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蘭體育報》記者撰文:愚蠢的西方人不懂北京

(2008-08-13 06:36:25) 下一個
《米蘭體育報》記者撰文:愚蠢的西方人不懂北京
2008-08-13 00:06:54 點擊:1203

新聞來源: 中新網


 吉納爾多·博紮《米蘭體育報》記者

  當我知道意大利射箭隊在男子團體賽上最後一輪遺憾的不敵強大的韓國隊時,心情非常鬱悶。那時候,我們意大利代表團才拿到1枚金牌,雖然晚上的比賽讓人興奮,花劍和柔道的年輕人們都非常爭氣,但是可以想象我在傍晚時的心情。我在奧運會之前曾經預測,這次意大利最多能拿7枚金牌,25枚獎牌。但是體育競技很難預測,我隻能說提供自己的意見,如果他們出乎我的預料,我當然要開香檳慶祝了!

  不過,射箭隊當時給我的糟糕情緒,還不如我在趕往MPC時那個笨蛋出租車司機讓人惱火。北京太大了!和很多第一次來北京的西方記者不同,我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還要追溯到1994年在天津舉辦的世乒賽,從那以後,我來中國不計其數,我自己都數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次了。現在我已經能說一些簡單的中文,比如和出租車司機交流的時候,能告訴他“左邊”、“右邊”。但是,我可以自信的說,有很多司機都不如我熟悉北京的交通!

  我非常尊重北京市為了這屆奧運會對城市做出的努力,付出是偉大的,但我覺得,很多西方人都非常愚蠢,他們根本不懂北京。他們以為北京是在 2001年申奧成功後,才開始加緊建設的,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具體來說,1993年,北京就開始了他們的新城市規劃,因為那時侯中國已經確定了申奧的方針。從那時候開始,CCTV大樓也有了,這座建築的外觀實在太讓人吃驚了。所以,在我看來,北京是個非常現代和美麗的城市!

  當然,毫不諱言,我身邊也有很多西方來的記者同行並不喜歡中國。他們在中國幾乎看任何事情都不順眼,總是嘟囔:“oh,醜聞,oh,醜聞!”我也懶得和他們爭執,很簡單,他們就是不喜歡中國。

  但是我不一樣,我認為這些愚蠢的西方人根本就不懂中國,不懂北京。這次的奧運開幕式,我就在鳥巢體育場內見證了偉大的時刻。要我怎麽評價呢?我找不到恰當的詞匯,所以我隻能說:Wonderful!我很清楚整個開幕式的含義,這是張藝謀先生的又一個偉大的傑作。但是,唯一的缺點是,太慢了!我特指球員入場儀式,這不是北京的問題,每屆奧運會都如此。我多麽期待看到更多精彩的演出,但在這樣令人振奮的高潮結束後,我隻能和身邊的記者朋友閑聊,等著之後的點火儀式。

  我要向李寧先生致敬,但是很遺憾最後點火的隻有一個人。因為中國優秀偉大的運動員太多了!比如李小雙,鄧亞萍,他們是中國奧運曆史上標誌性的人物,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他們。我聽說李寧先生為了點火儀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這是多麽神聖的時刻?不過,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如果給我這個機會,我都一定跑得動,而我都已經54歲了!
編輯:龍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