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莊

丁莊秀園的馬甲,嗬嗬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黃菊花開了嗎】 清泉/丁莊

(2014-05-04 07:35:58) 下一個


【黃菊花開了嗎 /清泉/丁莊】下載聽歌

男:黃菊花開了嗎摘一朵給我吧
女:你知道我從來都很喜歡盛開的黃菊花
男:你是這樣說我也想給你承諾
女:等黃菊花開了我一定會送給你一朵

合:黃菊花開了你已經走了你是否還記得
記得在花開花開的時候摘菊花給你的承諾
合:黃菊花開了我背上行囊,就這樣走天涯
摘一朵菊花最美的菊花夾在給你的信裏
告訴你今天今天的清晨黃菊花開了

(結束)男:永恒的青春永恒的承諾
菊花般----開----著----

這首歌歌詞來自這篇《黃菊花開了散文詩(關於一個山區教師的故事)》,鏈接:
http://www.axny.g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76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讀讀,我就不介紹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閩姑 回複 悄悄話 再來聽莊主唱的黃菊花.我也製作了一個MV: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200/201405/6348.html
DingZhu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單眼小貓' 的評論 : 河殤是禁片,確實裏麵有些不妥的內容,隻是一時想不起來別的可以引用的。
最近的新聞似乎有很多中國關於治理汙染的動作,我想隻要是要做,就是能夠做好的。

閩姑是個油管視頻的高手,有很多Youtube作品,也幫我做了我的“詩菜譜”係列六首,至於那個貓貓就不知道了:)

這首歌要邀請清泉合作了,應該也是會不錯的,謝謝各位的喜歡!
木呆呆 回複 悄悄話 很感人。黃菊花的美一點都不輸給雍容華貴的牡丹。
單眼小貓 回複 悄悄話 聽說過蘇曉康的河殤,不過沒看過。見莊主提到特意去搜了一下,負麵評價不少,說全盤西化、洋奴主義。跟國際接軌確實老百姓眼界更開闊了,可惜許多不能再生循環使用的資源也被揮霍了不少。其實台灣有些做法是值得大陸借鑒的,比如對環境的保護。

莊主這位朋友也是貓咪的圖標啊?還是一隻樹上打盹的貓。哈哈,在避暑可能。我記得以前在文學城首頁看過她寫的健康方麵的文章。估計是個專家了。

這首歌正因為您唱的到位,不能常聽,太傷感了,比聽傷感的情歌叫人難受多了。
DingZhu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閩姑' 的評論 : 閩姑好,好久不見啊,問好!
DingZhu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單眼小貓' 的評論 : “河殤”就有這樣的鏡頭,介紹過中國人不願意遷出那極為貧瘠的地方,這是一種戀家的情節。但是我們也知道有的小孩為了一個Iphone,可以什麽都願意做,追求的不一樣吧!
剛查了黃菊花開了散文詩:http://www.axny.g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76
上麵留一個鏈接,謝謝你!家壇準備繼續做公益事情,這首詩很好,
找了一下沒有找到“青蔥”的歌譜,歌曲還是不錯的,似乎有伴奏,有空來看看。
閩姑 回複 悄悄話 這首歌很好聽啊,莊主演繹得深情.讚!
單眼小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ngZhuang' 的評論 : 莊主助學多年,有不少第一手資料,肯定對他們的情況更為了解。如果上一輩被安置出來又搬回去,新一輩卻向往外麵的世界,於是邊遠支教的人斷不了,黃菊花老師的故事也許又會再次上演。說句不厚道的話,如果上輩自己都不對下輩負責,憑什麽外人犧牲那麽大呢?希望他們當中固執的人越來越少吧!不過懷念故土也是人之常情。
新鮮空氣我覺得還是重要的,國內汙染不知什麽時候緩解。山裏娃出來很多去了血汗工廠,還有不少誤入歧途。城裏房子貴,估計他們居住環境好不到哪裏去。也許這就是人生吧,各種狀況有各自的喜與憂,得與失。
這首歌被您演繹得非常感人!我上回幫您找蔬菜的歌,發現有歌叫青蔥,隻看了歌詞,發現兩版,更喜歡女版的歌詞。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蔬菜歌。那您就可以少跟風一次啦~
DingZhu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單眼小貓' 的評論 : 小貓周末好!
照片重新上傳一次,既然曾有過問題,現在肯定不會了。
你的說邊遠山區問題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其實有很多政府把村民們遷到交通方便的地區的事情,但是村民們又自己搬回到原來的地方,生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但是新的一代就會有不同的生活觀念,我想他們肯定多數是希望走出去,走進城市那個喧鬧的世界。清新的空氣有多重要呢?這個應該當事人最清楚,其他的人給他們提供方便就好了,譬如辦學等。他們自己選擇路吧!
單眼小貓 回複 悄悄話 怪了,一點擊回複又看到了,難道您設置的是不回複不顯示專針對俺這號懶人的?周末愉快!西海情歌也有類似的傷感背景。音樂工作者應該為叢飛老師和邢丹寫首歌。
單眼小貓 回複 悄悄話 看不見圖,看不見播放器,卻能聽到歌聲,循環聽了好多遍。。。
有時候覺得很困惑,邊遠山區的孩子們如果能走出大山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福,空氣有形無形更渾濁。他們適應起來肯定和受窮一樣痛苦。為什麽政府和慈善組織不考慮把村民們遷到交通方便一些的地區安置呢?是不是歸根結底人太多?其實捐錢捐物的人都沒啥了不起的,了不起的是把物資送到村民手中的人,還有那些駐紮的外來教師們。他們就象黃菊花,人淡如菊,開在秋天,把收獲的季節帶給別人。敬個禮!
登錄後才可評論.