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tillH2ORunDee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 和孩子交流

(2012-06-17 12:02:33) 下一個


 

 

小時候,家父管教甚嚴,在家中的言談舉止都要符合他的要求才行。雖然從來沒有挨過打,但是這種嚴厲的父愛讓孩子畏多於敬。那個時候也沒有交流這一說,聽話就是,在家聽父母,在外聽政府。倒是文革以後,家中的氣氛有了很大的變化,文革造成的家人分散隔離,讓人感到家庭的重要。再說,孩子們也長大了,父親說話也開始留有分寸,不但彼此找到避免衝突的話題,他大約也看到嚴父出孝子,畢竟沒有什麽出圈兒的事可抱怨的。

 

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決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凡事都商量,雖然做決定多是按自己的意願,但覺得畢竟孩子有表示自己意願的自由,這可是極大的飛躍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這種交流方式開始越來越希望改變。爭吵的次數開始增多,常發現自己采用父親的方式來“說服”,“這都是為你好,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孩子抗議以這是單方麵的“交流”,是教訓,是服從。雖然自己也知道這是壓服,不是說服,但真心希望,孩子將來會理解的,自己做的已經是很好的了。這時候才相信,隻有做了父母,才能知道做父母的苦心的說法。

 

孩子上大學後,交流的機會少了,哪怕是單方麵的。就算假期回家,也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白天難得見麵,幹涉不得。但是看得出來,孩子做事可以說還都是經過一番思考的,無論是假期打工,交友,總有說法。所以,想到孩子入學時,副校長勸導家長們要讓孩子自己認識生活的話,也就采取鞭長莫及的做法了。從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和孩子的交流-雙方都認可的交流,逐漸多了,話題廣泛,曆史政治,價值觀念,處世為人,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彼此都很enjoy 。這與和好友聊天大不相同,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自己的影響,在其他地方可以感受到孩子的變化,成熟。

 

 

令人欣慰的是,每年的父親節,孩子都會送一張E卡,文字不多,但言真意切,觸景生情。反複看上幾遍,默默體會,眼睛常變得模糊。回顧起來,相信自己是努力做個好父親的。世上也許沒有一個統一的可以衡量父親的標準,相信父子之間的平等交流,溝通,理解,會讓孩子感受到做父親的真誠努力,讓彼此都體諒對方。做父親不容易,做孩子也不容易,如果不是更不容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tillH2ORunDee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cutekaola的評論:
謝謝,一直是在努力,現在才得到孩子的“認可”,體會到交流與溝通的重要-和諧的基礎
acutekaola 回複 悄悄話 能意識到這樣去做的父親應該不多,您一定是一位很好的父親。頂!
dedoli 回複 悄悄話 Really good comment. You have same feeling with me.
Thank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