的三大致命傷。
其一,儒家文化的許多“精華”部分,都是從聖人的標準出發,拿來要求“君子”的道德守則,什麽“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啦;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啦;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啦;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啦;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啦;君子和而不同啦;吾日三省吾身啦;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等等……。這些個人拿來修行當然好,而作為民眾統一的行為規範難免不落得個水中月鏡中花。
所以說,“仁義道德”講了幾千年,中國社會的常態不是相互合作協調的溫暖,而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難怪孔聖人自己都說“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現在人們感歎“道德淪喪”,其實中國社會何時有過聖人眼裏的“道德”?隻不過以前人們關心的隻是吃飽肚子,“溫飽思淫欲”才是人的本性,所以順應人性的措施和製度才是根本。
其二,儒家的“中庸”使得原本一個很好的理念又受到另一個相反的製約。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半句已經包含了學和思兩個概念,而且重在鼓勵人們思考,何必又多一個“思而不學則殆”呢?所以這樣一來思考是要受限製的,你剛開始思考,就又要回到書本的“經典”上去“考據”了。所以盡管有人辯護:“儒家也說要思考啊”,可事實上中國曆史上為什麽鮮有真正的思想家,為什麽中國人從來沒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因為我們的傳統不讓你創新,隻要你“考據”。
“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前半句似乎有一些人文精神,可是一個“忠”字,揭示了這句話的本質:君待臣以禮隻是幌子,“忠君”才是儒家的本質。曆朝曆代,哪個君待臣以禮了?君殺死一個臣子就像撚死一隻螞蟻,可是哪個臣子不忠,不但自己腦袋不保,甚至被滅了九族都沒處申冤。當然,君賞給臣一個小物件就是“禮”了,至於給個一官半職那是要三叩九拜,感恩戴德一輩子的。所以到了今天,每每改朝換代,最高領袖就晉升一批“將軍”,那樣就不愁沒有效忠自己的“臣子”了。“忠”無疑是我們的文化,而“君待臣以禮”從來沒有一丁點文化上的影子!
“父慈子孝”又是一個傳說。各位問問自己,我們周圍有幾個“慈父”?老子打罵兒子算什麽?可誰要是不孝,那麽就該千刀萬剮了。所以千百年來,慈父在我們的文化中鮮有,孝子賢孫的奴才層出不窮,“孝子”也成了文化象征,甚至是道德規範。
不管是忠還是孝,都是要求一方單方麵的順從另一方,因此沒有平等公平可言。忠君侍主不去說它了,孝好不好?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不好,不談父母之愛,隻談孝道有什麽意義?且不說孝對於子女思想自由和人格的扭曲,即使為盡孝而孝本身,對長輩也未必是好事。例如現今有不少單身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可子女就是不願送老人去養老院,因為怕背上“不孝”的罪名。於是老人隻好孤苦伶仃的艱難生活下去。
此外,沒有可“證偽”性,也是傳統文化的缺陷。即,如果君不待臣以禮怎麽辦?臣是否可以反對君,是否可以不忠,要求君下台?如果父不慈怎麽辦?子是否可以反抗,是否可以不孝?聖人沒說,我們也不能思考,因此隻好一路“忠孝”下去。
所以,“禮”與“慈”可以點到為止,甚至完全是個擺設,而忠和孝是必須的,無限的,中國人的個性缺失和奴性也就在“忠孝”二字下被塑造的完美無缺了。
其三,儒家學說以道德為準繩,缺乏對基本是非做價值判斷的理性客觀標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個“義”和“利”如何界定,標準是什麽?如果進一步按聖人的話做:“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那就是,凡事都要適中,穩穩當當不偏不倚,一切以“義”為準。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義”,連強盜都有“義”,是不是隻要自己覺得合乎“義”,合乎“道德”就好了呢?
道德的隨意性使得“義”成了左右搖擺的秋千。讀書是有道德的事,那麽讀書為什麽?原來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那麽這黃金屋和顏如玉是不是“利”呢?
同樣,“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生命的價值遠不如道德裏的“貞節”。連一條人命都無所謂,崇尚“天人合一”的國度何時對自然界的生物有所敬重?
在傳統的中國人眼裏,道德是多多益善,是沒有底線的,越“道德”越好。於是“孝”就變成極端變態的嚐糞、搖鈴、臥冰了。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多麽美好,多美寬宏!那麽在聖人眼裏,四海之內的“君子”是和“小人”是成為兄弟呢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缺乏明確的界限和公認的標準,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就窩裏鬥來鬥去,這也就成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吧?
下麵簡單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
第一個缺陷是缺乏平等的理念。“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和法律上的平等,無論君臣父子,貧富貴賤,在人格和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基礎。
從古至今,傳統文化從來沒有真正提倡過平等,如今的“拜官主義”和“拜金主義”更是讓有權勢之人橫行,百姓尊嚴掃地。可悲的是,當拜官拜金成為社會文化,百姓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尊嚴和人格,也就不再追求平等自由,隻要能得到官位,能得到金錢,尊嚴和人格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當“潛規則”變成自願行為,也就成了“潛文化”了。
第二個缺陷是缺乏科學精神。傳統文化關心的是人倫不是自然界,所謂人倫也是怎樣“治人”,“防人”。“四書五經”等任何一部儒家經典裏沒有一丁點科學影子,所以中國人的思維籠統模糊。中醫的無法量化無法重複就是一個缺乏科學精神的佐證。
中國科學不能發展的道理也體現在中醫的停滯不前上:隻講考據,不求創新。這當然也有尊古守舊的傳統:凡是祖先的東西都是博大精深的,我們隻能繼承發揚,不能破舊立新。當西醫從古希臘的體液說走到細胞分子時,我們還把黃帝內經奉為聖經。
第三個缺陷是缺乏法治觀念。儒家的德治貫穿中國曆史,到了今天我們還能聽到“以德治國”的聲音。不必諱言,今天的中國社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人治國家。
有人提出,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民主。殊不知,這句話在20年前或許有些道理,如今的腐敗是全民的腐敗,腐敗現象已滲透到每一個家庭之中,在一個視法律為兒戲,道德淪喪的社會實行民主將是一場災難。麵對這樣一個渾沌世界,唯一緊迫的是健全法製,並將司法獨立與黨派行政,用強大的法律恢複基本社會秩序才能建立一個民主社會的開端。
綜上所述,無論什麽人說出一大堆大道理,無論你把傳統文化吹的天花亂墜,它的核心價值觀(在我看來就是忠孝和中庸)無疑是封建時代的產物。除非我們願意退回封閉的小農經濟社會裏生活,否則除了文化的外延形式(文學藝術音樂繪畫語言文字等),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今天中國社會裏除了阻礙中國向現代化發展已沒有什麽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