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刊登專稿 蘋果總裁 Jobs 與精英主義經濟學
(2010-02-01 07:02:18)
下一個
紐約時報刊登專稿 蘋果總裁 Jobs 與精英主義經濟學更多值得關注:02-01 軟廣告 格萊美主持人iPad宣布年度...02-01 紐約時報刊登專稿 蘋果總裁 Jobs ...02-01 Aperture 3 將要發布 Amazon日本 ...02-01 Jobs脾氣沒變 蘋果內部會議談穀歌...02-01 蘋果與穀歌那關係是說不清也道不明02-01 任天堂社長岩田聰對ipad的反應02-01 iPad很山寨!?中國公司欲起訴Apple 今天《紐約時報》發表名為《喬布斯與精英主義經濟學》一文,評價了喬布斯與蘋果的創新模式。以下為譯文:越多,即是越好。在今天,這是培養新創意的流行法門。它著重於一種互聯網式的平等主義,高舉“大眾智慧”和“開放創新”。將所有的觀念收集於意見箱,形之 於書中、學術研究中,最後生產出集體智慧。 蘋果卻不同,喬布斯創立它,離開它,又於1997年回歸它,他建立了一個精密的創新工廠,並遵從另一條創新公式——更精英更個性。這條法則反應在iPad平板電腦中,它是一款有潛力的顛覆產品。它或敗,或勝,但很明顯它集喬布斯的品味與觀點於一身,它也帖上了蘋果早先的市場座右銘:Think Different。觀察家、企業和創新顧問約翰•考說,蘋果代表一種“電影導演式創新”,他說,在項目的個性和產品之間,有一種緊密的聯係。電影由強有力的導演打造,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希區柯克的《Vertigo》和卡梅隆的《阿凡達》。在蘋果,產品與最終設計喬布斯存在聯係。從電腦到手機,蘋果的產品以“時尚、強有力、娛樂大眾”而聞名。它們加工產品,忌複雜,去蕪存精,絕不向工程師腦中塞進所有的功能。科技預測家和矽穀顧問保羅•沙佛說: “蘋果的品質定義曾是約束的設計。”約束,這是喬布斯的個人品味。喬布斯的黑色高領毛衣,藍色的牛仔褲,跑鞋,這就是一種象征。 數年前,在喬布斯的家中,他說,他喜歡整潔、節約內部空間,他還解釋說要在臥室裏采用簡單的木椅,保持高雅風格,他喜歡20世紀家具設計師George Nakashima的作品。喬布斯曾說,偉大的產品必有品味。品味,是學習、觀察、深透過去與現在文化的副產品,同時也是“向人類過去所為表達自我、並將這一切帶入自我所為”。他的產品設計哲學不是從會議中或者從市場調查中得來。他的同事說,喬布斯公式依賴於固執,耐心,信仰和直覺。他深入硬件與軟件設計選擇,這些都需要他親自肯定或否決。當然,他是大團隊的一員,而不僅僅是一個。實際上,他常將自己描述為團隊。在挑選團隊關鍵成員時,他試圖尋找以倍數增長智能的因素。 真正出眾的設計師、工程師、管理人才,在他看來,這些人不隻比好的人才優秀10%,20%或者30%,而是好10倍。他們的貢獻是神奇產品的原材料,他們使得用戶重新思考自己的觀念,如到底是音樂播放器,還是手機。哈佛商學院大衛•B•約夫說:“真正的科技創新帶來飛躍,它期待能找到別人不知道的,但卻人人所有的,然後重新定義產品,將表現出來,喬布斯就是這麽幹的。” 時間,這是大進步的前提。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卡沃•米德說:“傾聽科技,尋找冥冥之音。” 無疑,喬布斯先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市場推廣人員和表演者,但它同時也是一個科技的傾聽者,他自己稱這是 “追蹤科技超前指引”,並以此來判斷市場上有趣的創新。 實際上,蘋果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已經為iPad工作數年,並定期向喬布斯提交原型產品,但沒有一款合格,直到最近。也許,iPad會是一個敗筆。一些懷疑者質疑,在iPod與筆記本中是否存在這麽一個空地,還有它的價格,499美元至829美元。作為回應,我們想想2001年iPod最初推出時,批評家們開玩笑說,“iPod”是“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癡為我們的裝置定價)”的縮寫。現在,我們知道誰笑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